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考察中国近两千年的水利发展史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民国时期淮河的治理,给我们提供了不同历史时期淮河治理的详细史料。本书分两大部分,及时部分考察了从公元前200-1927年淮河治理的历史变迁,第二部分聚焦于1927—1938年。分析清朝灭亡后国民政府是如何接管淮河水利并对其进行大规模治理的。作者把研究的重心放在1929年建立的导淮委员会上,将其置于国民政府经济建设的背景之下,剖析围绕淮河治理所引起的国民党内部的政治纷争以及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矛盾。
戴维·艾仑·佩兹(David Allen Pietz)华盛顿州立大学副教授,l998年获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有着丰富的中国访学与研究经历。1993年、1994年夏在南京大学做访问学者,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水利研究院、黄河保护委员会等合作研究过中国水资源方面的项目。佩兹主要研究中国经济与环境发展史,重要学术成果有专著《工程国家:民国时期(1927—1937)的淮河治理及国家建设》(2002),合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体制与经济发展》(2000),论文《中国201。年前的石油与天然气需求》(2000)、《中国的石油储备战略: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2002)、《中国的能源危机》(2008)等。
译者的话
计量和货币换算
插入地图一览表
插入表格一览表
致谢
前
及时部分 淮河流域:从大禹到1927年的政治、社会和环境变迁
及时章 公元前200—1855年淮河流域的环境变化
第二章 1500—1927年淮河的管理机构和"导淮"措施
第二部分 "南京十年"(1927—1938)的建设和淮河水利
第三章 加强中央管理和工程规划:导淮委员会(1928—1931
第四章 泥沙泛滥:1931年的洪灾
第五章 激流交锋:淮河行政管理的集中和分散(1931—1935
第六章 奔流到海:淮河水利工程的状况和资源配置
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值得一度,资料还比较翔实
不错
正版精品,值得推荐。
学术水平很高的
很好
很好
好书
这是我现在正需要的书,值得
希望加强包装
这本书内容不错,值得一读,谢谢!
不错的书,印刷很好,价格也不高。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整体感觉不错
装帧质量不错,印刷清晰,论证全面。
看到“工程国家”这个词,有些兴趣,结果比较令人失望,厚度和深度都欠缺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图书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相关出版商。
特别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09010985号-11 川公网安备:51092202000082 统一信用码:91510922MACX24HU4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射行审新出发2023字第016号 股权代码:102064© 版权所有:四川博文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太和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