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悦读时光 富人的秘密图书
人气:15

悦读时光 富人的秘密

揭开财富的面纱,洞悉成功背后鲜为人知的秘密。启迪创富思维,汲取财富智慧,开启通往成功的大门

内容简介

《富人的秘密》通过古今中外最富代表性、最富传奇色彩的40余位"富人"的财富故事,向读者多方位展示了"富人"这个高踞财富金字塔的小群体的真实生活状态。他们中有很多人和我们一样,出身平凡甚至贫寒。他们也曾穷困潦倒、屡受挫折,但在多数人选择退缩和妥协的时候,他们选择了努力和坚持,最终攀上了金字塔的。富人是成功的代言人。这不仅是因为他们拥有的巨额财富,更在于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笑对失败和挫折的强者风范。

富人曾经也是普通人,但他们又有着与众不同的潜质。他们坚持梦想,勇于行动;他们拥有无限创意,善于出奇制胜;他们能够抓住机遇,永远走在时代的前沿;他们懂得用共享获得共赢,用人才成就事业……当功成名就以后,很多富豪依旧过着简朴的生活,他们做慈善,关注教育、环保和公益事业,让财富给更多的人带来了幸福。在多方位揭示财富的秘密之后,我们便能汲取他们成功的经验,书写自己的财富传奇和成功人生。

编辑推荐

1、《悦读时光 富人的秘密》生动地解读了"富人"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古今中外具代表性、富有传奇色彩的40余则富豪的励志故事,深入浅出,带给你深刻的思考和启迪,帮助你找到自己的财富密码。

2、《悦读时光 富人的秘密》共分5章:坚持梦想,勇于行动;剑走偏锋,创意制胜;抓住机遇,赢在观念;坚忍果敢,开创基业;财尽其用,乐享人生。深入解读富人的成功之路,诠释了富人对待梦想、创意、机遇和财富的态度,以及成为富人所必须具有的潜质。

