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专门针对2至7岁孩子的“如何说”奇妙工具:
帮助父母应付日常的育儿挑战:吃饭,穿衣,出门,打闹,打针吃药,撒谎,睡觉……
帮助小宝贝成长为独立、合作,与父母、兄弟姐妹、老师及同伴都保持亲密关系的大孩子。
是的,“如何说”奇妙工具对2至7岁的孩子也有效!乔安娜和茱莉在这本书中分享的就是她们举办“如何说”讲座和工作坊时的新发现和新应用,更新互动故事,更多实用工具,带领宝贝的爸爸妈妈走出育儿的烦恼、忧虑、无助、无力、无奈……同时让孩子在爱和理解之中、在不被评判之中健康成长,甚至教会他们受用一生的人际交往工具。
这本书分为两个部分。部分是“基本工具箱”。作者给出了宝宝吵闹不休时你可以使用的一些基本装备,这些工具包括:处理情绪的工具,寻求合作的工具,解决冲突的工具,表扬和赞赏的工具,针对特殊儿童的工具,满足孩子的基本需求。每一个工具箱里面都包括了多个实用且有效的具体工具,让你在面对孩子的状况时使用。
第二部分像是“实战演练”,作者使用了一个个事例来说明育儿工作坊的父母们是怎样有创意地运用部分里的“工具”,来对付宝宝们那些日常和具体的挑战:吃饭,穿衣,出门,停止打斗,睡觉,等等。
你如何应付一个在儿童汽车座椅里哭喊、掐小宝宝、不肯吃蔬菜、在图书馆里扔书、在超市里狂奔的娃娃?本书就像是沟通技巧方面的必备急救手册,它按照常见的挑战和冲突来编排,还包括了一个章节专门来讲述如何与有感知障碍和自闭症症状的孩子沟通。
正向专家评论所说,作者不仅了解孩子,她们也同情孩子的父母。她们知道惩罚和控制孩子都是死胡同,因而指明了一条通往合作和亲情纽带的大道。实用的工具箱,加上实战的具体事例,当你觉得应对宝宝黔驴技穷的时候,你总能够从本书中汲取新的招数!
又一本《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系列超级畅销作品
如何与你可怕的两岁娃、爱顶撞的三岁娃、有暴力倾向的四岁娃、
倔强的五岁娃、以自我为中心的六岁娃,以及半懂不懂的七岁娃进行沟通?
一本父母与宝贝沟通必备急救宝典
对英语世界的父母来说是三十多年,对汉语世界的父母来说是十多年。这么多年来,父母们一直受惠于从阿黛尔 法伯和伊莱恩 玛兹丽施合著的《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一书,他们从其中寻找体面而有效的解决方案来应付育儿过程中所面临的无尽挑战。这个势头到今天仍然是有增无减。
为了帮助更多的父母,满足他们的育儿需求, 阿黛儿 法伯的女儿乔安娜 法伯,还有茱莉 金,这两位好朋友,把如何说系列中强有力的沟通技巧应用在2至7岁的孩童身上,提出了针对这个年龄段的一系列“如何说”工具。
法伯和金从小就受到“如何说”的熏陶,各自都是育儿专家,她们将多年来在给年轻父母和专业人士开办“如何说”育儿工作坊过程中积累的智慧分享给大家。
全书语言风趣幽默,读之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通过生动搭配的故事、漫画和对育儿工作坊里的讨论的客观观察,她们提供了能够有效改进你和孩子之间亲子关系的具体工具和小贴士。
这本使用方便的指南将帮助父母和其他育儿工作者与孩子建立一种良性而愉悦的关系,它也能帮助小宝贝成长为独立,合作,与父母、老师、兄弟姐妹以及同伴都保持亲密关系的大孩子。
乔安娜 法伯,《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作者阿黛尔 法伯之女,长期在母亲的长岛家庭/实验室工作。她在纽约城市学院取得特殊教育硕士学位,毕业后从事数学与科学方面的工作。她曾在西哈雷姆的纽约市学校系统工作了十年(这里既有英语为母语又有非英语为母语的儿童)。她还为她母亲屡获殊荣的著作《如何说孩子才肯学》提供了丰富的课堂素材, 并曾为《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30周年纪念版写作了长长的后记:新一代的成长。目前作为育儿教育专家,她经常举办讲座和工作坊。乔安娜现在和家人住在纽约的哈德逊河谷地区,是三个孩子的母亲。
茱莉 金,普林斯顿大学文科学士和耶鲁大学法学博士。自1995年以来一直在家庭教育领域进行支持父母和专业人士的工作。除了对父母(单亲或双亲)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外,她也为学校、非营利机构和父母群体举办了无数次“如何说……”工作坊。现住在旧金山湾区,是三个孩子的母亲。
乔安娜和茱莉在分别只有10个月和6个月时就已相识,她们的友谊一直持续到今天。
序 言 阿黛尔 法伯
怎么就有了这本书? 茱莉&乔安娜
作者说明
及时部分 基本工具箱
及时章 处理情绪的工具……情绪是个什么鬼?
