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考古学视野下的城市、工艺传统和中西文化交流图书
人气:23

考古学视野下的城市、工艺传统和中西文化交流

为庆祝刘庆柱先生七十华诞,他的学生们撰写了学术论文以为献礼。本论文集共收入15篇论文,还有刘庆柱先生的学术论著目录及其学术经历和访谈录两篇附录。本论文集涉及的年代跨度大,从新石器时代直至明清时期;涵盖...

内容简介

为庆祝刘庆柱先生七十华诞,他的学生们撰写了学术论文以为献礼。本论文集共收入15篇论文,还有刘庆柱先生的学术论著目录及其学术经历和访谈录两篇附录。本论文集涉及的年代跨度大,从新石器时代直至明清时期;涵盖的地域广,包括中国各地和韩国;包含的内容丰富,包括城市、工艺传统与中外文化交流的研究等。这些研究反映了当前考古与历史研究领域的新进展和新成果。

目录

序 姜波

刘庆柱先生学术论著目录

中国古代的城、邑、里 徐龙国

The Western Han Ancestral Temple and Personal Belief (美)Timothy D.Baker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ities:Rome and Han China (意)Anna Razeto

中国古代都城的园林——以汉唐时期的考古发现为中心 刘振东

北魏洛阳城乡里结构探讨 刘连香

明清北京城礼制建筑研究 姜波

韩国风纳土城的结构与筑造技术 (韩)申熙权

中国漆工艺的萌芽与初兴 洪石

A Preliminary Enquiry into the Scale of Bronze Production at Anyang (加)Roderick B.Campbell

东周时期俑的考古学研究 李学来

中国古代植物纹瓦当概述 申云艳

建窑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王睿

边地文化传播带:以石寨山文化的考古发现为中心 郭物

突厥王冠考——兼论突厥祆教崇拜的有关问题 陈凌

唐代西域与吐火罗 王樾

附录一:我的考古半世纪 刘庆柱

附录二:著名考古学家刘庆柱先生访谈录 康香阁

后记

在线预览

姜波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这是一部学生们献给导师的书。

记得1992年,我刚刚被分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那时候,位于北京王府井大街北端的考古所大院一副古朴典雅的样子,宛若一座王府花园。院门的一侧有一间青砖瓦房的老屋子,我常常看到一对中年夫妇,先生总是坐在一个小凳子上,以床为案,埋头写作,"案"头堆着一叠厚厚的书稿;他的夫人总是很开心,一边在简陋的小屋里做饭,一边热情地和进进出出的人们打招呼。后来才知道,那一叠厚厚的稿子出版后就是秦汉考古名作《汉杜陵陵园遗址》;而伏"案"工作的就是我后来的导师刘庆柱先生。

刘先生是真正的田野考古学家。20上世纪60年代踏入考古的门槛开始,先生与夫人李毓芳老师夫唱妇随,从风华正茂到华发如许,足迹踏遍秦都咸阳城遗址、西汉长安城遗址、阿房宫与上林苑遗址、杨家湾汉墓、关中汉唐帝陵等驰名海内外的考古遗址,留下了《汉长安城未央宫》、《汉长安城桂宫》、《汉杜陵陵园遗址》、《汉唐都城与帝陵考古学研究》等一部部经典之作。

刘先生常常叮嘱他的学生:考古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发掘地层就像翻过一页页珍贵的史书,可是一旦翻过去,便不可再生,所以对考古学家而言,及时整理、发表田野考古报告,是一份责任,是一份良知!1997年秋冬之际,我曾有幸跟随先生参加汉长安城桂宫遗址的发掘,这是中日合作实施的发掘项目,秉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田野工作传统,全体队员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晚上还要写记录,整理发掘资料,讨论第二天的发掘方案。由于工作抓得很紧,等到发掘季节结束,发掘简报也就写出初稿了。有了这次经历,我才知道,先生在发掘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手头竟然从来没有积压过田野考古报告,他用超出常人想象的辛勤劳动履行了一位考古学家的神圣职责。

2002年秋,我陪先生赴秘鲁访问,一起踏访西潘王陵、库斯科古城和马丘比丘遗址。我清楚地记得,在等待返回库斯科的火车时,我陪先生在站前的一个小咖啡馆喝咖啡。咖啡馆外的风景绝美,窗下有潺潺的溪水流过,对面陡峻的山头上便是抹着一丝微云的印加帝国末代王宫马丘比丘遗址,衬着远处高耸入云的圣山,一切显得那么庄严与圣洁!我永远铭记先生当时嘱咐的一句话,"名声、职务是别人给的,真正属于自己的,唯有学问、思想和气节"!

刘先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内外知名的考古学家,曾长期担任诸多学术领导职务,但在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免责声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