3、《悦读时光 富人的秘密》 小开本,轻型纸印刷,轻巧便携。双色插图,装帧精美,版式清新活泼,带来超值的阅读享受。

目录

目录

坚持梦想,勇于行动

从天才少年技师到汽车大王——亨利?福特的汽车梦

成就飞翔传奇——波音公司创始人威廉?波音

将梦想无限复印——美国施乐公司创始人乔?威尔逊

为孩子构建梦幻童年——"芭比娃娃"之母露丝?汉德勒

将"美国梦"进行到底——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

创建一个全球女性共享的事业——玫琳凯公司创始人玫琳凯?艾施

剑走偏锋,创意制胜

冷静观察,审慎决策——石油大亨洛克菲勒的致富秘诀

坚持原则方能守住梦想——普利策与他的报业帝国

抓住商机,出奇制胜——希腊"船王"奥纳西斯

敢于及时个吃螃蟹的人——中国电影皇帝邵逸夫

永葆创造力,不走寻常路——天才设计师皮尔?卡丹的成功之路

创意要随市场而动——敢为天下先的马云

赢在破釜沉舟的勇气——贾军与东方爱婴

抓住机遇,赢在观念

贪婪与恐惧——股神巴菲特的投资理念

投资于不稳定状态——索罗斯的投资秘籍

认准优势,挖掘潜力——布隆伯格的传奇人生

机遇只留给有准备的人——"钢铁巨头"拉克希米?米塔尔

用别人的钱开创自己的事业——萨奇兄弟的财富传奇

在危机中抓住商机——"华尔街空神"约翰?保尔森

于无声处听惊雷——史玉柱的非典型营销模式

共享资源,善用人才

一封信叩开成功大门——美国出版业巨头博克

永远把人才放在及时位——三星创始人李秉哲

领导比管理更重要——美国通用电气第八任CEO杰克?韦尔奇

释放每个人的潜力——甲骨文公司CEO拉里?埃里森

善用各种人力资源——比尔?盖茨的成功秘诀

合作共赢,幻境生财——《大唐风云》与绿盛集团的联合创意

兄弟联手,共赴辉煌——马化腾与他的金牌创业团队

坚忍果敢,开创基业

勇敢地搏击命运——夏普公司创始人早川德次

百忍千锻事遂全——日本"国产车之父"丰田喜一郎

在平凡中发掘不凡——迪士尼公司创始人沃尔特?迪士尼

顺势而为成大业——方便面发明者安藤百福

力挽狂澜创大局——《华盛顿邮报》CEO凯瑟琳?格雷厄姆

逆境中磨炼出的印尼首富——"现代红顶商人"林绍良

将山寨做成时尚——Inditex集团创始人阿曼西奥?奥尔特加

左右命运的方向——星巴克董事长霍华德?舒尔茨

财尽其用,乐享人生

美国慈善事业的开创者——"钢铁大王"卡内基

节俭自律的亿万富翁——经营之神王永庆

驾驭财富,造福桑梓——"海上王者"包玉刚

"小气鬼"与"大善人"——加拿大首富肯尼斯?汤姆森

寸草之心报春晖——红色资本家霍英东

从蛋糕总裁到环保主义者——好利来总裁罗红

在线预览

从天才少年技师到汽车大王——亨利?福特的汽车梦

亨利?福特,一个自幼就酷爱摆弄机械的天才发明家,一个被《财富》杂志评为"20世纪商业巨人"的传奇人物。他怀着一颗造福人类的心,一生致力于用好的材料制造人人都买得起的好车。他的财富足以和钢铁大亨卡内基媲美,但他为人类工业发展和文明进步所做的杰出贡献却是很多富豪无法匹敌的。

酷爱机械的小发明家

亨利?福特出生在美国底特律南郊小镇的一个普通农场主家庭,他不喜欢像父辈一样踏实务农,而是从小便热衷于摆弄机械,是全镇闻名的小发明家。在福特的童年时代,平炉炼钢法刚刚问世,这意味着人类历史走入了现代的钢铁时代。一次,小福特随父亲乘马车进城,看到了一辆轰鸣着疾驰而过的钢铁怪物——蒸汽车,从此便萌生了制造一辆汽车的梦想。

当时,马车依然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以蒸汽为动力的车子已经算是非常高端先进了。不过蒸汽车和后来的汽车相比依然十分笨重,它的轮子是铁质的,前轮巨大,上面有一个大气锅,后面靠履带牵引着运货的拖车。所以,当时的蒸汽车主要用于货运,而且驾驶起来很费力。强大的好奇心驱使着福特不断探索,他很快和驾驶蒸汽车的司机成了朋友,向他学习驾驶的方法和车子的运动原理。

福特的母亲虽然是农妇,却非常开明,她常常鼓励福特从事各种稀奇古怪的发明。虽然母亲在他未成人之前就辞世了,但她的一句话却深深地影响了福特一生。母亲经常鼓励他说:"去做你自己想做的事情,并且一定要全力以赴。"

创世纪的发明

有了母亲的鼓励,福特对梦想更加执着,为了学习和积累经验,他来到了底特律。在这个新兴的工业城市,他找到了人生及时份工作——底特律造船厂的一名见习生。年轻的福特怀揣梦想,意志坚定,在引擎车间里,他学到了很多发动机的原理知识,也赢得了上司的赏识,很快成为正式员工。后来,他又跳槽去西屋引擎公司工作,为制造"利用引擎行走的车"积累了更丰富的经验。

在外工作近十年后,福特回到了家乡,继承了父亲的农场。但热衷于发明的福特根本无心当农场主,于是便在森林旁的空地上盖起了实验室,真正开始了制造汽车的试验。后来,他尝试制造出了蒸汽机车,但对其速度不满意。眼看着美国的工业化进程大踏步发展,他迫切地渴望汲取新的知识。知道自己闭门造车是永远无法成功的,于是,福特决定离开家乡,告别安逸的乡村生活,去工业城市里闯荡,实现自己儿时的梦想。1891年9月25日,他再次返回底特律,不过这次是带着自己的妻子。在著名发明家爱迪生创办的公司里,福特找到了一份夜间值班工程师的工作。爱迪生欣赏福特的天资和勤奋,给了他不少鼓励和支持。

五年后的一个凌晨,福特终于成功制造出了一辆真正的汽车。福特兴奋地驾驶它去十几公里开外的镇子上探望妹妹。可以想象路人那震惊和艳羡的目光,连爱迪生本人都激动地盛赞福特的汽车为"创世纪的发明"。

白手起家,打造汽车王国

在成功发明了及时辆汽车之后,福特开始谋划着成立属于自己的汽车制造公司,因为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和大家分享这一人类进步的成果。他想让每一个人都能拥有自己的汽车,能够快速奔驰在世界各地的道路上。

