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世同流,但不合污》讲述当下这个时代,我们如何做一个精神贵族?从做人、做事入手讲述趋利时代的:处世智慧、人生哲学、成功之道、人际沟通。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营养,解答现代人的处世难题。
宽、厚、缓、平、无意,这些是处世的格局,强调的是气度和胸怀。
耕、读、勤、俭、忍、让,六个看似平凡的字眼,其实它所传承的精神往往是很不平凡的。
修业、应事、蓄德、处众之难,可想而知。但人之可贵,也正在于能够迎难而上。
中国人的为人处世,从来都有两途:一曰精明,所谓"儒表法里",以儒家的礼对待人,以法家的刑规范人,是为积极入世的一途;一曰退守,所谓道家精神,谦厚卑下,逆来顺受,是身处失意状态时的万灵药。
同流而不合污强于遗世独立,结党而不营私胜过孤军奋战。以出世的精神从事入世的事业。
国馆,靠前挑选的传统文化类公众号。
做人,赢在格局,输在计较
混俗即是藏身,安心即是适境
辩证法是个有趣的方法论。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比如我们熟悉的《道德经》:"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都是事物之间的变化规则。
从这种事物之间的辩证法延伸开来,于是就有了行为上的辩证法。有时候要达到某种目的,用直接的手段不容易达到;反其道而行之,或许能有一线生机。《小窗幽记》里面就写道:"善默即是能语,用晦即是处明,混俗即是藏身,安心即是适境。"这就是辩证的规律。
善默即是能语
对着高明的人,如果要表现自己有智慧,说两句就行了。但许多人偏偏喜欢长篇大论,结果越说越错。保持缄默,有时反而成了出众的"口才"。
保持缄默出名的人物,莫过于钱钟书先生。因为他的字就叫"默存"。可是谁都知道,钱先生的口才。从少年时代开始成名,他就一路高歌、纵论古今,也因此遭人妒忌。"" 期间的历次运动,他却懂得用沉默去应对。无论谁来叫他出版书籍、发表意见,"他只是微笑,总不点头"。结果在时代的凄风冷雨之中,他和妻子得以渡过难关。
熬过""的钱钟书,重新出书、演讲,寻得了晚年难得的安谧。沉默的人,比爱说话的人说话的时间更长,也说出了更多的话。世事就是这么奇妙。
用晦即是处明
"用晦"出自《易经?明夷卦》:"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人要想像太阳一样放出光热,先要隐藏、培育自己的能量。换个词语来说,这叫"韬光养晦"。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方针让中国受益匪浅,近年来中国的实力稳步攀升,成立亚投行、发展"一带一路",都让中国在国际上大放异彩。
"藏明于内,乃得明也;显明于外,巧所辟也。"中国人的处世智慧,正在于此。
混俗即是藏身
小隐隐于林,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高明的隐藏,是与世同流,却不合污。
传说中国有智慧的人叫东方朔,而东方朔大程度的智慧,在于能够隐身于朝廷。没事的时候,他会跟汉武帝说说笑话,混个眼熟;与大臣们相亲相爱,人畜无害。结果汉武帝身边的大臣一批又一批地换掉了,他还安然无恙。等到发生大事,比如谏建上林苑,他又显得一身正气。后他也算得到了善终。
混俗的目的是要让人觉得自己不外如是,这样才算安全。然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真正大雅之士,从来都不怕任何污秽。
安心即是适境
人世间一切问题,其实都可以归结于心与境的关系:是追求心安,还是追求外在环境的舒适,几乎成了决定生命质量的分水岭。
但正如一句俗语所说:"你无法改变世界,那么你就改变自己。"世界这么大,看都看不完;看好自己的心,才是人生快乐的根源。《华严经》里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在心安者看来,这世界云淡风轻,逍遥自在;在心乱者看来,却是山穷水尽,前路茫茫。
所谓善默,所谓用晦,所谓混俗,所谓心安,归根结底,都是以静制动。一静到底,可以存身,可以养心,可以功成。那就是辩证的人生。
欲成大事业,先破心中贼
学业不成,事业失败,有人将其归罪于周围环境的影响,仿佛只要换个客观环境,改造了外界条件,就能水到渠成地走向圆满的人生。但是,如果问题出在自身,一味挑剔外部环境也于事无补。
《鉴心录》中有言:"奋始怠终,修业之贼也;缓前急后,应事之贼也;躁心浮气,蓄德之贼也;疾言厉色,处众之贼也。"我们日防夜防,处处挑剔,却偏偏选择逃避我们的内心。也许只有当我们把心中的"贼"破掉,问题才能釜底抽薪地解决掉。
奋始怠终,修业之贼
学业、事业与家业的成就,无不需要从一而终的韧力。
可是正如《诗经》所言:"靡不有初,鲜有终。"在修业的终点还能维持初心的人,本来就很少。在修业之初,人们缺乏经验,总是壮志满怀,在理想的照耀下勇敢地踏出开头的几步。但随着修业的精进,遇到的细节问题越多,各种实际的困难层出不穷,让人应接不暇、手足无措。这其实就是缺乏做事手段的体现。
如果不能正视困难,及时调整策略,则很容易改弦更张,放弃已经走过的路。但不能善始善终的人,即使换到其他方向也终难成气候。可见"奋始怠终"之"贼",戕害了多少有志之士。
缓前急后,应事之贼
许多人之所以虎头蛇尾,是没有找准做事方法。做事的方法,忌缓前急后。