——当孩子感觉不对的时候,他们的表现不可能对
第二章 寻求合作的工具……管她怎么想,反正她得刷牙
——如何让孩子做他们该做的事
第三章 解决冲突的工具……避免家庭矛盾
——用更平和更有效的方法来替代惩罚
第四章 表扬和赞赏的工具……不是所有的颂歌都有效
——几种帮忙而非帮倒忙的表扬方式
第五章 针对特殊儿童的工具……这个方法对我的孩子奏效吗?
——针对有自闭症或其他感知障碍儿童的改良措施
第五又四分之一章 基本需求……你无法在这些事上说服孩子
——哪些情况下上述办法是无效的
第二部分 实战演练
1 食物之战——饭桌上的战役
2 清晨的疯狂——别让你家的万有引力扯住后腿
3 手足之争——把小宝宝送回去!
4 带孩子购物 —— 市场里的混乱局面
5 谎言——孩子们以及对现实创造性的诠释
6 父母也是有情绪的
7 打小报告——告密和举报的区别
8 清理——最脏的词
9 医生的嘱咐——吃药、打针、抽血和其他一些可怕的事
10 害羞的孩子——善意交往中的胆怯
11 爱乱跑的孩子——在停车场或别的公共场合
12 打人,揪人,戳人,揍人,推人——我碰都没碰他!
13 睡眠——梦寐以求的福分
14 父母也会发火!
15 排除故障——当以上办法都不奏效
结束了吗?
致谢
及时章 处理情绪的工具……情绪是个什么鬼?
——当孩子感觉不对的时候,他们的表现不可能对
我工作坊里大多数的父母都没有耐心探讨及时个主题:如何帮助孩子调整坏情绪。他们总想马上跳到第二步:如何让孩子照你说的去做!不是说我们不关心我们孩子的感受,只不过一个疲惫不堪的父母通常都不会把孩子的感受作为优先关注。说真的,如果他们听话的话,一切都会顺顺,大家都会感觉良好!
问题是没有一条捷径能让孩子事事合作。你可以试试,但最终还是会深陷在冲突的泥沼中。
你会十分庆幸你的一些生活场景没有被拍入真人秀。就像有时候你喊得喉咙都发痛,可是即便你及时百次告诉儿子不要推搡妹妹到火炉边,或不要拽老狗的耳朵——“他会咬你的!咬了也活该!!”——他也照样充耳不闻。
我猜在这种时候你一定是为别的事情感到疲累、紧张或沮丧。如果同样的情形发生在你心情愉快的当口,你会处理得更从容不迫,你也许会弯腰抱起小女儿或那条受够欺侮的狗,给儿子一个吻或刮一下他的下巴,轻笑一声便饶过了他。
那么这一切的要点是什么呢?当我们感觉不对时,我们的行为很难得当。孩子也一样。如果我们不先照顾好他们的情绪的话,我们不可能得到他们的合作,这样我们就得花更大的力气纠正他们的行为。为了保存我们宝贵的体力,把它留到紧急状况下——诸如把孩子从车流中揪出来——使用,我们还是直面情绪这东西,来好好探讨一番吧!
