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阶段的孩子最需要什么?如何把喋喋不休变成孩子能理解的爱?如何帮助孩子化解学习和成长中的烦恼?这是所有家长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书中选取了13~18岁中学生最常遇到的77个典型问题:厌学、偏科、拖拉、早恋、攀比、网瘾……针对各个问题提出有效解决方案,开阔家长的教养思路,教给家长沟通辅导技巧,真正为学生家长提供关键期的关键帮助。
本书根据《培养竞争力的中学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修订而成。
作为"全国十大名牌教师",王金战的班上有37人被北大、清华录取;作为一位普通父亲,他让女儿毫无悬念地考入了北大。他坚信:每个孩子都是潜在英才。但是,孩子的才能能否充分发挥,考验的却是家长的智慧和沟通技巧。中学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孩子在学习和生活方面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王金战从零培养尖子生中学突破学习》聚焦中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典型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清晰有效的解决方案,一本书解决中学生家长的所有难题。家长不仅是养育者,更应该是帮孩子提分加油的战友!
王金战,中国科学院博士,全国教师,中国人民大学附中数学教师,国家"十一五"重点课题"素质教育中的家长作用研究"课题组组长,美中英才教育联盟理事长。出版教育专著十余本,在刊物上二十余篇,有三篇论文获全国论文一等奖,两次在国际学术大会上宣读论文,十多次在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举办专题讲座。本着"每个孩子都是潜在英才"的理念,形成了一整套独特而实用的教育模式。
Part 1 懂孩子的家长应该知道的
1 问题孩子出自问题家长
2 14岁之前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
3 现在的孩子最需要什么
4 孩子不愿与家长沟通,责任在家长
5 孩子的前程是需要提前设计的
6 数子十过不如奖其一功
7 跟孩子讲话是要备课的
8 如何对待孩子的缺点
Part 2 让喋喋不休变成孩子能理解的爱
1 进入重点中学的孩子很自卑,怎样帮他重树信心
2 孩子军训很苦很累,父母要不要去看望
3 孩子因相貌不佳而自我封闭,怎样使他不再自卑
4 孩子不愿接触异性同学,怎样帮他克服心理障碍
5 孩子想竞选班干部,家长该不该支持
6 孩子参加学校的课余活动很活跃,会影响学习吗
7 男孩子一身女孩气,怎样让他更具阳刚之气
8 孩子有点同性恋倾向,家长应该怎么办
9 孩子很懒惰,怎样培养他的生活自理能力
10 孩子娇生惯养怕吃苦,怎样培养他的吃苦精神
11 孩子考上寄宿制学校却不愿意住校,怎么办
12 孩子习惯性说谎,家长怎么办
13 孩子做事磨蹭拖拉,怎样改变这种状态
14 孩子闹着要手机,配手机会不会影响孩子学习
15 孩子沉迷于网络,家长怎样帮孩子摆脱
16 孩子成了追星族,家长该如何引导
17 孩子偷看黄色小说,应该怎样跟他谈"性"
18 孩子甘做"宅男"、"宅女",怎样让他们走出家门
19 孩子早恋,家长该如何应对
20 孩子喜欢比吃穿,怎样消除其攀比心理
21 孩子和社会不良青年混在一起,家长怎么办
22 孩子喜欢穿奇装异服,家长如何做说服工作
23 孩子经常被同学欺负,家长应该如何处理
Part 3 巧妙沟通化解孩子成长的烦恼
1 孩子凡事都让家长拿主意,如何让他有主见
2 孩子爱说"不关你的事情",是家长管多了吗
3 家长自己的事情,有必要跟孩子沟通吗
4 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家长怎么应对
5 孩子心情不好时,怎样帮他疏导负面情绪
6 家长经常失控随意打骂孩子,怎么办
7 孩子缠着买东西,怎样巧妙拒绝他的无理要求
8 父母是否可以看孩子的日记,发现问题怎么办
9 学校老师时间紧,家长如何多与老师沟通
10 老师经常诉说孩子的"不是",家长该怎样面对
11 孩子住校,家长怎样和学校有效沟通
