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十二帝》选取了清朝近300年历史中出现的12位帝王来切入历史,将12位帝王的一生娓娓道来。《大清十二帝》采用新颖的观点,通过简明的体例形式、精炼的文字内容,立体、真实地再现了清代帝王的生平事迹,深刻揭示中国古代社会由乱到治、由治到乱以及繁荣衰败的内在规律。
总论
一代天骄兴建州
清太祖努尔哈赤
爱新觉罗的祖先.
先辈都非等闲人
十三副遗甲起兵
统一女真各部
虎毒食子
自斩手足
后金政权的建立
七大恨告天
萨尔浒、开原、铁岭之战
连夺辽沈
政策的成功与失败
兵败宁远 饮恨而终
大妃殉葬
文武兼备的创业之君
清太宗皇太极
烽火中成长的王子
皇太极继位
削除异已
民族政策的调整
失利宁锦
反间计除袁崇焕
招降祖大寿
入口之战
建立大清国
汉军八旗的组建
松锦之战
历经三朝的庄妃
独宠海兰珠
皇太极之死
身许佛门
清世祖顺治帝
顺治即位
母后下嫁
清兵入关
多尔衮摄政
顺治初掌实权
巩固皇权
恢复社会生产
肃清抗清势力
缓和民族矛盾
钟情董鄂妃
福临之崩
五台山上的僧人
雄才大略的盛世君王
清圣祖康熙帝
八岁登基
智除权臣鳌拜
平定三藩
收复台湾
永戍黑龙江
决战雅克萨,订约尼布楚
三征噶尔丹
蠲免赋税,巡视河防
尊儒重道,笼络人心
初兴文字狱
九子夺嫡
夫妻情深
铁腕下的千古骂名
清世宗雍正
即位之谜
皇位的巩固
善待十三弟
整顿吏治,高薪养廉
"摊丁入亩"
年、隆之狱
改土归流
签订《恰克图条约》
设立军机处
密折政治
曾静、吕留良案
密健皇储
雍正驾崩之谜
盛世巅峰的诗人皇帝
清高宗乾隆帝
身世之谜
乾隆登位
苗疆风云
四大贪案
一征金川
阿睦尔撒纳附清
议政王大臣会议
大兴文字狱
两降廓尔喀
英使来华
盛世修文
宠信和
和的发迹之谜
六下江南
风流天子的后与妃
乾隆传位
康乾二帝的比较
谨守祖业的守成之君
清仁宗嘉庆帝
皇上与太上皇的权利之争
诛杀和
白莲教起义
嘉庆皇帝遇刺案
阿美士德使团访华
英国侵华的加剧
私雕假印案
江西天地会起义
天理教起义
嘉庆帝整饬吏治
整治河防与漕运
加强海防,查禁鸦片
嘉庆朝的保守政策
嘉庆帝死亡之谜
崇俭倡廉的平庸皇帝
清宣宗道光帝
道光即位
新帝登极三把火
积重难返的政治腐败
八旗兵和绿营兵的衰微
日益紧张的中英关系
严行禁烟
吏治整顿
嘉道年间的三大政务
《大清一统志》的纂修
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
全皇后之死
道光选储
内忧外困的苦命天子
清文宗咸丰帝
奕即位
金田起义
湘军的组建
湘军集团的壮大
太平军北伐
太平军西征
攻破江南、江北大营
天京事变
第二次鸦片战争
挽救危局
火烧圆明园
显皇后和懿贵妃
获宠的懿贵妃
传说中的"四春娘娘"
咸丰之死
因人成事的短命皇上
清穆宗同治帝
辛酉宫变,太后垂帘
毫无国君风范
淮军集团的兴起
剿平捻军
洋务运动的兴起
亲点皇后
同治之死
无力回天的囚徒皇帝
清德宗光绪帝
被抱来的皇帝
夺权军机处
台湾建省
中日甲午战争
还政风波
变法图强
戊戌政变
剿抚义和团
庚子事变
清末"新政"
革命初兴
不幸的帝王婚姻
珍妃之死
光绪驾崩之谜
慈禧去世
见证历史变迁的末代君王
清宣统帝溥仪
清宫三代无婴啼
罢免袁世凯
皇族内阁与预备立宪
革命党人领导的反清起义
武昌起义
袁世凯逼宫
清帝退位
紫禁城里的小朝廷
第二次登基
溥仪大婚
三圆皇帝梦
走向新生
