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梳理建筑构图、形态构成基础理论与方法,全书选用案例涵盖古今中外的各地建筑,通过案例和简图分析使读者对建筑构图、构形原理有较为和正确的认识,同时培养科学的建筑审美能力。本书内容包括构图与建筑构图、构图要素、形态与形态构成、构图基本方法、建筑与建筑构图五部分,是针对建筑学、室内设计、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等相关专业学生、教师,建筑设计人员、规划师、景观设计师、相关专业研究人员以及建筑爱好者的专业类书籍。
前言
内容结构
及时章构图与建筑构图1
及时节构图与建筑构图要点1
第二节建筑构图要求与原理5
第二章构图要素7
及时节视觉要素7
一、基本视觉要素7
二、几何学要素 20
第二节心理学要素 30
一、完形心理学30
二、环境心理学37
二、色彩心理学39
四、视错觉44
第三章形态与形态构成 49
及时节 形态
一、形态的概念 49
二、形态分类 50
三、建筑与空间形态 52
第二节形态构成元素 54
一、基本元素 54
二、形态的位置与位置关系 60
第四章建筑构图基本方法 62
及时节 比例
一、定义 62
二、建筑中的比例与辅助线 64
三、建筑中的人体比例与尺寸 68
第二节尺度, 73
一、尺度的概念73
二、建筑尺度要素75
三、建筑尺度分类79
四、建筑尺度要求83
第三节一致性、相似性和反差 84
第四节韵律 90
一、韵律与建筑韵律 90
二、元素的重复韵律 91
三、元素的渐变韵律 97
四、元素韵律穿插102
第五节对称与非对称103
一、对称 103
二、非对称 108
第六节结构与构件110
第五章建筑与建筑构图118
及时节立面构图118
一、立面构图特征118
二、立面构图中的构成元素关系119
三、立面形态构成128
第二节立体构图141
一、立体形态构成分类141
二、形态的立体构图 146
三、立体形态构成手法149
第三节空间构图159
一、空间构图理论溯源159
二、空间构图特征161
三、空间形态164
四、空间构成方法171
五、空间构成工具182
六、空间组合形式分类183
七、建筑内部空间185
八、建筑过渡空间188
九、建筑内、外部空间的交互191
参考文献193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图书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相关出版商。
特别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09010985号-11 川公网安备:51092202000082 统一信用码:91510922MACX24HU4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射行审新出发2023字第016号 股权代码:102064© 版权所有:四川博文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太和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