12 单亲家庭孩子有心理创伤,家长怎样与他交
13 孩子不懂宽以待人,怎样让他学会宽容
14 孩子对父母感情淡漠,怎样让他学会感恩
15 家长跟孩子之间无话可说,如何打破隔阂
16 跟孩子谈人生,如何说他才容易接受
Part 4 帮助孩子学习并快乐着
1 孩子没有考上重点高中,态度消极怎么办
2 孩子上高中后成绩一落千丈,家长应如何鼓励
3 孩子成绩排名靠后,自暴自弃怎么办
4 为了增加升学优势,孩子是否一定需要培养特长
5 孩子满足现状,学习缺乏竞争意识怎么办
6 学习竞争激烈,怎样让孩子正确对待同学竞争
7 孩子贪玩不思进取,怎样激励他
8 孩子厌学,对学习有逆反心理怎么办
9 作业如山,如何帮孩子巧用题海战术
10 孩子奋起直追,先学新内容还是先补旧内容
11 孩子不喜欢某科老师,导致偏科怎么办
12 孩子某科处于弱势,怎样帮他消除恐惧心理
13 孩子顾此失彼,怎样帮他处理好各科关系
14 时间有限,如何帮助孩子高效预习、复习
15 孩子迷恋上网,怎样指导他借助网络进行学
16 孩子学习容易走神,怎样帮助他提高学习效率
17 孩子经常"开夜车"学习,父母该如何说服
18 孩子上课不听讲,该不该上补习班
19 孩子成绩大起大落,怎样帮他稳定成绩
20 孩子很努力但成绩始终不理想,家长如何对待
21 孩子心理压力大,大型考试发挥失常怎么办
22 孩子升入高中,如何帮助他培养新的学习习惯
23 孩子思路窄,家长如何帮助他锻炼思维
24 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孩子是否适合参加
25 家有高考生,家长的心态怎样调整
26 高考之前,家长如何帮孩子调节心态
27 面对高考作弊和高考移民,如何摆正心态
28 高考临近,家长如何配合孩子
29 高考前一个月,怎么安排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30 填报高考志愿时,孩子和家长意见不一怎么办
31 高考失利,家长如何帮助孩子走出阴影
32 孩子选择复读,家长如何帮他缓解心理压力
Part1懂孩子的家长应该知道的
1.问题孩子出自问题家长
近几年,几乎每天都有家长带着自己的问题孩子,带着教育孩子的困惑来求助于我。我吃惊地发现,有95%的问题孩子是出自问题家长。
情景一:
家长和孩子一起来到我的面前,我自然会问孩子上几年级、多大了、在哪个学校等一些最基本的问题,结果全是家长回答。我问孩子的所有问题,家长几乎都争着回答,而这样的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严重错误——把孩子说话的权利都剥夺了。即使我劝说家长把说话的机会让给孩子,家长也还是习惯性地把话题抢了去,以致我只能劝家长回避一下,让我跟孩子单独谈谈。我发现这种家长的孩子往往是少言寡语,不善交流,明眼人一看就明白,根本原因出自家长。
家长可以替孩子做家务,可以替孩子吃苦,但不能连孩子说话的机会都剥夺了!孩子能干的事家长包办代替,家长就剥夺了孩子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一个家长要把孩子当成未来的人才来培养,而不是将其当成宠物来呵护。
情景二:
家长和孩子来到我的面前,一般的家长都会先流泪。情绪调整好了,便开始说孩子的问题:"王老师,我可见到你了,我有希望了,我先跟你说一说我孩子的问题。我孩子较大的问题是……其次的问题是……再次的问题是……"还有的家长怕我对孩子的问题理解不透,干脆就提前写了一篇文章,名叫《孩子的主要问题》。
这些家长在当着孩子的面大谈孩子的问题时,有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感受?孩子出于对我的崇拜来求助于我,他是多么希望能给我留下好的印象。可孩子还没说话,家长就先把孩子说得体无完肤、一无是处。孩子好不容易来见我一面,难道就是为了让我彻底了解他的缺点吗?当家长滔滔不绝指责孩子的种种"罪行"时,有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心已在流血?
我实在听不下去了,便打断家长的控诉:"你能不能提出孩子的几个优点?"家长被我打断后开始想孩子的优点,竟然好长时间想不出一个优点,甚至有些家长反问:"唉,我的孩子还能有优点吗?"每每遇到这样的情景,我总为孩子感到悲哀。孩子从家长那里听到的只是指责、抱怨、批评、教训,这样的孩子怎么可能有阳光的心态、自信的个性、自尊的人格?
