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向补语的认知和习得研究》选取一个新的角度,尝试把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特别是意象图式理论,运用到趋向补语研究之中,把研究重点放在趋向补语的意义何以产生,以及句法分布的所具有的理据上。进而对动趋式结构的认知特点和习得规律等做进一步剖析,所得结论使人耳目一新,让我们对趋向补语有了一种新的认识。本书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在对趋向补语细致考察的基础上,发掘汉语本体规律与语言学习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实际,详细分析了英语母语学习者、日语母语学习者和朝鲜语母语学习者趋向补语的习得情况,并分别构拟出了他们习得趋向补语的大致顺序。
杨德峰,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在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获得博士学位,导师赵金铭教授,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和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员。
序 言 …………………………………………………………………… 1
及时章 绪 论………………………………………………………… 1
及时节 趋向补语研究概况………………………………………… 1
第二节 研究内容、理论基础和语料来源………………………… 22
第二章 简单趋向补语的对称和不对称………………………… 33
及时节 “来”“去”的对称和不对称 ……………………………… 33
第二节 “上”“下”的对称和不对称 ……………………………… 52
第三节 “进”“出”的对称和不对称 ……………………………… 72
第三章 复合趋向补语的对称和不对称(上) ………………… 86
及时节 “上来 ”“上去 ”的对称和不对称 ………………………… 86
第二节 “下来 ”“下去 ”的对称和不对称………………………… 101
第三节 “过来 ”“过去 ”的对称和不对称………………………… 121
第四章 复合趋向补语的对称和不对称(下)………………… 141
及时节 “进来 ”“进去 ”的对称和不对称…………………………141
第二节 “出来 ”“出去 ”的对称和不对称………………………… 148
第三节 “回来 ”“回去 ”的对称和不对称………………………… 161
第五章 “VC了 ”和“V了C ” …………………………………… 171
及时节 “VC了 ”“V了C ”的对称和不对称 …………………… 171
第二节 用于将来的“V了C ”…………………………………… 185
第六章 VC1C2 的宾语及构成的格式 ………………………… 200
及时节 VC1C2 所带的宾语及构成格式的范畴化 …………… 200
第二节 “时间顺序原则 ”与 VC1C2 带宾语形成的格式 ……… 217
第三节 VC1OC2 中宾语的语义类及范畴化 …………………… 230
第七章 趋向补语的习得情况…………………………………… 244
及时节 英语母语者趋向补语习得情况分析…………………… 244
第二节 朝鲜语母语者趋向补语习得情况分析………………… 263
第三节 日语母语者趋向补语习得情况分析…………………… 277
第八章 结 语……………………………………………………… 295
参考文献 ……………………………………………………………… 300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图书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相关出版商。
特别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09010985号-11 川公网安备:51092202000082 统一信用码:91510922MACX24HU4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射行审新出发2023字第016号 股权代码:102064© 版权所有:四川博文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太和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