大多数人对接受孩子的正面情绪没有太多的麻烦。这很容易。哇,吉米是你在世界上好的朋友?你喜欢爸爸做的煎饼吗?你为新生婴儿感到兴奋?真好,我真开心。
当我们的孩子表达出一种负面的情绪时,麻烦来了。
“什么?你恨吉米?他不是你好的朋友吗!”
“你要揍他的鼻子?你敢!”
“薄煎饼吃厌了?你不是最喜欢薄煎饼吗?”
“你想让我把宝宝送回(娘肚子里)去?这是什么话!不要再让我听到你说这话!”
我们不想接受负面的情绪,因为它们是那么的……负面。我们不想让它们有任何影响力。我们要纠正它们、减少它们,好使它们消失。我们的直觉告诉我们要尽快地把负面情绪推开,但是这一次直觉却导致我们误入歧途。
我妈妈总是告诉我,“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对的,就自己尝试一下。”好吧,看看在下面这种情形下你的反应:
想象一下你醒来时感觉很糟糕,你昨晚没睡够,头痛是免不了的。你在去幼儿园上班的路上停下来买杯咖啡,正好撞见个同事。你对她说:“嗐,我今天真不想上班,实在受不了那些大声吵吵的小孩子。我只想回家,吃几片泰诺在床上躺24小时!”
如果你的朋友做了以下的回复,你的反应会是怎样的?
否认你的感觉并责备你不该有这么负面的情绪:
“嘿,不要抱怨了,那些孩子也没那么吵嘛。你不该这么说他们。无论如何,你到了学校就会开心起来的。来吧,笑一个。”
或是给你一些建议:
“你看,你必须振作起来。你知道你需要这份工作。别喝咖啡了,弄杯茶安安神,等下进学校之前先在车里安静地坐一会儿。”
或者来一番人生哲理:
“嘿,没有哪份工作是的。生活就是这样,抱怨也没有用。总陷在负面情绪里于事无补。”
甚或是把你跟另一位老师比较:
“看看丽兹,她总是开开心心地去上班。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她总是准备得超级充分。她总是提前几个星期就把课备好了。”
或是问一堆的问题:
“你睡够觉了吗?你昨晚什么时候睡下的?你是不是感冒了?你有没有吃维生素C?学校给的那些消毒纸你有没有一直在用?要不然的话孩子们会把细菌传染给你的。”
对以上的这些回复,在我们育儿小组得到的反应是这样的:
“我再也不和你说话了!”“这不是我的朋友!”“你什么都不了解!”“我讨厌你!去死吧!” “啰唆个有完没完?” “闭嘴!”“我永远不会再和你谈我的私事了;从今往后我只能跟你聊天气!”“我真后悔整出这么大的事来。”“为什么我对付不了那些孩子?”“我觉得自己好可怜。”“我讨厌丽兹。”“我觉得自己像是在被审问。”“你在评判我,你肯定认为我很蠢。”“我不能大声说出来,但我会告诉你缩写……F-you!”
上面的那个反应表达了当我们的负面情绪被别人否认时, 我们心里产生的敌意的强度,我们的情绪会从不快乐很快变成出离愤怒,孩子们也是如此。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什么会有帮助?我猜如果有人简单地承认和接受你的负面情绪,你的痛苦就会得到舒缓。
“嗯,身体不舒服还要去上班是很可恶的,尤其对付的又是一帮小孩子。要是来一场暴风雪或刮个小飓风,学校关门24小时就好了。”
当自己的感觉被承认,人们会感到放松:她理解我。我的感觉好一点。事情也许并没那么糟糕。我也许可以应付得来。
当孩子们有负面情绪时,我们真的是用纠正、责备和审问的方式跟他们说话吗?小组的成员们很容易地举出了不少例子,下面是一些最常见的。
否认孩子的感觉:
“你并不是真的讨厌学校,你去了就会开心的,那儿有你喜欢玩的积木。”
何曾有孩子这样回答,“哦,是的,你说得对。你提醒我了,我真的喜欢学校!”
