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文明之旅》丛书分为《长江流域的名山奇峡》《长江流域的楼台亭榭》《长江流域的岁时节庆》《长江流域的饮食生活》《长江流域的名城古镇》等32册,着力把握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新特征,深入挖掘长江文化底蕴和特质,以求、系统地展示长江文明。全套书包括500多万字和上千幅图片,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可读性于一炉,雅俗共赏,适合全民阅读。走进长江文明馆,阅读"长江文明之旅丛书",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慢慢打开,一条浩浩大江的光阴故事鲜活呈现!
孙凡、柳雅青编写的《长江流域的音乐舞蹈》为其中一册,介绍了长江流域的音乐舞蹈的有关知识。
序言
净土天音――长江上游的音乐
青藏音乐
滇云音乐
巴蜀音乐
览古聆风――长江中游的音乐
荆楚音乐
湖湘音乐
江西音乐
纳川汇流――长江下游的音乐
安徽音乐
吴越音乐
海派音乐
雪域率舞――长江流域源头的舞蹈
长江源头历史上的舞蹈
长江源头民族民间舞蹈
轶态横出――长江上游的舞蹈
长江上游历史上的舞蹈
长江上游民族民间舞蹈
瑰姿谲起――长江中游的舞蹈
长江中游历史上的舞蹈
长江中游民族民间舞蹈
绰约闲靡――长江下游的舞蹈
长江下游历史上的舞蹈
长江下游民族民间舞蹈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一)青海花儿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省,因其有国内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青海周边毗连四省,东北为甘肃,东南是I~lJII,西南有西藏,西北临新疆。在漫长的岁月中,各少数民族和汉族一同在青海高原繁衍生息、迁徙演变,并在一次又一次的分化与融合中形成了他们各异的信仰与习俗。
青海历史文化的发展所形成的地区文化差异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都明显地体现在青海民歌的特征上,尤其是流行于青海东部地区汉、回、藏、土、撒拉等民族的"花儿"。
青海花儿的名称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甘、青分省之际,随后才有了青海花儿、宁夏花儿、甘肃花儿的称呼。当地人常将"花儿"称作"漫花儿"。一个"漫"字展现了"花儿"流行地区满山遍野的盛况,还道出了花儿独特的唱法。正因为花儿产生于高山旷野、生长在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它才形成即兴成歌、缘情而来的特色,故而一个"漫"字蕴含着别样的韵味。
由于"花儿"所唱内容多为情歌,因此古时的文人将花儿视为"淫词俚语"。明万历年间诗人高洪在其《古鄯行吟》诗文中首次提出"花儿"一词:"青柳垂丝夹野塘,农夫村女锄田忙,轻鞭一挥芳径去,漫闻花儿断续长。"清代初年诗人吴镇也有"花儿饶比兴,番女亦风流``的佳句。从以上诗句足以看出,"花儿"迟已在明代形成,并在清代广为流传。
1925年3月15日,我国个专门搜集、研究民歌、民俗的《歌谣》周刊第82期上,发表了袁复礼写的一篇介绍花儿的文章,并附有他搜集的30首花儿的歌词。这是解放前早专门介绍花儿的文章;1929年我国现代著名学者朱自清先生则次把花儿搬上大学讲坛,写入专著《国歌谣》为学生讲授;1931年,当时还在北平平民大学就读的青年学生张亚雄写了篇《花儿序》,文中次为"花儿"命名。
张亚雄在《花儿序》中写道: "花儿是流行于三陇――甘、青、宁――的一种山歌,亦多有称之为`少年`者。 `花儿`指所钟爱的女人,`少年`则是男人们自觉的一种口号。"除了"少年"这一称呼,亦有当地人称"花儿"为"野曲"。"野曲"与常作为宴席曲、酒曲等的"家歌"是相对的,因为它以唱情歌为主,而这是不被允许在长辈面前或家庭、村落中演唱的。例如有一首花儿中唱道: "花椒树儿你霎上,你上是刺桠儿挂哩;庄子里头你耍唱,你唱是老汉们骂哩。"这表现出了"野曲"与"家歌"的差异所在。除了男女情爱之外,花儿的歌唱内容还广泛涉及生产劳动、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喜庆聚会、天文地理等与人们生活相关的方方面面.极其丰富。
花儿属于山歌体,但它的曲调却一律使用以"令"为系统的各种标题。青海花儿的曲令多达两百个以上,且来源五花八门。它们可以根据流传及产生的地方来取名,比如"湟源令"和"河州令";或是根据民族名称定名,如"东乡令"和"撤拉令":还有用人物形象特征命名的"乖嘴儿令"和"大眼睛令",以及以花木为名的"水红花令"和"白牡丹令"等。正是由于长期按照这些特定令名称呼,各个花儿曲令的基本结构、衬词衬句的位置、嵌入方法,以至旋律面貌都相对稳定下来,表现出一定的规范性特征。这就为各地各族歌手学唱并进一步创造提供了一个基础,使初的那种自发性有了一定的制约。同是一个令调。歌手既可以把局部歌腔提高或降低、拖长或缩短,也可以临时加进铺垫性的衬字以及某些装饰性的滑音。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