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宗颐(1917-- )号固庵,又号选堂。本书是国学大师饶宗颐自1922起至今求学立著历程的综述,详细记录了饶老各个时期的人生经历和作品。全书资料详实,考据严谨,既是一部饶宗颐学艺传记,也是研究饶宗颐学术成果的重要参考资料。
修订版在2011年花城版《饶宗颐学艺记》的基础上,对原来的一些史料错误进行了勘误,补充了饶宗颐近两年的学术活动情况,使全书更为严谨和详实。
国学大师、汉学泰斗、亚洲文化的骄傲——饶宗颐 学艺历程全记录
目前国内一本得到饶宗颐本人亲自审定的传记
陈韩曦,1963年出生于广东潮州。高级经济师、高级政工师。编著有多部关于饶宗颐的学术著作:《梨俱预流果——解读饶宗颐》、《东洲鸿儒》、《选堂清谈录》、《长洲集——选堂诗词评注》等。
前
家学渊源(1917—1938)
发奋潜研(1938—1949)
香港机缘(1949—1954)
四海寻珍(1954—1973)
中西贯通(1973—1978)
遍游神州(1979—1986)
古稀舂锄(1987—1996)
永不言休(1997—)
附:饶宗颐教授在学术研究上的50项第
参考文献
6日,饶宗颐到达八达岭。他一口气就登上了八达岭的制高点。只见长城内外山峦起伏,古城垣随山势绵延至无边的天际。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极目四方,饱览塞北风光。在十三陵,先生说:"清朝开国皇帝注意保护明陵,而把损毁破坏明陵的责任推给李自成起义,可见历代统治者对于农民的立场是相同的。所以尽管清朝推翻了明朝,但对其陵墓的态度也莫不如此。"看完长陵,接着到了颐和园,参观仁寿殿、乐寿堂、玉澜堂、宜芸馆等庭院,走过十里画廊,登佛香阁,上万寿山,眺望昆明湖十七孔桥。
7日,到天坛公园,登祈年殿,进皇穹宇。离开天坛来到北海,参观三希堂法帖。当天,前往北京医院探望顾颉刚老先生。见面时,顾老就说他和饶先生已有50多年的交情,现在还保存着饶先生20世纪30年代为《古史辨》写的好几篇文章。饶宗颐马上说:"那是我小孩子时写的东西,还请顾老多多批评。"顾老虽然年近90,但50多年前的往事却记得如此清楚,真不简单。饶宗颐说,顾老十分注重培养年轻人,奖掖和提携后进是他对中国学术的重要贡献,也是他深受敬重的原因之一。曾宪通回忆说:饶教授回香港不久便接到了顾颉刚去世消息,二人的一次见面对饶教授来说意味深长,因为饶教授对王莽等的研究,多直接来自顾老的点拨和启发。 ……
好书
??λл
了解饶宗颐先生的一个窗口。
书很好,在《环球人物》上了解到饶老――一代大师,这本书对我这个中国语言文学系新生有很大启迪。
作品系列浓缩一个世纪的K治学精粹与人生积淀) 国学大师、汉学泰斗、亚洲文化的骄傲——饶宗颐学艺历程全饶宗颐学艺记(修订本O)( 2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