历史的回眸——毛 泽东与中国经济》
本书较为详尽地记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 泽东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所付出的心血和其所做出的伟大历史贡献。从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到共产党所制定的土地革命政策,从解放区的大生产运动到精兵简政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从保护民族工商业到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从颁布土地法大纲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个五年计划,其中包括农村合作化运动和增产节约、勤俭建国、勤俭办一切事业,从完成民族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论十大关系》,从借鉴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到开拓、探索如何建设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社会主义道路,从努力开创和发展国家的社会主义经济到提出四个现代化,从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到中美建交、打破外部敌对势力对中国的长期经济封锁,毛 泽东呕心沥血、操劳了一生。纵观这一切,可以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正是由于毛 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他们所奠定的新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才使得我们今天所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大放异彩和不断进取。正是由于有了前辈们的努力,今天的中国才有望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
本书资料详实,用词严谨,真实而客观地记述了毛 泽东为发展中国经济、使人民尽早过上好日子的许多鲜为人知的工作细节和生活细节,读来感人至深。阅读此书,对于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对党史研究和新中国国史研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同时也是我们缅怀伟人、继往开来、催人奋进的一部佳作。
历史的真言——毛 泽东和他的卫士长》
李银桥、韩桂馨夫妇同是河北省安平县人,1948年12月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经毛 泽东提议结为伉俪。
李银桥,11岁参加八路军,20岁时调到中共中央办公厅,担任的卫士,后经组织决定,先后担任毛 泽东的卫士组组长、副卫士长、卫士长,在毛 泽东身边工作了整整15个年头。
韩桂馨,16岁参加革命,跟随毛 泽东转战陕北,解放后进入中南海,在毛 泽东身边工作了17年。
对昔日伟人的深情回忆,对过去岁月的绵绵思绪,在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一一体现在本书之中。
历史的情怀——毛 泽东生活记事》
作者历经10年,广泛搜集素材,客观而真实地记述了毛 泽东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许多鲜为人知的感人情节,资料翔实,令人难忘,从一个独特视角真实地再现了生活中毛 泽东的伟人风范。
毛 泽东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他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要求子女,样要求身边的每一个工作人员。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他都以身作则,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他心中时刻想着人民,与全国人民患难与共、同甘共苦。通过毛 泽东的日常工作、生活,人们可以领略他的思想、胆略、胸怀、情操和神采,他的精神和风范永存。
本书材料真实严谨,文字生动活泼,许多故事感人至深。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构建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党史研究和中国革命史研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对于广大普通读者来说,阅读本书更将是缅怀伟人、重温精彩历史故事的一次心灵之旅。
1、隆重纪念毛 泽东诞辰120周年
2、毛 泽东:独立自由解放的引领者,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性启动者
3、毛 泽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者,为民务实清廉的真正典范,贯彻群众路线的代表
4、回溯中国梦的艰辛探索,2013年重大社科出版工程
5、离毛 泽东近的人倾情回忆,跟回忆人更亲的人欣然执笔,友情亲情爱国情爱党心跃然纸上
6、独家披露的党史国史高层珍闻,展现毛 泽东重大决策的心路历程