1903年6月16日,福特汽车公司宣告成立了,由于缺乏资金,这间公司实际上是由一间小小的货车车间改造而成的。创业之初,公司的全部资产就是一些工具、器材、模型和简单的机械,以及由十几位投资者筹措的2.8万美元资金。除了福特本人之外,公司的股东包括一个煤炭商人及簿记员、一位赊账给煤炭商的银行家,一对儿经营发动机制造厂的兄弟、三位木匠、两位律师、一位公司职员、一位杂货店老板和一位风车与气枪生产商。可以想象,对于福特的新发明,很多有钱的资本家还保持着观望的保守态度。

但是,公司生产出来的及时辆汽车就得到了人们的肯定,甚至被誉为"市场上最的汽车"。因为它与蒸汽机车相比,不但速度快,而且操作简单,连小男孩都可以快速上手。在福特的带领下,公司的产品不断地研发创新,在短短五年时间里制造出了21种不同车型,车型从字母表中的A一直排到S。公司也由小车间迁到了更加宽敞的工厂内。

在这些车型中,福特和公司成员们也在不断地摸索哪种车型最适合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发现,还是小巧、轻便的N型四缸汽车比较成功。因为它性价比较高,当时市价仅为500美元。于是,沿着这个思路,福特进一步明确了公司的目标,那就是为普通民众生产汽车,让人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福特汽车。在当时,汽车本来是属于贵族的奢侈品,普通的美国民众很难企及,而福特正是抓住了这一商机,才创建了自己的汽车王国。

当时,福特的这一想法受到了公司一些股东的阻挠,他们固执地认为汽车本来就是特权阶级的奢侈品。福特力排众议,坚持走平民路线,终于生产出风靡世界的梦想之车——T型车。这种今天在电影中时常出现的经典老爷车在当时确实引领了一代风潮,它于1908年10月1日步入历史舞台,成功地改变了20世纪的交通运输。这种T型车不加选装件的售价仅仅为260美元,一般工薪阶层都买得起,打破了汽车只属于有钱人的神话。这种车不但价格低廉,而且坚固耐用,深受美国民众的喜爱。在它进入市场及时年,就达到了1万多辆的销量,成功打破了汽车业有史以来的销售记录。

福特的智慧

到了一战前夕,福特汽车公司的产量已经超过了全国汽车总产量的一半。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满足市场需求,福特开始尝试批量化的快速生产。他尝试让每一个工人固定在流水线的某一个生产环节上,以节省工作时间、提高效率。通过绳子和绞盘将底盘在地板上进行传送,福特汽车公司率先实现了现代化的批量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批量化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但福特并没有像一些资本家一样拼命地榨取劳动者的剩余价值,而是主动提高员工薪水,当时福特公司的低日薪是同行业的两倍多。在福特看来这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他将削减成本寄托在技术革新之上,而非克扣员工薪水。而且他深知市场的重要性,他说:"我可以找到创造高工资的生产方法。如果降低薪水,就是降低顾客的数量。"

这就是福特的智慧,他相信技术创新和社会变革的力量,一生致力于服务人类而非独谋私利。他从一个农场主之子一步步成为汽车王国的领袖,靠的就是勤奋执着的学习、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在亲手建立起一个影响20世纪的汽车王国之后,福特放弃了公司的一切事务,和妻子克拉拉来到一幢宁静的老房子里,幸福地度过了余生,于1947年4月7日离开了世界。

成就飞翔传奇——波音公司创始人威廉?波音

威廉?爱德华?波音,一位传奇性人物,波音公司的创始人。他放弃经营状况良好的木材生意,投身于前景莫测的飞机制造业中。威廉坚信,在航空领域,没有什么不可能。秉持这一信念,威廉成就了自己的飞行梦想。同样也是基于这一信念,他引导飞机走向商业应用,开拓了民用航空邮政和民用航空客运事业,使波音公司跻身世界航空工业之首。

被取笑的梦想

威廉?爱德华?波音,生于美国汽车工业的发源地——密歇根州的底特律。威廉的父亲是德国人,矿山工程师。移居美国后,威廉的父亲将木材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威廉出生的时候,家境已颇为富裕。

威廉自幼被送往瑞士求学。中学时期,他回到美国,并于1903年肄业于耶鲁大学。威廉从小就对机械类物品爱不释手,但在职业选择上,他仍是遵从父亲的意愿,投身于本家的木材生意。

