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内容密切联系当代大学生实际需要,精选理论内容,增加实践性操作性内容。教材内容包括人格、自我意识、学习、交往、情绪、爱情、网络心理等,是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多和提高心理素质关键的部分;内容紧扣教学现状和学生需要,心理健康知识与心理调节能力的结合。每章节中以名人心路为案例;自我训练部分为学生课外进行心理调适活动提供参考,自我测试为学生进行了解自己和查找问题提供了有利的帮助。同时推荐了阅读书目,以便于学生课外根据自己需要进行拓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书共八章,分别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新观念、大学生自我意识一一认识自我、大学生人格发展一一完善人格、大学生学习心理一一学会学习、大学生人际交往心哩、大学生情绪心理——管理情绪、大学生爱情心理一一读懂爱情、大学生网络心理——网络管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作为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相关学科老师和学生的参考资料。
及时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新观念
及时节 正确的心理健康观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调适
第二章 大学生自我意识——认识自我
及时节 自我意识概述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和规律
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偏差及调适
第四节 塑造完善的大学生自我意识
第三章 大学生人格发展——完善人格
及时节 人格概述
第二节 大学生人格发展
第三节 大学生人格发展培养
第四章 大学生学习心理——学会学习
及时节 学习概述
第二节 大学生的学习策略
第三节 大学生常见学习心理问题及调适
第五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及时节 人际交往概述
第二节 大学生人际交
第三节 大学生人际冲突及调适
第六章 大学生情绪心理——管理情绪
及时节 情绪概述
第二节 大学生情绪心理
第三节 大学生情绪管理
第七章 大学生爱情心理——读懂爱情
及时节 爱情心理概述
第二节 大学生恋爱心理
第三节 大学生恋爱问题及调适
第八章 大学生网络心理——网络管理
及时节 网络心理概述
第二节 大学生网络心理
第三节 大学生健康网络心理的培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三)人际关系问题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成长与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必备条件。程晓玲等人调查发现,与他人沟通方面时有障碍的学生占47.14%,这说明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存在一定的障碍。积极参加群体活动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有效途径,但经常参加群体活动的学生只有29.45%,69.60%的大学生有时或很少参加群体活动。
1.人际关系不适
进入大学,远离原来熟悉的生活与学习环境,面对新的人际群体,学生多少有些不适应。部分学生对大学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异性之间的关系显得很不适应。一名新生感叹说:“在大学,没有一个可以谈得来的朋友,心里真的感到好孤独。”有的学生从未离开过家庭,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对于如何关心别人,得到朋友的关心想得较少;而另一方面,他们又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心里话儿对谁说?”成为学生普遍的困惑。在“目前,你感到最苦恼的事”的调查中,有80%的学生涉及人际关系。2.社交不良大学生活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小社会的环境,可以充分地展示自我,展示大学生的风采。部分学生缺乏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与勇气,面对各种各样的活动,充满了兴趣,却又担心失败,只是羡慕而积极参与的不多,久而久之,开始回避参与,感叹“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特别是到周末,学生普遍感到无处可去,甚至出现了“周末恐惧症”,“盼周末,又怕过周末,那种孤寂的感觉真难受”,直接影响了学生潜能力的充分发挥②。
(四)情感问题
爱情、友情、亲情是学生情感方面的三个重要问题。
1.爱情的困扰
大学生恋爱已是一个比较普遍的事实。或者说,大学生恋爱在今天的大学校园里,已是一个永恒的热点。思考过爱情问题,对爱情问题感兴趣的大学生,可以说是百分之百。爱情虽然在大学并非一门必修课,学生仍然从各个方面开始了自己的情感之旅。然而,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如何正确的谈恋爱,如何处理好学业和爱情的关系,如何拒方成为许多同学困惑的问题。面对爱情,学生更多想到的是“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在这种不正确的恋爱动机下,大学中谈恋爱的人多,而最终伤心的、分离的也多,成功率较低。一旦失恋或情感受挫,便不知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轻者陷入情感的漩涡难以自拔。以至于茶饭不思、神态迷乱,重者则会痛不欲生、寻死觅活,甚至导致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有关资料表明,大学生中自杀的75%以上是由失恋或情感受挫造成的。恋爱不成或失败往往导致大学生心理变异。
2.友情困扰
友情是人生路上的重要方面,在中学时代,学生因考试和升学的压力,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交友,进入大学后,大学生有时间和精力开展人际交往,朋友之间有共同的爱好,相互理解,给予心理上和物质上的支持。提倡大公无私,坦诚相助的交友在当代大学生的交友中占一定比例。同时,在当今社会多种差异相互依存的情形下,人们开始以“多向度”的方式进行交往。信息时代的“瞬态化”趋势,使人们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更加多变,使得大学生的友情关系日益多元化。互惠互利、功利性的交往模式日益突显。有的同学苦恼于“怎样交到朋友”“怎样在让朋友喜欢的同时不迷失自己”“怎样分清友谊与爱情,把握男女同学交往的尺度”。
3.亲情问题
近年来,反映大学生家书越写越短的文章不再鲜见,很多大学生的反映是:与家长没有太多的话讲,写信基本是缘于实质性问题,如经济供给、物质补充,而非情感沟通。对父母给予的关心、爱护,大学生当仁不让地认为理所当然,尽管自己也认识到不应该这样,但从心理上也并不感到有些歉疚。即使通电话,也仅仅是“我一切都好,不用牵挂”之类的客套话。而与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的是,恋人之间的信件越来越厚,电话越来越频。有时我也在想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感情最长久,最值得我们珍惜?有人引用周星驰在电影中的经典名句回答:爱你一万年。但在现实中爱情却是晶莹易碎。那友情呢?在人生的不同旅程中,朋友换了一批又一批,曾经初中时非常要好的朋友现在见了可能无话可说,因为物是人非,彼此的人生修养和阅历己不同,你我都不再是当初的人。而唯独亲情更长久,可怜天下父母心,有不爱父母的儿女,没有不疼孩子的父母。儿行千里母担心,无论我们多大,在父母眼中都如同孩子。人们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在任何时候父母却都不会嫌弃自己孩子。对于这样无私且无价的亲情,一个人如果不懂得珍惜,他又会拥有什么样的爱情和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