缓前急后,就是在做事之前慢条斯理、东拉西扯、不做准备,到真正做事时才临急抱佛脚,胡乱匆忙。说到底,这其实是一种心态的懈怠。
明代吕坤曾经说过:"闲中不放过,忙时有受用。"在事情还没开始的时候未雨绸缪,学会看清事物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不放过小细节,才能在事情真正忙碌起来的时候游刃有余。
躁心浮气,蓄德之贼
缓前急后的根源,在于心浮气躁。躁心浮气,不仅令事情做不成,而且容易戕害自己的道德修养。
一个人浮躁,影响的也许只是一个人。但浮躁再扩大开去,就形成了现代社会的压抑氛围。企业浮躁,急于牟利,于是就产生了毒奶粉、毒鸡蛋、地沟油、豆腐渣工程等一系列严重问题。于是,躁心浮气产生的道德问题,就扩大为法律问题、环境问题,后是整个人类的生存问题。
社会由个人组成,假如每个人都能够少一分浮躁气,社会的道德氛围就能有所好转。
疾言厉色,处众之贼
浮躁之人,容易对人疾言厉色。因为心不静,所以他们对人也多颐指气使,一旦抓住别人的小小错误,就大做文章,甚至破口大骂。这当然不是处众之法。
疾言厉色之人,在旁人的眼中犹如君临天下,没人敢得罪。所以这样的人仿佛有一种威严,但只懂疾言厉色的人,本质上来说只是修为不足的人。他们就像只装一半的水壶,自鸣得意,不懂反思。
久而久之,身边的人都看透了这一点,他还能有什么知心朋友呢?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从来都是正当的处众之道。
若要事毕功成,很多时候都不在事本身,而在于做事的人。奋始怠终、缓前急后、躁心浮气、疾言厉色,该是多少人跨不过去的坎呢?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修业、应事、蓄德、处众之难,可想而知。但人之可贵,也正在于能够迎难而上。
静观当下,心无挂碍
《心经》云:"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菩萨乃大修行人,无论自度度人,都如羚羊挂角,了无余痕。其中三昧,全在"心无挂碍"四个字。
何名为心
无挂碍之心,是我们每个人本来即有的清净自心,只因为陋习太重,这个自心幻化出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的种种差别,令我们是非颠倒。《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由于没有智慧,"三心"衍生出种种挂碍。
何名为挂碍
挂碍是"颠倒梦想"出来的幻觉,是不必要的担忧,是无来由的顾虑。
心无挂碍,并不是鲁迅批评的阿Q 精神。阿Q 连正事都不放在心上,心里只装下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他连心都没用上。而现代许多人倒是用心,可是用错力于挂碍之上,就像身体虽然在长,可是长的是癌细胞,那是万万要割除的。
如何达到心无挂碍
过去心不可得。
古人教导:"君子报仇,十年未晚。"其实每时每刻想着过去的不幸或幸,怎么可以活在当下?古有赵氏孤儿,今有琅琊才子,复仇故事总有许多看客,似乎我们无论是当局者还是旁观者,都喜欢躺在过去中或怀恨在心,或怀忧丧志。
也许我们都该体会一下巴黎市民的做法。2015 年11 月,巴黎遭遇少见的恐怖袭击,许多市民无辜遇难。几日以后,一位妻子因恐袭丧生的普通市民,在社交网络发文称:"我不会让你们得到我的仇恨,也不会让年幼的儿子成长在仇恨之下。"一位父亲对他的儿子说:"他们有枪,我们有花。花和蜡烛,都是用来保护我们的。"
无论过去遭遇多少不幸,放下过去,用鲜花点缀当下,用蜡烛照亮未来。
现在心不可得
对于当下,我们有时又过于执着,争名夺利之心炽盛,思前想后,太渴望于将事情办好,往往弄巧成拙。
禅宗大德德山宣鉴禅师少年时去游历,路上饿了,要买点心。卖点心的老婆婆见他带着《金刚经》,于是说:"我有一个问题,你能回答得上,我就免费送点心给你。《金刚经》道:`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不知道你点的是哪个心?"他一时语塞。
开悟以后,他对弟子说:"无事于心,无心于事,则虚而灵,空而妙。"无事于心,是不被事所转,患得患失;无心于事,是就事论事,灵活处理。
以此观之,他当时只需抓起一个点心,一口吃下,然后说:"点的就是这个心。我饿了,吃饱了再说。"这就是心无挂碍!老婆婆肯定再送他一个点心的。嘻!
未来心不可得
未来日子还没到;我们却往往以现在的时间,妄想未来的时光。
有时感到前路茫茫,焦躁难安,连现在的日子都不愿意过了。诗词学家叶嘉莹先生一生多难,可是她一次一次在绝望中拼出一条出路。勉励她前行的法宝,是她一生挚爱的中国古典诗词。叶先生曾说过:"要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心态,过乐观之生活。"认清人不免历劫重重,这就是无生之觉悟。守住自己可以做的事,安静地面对未知的困厄,这就是乐观的生活。
每个人自性清净,但心上免不了还是挂碍重重,其实都不过是颠倒梦想。胡思乱想,这是人的天性,也许无可避免。但是当挂碍达到令人恐怖的程度,甚至令我们丧失了当下生活的体验,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与警醒吗?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当心无挂碍之时,看什么都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