同是在1903年,在美国的暗中操控和支持下,巴拿马共和国成立了。巴拿马运河的开凿权和使用权堂而皇之地落入美国之手,美国开始一系列雄心勃勃的远洋行动。大势所趋,适合深海远航的大型船只被批量制造出来,而制造船只需要的木材也变得炙手可热。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父亲奠定的基业,加上自己的聪明才智,威廉很快将木材生意发展壮大。二十余岁的他,已荣膺"格林吾德原木公司主席"一职。

1909年,威廉因船只业务来到西雅图,正赶上"阿拉斯加-育空-太平洋"博览会。博览会上,威廉及时次见到有人驾驶的飞行器。威廉被这个能带人飞上天空的家伙深深吸引了,从那以后,他开始关注有关飞机的一切资讯。

次年,一年一度的飞行比赛在洛杉矶举行。闻讯而来的威廉坐在观众席上,看着一架又一架飞机以优美的姿势翱翔天际,心中羡慕极了。比赛间隙,他离开观众席,跑到飞行员身边,提出一同乘坐飞机的请求。可飞行员个个盛气凌人,果断地拒绝了他。同年,威廉来到纽约长岛。美国著名飞机设计师、飞行员寇蒂斯的现场表演,更增加了他对飞机的兴趣。

1915年7月4日,威廉拥有了生平及时次飞行体验。载他上天的飞机是一家寇蒂斯式水上飞机,没有座舱,也没有其他安全防护设施,驾驶员和乘客都只能坐在机翼上。当时,与威廉一起体验飞行旅程的,是他的一位朋友,毕业于航空工程大学的海军军官乔治?韦斯特维尔特。威廉看着制作粗糙简陋的飞机,突发奇想,他觉得自己可以造出比这架飞机性能更好的飞机。威廉将自己的想法向韦斯特维尔特提及,两人一拍即合,立时开始筹备成立生产飞机的公司。

威廉的这一决定,在家族中引起轩然大波。要知道,在当时的美国,飞机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表演性质多过于实际用途。驾驶飞机,尚未成为一门专业技能。飞行员的日常工作,除了比赛外,不外乎带着好奇的民众上天兜风、表演空中杂技之类,借此赚取收入。在这个尚未形成行业的领域,大多数人认为,威廉的决定无一丝商业智慧可言,纯粹是个人一时兴起,而飞机更是使他丧失大志的玩物。面对周围人的嘲讽,威廉丝毫不为所动。他认为,飞机的前景不会局限于娱乐产业,总有24小时,会成为比汽车、火车更迅捷的交通工具,成为一项事业。

全然放弃已颇有成就的木材生意,投身于陌生且看不到利润空间的行业,威廉自己也犹豫过,但他无法违背发自心灵深处的梦想的召唤:制造好的飞机,发展航空事业。

1916年,威廉和好友韦斯特维尔特创办了B&W公司。

艰难起步

公司成立后,威廉立即在一家飞行学校里学会了飞行驾驶。公司成立了,飞行技术也掌握了,B&W公司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当然,迟迟未来的东风,就是他们尚未生产出的飞机了。

很快,B&W公司的及时个产品蓝凫水上飞机制造成功了!谁也想象不到,这架飞机出产自一个简陋的工棚,由20多个人手工焊接而成。1916年6月15日,在西雅图联合湖上空,威廉亲自驾驶蓝凫,成功完成了首飞。

按照威廉最初的构想,这架蓝凫是按照美国海军的军事应用标准设计制造的。可惜的是,蓝凫并未通过海军的性能测试。此时,韦斯特维尔特又接到上级命令,要去遥远的东海岸服役。身为一名军官,韦斯特维尔特不得不服从调令,从此与波音公司分道扬镳。

首架飞机乏人问津,合作伙伴突然离去。这两个打击并未让威廉气馁。1916年7月15日,威廉创建了太平洋飞机制造公司。他高薪聘请技术总工程师,招聘16名工人,利用旧船坞制造机翼和浮筒,使用破工棚拼装机身。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5架C型机问世了。

C型机在蓝凫基础上进行了改进,美国海军经过试飞进行性能测试,对其十分满意,一次性订购了50架,总价值57.5万美元。在20世纪初期,这笔钱可算是巨款了。依靠它,波音公司的条件有了很大改善。1917年4月,威廉又将公司改名为波音飞机公司,主营业务为制造军用飞机。