我经常讲,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不是批评出来的。孩子身上越是有更多的缺点,越需要家长拿着放大镜去寻找孩子的优点,然后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这才是孩子最需要的。一个经常得不到鼓励的孩子,他的潜能仅能发挥20%~30%;而一旦得到激励,其潜能将会发挥70%~80%。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生活在赞美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生活在指责之中,他就学会了自卑;生活在仇恨之中,他就学会了报复。
类似的情景还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列举,只是想就此警示家长:人之初,性本善。一个孩子赤条条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一张白纸。这张白纸首先落到自己家里,首先接触到的是父母。如果发现孩子有什么缺点,家长先不要急于去指责孩子,要先想一想孩子的缺点是不是家长造成的?
2.14岁之前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
我多年研究发现,14岁之前是一个人智力开发的关键时刻,这个时期一个人的智力开发几乎可以完成智力开发总量的90%。这是一把双刃剑。
一个孩子如果在14岁之前能学到感兴趣的东西,那么他的智力将会得到较好的开发,所焕发出的能量甚至是成年人无法想象的。反之,如果14岁之前,学到他不感兴趣的东西,或者大人强迫孩子学习他不愿意学的东西,那么他的智力将会得到严重的扼杀。所以在孩子智力开发的关键时刻,一定不要逼着孩子去干他不想干的事。反观现在很多家长,违背孩子意愿给孩子报了很多学习班,虽然他们的愿望是好的,但造成的后果很严重。因此,家长应该先想方设法让孩子对学习感兴趣。
智力的开发是这样,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是如此。
我在山东工作的时候,班里有个农村的住校生。我发现他每次吃完饭都把菜盆倒上水涮涮,然后喝掉,所以他的菜盆总是干干净净的,根本就不用刷。我很感动,心想这孩子多不容易啊,生活这么节俭,以后肯定有出息。
后来这个学生果然没让我失望,考上了山东大学,在当时就很不简单了。他工作吃苦能干,发展得也不错,现在是一家市级银行的行长。前段时间师生聚会,吃饭的时候我发现他端过一个吃剩的盘底,自己偷偷倒上一点茶水,端起来就喝。
我想起他高中时候的事情,就笑着说:"你现在是大行长,不缺钱,怎么还这么做?"他回想起往事,一下子动了情,说:"王老师,小时候我家里穷,我爹每次吃完饭就把碗涮得干干净净,把菜汤喝掉。我也学着,从八九岁就习惯这么做了。后来这个习惯一直改不了。喝着这种菜汤感觉特别亲切,一喝就想起自己的从前,想起农村的父母,这样工作再苦再累、遇到再大的挫折我也不怕了。"
一个农村家长没多少文化,可是他一个小小的习惯,竟然影响到孩子的一生。这种影响融入了儿子的血液,深深根植于儿子心底,所以它是永远不会磨灭的。如果儿子到了十六七岁以后才看到父亲的这个举动,恐怕就不会养成这样的习惯了。
多年来,我对教过的一些学生进行长期的跟踪调查。研究证明:14岁以前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奠定了孩子今后人生的基础。在这个时期,孩子所处的环境、所接触的人、所发生的事、所受的教育、所养成的习惯、所形成的性格,会深刻影响孩子的一生,而且这个影响几乎是无法代替、无法改变的。
正面影响是这样,反面影响也是如此。一个的人起步于14岁前,同样,一个"十恶不赦"的人也是从14岁以前开始"变化"的。
有句俗语说,对七八岁的孩子狗也嫌烦,而我们也往往把十三四岁看成孩子的"叛逆期"。在这两个时期,孩子的生理、心理和智力发育都产生了飞跃性的变化,孩子特别活跃,接受新事物特别快,所以表现出来的问题也比较多。面对孩子的表现,许多家长要么无动于衷、听之任之,要么厌烦至极、粗暴打压,要么稀里糊涂、不得要领。这些想法和做法都是不对的,是消极的、不负责任的。
孩子14岁之前同时也是家长影响孩子、教育孩子的时期。这个时机稍纵即逝,再也不会重来。抓住这个时期,在教育孩子上就会占主动权,就会事半功倍;相反,错过这个机会,就会处于被动地位,就会事倍功半,甚至会耽误孩子的一生。
3.现在的孩子最需要什么?