说哲理:
“孩子,生活是不公平的!你别再抱怨‘他得到的多,她的更好’之类的了。”
有多大的可能性你的孩子会回答,“是哦,我原来生着一肚子气;现在你一跟我解释清楚生活是不公平的,我就感觉好多了。谢谢爸爸!”
发问:
“为什么刚告诉你不要扔沙子你还扔?”
哪会有孩子说,“呣,为什么呢?没有个好理由啊。感谢你指正,我不会再这么做了。”
比较:
“看看人家奥利维亚,她静静地坐着,等着轮到她玩!”
谁的孩子会说,“哦,天哪,我会向奥利维亚学习的!”他恨不能到奥利维亚头上敲一记呢。
长篇大论:
“为什么弟弟一开始玩玩具,你就也想要玩同一个玩具?一分钟前你对它根本没有兴趣,你只不过是想从他那里抢走玩具,这很不好。不管怎样,那是个婴儿玩具,你现在是大姐姐了,该多顾着点弟弟。”
上哪儿去找一个会如此作答的孩子,“请继续,亲爱的妈妈, 我从你的这番话中学到了很多。让我用我的平板电脑记下要点,便于以后反思。”
好啦,好啦,我听到你说,对一个成年的朋友表达同情还算容易,毕竟他们是有修养的!小孩子可不是这样,他们太不讲理了。我的朋友们,至少他们中的大多数,不会整夜不让我睡觉。我不必送朋友去上学,帮他刷牙,或阻止他打他的兄弟姐妹。把我的孩子当成成年人也行不通。如果我的成年朋友行事像个孩子,她跟我做朋友估计也不会长久。
好吧,我明白了,我们不能像对待成年朋友那样来对待我们的孩子。但如果我们想要他们愿意合作而不是他们的敌意,我们必须在接受对方负面情绪的原则下找到一种实用的方法。
让我们翻翻工具箱,看看可以如何改造一些现有的工具以便用到小孩子身上。
下一次你的孩子说那些让人着急上火的话时,请按照以下的次序来应对:
1.咬紧牙关,不要急着反驳他!
2.想想他的感受
3.定义那个感受,把它放进一个句子里
运气好的话,你的坏情绪的强度会显著减轻。
只有释放了坏心情,好感觉才能住进来。如果你把那些坏心情捂着,它们会发酵成大问题。
例如:
当一个孩子说,“我恨吉米。我再也不跟他玩了。”
不要说:“当然你会再跟他玩的。吉米是你好的朋友!不要用‘恨’这样的字眼吧。”
试试说:“喔,听起来你真的生吉米的气了!”或者,“吉米这次真的把你惹毛了!”
当一个孩子说,“为什么我们老是吃煎饼?我讨厌煎饼。”
不要说:“你知道你喜欢煎饼!煎饼是你最喜欢的食物。”
试试说:“听起来你有些失望,又是煎饼做早餐,你想吃点别的。”
当一个孩子说,“这个拼图太难了!”
不要说:“不难,这其实很容易。来,我帮你。看,这一块是个边角。”
试试说:“嗯,拼图会这么令人沮丧!这些小小的纸片叫人头昏脑涨。”
在这些对话中,你正教给孩子一组极为有用的词汇,让他在需要时可以地表达情绪。当他哭诉,“我很沮丧!”而不是像从前那样只会咬、踢、打时,你会感到胜利的喜悦!
所有的情绪都可以被认可,但是有一些行为必须受限制!