1918年11月,及时次世界大战结束了。军用飞机的需求量大大减少,这让包括波音公司在内的许多飞机制造公司面临窘境。除了娱乐和军事方面,飞机还能干什么呢?威廉每天都在苦苦思索着。

同年,为了缓解公司财政危机,威廉将两架B&W公司出产的飞机卖到新西兰,新西兰将蓝凫用于国家邮政业。蓝凫受到新西兰人民的热烈欢迎,它开启了新西兰民用航空的历史。卖掉飞机的钱对于波音公司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其后,由于失去收入来源,波音公司的经营陷入困境。

当时,很多飞机制造公司宣告破产。但威廉始终相信,飞机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只是还没有人能够看懂。威廉坚信,人才是及时生产力。他非但没有做出裁员举动,还借钱支付员工薪水。波音公司发行股票以取得流动资金,当然,这些股票几乎都是由他自掏腰包买进,可这还远远不够。无奈之下,威廉只好就地取材,用生产飞机的材料生产家具,甚至还在公司附近养了一批奶牛以增加收入。

惨淡经营了两年后,波音公司的转机到来了。

受蓝凫邮政飞机的启发,威廉决定,利用飞机便捷快速的交通特点,开启对外民用航空邮政事业。1920年10月15日,威廉驾驶飞机飞往加拿大温哥华,机上捎带着几十封信件。威廉的这次试飞,标志着世界上首条国际航空邮件航线的开通,同时,这也是波音飞机跨入民用领域,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关键一步。

事实是的

为了适应民用航邮的需要。波音公司经反复试验研究,生产出适合航邮的40A型邮政飞机。波音公司的航邮事业展开了。

1927年,波音公司取得往返旧金山和芝加哥之间的资格,这标志着波音公司逐渐占领国内航邮市场。受邮政机上搭载乘客的启发,威廉又一次突发奇想:飞机,可以像火车、轮船一样搭载乘客!

很快,波音公司研制出80A型飞机,以搭载乘客为主。不久之后,波音公司又研制出波音247型客机。这架飞机采用全金属结构,流线型机身,无论是抗压强度还是飞行速度,都当仁不让地雄踞全球飞机制造业经验丰富地位。1933年,波音247型客机一经推出,即震惊了全世界,引领起航空技术的变革风暴。随后,波音公司又在改良247客机的基础上,推出道格拉斯DC-2型客机,这两种客机迅速成为世界各国争先订购、模仿的经典款型。

波音公司的成功模式引得其他国家争先效仿,但在美国,波音公司却一家独大,几乎没有竞争对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和威廉及波音公司董事会敏捷的思维、快速的反应能力是分不开的。自从及时架40A型邮政飞机问世以来,波音公司就分成波音航空、波音空运等几家内部分公司。随着民用航空事业的发展,波音公司又兼并了诸多与飞机制造息息相关的企业。到1934年,波音公司已成为集多种直接和间接业务为一体的"联合航空及运输企业公司"。

20世纪30年代,愈演愈烈的经济大萧条使美国民众失业率激增,严重的经济危机使各类企业纷纷倒闭,波音公司却丝毫未受影响。相反,飞速发展的航空业和波音公司的垄断规模,使得公司业务如日中天。至此,威廉25年前许下的飞行梦想,终于成为现实。他一手创立的波音公司,成为美国航空工业的龙头企业。正如当年威廉所说的那样,不用理会周围人的怀疑嘲讽,事实,是的,也是最有力的。

将梦想无限复印——美国施乐公司创始人乔?威尔逊

乔?威尔逊,施乐公司创始人。他独具慧眼,将静电复印术推向全球,引发复印界翻天覆地的变革。他胸怀天下,发展企业的同时不忘承担社会责任。他的梦想是个多面体,囊括了社会、家庭、企业和个人,而非单一的财富增长。随着施乐公司的壮大,乔?威尔逊的梦想,被无限复印传承下去,成为施乐不朽的企业文化和发展精髓。

挂帅哈罗伊德

1909年12月23日,在美国杰纳西河畔的小城罗彻斯特,约瑟夫?钱伯林?威尔逊出生了,即后来的乔?威尔逊。他的祖父J.C.威尔逊起家于典当行,1906年,J.C.威尔逊和三位合伙人一起,创立哈罗伊德公司。公司主要业务为感光乳胶制造,这项技术依附于著名的柯达公司。