婉容之死
青史语录
"圣祖政尚宽仁,世宗以严明继之。论者比于汉之文、景。"
《清史稿世宗本纪》
即位之谜
登基九五
当康熙爷在畅春园驾崩的消息传出时,大多数人惊愕地发现,最终登上大清王朝第五任皇帝宝座的,居然是之前一直相当低调的皇四子胤。
事实上,由于这一历史事实即使在当时也无人见证,因此无论是居庙堂之高的皇亲国戚王公大臣,还是处江湖之远的平头百姓荒野村夫,对事情的真相都无从得知;再加上牵涉到政治利益的得失,最终生发出形形色色关于雍正篡位的说法来。在这些传说中,雍正是踩着他的亲弟弟皇十四子胤的肩头,通过篡改诏书的手段达到其目的的。
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的24小时,皇城附近军乐震耳,锣鼓喧天,紫禁城内呈现出一片庄严肃穆。一支威风凛凛全副武装的大清精兵肃立在太和殿前,队伍前有人高举着正黄旗纛,上写"抚远大将军王"六个斗大的字,随后是一众旗帜,清道旗、飞虎旗、飞龙旗、飞凤旗;再后面是全副执事,金瓜、金斧、金天镫、金兵拳。在队伍的正中间,是一员罩袍束带,顶盔贯甲,手提马鞭,腰悬宝剑的大将,在马上端坐,昂然而行,好不威风!在他的后面,是随他出征的王公大臣,均全副戎装,不苟言笑,鱼贯而行。而朝中各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国公乃至二品以上大臣,均盛装朝服,站立队伍两侧,敛手肃立。这支军队打天安门出紫禁城,自德胜门一路向西,迤逦而去。
这位大将军是谁?正是康熙皇帝敕封的抚远大将军,由固山贝子一跃而为王爵,皇十四子胤。这一年,他只有30岁。
说起来,胤和皇四子胤都是德妃乌雅氏所出,乃是一母同胞的嫡亲兄弟。不过,由于胤从小被佟贵妃收养,而兄弟两人年纪也相差十岁,更兼胤自小禀性淡薄,因此兄弟两人反而不甚相得。胤倒是同八阿哥胤关系不错。在康熙末年的夺嫡斗争中,八阿哥一度是入主东宫的热门人选,围绕着他自然就形成了一个包括皇亲国戚和朝中大臣的所谓"八爷党",而胤,自然也是这个党羽中的一员。
和胞兄胤相反,胤自小脾气火暴,是个直性子人,颇讲义气。康熙四十七年,胤由于谋夺太子之位被康熙厉声斥责,20岁的热血青年胤挺身而出,抗命为之辩解。康熙勃然大怒,险些挥剑要斩了这个儿子。这件事让胤挨了20板子,打得皮开肉绽。而自此之后,父子关系一直平平,似乎康熙并没有想要重用这个儿子。
不过朝堂之上的事情瞬息万变,自从八阿哥失势之后,"八爷党"迅速将重心转向了胤,试图通过他东山再起,谋取康熙的欢心,进而重登大宝。在八阿哥的造势下,朝野舆论逐渐转向了胤,胤也顺应时势,收起火暴的脾气,摆出礼贤下士、敬老尊贤的姿态。于是当时的清议对胤颇多好感之词。这些言语或多或少,会传到康熙的耳朵里。于是,胤的机会来了。
康熙末年,策妄阿拉布坦在西北地区屡屡兴兵作乱,清廷久战不克。于是康熙决定派遣皇子统兵出征,打算一举克敌。在康熙的子嗣中,习武出色,能担当此一大任者有二人,十三阿哥胤祥与十四阿哥胤。无奈当时胤祥不知何故,早已被康熙高墙圈禁起来;于是这项任务就似乎是顺理成章地落在了胤身上。
从史料中对此时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康熙对于此事极其重视,因而给予了胤超乎规格的待遇。胤在太和殿亲自接受敕封和大将军印,策马扬鞭西征。这就是前文提到的威武雄壮的一幕。