我并不建议你在孩子一拳打到他朋友吉米的鼻子上时还袖手旁观,或者当小宝贝抱怨煎饼时就立马给他做蘑菇奶酪蛋卷。只需接受他们的情绪。通常一个简单的认可就足以消除一场吵闹。有时候如果只是认可他们的情绪还不够的话,你会在第二章里找到更多的工具。(啥?你不耐烦了?你想把整本书塞进及时章?我也觉得这样的讲述方式有点烦人。要是可能的话,我也想把所有内容都放进一个段落里。)
像很多事一样,接受情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多次发现自己很难遵循这个看似简单的方法,我将在下面讲述其中的一些经历。对我来说这些事件的美妙之处在于你一直犯错也没关系,你还可以修复它!你可以偏离小路,陷入泥潭,再爬出来,抓抓被蚊子叮咬的肿块,回到正确的路途上。痒斑会消掉,污泥会洗掉,你将愉快地开始下一小段旅程。
当话语开始引起冲突时,我母亲总是会做个擦黑板的手势,说,“擦掉重来!”但这是老办法,她 那一代用黑板,如今还有哪个孩子知道粉笔和黑板?我的育儿小组里的一些家长也用过“倒带”这个词!他们后退出房间,想出更合适的词句后再进来,就像是倒带重放的动作。盒式磁带已经成为过去式, 倒带这个词也变得老旧了。现在该用什么来表达这层意思呢?也许是大喊一声“重新启动!”或用一根手指按下想象中的“重置”键?
无论你选择何种说辞,重要的是给自己无尽的机会。这里有几个例子,看看我家孩子小的时候,我是怎样随机应变,不让当妈的小船颠覆在波涛中的。
很好,很喜欢
确实是奇妙,简单几招就看到了效果。不错的书
书的内容真不错,干货满满。好书!推荐!
这一回爸妈好当了。上工具。哈哈~~~~~
这本书真不错,装帧设计,里面的小细节,一看就是用心做的。
如何说系列都收集了,真是我的法宝啊!
超级快超级棒
两岁半的宝宝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和性格,很多时候不知道该怎么去教导宝宝,朋友推荐了这本书,买来看看试试,希望有帮助。
我看过最好、最实用、最让人从心里服气的书
书中有好多处理父母自己情绪的内容对我帮助很大!
如何说系列又出跟宝贝相关的了,太贴心了。抱回家细细品读!
作者对父母的难处简直太了解了里面的方法都不是强人所难
父母就是特别爱说教,爱长篇大论,这本书教我会说话。如何说吗!
连表扬都这么有学问,豁然开朗。表扬还真不能开口就来。长知识!
情绪,小人也有满满的情绪,接纳孩子的情绪是沟通的第一步。我明白了
如何说宝贝才会听,正在为四岁儿子的无法无天发愁,书名一听就要买。
我只用了刚学到的接纳情绪的工具,立马我和我的孩子就有了不一样的改变。神啊
买来就读,放不下。什么处理情绪的工具,寻求合作的工具,表扬和赞赏的工具,太实用了!
给我们有孩的人全方位帮助:吃饭,穿衣,出门,打闹,打针吃药,撒谎,睡觉。这么全乎,不买都不行!
翻开书就有收获,接纳孩子的情绪,“当孩子感觉不对的时候,他们的表现不可能对”。说得太对了。
为作者点个赞,写了一章针对自闭症或其他感知障碍儿童的内容,让更多更艰难的父母也得到了帮助。
宝贝,最不听话的就是这些宝贝啦。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宝贝不听话是孩子的天性,爸妈不知道怎么和孩子沟通还需要学习。
哈哈。如何与你可怕的两岁娃、爱顶撞的三岁娃、有暴力倾向的四岁娃、倔强的五岁娃、以自我为中心的六岁娃,以及半懂不懂的七岁娃进行沟通?正我急需。但愿这本书能帮到我,正在经历和即将经历这些娃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