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对机制砂不断增长的需要,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决定组织编制《浙江省交通建设工程机制砂生产(干法)及机制砂混凝土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本指南由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并成立了专门的编写小组。编写小组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的应用实际,编写了机制砂的生产工艺(干法)、机制砂的质量标准、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控制等内容。这对我省交通建设工程生产和应用机制砂将起到积极作用。由于我省开展机制砂技术指南的编写,本指南不可避免存在不足,请各单位和个人在使用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及意见函告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江陵路2031号,邮编:310
前言
1 总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机制砂的料源选择
5机制砂的生产设备
5.1一般规定
5.2生产设备配置
6机制砂的生产工艺
6.1一般规定
6.2生产工艺
6.3环境保护
7机制砂的质量标准
7.1 规格与类别
7.2技术要求
7.3质量检验
8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8.1原材料选择
8.2配合比设计基本要求
8.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
8.4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
8.5试验室试配与调整
8.6配合比现场验证
8.7工艺性试验验证
9机制砂混凝土的施工控制
9.1一般规定
9.2混凝土施工和易性控制
9.3混凝土浇筑过程质量控制
9.4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预防措施
9.5混凝土结构表面质量控制
9.6混凝土结构力学与耐久性能控制
附录A(规范性附录) 机制砂混凝土外加剂相容性快速试验方法
附录B(资料性附录) 机制砂生产(干法)常用生产设备技术参数
附录C(资料性附录) 机制砂生产规模及相应配置(干法)
附录D(资料性附录) 机制砂生产参考设备配置及工艺流程图
附录E(资料性附录) 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案例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图书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相关出版商。
特别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09010985号-11 川公网安备:51092202000082 统一信用码:91510922MACX24HU4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射行审新出发2023字第016号 股权代码:102064© 版权所有:四川博文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太和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