有一次,听一位朋友谈到他教育孩子的一段感悟:
女儿考上大学后,虽然离家很近,但为了锻炼她独立生活的能力,还是决定让她住校。开学还有半个月时,她妈妈就开始给她买这买那,几乎天天去超市,结果买到开学那天还没买够。从吃的到穿的再到用的,家里东西多得都快成个小超市了。我心里着急:有这个必要吗,这是多大的浪费呀!可是看到她妈妈那副慈母的样子,我又不忍心给她泼凉水。女儿只是听任她妈妈成堆地往家搬东西,无动于衷。
开学那天送女儿上学的时候,我对女儿说:"你不在家,没人跟我斗嘴了,你老爸该多寂寞啊!"结果女儿一听这话,一下扑到我怀里哭了半天。
送完女儿出来,爱人就埋怨我们父女没良心,说她自己为女儿忙活了半个多月,累得觉都睡不着,到头来女儿连一句感激的话都没有,甚至有时候还嫌她烦。
我赶紧安慰她:"其实当然还是你最关心孩子,她也早已习惯了,觉得你做那些都很正常;我对她很少过问,稍微给点阳光她就灿烂了。"爱人听了这才感觉稍微好些。
其实有句话我没说:"你虽然给孩子买了很多好东西,但你做的那些不是她最需要的,甚至是多余的,孩子当然没反应了。我虽然只说了一句话,但是说到孩子心坎上了。这句话饱含着我对她的尊重、理解和疼爱,这正是她最需要的,所以她就感动得不得了。"
朋友的这段感悟很有代表性。在衣食无忧的今天,孩子心理上的问题却层出不穷。据世界教科文组织统计,当今独生子女中心理疾病患者高达1/3,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担忧的现象。要想扼制这一现象,我们必须仔细研究,现在的孩子究竟需要什么?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没有一起玩耍斗闹的兄弟姊妹;在学校里学习负担过重,同学之间学习之外的交流几乎都被剥夺,难以找到知己朋友。而人是有思想和感情的,需要互相交流,有了烦恼和不良情绪更需要排遣和发泄。特别是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孩子不管是生理还是心智,发育都比较早,内心世界都很丰富。如果外界的朋友少,父母再不做孩子的朋友,甚至心理上与孩子处于对抗状态,那么一个问题孩子便由此产生了。所以,现在的孩子最需要的是真正尊重、理解他的知心朋友,而不是事事给予他指导、管教并包办一切的家长。从这个意义上说,家长最应该做的就是要放下家长的架子,成为孩子真正意义上的知心朋友。
既然孩子的物质需求很容易满足,那么经济上的付出就不再是关键了。很多家长以为,只要满足了孩子的物质需求就是为孩子做到了一切,甚至以为只要肯花钱就能换来孩子的美好前程。这种现象在成功人士的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成功人士由于工作压力大,没有时间陪孩子,就想在孩子身上多投点资金来弥补对孩子的关爱,其实这是错上加错。这样家庭中的孩子,真正需要的不是金钱,而是家长陪着他共同成长的时间。反观有些家长,个人事业红红火火,教育孩子却一塌糊涂,还反过来怪罪自己的孩子。如果这样的家长也算成功的话,那这种成功究竟有多大价值?
4.孩子不愿与家长沟通,责任在家长
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孩子不知道怎么了,小时候什么事儿都跟大人说;现在长大了,却什么都不肯跟家长说。乍一听觉得这是正常现象,孩子大了自然就不愿跟大人说话了。如果说有什么不正常的,那肯定是孩子不正常,是孩子出了问题。
真是这样吗?近几年,我通过大量地接触这样的学生和家长,发现问题还是出自家长。
我的一个学生都上高三了,也不跟他的爸爸交流。他爸爸是一个外交官,长年在驻外使馆工作,孩子从小就很少见到爸爸,逐渐产生了陌生感,甚至爸爸偶尔回家住几天,孩子都感到特不自在,因为家里多了一位陌生人。这使得爸爸很痛苦。所以家长无论多忙,无论工作多重要,还是应该想办法多挤点时间陪孩子的。我们既然把孩子带到了人世间,就有责任把他教育好。所以,不要只强调自己的工作有多重要,教育好孩子同样重要。
曾经听过一位教师的事迹报告,作为一名民办教师,他为山区的孩子奉献了自己所有的青春和感情,非常让人感动。但他的一段话却让我不舒服,他说:"我为了别人的孩子却耽误了自己的孩子,到现在我的孩子还是个文盲。由于我缺少对孩子的关爱,孩子到现在都恨我。"听到这里,我对这个老师的印象已大打折扣,因为我知道,教育的前提就是爱。一个老师如果连自己的孩子都不关爱,怎么有资格当老师,怎么可能当好老师?现在社会舆论好像有一种导向,不把自己弄个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好像就成不了模范人物,从爱的本能上来讲我不欣赏这样的模范人物。所以家长想跟孩子进行良好沟通,首先要懂得去爱自己的孩子。如果把自己的孩子冷落在一边,却一门心思去爱别人的孩子,这样的家长怎么可能与孩子有很好的交流?