邸延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48年4月生人,祖籍河北省深泽县。1969年加入空军高炮部队,1970年执行援外任务,10次参加对空作战,7次受部队通令嘉奖。1973年调武汉空军从事文艺创作,剧作《鹰击长空》获大军区一等奖。1983年考入河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先后任宣传干事、记者、编辑、总编。
多年来共出版专著近20部,发表诗词和文章700余篇(首)。主要作品有:散文集《风雨人生》、诗词集《岁月回眸》、小说集《父与子》、纪实文学《橄榄枝与黄玫瑰》及《西双版纳散记》等。
近年来先后撰写了“邸延生伟人系列丛书”之《毛 泽东和他的卫士长》、《“”前夜的毛 泽东》、《毛 泽东与中国经济》等,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许多内容被多家报纸、电台连载或连播。
历史的回眸——与中国经济
历史的真言——和他的卫士长
历史的情怀——生活记事
历史的回眸——与中国经济》
一、社会变革为己任 少年立志图自强
公元 1909 年(清光绪 35 年),是为中国农历的己酉年。 这一年,在世界的东方,具有 5000年古老文明历史的中国的大门已经被东西
方帝国主义列强的大炮所轰开。大清王朝处于穷途末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积弱不振。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野蛮侵略、残酷剥夺和由此所造成的连年战乱,致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整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已经处在了风雨飘摇之中。
这一年,出生在湖南省西部偏僻山区湘潭县韶山冲上屋场的已经 16 岁了。
己酉年是中国的“鸡”年,广大的中国人民普遍寄希望于能够在这一年里有所“崛起”;因为在中国人民的传统意识中,“雄鸡报晓”和“闻鸡起舞”这两 句话是很能鼓舞人心的。
也就在这一年,韶山冲来了一位名叫李漱清的人。这个人回到韶山冲以后,带来了韶山冲千百年来闻所未闻的新思想,着实令乡里的人们大吃一惊。原因是他极力主张废除庙宇和开办新式学堂,尤其反对女人再裹脚和男人再留辫子,提 倡“解放思想”以“开发民智”。
李漱清的返乡,一时间被闹得沸沸扬扬,引起了乡里人的广泛议论,被一些守旧的人斥之为“过激派”;风华正茂的却很欣赏他的主张,认为他说的一些话很有道理,率先从这个新派人物身上感受到了一股摆脱封建礼教束缚的朝气和激情。经常到李漱清那里去借书看,听他讲述许多有关中国和世界的 大形势……
通过接触,对李漱清的说教越来越感兴趣,从他那里接受新知识、感受新思潮;李漱清也深深感到的领悟性极强,有着自强不息的求知欲望和拼搏进取的蓬勃朝气。在这期间,从文咏昌手中借了《盛世危言》这本书,读起来爱不释手,
他很赞同书中所讲述的观点。《盛世危言》是中国资产阶级早期改良派政治思想的杰出代表人物郑观应所著,书中认为中国之所以贫穷落后,在于缺乏西洋的装备,诸如铁路、电话、电报、轮船等等,所以应该把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到中国来, 以促进中国生产力的提高,发展中国的经济。
“呜呼,中国将其亡矣!”书中开头的这一句话,使感触颇深。书中叙述了日本占领中国宝岛台湾的经过,讲述了亚洲的朝鲜、越南、缅甸等经济落后的国家被经济发达的国家强行侵占的诸多情况。读了这些,对中国贫穷落后的现状表现出强烈的不满和担忧,同时对中国的前途感到忧虑,也更使他感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从这时起,少年的便立下了一个宏大的志愿:有朝一日,一定要想办法彻底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经济状况,改变落后的中国多 年来被帝国主义列强欺侮的现状!
自从有了这样的雄心和抱负,他便想尽早24小时走出韶山冲,去到更加 广阔的社会中去,到大风大浪中去迎接挑战。
1910 年, 17 岁了。春末夏初时节,长沙城里发生了灾民暴动,大批饥饿的逃荒者组织起来,到大街小巷的各个粮店去抢米。和同学们在东茅塘私塾听说了这件事,许多学生都认为这件事与自己无关,唯独觉得那些同“暴民”在一起的人,同他的家人是一样的普通人,于是对这些人的举动抱有 极大的同情心。
一个多月后,发生在家乡的另一件事,也对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韶山一个秘密会社“哥老会”的会员们,在同本地的一个地主发生冲突时集合起来“聚众造反”,遭到官府的镇压,“哥老会”的首领被官府的人捉去砍了头。众多身处穷乡僻壤的乡里人通过这件事认识到,只要组织起来,是能够和官府相抗衡的。而却从中领悟到:要想改变中国经济贫穷的落后面貌,首先必须解决农民问题。
历史的真言——和他的卫士长》
1、国民党背信弃义 解放军自卫歼敌
1946 年夏,国民党不顾全国人民“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强烈要求,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单方面撕毁了《双十协定》,悍然派兵大举进攻共产党 领导下的解放区。
当时,的嫡系、西北军阀头子胡宗南,纠集了 34 个旅的 23 万兵力, 分 5路进攻陕甘宁边区。在的指挥下,胡宗南凭借他的美式装备和摩托化部队、伞兵部队,妄图一举扫平陕北,彻底消灭共产党中央的军事主力。
为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央,迎击胡宗南的进攻,李银桥所在部队 358 旅于1946 年 10月到达延安东部的雀儿沟一带,旅部设在距离雀儿沟不远处的柳树店。 陕北的冬天很冷,很冷。
19 岁的李银桥,此时心中想的,就是能有机会亲眼见见人民的伟大领袖——究竟长得什么样子?是不是像照片上看到的那样:宽宽的前额、长 长的头发、大大的眼睛和慈祥的面孔?
