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祖先来何处?
山西洪洞大槐树。
祖先故居叫什么?
大槐树上老鹳窝。
这是一部讲述明朝初年洪洞大移民的历史小说。小说以"为什么要移民、怎样移民、移民以后怎样"为线索,解读"根祖文化"的深刻涵义。一曲《大槐树》唱出了华夏子孙的根祖情,传颂全球华人"五百年前是一家"的动人故事。
《大槐树》取材于明初年间,山西洪洞移民迁往神州各地的一段史实,再现了天下人"五百年前是一家"的美好传统,重新解读了根祖文化。从山西迁出的移民现在遍布全球,大槐树成了他们魂牵梦萦的故土的象征。
小说重点塑造了林屹这个刚正不阿,智勇双全的移民官形象,通过他和贪官污吏的一次次较量,颂扬了人间正气,心以及移民们坚忍不拔,开拓新生的顽强精神。
萧扬,专业作家、编剧,1950年4月生于北京,山西太原人。创作小说、影视作品十余部。
引子
及时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历史的回音
后记
大明洪武八年,一个大雨如注的夜晚。山东齐河县河神庙外,高坡上三步一岗、五步一哨,警卫森严。忽然一骑马冒雨从远处急奔而至,只是还没到庙前,那马已经累乏倒地,马上的人刚要踉跄站起,卫兵已经把他围住厉声喝问:"什么人?""烦请通禀,参将余扬求见。"他话音刚落,成国公大将军马荣的贴身年轻家将马成,已经闻声从里面迎了出来:"余将军可算来了,公爷正等着你呢。"余扬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与泥水,急忙应着往里走。马成一把拉住他,压低声音道:"小心点……"余扬一愣,连忙低声问出了什么事。马成道:"皇上命移民抢筑河堤,你误了期限,这是死罪。"余扬叹了一口气,赶紧加快脚步往里走。
大殿里灯火通明,成国公大将军马荣正满脸怒容地居中端坐着。此人为当今马皇后的兄长,五十余岁,剑眉凤目,长髯飘垂,气度颇为威严。在他前面几步远的地方,山东布政使衙门的左参政正低头跪着。"推出去,斩!"马荣指着他厉声喝道。立时几个亲兵一拥而上扭住了左参政。左参政吓得大叫起来:"大将军容禀啊。"
马荣一拍桌案:"送粮的期限已过了十日,你还有什么话可说?"左参政哀告道:"大将军,黄河决口,连济南城都淹了,水深五六尺,下官实在是有心无力呀!"马荣冷笑,声:"好一个有心无力。你们山东不送粮来,让老子十万移民、一万军兵吃什么?拖出去斩了!"
亲兵们抓住左参政就往外拖,"大将军饶命。有粮食、有粮食……"左参政奋力挣开亲兵,趴倒在地连连叩首道:"回大将军,布政使丁大人在十几天前就命人去德州、滨州紧急调粮,不出两三日,粮食定能运到。"马荣闻言"哼"了一声道:"也罢,先留你这条小命。三日内如果粮食不到,定斩不赦。"
左参政抹了一把额头的冷汗,哆哆嗦嗦地赶紧起身退出。他刚退下,这边余扬也已经快步进来,跪倒在地,连称死罪。面沉似水的马荣喝问:"十万移民现在何处?"余扬头也不敢抬,回禀道:"末将已将他们安置在齐河和禹城。"马荣厉声道:"你晚到了八天,知罪吗?你虽是我的爱将,但法不容情……"
两旁知晓马荣脾气的一干随从武将,见状纷纷替余扬求起情来。不料余扬却头一抬哑着嗓子道:"回禀大将军,末将知罪,甘愿伏法。"
马荣听了,正有些诧异,却见余扬面带愧色地解释:"末将监管不力,不仅耽误了行期,而且移民刚到山东,就有一万余人趁雨夜四散逃亡……"马荣大惊,急忙追问移民的下落。余扬低声道:"末将率部众追捕了几天,追回九千多人。"马荣刚要发作,一旁的马成连忙开口帮余扬说话:"大将军,你也知道,缺粮少钱地押解移民可是件棘手事,移民暴乱逃亡,罪也不在余将军,余将军已经算是尽职尽责了。"
马荣叹了一口气,面色有所缓和:"死罪可免,活罪难饶。责打二十军棍。"余扬赶紧叩谢,继而禀道:"此次煽动逃亡的为首者都被擒获,请大将军裁处。"马荣目光冰冷地看着众人,斩钉截铁道:"此次移民是奉皇命,逃跑就是抗旨。传我命令,为首者当众斩首,再有敢逃亡者,全家死罪!"
