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批准印发的《普通高等院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近年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的全新标准,充分考虑了机械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特点,并根据当前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教学改革的发展,结合编者多年从事工程实践及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经验而编写的。本书共分十章:重点介绍制图的基本知识,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立体的投影,立体表面的交线,轴测投影,组合体,机件的表达方法,标准件与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等内容。本书可作为机械类及近机类各专业本科、专科学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与本书配套的《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习题及解答》(周佳新主编)(ISBN 978-7-122-29723-5)同时出版,欢迎选用。教材和习题解答均有配套的PPT课件,需要者可登录www.cipedu.com.cn免费下载。
本书是编者多年从事图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结晶,编者在内容的编排顺序上进行了优化,主要讲授制图的基本知识,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立体的投影,立体表面的交线,轴测投影,组合体,机件的表达方法,标准件与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等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空间分析、空间表达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打基础。《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遵循认知规律,以新规范为指导,通过实例、图文结合、循序渐进地介绍了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读图的思路、方法和技巧,精选内容,强调实用性和可读性。教材的体系具有科学性、启发性和实用性。与本书配套的《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习题及解答》(周佳新主编)(ISBN 978-7-122-29723-5)同时出版,欢迎选用。教材和习题解答均有配套的PPT课件,需要者可与出版社联系。
周佳新,沈阳建筑大学理学院教授。现任基础部制图教研室主任,多年从事制图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具有丰富的相关经验。出版教材、读图识图科技书数十部,发表学术论文近20余篇。
绪论1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1
二、课程的内容和研究对象1
三、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1
四、课程的发展概述2
及时章制图的基本知识5
及时节制图标准的基本规定5
第二节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15
第三节几何作图19
第四节平面图形的画法23
第五节制图的方法和步骤25
第六节徒手绘图26
第二章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29
及时节投影法概述29
第二节点的投影34
第三节直线的投影41
第四节平面的投影59
第五节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70
第六节投影变换83
第三章立体的投影94
及时节平面立体的投影及表面上的点和线94
第二节曲面立体的投影及表面上的点和线100
第四章立体表面的交线112
及时节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112
第二节平面与曲面立体相交116
第三节两平面立体相交123
第四节平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相交126
第五节两曲面立体相交128
第六节穿孔体的投影136
第五章轴测投影140
及时节基本知识140
第二节正轴测投影142
第三节斜轴测投影151
第六章组合体155
及时节组合形体的组成与分析155
第二节组合体视图的读图160
第三节组合体视图的画法170
第四节组合体视图的尺寸标注174
第七章机件的表达方法187
及时节机件的视图187
第二节剖视图192
第三节断面图205
第四节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208
第五节第三角投影213
第六节综合运用举例215
第八章标准件与常用件221