一有空暇,李银桥便站在旅部外面的空地上,远远地眺望延安城——多想去宝塔山上看看,数一数宝塔有几层,量一量宝塔有多高……
当时的敌情异常紧张、复杂,各处传来的战事不断;到了 1946 年的 11 月份,原先派驻重庆八路军办事处的、、董必武等领导同志陆续回到了延安。
1947 年 1 月 1 日,《解放日报》在头版的显著位置刊登了亲自起草的《新年祝词》:“……只要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坚持不屈不挠的奋斗,那么,在不久的将来,自由的阳光一定要照遍祖国大地,独立、和平、民主的新中国一定要在 今后数年内奠定稳固的基础。”
新年祝词》对延安军民的鼓舞很大。
临近春节的前几天,358 旅的政治委员余秋里找到李银桥谈了一次话: “小李同志,你在黄旅长身边当特务员 a的时间不短了,有什么想法吗?”
怎么突然问起了这个?李银桥心想,自从到了陕北,358旅的仗打得好,旅长和政委配合得也很好,自己跟旅长黄新廷当特务员也没挨过什么批评,今天政 委怎么这么问呢?干脆,实话实说:
“报告政委,没什么想法——就是想见见,想去摸一摸宝塔山上的宝塔!” “还有呢?”余秋里问。“还有……”李银桥喃喃地说,“想上前线!我一准儿多打死几个胡儿子,
为保卫党中央、保卫多出一份力!”“哈哈哈……”余秋里爽朗地笑了,“你在青年连时,打仗很勇敢嘛!我现在是问你当特务员有没有什么具体想法?难道当特务员就不能保卫党中央、保卫了?”
“那倒不是。”李银桥也憨厚地笑了,“我知道当特务员的责任,一是负责首长安全,二是照顾好首长的生活,三是保守机密。”
“好嘛!”余秋里高兴地拍了拍李银桥的肩头,“为了保卫党中央、保卫,组织决定——明天你去中央办公厅报到,黄旅长身边的事你交代一下,到了中央 首长身边更要好好干!”