此时南京丞相府内,右丞相张智正和几位官员议论最近的黄、淮水患。户部尚书忧心忡忡道:"大水还在涨,山东、苏北的盐场都被淹了,损失惨重。"工部侍郎问:"皇E近几年连连降旨,命河南、山东修筑河堤,他们为何不修?"户部尚书叹了口气:"山东、河南也有难处,战乱多年,加上瘟疫和洪灾,这两省人口稀少,能征调多少人修堤呢?黄河河堤自元朝就多处被毁,没有数十万河工是难以修复的。"说到这儿,众官都无语了。年逾四十、容貌清瘦的张智脸色凝重,一时也没有出声。
忽然听到脚步声,众人抬头,只见几个穿着便服的人走了进来,仔细一看却是皇帝朱元璋及几名侍卫,张智赶紧带着众官跪倒迎接。朱元璋虽着便服,却依然有种君临天下、不威自怒的气度。他摆手退下众人,只留下张智问话。
朱元璋担忧济南的形势,打算亲自前去巡视。一听这话,张智赶忙劝阻:"使不得。济南已成泽国,水势还在猛涨。皇上身系天下万民,绝不可身涉险地。臣已命江南各省紧急调粮赈灾,应无大碍。"朱元璋闻言仍旧沉吟不语。眼见朱元璋还是放心不下·张智继续劝慰:"皇上不必太过忧虑,不过……"他话头一转,趁机谏道:"以臣之见,大水退后,务必抢修黄河堤防,再也不能任黄河肆意泛滥了。"
朱元璋两眼看天,半响道:"抢修黄河堤防固然是大事,但移民才是当务之急,无民力无法固堤。今年务必再从山西移民二十万到山东、河南等地,抢筑黄、淮大堤,一定要确保几年内不再决堤。"张智一愣,低声道:"皇卜深谋远虑,不过……"朱元璋听出他说话不痛快,坐了下来道:"有话直奏不妨。"张智迟疑片刻道:"皇上明察秋毫,臣不敢欺瞒皇上。但臣听说,山两人对移民之事民怨沸腾。"朱元璋脸色立刻冷了下来,森严道:"想移的要移,不想移的也要移。这事由不得他们。"
张智自然知道不能违拗上意,但身为右丞相,有些话又不能不说,想了想还是开口了:"自洪武初年起,朝廷已从山西小规模移民几次,先是把外省人迁出山西,又在府内、丰镇等处办军屯。但这次移民规模浩繁,山西民怨极大,官员、乡绅、百姓的上书如雪片一样。如果今年再移民二十万,臣只怕激起民变……"
朱元璋听到这里,心里甚是不快,打断他道:"你掌管户部,朕问你,全国耕地有多少?"张智答道:"两千万顷。"朱元璋又问:"良田荒芜多少?"张智答道:"五百五十万顷。""税收多少?支出多少?""税收一千二百万石。支多收少,年年亏空一百余万石,已累计亏空八百余万石。"朱元璋叹息道:"照此下去,只怕不用敌国攻打,大明将自行灭亡了。"一听到这里,张智心头大震,不由得跪了下来。
"朕并非危言耸听,实在是情势如此。宋元以来,中原几经大战,人口稀少。加之黄河频决,水旱交替,连年饥荒,中原各省多无人之地。济南、洛阳、徐州等几十个府州奏报,近城之地多荒芜。泰安、兖州、曹州、濮阳等州府奏报,合府人口不足一万。去年大水过后,河南、山东几省居然有两万具尸体无人掩埋……所以移民实为当务之急,刻不容缓。"说到后来,朱元璋的语气越发急切起来。
但张智仍迟疑道:"臣也力主移民,惟有移民,才能增加耕地,增加人口和税收。只是……""只是什么?移民是国之要策,岂能由着百姓。"朱元璋厉声道。张智看看他,壮着胆子道:"中原是要靠移民开垦荒地,增加生产。但目前移民民怨极大,若政策再失当就会失民心,而民心绝不可失,失人心者必失天下。"
一听这话,朱元璋不由得勃然大怒,猛一拍桌案站了起来。张智却镇定地看着他,继续道:"皇上,臣还有话要说。"朱元璋见他如此倔强,反而倒笑了起来:"朕就知道你张智是直性子,说吧。"张智长吸一口气,鼓足勇气道:"移民之事,事关重大。但成国公马荣和移民钦差苏佩文的移民之策,颇不得人心,如此下去,臣只怕……"朱元璋听着便不耐烦起来,打断他道:"此事不必再议,朕意已决。今年内,务必再从山西移民二十万!移民之事绝不可再拖延。你即刻拟旨,命马荣交割,速回平阳办理移民。"张智原本还想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忍住了。
P2-4
……
2
书不错,还行,就是发货不方便
有祖先吗
。。。。。。。。。。。
这个商品不错~
这个商品不错~
这个商品不错~
这个商品不错~
1万个赞
《大槐树》取材于明初年间,山西洪洞移民迁往神州各地的一段史实,再现了天下人“五百年前是一家”的美好传统,
好,很好,杂志之家买书最好,各方面都没说的,精美,快速。。。。
很好
好
开卷有益,是我喜欢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