有些家长认为,自己几乎把所有的关爱都给了孩子,结果还是得不到孩子的理解和尊重。其实这不是真爱,而是错爱。家长对孩子真正的爱必须以理解、尊重孩子为前提,否则家长就成为孩子最熟悉的陌生人。要想真正和孩子进行良好沟通,就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例如你觉得自己说的事情对孩子很重要,但孩子就是听不进去,你说的事情肯定重要,但这么重要的话如果重复了N遍,孩子还是听得津津有味,那肯定是孩子出毛病了。
还有一些家长不懂得尊重孩子成长的需求。孩子幼小无知时是比较听话的,但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特别是进入青春期以后,成才的意识迅速增强,这时候如果家长还是把他看成一个不懂事的孩子,还是用他在幼儿园、小学时的那种方法去教育他,就严重背离了他的需求,必然导致孩子的反感、对抗。我每天都在教青春期的孩子,怎么就没有几个叛逆的?那是因为我更尊重他们成长的需求!
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提示各位家长,爱孩子要懂得方法,懂得换位思考,否则可能会因为爱而害了孩子。
5.孩子的前程是需要提前设计的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的高考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是没法取消的,但一次考试定命运又带来很多弊端。为了减少这种弊端,我们国家近几年出台了很多高考的改革措施。比如,为了促成不同人才的成长,许多高校自主招生,扩充了新的招生类别,如小语种、保送生、艺术生、体育生、国防生等,这些招生信息都是公开的,很容易查到。
孩子平时学习压力太大,根本没有心思去研究这些政策和信息,也理解不了这些政策,但到了高三再知道这些政策基本上就来不及了。对一个家长来说,对这些政策的提前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家长提前了解了这些政策,才能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提前设计,否则也就只有拼高考总分这一条路了。但事实证明,这条路已越来越难走。
我的孩子在初一时基本上就确定了她的北大之路,因为我在她初一时就给她选定了一门艺术特长,这是我通过反复研究后做出的选择。我发现很多家长严重缺乏这种规划,他们只知道盲目跟风,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技能班,而没有去思考孩子是否真的适合学这些东西,学的这些东西在几年之后的高考中会有多大的相关性。所以我认为,孩子的前程是需要提前设计的,而这个责任应该由家长来承担。
王金战所介绍的理念,是当今家长和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理念不变,教育不仅不能取得理想的成就,还会造成伤害!
——《中国教育报》
王金战有着"中国教育战神"之称,语言犀利,直抵要害,他还是中国教育界的"高考战神",曾经创造中国高考的奇迹。
——《辽宁日报》
17年前,王老师教我们高三数学,他教会了我们自强自信,至今我还在受益。
——王金战老师的学生
王金战老师不仅把学生送进了清华、北大、剑桥、牛津等中外名校,更重要的是他让学生拥有了健康阳光的心态和敢于挑战自我的人生态度,让我对自己的孩子也有了重新的认识,谢谢王老师。
——学生家长
这个商品不错~
这个商品不错~
一翻就知道是个标题党啊!!!
非常满意
中学学习有别与小学
巧方法加上勤奋,确实是一种方法。
非常满意
不错!
质量嗷嗷的好
书挺好的,包装不错,印刷也很清晰,物流也快,买书都买到钻石VIP了,点个赞!!!
很好
印刷正,包装不错,纸质好,感觉像正版,质量还是可以的,值得购买。
很不错的书籍 虽然不系统但是 都是实战问题
王金战的书没得说,一个字,好!
每次都买太多的书,只能先囤着,慢慢看
很实用
学习,借鉴。
打开书皮就是破的,像退回过一样,无语
书不错,看了两遍才来点评,呵呵O(∩_∩)O
朋友推荐买的,作者作为家长的角度来写,内容丰富,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这本书很好教会我孩子怎样勾通怎样教育孩子,真的值得购买。
刚刚收到书,一次买了三本,是因为看过他的视频,感觉讲得很精彩,买了书学习,怎样和孩处,把正值青春期的孩子能够引导好,书还没看迫不及待评论有些欠妥,应该等仔细读过再来谈体会的子沟通相,这本书收到就有点破了,不影响我看,算了,先看看内容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