历史的情怀——生活记事》
一、追根溯源话韶山 毛氏宗族七百年
在中国的历史名城长沙市南面不远的地方,坐落着四周峰峦耸峙的县城;因其地处湘江岸边,又有一条名为浏阳河的碧水流经境内,县城被取名为湘潭。
从湘潭县的县城向西80华里,在湘乡、宁乡、湘潭三县的交界处,耸立着一座松柏叠翠的山峰。相传远古时候的舜帝南巡曾路过这里,休息时命从人吹箫奏乐,唱卫曲歌《箫韶九成》;箫歌起处,祥云缭绕,百凤翔集,由此箫乐便被人称之为《韶乐》,舜帝曾在那停歇过的山峰也被人们称之为了韶山。
南岳群山素有七十二峰之说,韶山便是其中之一。远远望去,韶峰高耸,群峦葱郁。据《长沙府志》记载,曾有韶氏三姐妹,居山学道,山上留有韶氏三姐妹居住和游历过的韶山八景;清光绪元年(1875年),一位名叫周定宁的布衣名士,游历韶山后作《韶山记》,盛赞了韶山的地域概貌:
韶山,楚南一名山也!介三湘而远七泽,发岳麓而控东台。潆回地涌,水飞雪浪之花,九巍天开,山横玉枕之案。绵亘百余里,蜿蜒来八面之龙。山苍莽,际无隆,狩幸致南巡之大舜。凤音亭,丹凤衔书;胭脂井,紫龙吐沫。上麓天,风云际会,前金后紫……
另有古人写诗盛赞韶山,其诗曰:
从来仙境称韶峰,笔削三山插天空;
天下名山三百六,此是湘南一条龙。
山麓中,一湾碧水绕山而淌;山脚下,几洼池塘前散落着不多见的几户农舍。农舍大都依山傍水,掩映在山中松柏和大樟树的簇荫之中。如果将大山的走势譬如一条巨龙,那么这里就像是这条巨龙颌下的一颗明珠,乡里人习惯地称其为韶山冲。
700年前——公元1368年,也就是明洪武元年,农民起义军的领袖朱元璋在南京建立了大明王朝,一时间天下振奋、群雄扼腕、百姓拥戴。一位远在江西吉州府龙城县(今江西省吉水县)的青年农民毛太华,不甘一生碌碌无为地老死乡里,他想走出龙城县到“外面”闯一闯,“出人头地”地干一番事业,为自己也是为其后代争得一份“荫德”,于是便投奔了朱元璋的队伍。不久,他投奔的这支军队被朱元璋派往云南,毛太华就此参加了远途跋涉的西征。抵达云南后,毛太华随军作战积有一些战功,在云南娶了一位苗族姑娘为妻,生下了8个孩子。战事结束后,毛太华带了妻子和长子毛清一、四子毛清四内迁,原本想回到江西故里“光宗耀祖”,但在途经湖南湘乡县时,便在县城门外的绯紫桥畔安了家,并因其累积的军功分得了数十亩田产。毛太华过世后,毛清一和毛清四便携家带口离开湘乡县,迁到了湘潭县境内的七都七甲,也就是山水环抱、风景秀丽的韶山冲——由此,韶山冲便有了毛氏家族的这一支脉。
世事沧桑,风云变幻;星移斗转,时代变迁。到了500年后的大清王朝,世代居住在韶山冲的毛氏宗族中有一个名叫毛恩普的人,膝下仅有一个儿子,叫毛贻昌,字顺生,毛恩普按祖上流传下来的习俗给独生子取了一个号:“良弼”。
当毛顺生15岁的时候,毛恩普为儿子娶回了一位比儿子大3岁的姑娘文素勤为妻,并请了风水先生选择在韶山冲的上屋场重新翻盖了一所“凹”字形的房宅。祖居湘乡县唐家圫的文素勤很贤惠,跟毛顺生克勤克俭地过日子,毛恩普老来也算是有了依靠。
5年当中,毛顺生夫妇俩接连生了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不幸都因病没能存活下来,这对毛恩普的打击很大。他长途跋涉百余里的路程去到南岳衡山的大庙为毛家祈求“香火”,希望上天能够降下恩惠,“赐福”给他们毛家,使之“后代兴旺”,同时还“许愿”自己从此以后吃“观音斋”……
物流很给力,书的质量很好喝。
活动买的,很实惠。
很值得看的书,特别精彩,内容丰富!满意
书很好正版,印刷精美,物美价廉。
书很好,正版,印刷精美,物美价廉。
整体感觉不错!
读书能够荡涤浮躁的尘埃污秽,过滤出一股沁人心脾的灵新之气,甚至还可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娴静氛围. 其实,对于任何人而言,读书最大的好处在于:它让求知的人从中获知,让无知的人变得有知. 这是本值得购买、阅读的好书!
质量非常不错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坚信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读懂开国领袖
非常好的书,为图书馆订阅,大家很喜欢
伟人书系 值得一看 但是印刷和纸有点盗版的感觉
以前很少关注五四以后的历史,惭愧,恶补一下。\
收到书发现与以前买的有些重复就退货了。当当的服务很好,可点可赞。
值得一读啊,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