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PS的景区旅游者空间行为分析——以鼓浪屿为例》(GPS-based Spatial Behavior Analysis of Intra-attraction Tourists: A Case of Gulangyu)一书,以鼓浪屿为例介绍基于GPS的景区旅游者空间行为分析,是以GPS轨迹和配套问卷为研究数据源,以旅游者空间行为可视化分析、模型分析、仿真分析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景区的提升、优化为目标,以鼓浪屿为实证案例,开展研究方法和实践指导上的探索。全书共分为五篇,篇介绍研究基础,包括相关概念和鼓浪屿案例的介绍;第二篇从行为特征、行为精度、行为冲突3个方面介绍行为可视化分析;第三篇从空间句法、社会网络模型、聚类分析、Logit模型4个方面介绍行为模型分析;第四篇从典型路径、人流分布两个方面介绍行为仿真分析;第五篇扩展介绍微博数据行为分析和手机信令数据行为分析,探索大数据背景下的鼓浪屿旅游空间行为分析可行性。
本书内容丰富,研究规范,结论科学,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可以作为城乡规划、旅游地理、空间行为分析等专业人员的重要参考用书。
丛书推荐:
2016年特邀同济大学博士后、厦门大学副教授李渊等一批空间行为学界的新锐学者,共同精心打造“旅游行为研究丛书”(投稿方式:扫二维码或发件至547021565@qq.com)。2017年1月《基于GPS的景区旅游者空间行为分析——以鼓浪屿为例》(GPS-based Spatial Behavior Analysis of Intra-attraction Tourists: A Case of Gulangyu)一书面市,为丛书分册之一;2017年,将延续此书风格,完成GIS、RS(遥感),即“3S”技术在空间研究方向的专著出版。
李渊博士作为中国高校GIS新锐,主动承担起为新人解惑及学术交叉融合“桥梁”的责任,希望通过旅游行为研究,与国内外城市规划同仁及跨界学者一起努力,探索人类适宜生存环境——智慧旅游景区、智慧社区,乃至智慧城市的发展。
专著一 《基于GPS的景区旅游者空间行为分析——以鼓浪屿为例》,融合GPS GIS技术,为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智慧景区建设推动的专著,涉及手机信令数据、微博数据、GPS数据在旅游者空间行为中的应用。
专著二 《基于GIS的空间研究——以鼓浪屿为例》,融合GIS技术,全方面介绍GIS技术在城市规划、旅游开发、人居空间环境中的研究应用。 (预计7月出版)
李渊,中国高校GIS新锐,博士,厦门大学城市规划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城乡规划、旅游发展及土地开发咨询等方面的研究与设计工作。2010—2011年在美国北卡罗莱那大学教堂山分校(UNC)城市规划系开展博士后研究,2013—2016年在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开展博士后研究,现任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大数据委员会委员,为中国旅游行为研究学术联盟共同创始人。
教育背景:
2001年获得武汉大学学士学位
2004年获得武汉大学-荷兰ITC联合培养城市规划方向双硕士学位
2007年获得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GIS博士学位
荣获奖项:
ISPRS青年论文奖
中国高校GIS新锐奖
中国旅游年会论文奖
目 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本书内容框架
Part 1 基础研究
第1章 景区旅游者空间行为
第2章 鼓浪屿案例介绍
Part 2 可视化分析
第3章 基于GPS的旅游者空间行为特征可视化分析
3.1 文献综述:GPS记录旅游者空间行为特征
3.2 GPS结合问卷的设计及发放
3.3 鼓浪屿问卷基本特征分析
3.4 GPS的基本可视化分析
第4章 基于GPS与回忆日志的旅游者空间行为精度可视化分析
第5章 基于GPS与意向地图的旅游者空间行为冲突可视化分析
Part 3 模型分析
第6章 基于GPS与空间句法的旅游者空间行为匹配分析
第7章 基于GPS与社会网络模型的旅游者空间行为关系分析
7.1 文献综述:社会网络模型表达行为选择的网络结构特征
7.2 社会网络模型评价指标
7.3 扩展应用:基于中心度的景区开发分析
7.4 扩展应用:基于中心度的旅游线路设计
第8章 基于GPS与聚类算法的旅游者空间行为模式分析
第9章 基于GPS与Logit模型的旅游者空间行为机理分析
Part 4 仿真分析
第10章 基于GPS与典型路径的旅游者空间行为评估仿真
第11章 基于GPS与情景规划的旅游者空间行为调控仿真
Part 5大数据背景
第12章 基于微博数据的旅游者空间行为比对分析
第13章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旅游者空间行为比对分析
附录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