随着乔?威尔逊的长大,哈罗伊德公司也逐渐壮大。1917年,颇具管理能力的默舍尔取代了乔?威尔逊的祖父,成为公司总裁。不同于父亲J.R.威尔逊对默舍尔的排斥,乔始终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不掺杂个人情绪地观察默舍尔对公司的管理模式,并暗自权衡利弊。

成年后,乔?威尔逊进入罗彻斯特大学进修。此时,他的父亲已是这家大学的董事会成员,祖父也身居罗彻斯特市政界要职。优越的家境并未让乔?威尔逊染上纨绔子弟的陋习,相反,他好学上进,严守纪律,被大家公认为"纪律性最强的学生"和"课前准备最充分的学生"。大学生涯培养了乔?威尔逊"谋定而后动"的严谨性格和的领导能力。

毕业后,乔?威尔逊理所当然地进入哈罗伊德公司。在管理理念上,乔?威尔逊和公司元老们的矛盾日益加深。元老们认为,乔?威尔逊应该"听话",而毕业于正规院校又颇有主见的乔?威尔逊,却认为默舍尔的许多思想跟不上时代。这种分歧从开始的隐而不露,逐渐浮出了水面。

1940年3月,默舍尔擅自同意德国化工巨头法本公司收购哈罗伊德。这一举动,使威尔逊父子和他的矛盾达到顶点。虽然这一收购计划胎死腹中,但公司管理阶层却因此出现分裂,甚至出现组建两个董事会、各自为政的局面。

经过威尔逊父子的暗中运作,1943年公司年度大会上,乔?威尔逊的父亲终于以19∶1的优势,坐到总裁宝座上。同时,乔?威尔逊也担起总经理的重任。1944年4月,J.R.威尔逊因咽痛隐退,乔?威尔逊当选为公司总裁。那一年,乔刚满36岁。

默舍尔的教训让乔?威尔逊学到,他必须成为一个有公信力、让员工愿意追随左右的领导。于是,他开始广泛参加公益事业,博得良好的信誉。但随着二战接近尾声,哈罗伊德公司作为军事供应商的优势将不复存在。当时,复印行业的复印技术只有照相冲印法、扩散转印法和热影印法等有限的几种。而哈罗伊德赖以维持的热影印法,本就源自柯达公司,没有任何竞争优势。

乔?威尔逊敏锐地觉察出,如果不进行技术革新,战后,小小的哈罗伊德公司将失去立足之地。

只要复印术得到完善

1938年10月,毕业于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切斯特?卡尔森发明了光感、静电复印新技术。多处兜售专利权未果,1944年,他投身于巴特尔研究院,和该院合作,进一步改进自己的"电子图像复印技术"。

同年,《无线电工程新闻》增刊中刊载了卡尔森的专利。恰巧,这篇文章被乔?威尔逊看到了。乔?威尔逊立即意识到,改变哈罗伊德公司命运的时刻到了!这项技术可以使哈罗伊德摆脱柯达公司以化学乳剂为主的复印术,转而开始一种全新的复印方法。

1946年9月,乔?威尔逊代表哈罗伊德公司,与巴特尔研究院接洽,买下了这项专利。同年10月,乔?威尔逊与卡尔森正式会晤,两人一拍即合。乔?威尔逊当时决定将电版摄影复印机作为公司的主要研发目标,并投注大量资金。哈罗伊德公司董事会沸腾了。他们不明白,总裁为什么在公司日益滑坡的阶段,耗费巨资买下一个从未经过实践的专利。当时,除了乔?威尔逊和卡尔森,谁也不相信,这项技术日后会成为复印业大变革的里程碑。

让乔?威尔逊意外的是,看似新颖可行的静电复印技术,却被光电导体所拘囿,整个项目几乎陷入停滞。此时,原先反对引进这项专利的董事会股东们又联合起来,大力阻止乔?威尔逊继续研发电版摄影复印机。乔?威尔逊并未屈从于压力,他告诉董事会:"只要复印术得到完善,我们付出的每一分钱都是值得的。"也正是这句话,成为日后施乐公司与时俱进、不断革新的精神动力。