经过四个多月的行军,第二年三月,胤率军到达西宁。在当地服从清廷号令的蒙古各部的配合之下,胤分兵两路,分别由青海和川滇两路进入西藏。战事进行得非常顺利。到这一年的八月,清军已经占领了拉萨。胤随即延请七世达赖喇嘛入藏并举行坐床仪式。策妄阿拉布坦的叛乱至此可以说是告一段落,胤的威名也传及西北各地。
应该说,康熙皇帝能够让胤率兵打这一场震动全国的战役,也说明了此时胤在康熙心目中的地位甚高。胤甫一抵达西宁,康熙便降旨给青海蒙古部首领,夸奖胤"确系良将……有带兵才能",并叮嘱蒙古各部要听从胤的调遣。为了庆祝这场战役的胜利,康熙甚至起草御制碑文,勒石纪念。凡此种种,都说明康熙对胤的信任和欣赏。
其实胤也意识到了,历史在他面前展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知道这次出征立功,是自己获得康熙青睐,争取荣登大宝的方法。
康熙六十年十一月,胤返回北京,向康熙帝面禀军情。他在北京待了将近半年的时间,于第二年的三月又返回军前。他恐怕没有想到,这是他一次见到他的父皇。仅仅半年以后,康熙就驾崩了,而他远离北京,只能眼睁睁看着雍正登上皇位。早知如此,他一定不会贸然离开北京的。
清代的野史对所谓的雍正改诏一事,有多种说法:有一种说法是康熙帝遗诏原文为"朕十四皇子,即缵承大统。"而胤预先知道了遗诏的内容和存放地址,便暗中进入畅春园,将"十"字改为"第"字,并且进而弑父,从而登上皇位。为了避免此类事情再行发生,雍正即位后下令,"以后凡宫中文牍,遇数目字,饬必大写,亦其挈矩之一端也。"
另一种说法则提到了隆科多与雍正勾结的内情:据说康熙的遗诏原文为"传位十四子",并将这一遗诏交由隆科多保管,隆科多将"十"字改为"于"字,并隐匿了康熙病重时召胤来京的圣旨,于是雍正顺利即位。
还有一种说法提到,由于胤原名为胤祯,"祯"的繁体为"",与胤的""发音相同,字形也极其类似,因此雍正在宗人府保存的玉牒上动了手脚,很轻易地把胤的名字改成了自己的名字,于是取而代之做了皇上。
……
书的质量很不错,快递给力。
还没有看
很好,快递很快
还不错
Very good.
很好
书太厚了太大了还没看呢
包装一般,书写的还好!!
有破损
支持~~~~~~~~~~~~~~卖家
很好,
还行
好书,值得购买。
超大一本
大概翻了翻 不错 非常详细
确实不错哦。
发货及时,正版
书很不错哟,快递也给力,很快就收到了,很实用的书,是我想要的书,挺满意的,好喜欢
发货很快,很厚的一本,可以重新认识一下历史
好书!性价比很高!选取了清朝近300年历史中出现的12位帝王来切入历史,将12位帝王的一生娓娓道来。采用新颖的观点,通过简明的体例形式、精炼的文字内容,立体、真实地再现了清代帝王的生平事迹,深刻揭示中国古代社会由乱到治、由治到乱以及繁荣衰败的内在规律。
当当买书,很放心!速度还行,这本书内容丰富,超值!
还不错,就是买三本书,送来两本,优惠券买的书就从来没正常到货过
在当当买书比较方便,而且性价比很高,书本正版,买得放心。一本书即可了解清朝几百年历史,比较好的读物。
书不错,刚拿回来孩子就就迫不及待的开读。这两天快读了一半了
这是给小孩看的,当故事读了。历史故事比较好看。
大致的看了一下,内容思路清晰,系统的介绍了大清王朝的兴与灭。值得一看。
一直想系统全面地了解一下清朝的历史,《大清十二帝》你最好的选择
内容丰富,性价比很高。将十二位帝王的故事娓娓道来,真实的展现了历代帝王的生平事迹,特别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