及时节螺纹和螺纹紧固件221
第二节键和销241
第三节滚动轴承248
第四节齿轮252
第五节弹簧259
第九章零件图264
及时节零件图的内容264
第二节零件的结构分析265
第三节零件图的表达方法271
第四节零件图的尺寸标注274
第五节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280
第六节典型零件分析294
第七节看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302
第八节零件测绘305
第十章装配图310
及时节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310
第二节装配图的视图表达方法312
第三节装配图的尺寸标准和技术要求314
第四节装配图的零件部件序号及明细栏315
第五节常见的装配结构317
第六节部件测绘及装配图的画法320
第七节读装配图和拆画零件图323
参考文献328
第九章 零件图表达零件的图样称为零件图。它表达了机器零件详细的内、外结构形状、尺寸大小、技术要求等,是用于指导制造和检验零件的重要依据。根据零件在机器或部件中作用的不同,零件一般可分为专用件和通用件,通用件又分为标准件和常用件,标准件和常用件我们在第三章进行了介绍。本章主要介绍专用件。所谓专用件,就是专门为某台机器或部件的需要而设计加工的零件,每个不同的专用件都应该画出对应的零件图。§9-1 零件图的内容一般来说,零件图应包含如下内容,如图9-1所示: 1、一组视图在零件图中,需根据零件的形状特征,选取一组必要的视图(包括外形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等)来完整、清晰地表达零件的内、外形状和结构。2、全部尺寸在零件图中应完整、正确、清晰、合理地标注出加工制造零件所需要的全部尺寸。3、技术要求在零件图中必须采用规定的代号、数字、文字简明地表示出制造和检验该零件时所应达到的技术要求(包括尺寸公差、形状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热处理等,本章限于篇幅,不作详述,请读者参阅有关教材)。4、标题栏零件图的标题栏中应按规定填写零件的名称、数量、材料、比例、图号,以及设计、制图、校核人员的签名等。§9-2 零件的结构分析一、零件的结构分析方法在表达零件之前,必须先了解零件的结构形状,零件的结构形状是根据零件在机器中的作用和制造工艺上的要求确定的。部件有其确定的功能和性能指标,而零件是组成部件的基本单元,所以每个零件均有一定的作用,例如具有支承、传动、连接、定位、密封等一项或几项功能。部件中各零件间按确定的方式连接起来,应结合、装配方便。两零件的结合可能是相对固定,也可能是相对运动的;相邻零件某些部位要求相对靠紧,另有些部位则必须留有间隙。在零件上往往有相应的结构。零件的构型必须与设计要求相适应,且有利于加工和装配。由功能要求确定主体结构,由工艺要求确定局部结构。零件的外形和内形,以及各相邻结构间都应是相互协调的。零件结构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更深刻的了解零件,使画出的零件图既表达完整、正确、清晰,又符合生产实际的要求。二、零件结构分析举例如图9-2所示滑动轴承是用来支撑轴的。它由油杯、轴衬固定套、螺母、上轴衬、下轴衬、轴承盖、方头螺栓和轴承底座八种零件组成。其中螺母和方头螺栓为标准件,油杯为标准组合件。为方便轴的安装与拆卸,轴承做成上下结构;因轴在轴承中转动,会产生摩擦与磨损,故上下轴衬采用耐磨材料制成;上下轴衬分别安装于轴承盖和轴承底座中,利用油杯润滑;轴衬固定套防止轴衬发生转动;方头螺栓使拧紧螺母时螺杆不发生相对转动,采用双螺母防松。 轴承底座零件在轴承中主要起支撑作用,其上结构如图9-3所示。(1)底板:主要用来安装轴承。(2)长圆孔:安装时放置螺栓,便于调整轴承位置。(3)螺栓孔:用以穿入螺栓。(4)部分圆柱:使螺栓孔壁厚均匀。(5)凹槽I :保障轴承盖与底座的正确位置。(6)凹槽III :为容纳螺栓孔并防止其旋转。(7)半圆孔II :减少接触面和加工面。(8)凹槽II :为了保障安装面接触良好并减少加工面。(9)半圆孔I:用于支撑下轴衬。(10)倒角:保障下轴衬与半圆孔I配合良好。(11)圆锥角:保障轴衬沿半圆孔的轴向定位。(12)凸台:起着减少加工面和加强底板连接强度的作用。 三、零件上常见的合理结构在零件上经常碰到的一些工艺结构,多数是通过铸造和机械加工获得的。1、零件上的铸造结构(1)圆角:为防止在浇铸时金属液将砂型的尖角冲毁和避免铸件在凝固过程中产生裂纹或缩孔,在铸件的各表面相交处,做成圆角,称为铸造圆角,如图9-4所示。圆角半径一般是壁厚的0.2~0.4倍,也可以从相关手册中查阅。同一铸件上圆角半径的种类尽可能少,也就是说,圆角半径尽量相同。视图中一般不标注铸造圆角半径,而注写在技术要求中,如“未注明铸造圆角R1.5” 。 (2)起(拨)模斜度:在铸造过程中,为便于将模型从砂型中拨出,需要在沿拨出的方向做成斜度,称为起(拨)模斜度,如图9-5所示。通常取1:10~1:20,或3~6°,斜度和锥度等较小的结构,如在一个视图中已表达清楚,其他视图可按小端画出。 (3)铸件壁厚均匀过渡:为避免铸件冷却时,由于冷却速度不一致而产生裂纹和缩孔,在设计铸件时,其壁厚应尽量均匀一致,不用壁厚间应均匀过渡,如图9-6所示。 (4)过渡线的画法:由于受圆角的影响,使机件表面的交线变得不很明显,这种交线称为过渡线。过渡线的画法与相贯线的画法一样,按没有圆角的情况下,求出相贯线的投影,画到理论的交点处为止,如图9-7所示。按GB/T4457.4-2002规定,过渡线线型为细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