接下来的时间里,乔?威尔逊在研发新技术上的投资,是哈罗伊德公司同期收入的2倍。他甚至抵押了个人的全部资产,将所得全部投入到研发工作之中。在乔?威尔逊的支持下,几近停滞的项目艰难维持着。不久,转机来了。巴特尔研究院率先发现,硒比日常所用的硫和蒽感光性要强1000倍以上。同时,卡尔森建议拉大电针和金属板的距离,解决了衬底中存在附着颗粒的问题。

1948年,乔?威尔逊把使用静电复印术制造出的新一代复印机命名为"Xerox",即施乐。施乐复印机在市场上取得了初步成功,但占据复印市场绝大多数份额的,仍是传统复印机器。1958年,乔?威尔逊将公司名称改为哈罗伊德-施乐。这一改变表明了他以施乐复印机为公司主营业务的决心。

之后,乔?威尔逊和卡尔森不断调研,多次改善产品性能和结构。终于,1959年,哈罗伊德-施乐公司制造出风靡全球几十年的经典机型——914复印机。914诞生后,并未马上推向市场,而是先经过了各种性能的测试。一位曾参与914制造与测试过程的工程师透露,在乔?威尔逊主义的驱动下,当时的设计团队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包括总裁在内的所有员工,都日夜不分地加班加点工作。哪怕是一颗螺丝钉不合规格,也会将全部914样品进行返工。经过将近1万次精益求精的改进和测试,1961年,914正式面向社会发售,推行之初,即在全国范围内掀起抢购热潮。同年,乔?威尔逊正式把公司的名字改为施乐。

辉煌的施乐时代

914复印机的诞生,带来了复印史上翻天覆地的变革,也赋予了"复印件"这个名词新的含义。以前,原件只能复印一份,如果再想复印的话,还要依靠原件才能成型。可静电复印术,不仅使复印件可以复印复印件,人们甚至可以复印手,复印商标,复印一切扫描得到的东西。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全国范围内,914仅占复印机总量的2%,却拥有了75%的复印份额。

不久,在乔?威尔逊主导下,施乐公司又推出体积更小、复印数量更多的813复印机,深受人们青睐。与此同时,乔的目光开始转向国际市场,他通过合资的方式,先后在英国和日本建立兰克-施乐公司和富士-施乐公司,将施乐公司推向国际化的道路。

施乐公司崛起于美国经济大萧条末期。当时,许多同期发展的工厂一味扩大规模,以增长收益为主,忽略了产品对环境的影响。而施乐公司不仅关注产品质量和数量,更关注产品是否符合环境保护的标准。从推出及时台914复印机起,乔?威尔逊就把"品质、环保"作为产品不变的定位。施乐公司生产的每一件产品,都可称得上精益求精。多年来,施乐产品多次被评为"世界品质",并在世界范围内,荣获25个部级质量大奖。其中,美国国家质量大奖、欧洲质量奖、日本戴明奖,均是用以褒扬产品质量的世界顶级奖项。

除了过硬的质量外,施乐公司的产品堪称环保标兵。大至一台打印机,小至一个墨粉仓,绝大多数能够进行再利用和再加工。每年,施乐公司位于全球各地的工厂,都会获得由ISO(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发的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资格。

如今,施乐公司已成为威望卓著的国际型企业,创造了无数个足以影响世界的发明:windows下拉菜单、鼠标、个人电脑、图形用户接口、静电复印机、普通纸复印机、桌面传真机、彩色复印机、激光打印机、以太局域网系统、及时套商用数字出版系统、及时台全彩色网络激光打印机、世界最快的数码彩色复印机……

1968年5月,乔?威尔逊辞去施乐公司首席执行官的职务。1971年11月,乔?威尔逊因心脏病突发离开人世。但施乐公司并未因乔?威尔逊的离去而乱了阵脚,而是继续依循乔?威尔逊建立的企业文化和公司发展理念稳步前行。

乔?威尔逊是一位胸怀天下的人。施乐公司得以迅速跻身于世界500强企业,除了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外,也是气度决定高度、心胸决定舞台的真实写照。乔?威尔逊的梦想,不仅是公司的壮大,品质的追求,更是社会、家庭、企业、个人的综合性发展和完善。正如他总是放在钱包中的个人使命宣言所述:创造异常丰富的家庭生活;领导一个企业,为工人谋福利,为客户提供服务,为企业的所有者带来繁荣;帮助自相残杀的社会恢复团结,从而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内心平静祥和的人。 ……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