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寻求灵魂的现代人图书
人气:27

寻求灵魂的现代人

现代人,如何安顿空心的自我?心理大师荣格经典之作,全新精装典藏版。每个风尘仆仆的面孔背后,都有一个被遗忘的灵魂。穿越广袤的心理世界,找回遗失的灵魂。
  • 所属分类:图书 >心理学>心理百科  
  • 作者:(瑞)[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著 [陈美锦] 译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59409454
  •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11
  • 印刷时间:2017-11-01
  • 版次:1
  • 开本:32开
  • 页数:304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套装:

内容简介

为什么得到了想要的东西,内心依然空空荡荡?

为什么即便身处人群闹市,依然孤独到想要死去?

为什么一旦停下来,就会体验到强烈的无意义感,甚至对存在本身感到焦虑?

本书是集中探讨了“无意义的灵魂”这一心理学的核心命题。从解析梦到分析人格类型,从探索人生的不同阶段到追寻原始人的心理,从深究无意识到探查心理治疗的奥秘,荣格极尽思考的边界,将有关灵魂的方方面面为我们一一道来,生动详尽、深入浅出,给人无尽启迪。

作为精神医生兼心理学家,荣格一直将治疗病人作为重中之重,在他看来,病人真正需要的是信仰、希望、爱和洞见这四种品质。他还认为,人的心理危机大部分源于生活的无意义感和空虚感,为此我们必须以一种更宽广、慈悲和超越的心灵体验这个世界,并借此找到灵魂的居所。

编辑推荐

[孤独、迷茫、焦虑、空虚、无意义感……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带你学会安顿空心的自我]

为什么得到了想要的东西,内心依然空空荡荡?

为什么即便身处人群闹市,依然孤独到想要死去?

为什么一旦停下来,就会体验到强烈的无意义感,甚至对存在本身感到焦虑?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安顿身心的所在。作为对时代心理危机的回应,荣格通过集中探讨无意义的灵魂,带我们在精神的世界里遨游,教会我们学会安顿空心的自我。

[心理大师荣格一生思想精华,现代人应对心理危机的一剂良药]

荣格是20世纪心理学大师,与弗洛伊德有师生之谊,但后来因观点分歧而与之决裂。此后,他发展出了分析心理学,丰富了精神分析流派,启发了人本心理学等心理学第三势力。一定程度上说,本书收录了的文章,是荣格对现代人心理危机心理学式的应答。

[20世纪心理学经典之作,全新完整译本,内含数十幅精美彩插]

荣格心理学经典,全新翻译,精美装帧。

作者简介

卡尔 古斯塔夫•荣格(C.G.Jung,1875—1961)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分析心理学创始人、20世纪心理学大师。他曾任国际心理分析学会会长、国际心理治疗协会主席等职,还创立了荣格心理学学院。

荣格毕生致力于人类灵魂及其奥秘的探索,对研究人类的无意识心理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提出了“情结”的概念、内倾和外倾两种心理类型的理论,主张把人格分为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层。

代表作有《潜意识心理学》《心理类型》《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原型与集体无意识》等。

目录

第1 章 越现代,越孤独

第2 章 现代人对灵魂问题的痴迷

第3 章 个体心理的觉醒

第4 章 我们对梦的成见和新知

第5 章 解析梦境是探寻灵魂的入口

第6 章 心理类型 095

第7 章 人生各阶段的心理差异

第8 章 作为一种方法的心理分析

第9 章 分析心理学的基本假设

第10 章 现代心理治疗概要

第11 章 荣格与弗洛伊德观念的差异

第12 章 心理学与文学

第13 章 原始人的心理

在线预览

片段一 解析梦是通往灵魂的入口

有一回,我需要为一个17 岁的女孩诊断。我得到一名专家的提醒,她可能患了间歇性肌肉萎缩症,现在还是初期。另外一位专家却说,她患了歇斯底里症。之所以请我过去,就因为两位专家的观点截然不同。我看了病人的临床诊断报告,认为她这可能是器质性病变,可她又出现了歇斯底里症的症状,这是确凿无疑的。我问她是否做梦,她立即说:“做过!做过很多恐怖的梦。最近梦到,一个夜晚,我往家里走,路上非常安静。我透过半开半闭的起居室房门,看见我母亲在一盏吊灯下悬挂着,在从窗户吹进去的冷风中飘来荡去。还有一回,我梦到天已经黑了,屋里忽然传出一声奇怪的叫声。我急忙跑过去查看,看到一匹马受了惊吓,正挣扎着想要从屋里跑出来。最终,马找到大门,从那里进入四楼走廊,接着一下跳到街上,摔死了。这一幕让我大吃一惊。”

两个梦中的死亡事件,确实能让人大吃一惊,可是很多人都经常做恐怖的梦。我们先来关注两个梦中最引人注目的“母亲”和“马”的内涵。这两种生物都选择了自杀,因此必然属于同种类型。作为原型的母亲象征物能给出的提示包括源头、自然、承担着间接创造责任的事物、实质和物质、物性、下身(子宫)、身体机能等。与此同时,我们还由此联想到了无意识、自然、本能的生命,以及生理范围,也就是人类的居住地,也可以说人类的容纳地。母亲是基本意识的代表,因为其是容器,是运送、孕育的中空物体(子宫)。在某种物体内部,或被某种物体容纳,周围一片黑暗,身处其中,自然会感到恐怖。我根据这种种提示,罗列出了神话、字源学中与母亲相关的所有含义、变义。中国哲学家关于“阴”的含义,也包含在内。这个梦的内涵就是如此,但一个17 岁的女孩不可能体验过这些。这些是历史的残留物,它们之所以保留到现在,既是借助语言,也是借助心灵构造的承袭。不管在哪个时代,哪个民族中,都能找到它。

此处的“母亲”就是“我妈妈”,和我们熟知的母亲没有区别。与此同时,母亲的象征又暗示着另外一种系统的概念,我们称这种暗示为“隐藏的且被自然约束的生命体”。这样说还是忽略了很多与此相关的含义,显得太过狭隘。与我们的想象相比,这种象征的精神性要复杂得多,我们要辨认出它,必须站到很远的地方,即便如此,也只能大致辨认出它。这些特性迫使我们在解析中采用象征的方法。

若在解析这个梦时,采用该结论,我们就能得出无意识的生命正在自我毁灭这一含义。这个梦给做梦人乃至所有旁观者的意识的信息就是如此。

在神话、民间传说中,“马”作为一种原型,极为常见。马这种动物代表着一种排在人和野兽之后的非人的精神,也就是无意识。民间传说中的马总能看到幻象,听到声音,并会讲话,就是这个原因。马作为承载的动物,与母亲的原型存在异常紧密的关联。瓦尔基里带着已经过世的英雄去瓦尔哈拉,特洛伊木马的肚子里藏着希腊人。马作为比人低等的动物,既代表着下半身,也代表着以下半身为源头的动物本性。马是动物性力量和交通工具,可以运送人类。与一切缺少高等意识的动物一样,马也会受到惊吓。除此之外,马,尤其是能在黑夜中预测死亡的马,还与巫术或者魔咒相关。

“马”和“母亲”的意义显然区别甚微,二者分别代表肉身的动物性部分和生命之源。若在解析梦时运用这种含义,便可将其解析为动物性正在自我毁灭。

两个梦的含义基本相同。不过,第二种说法好像更加独特,这是根据一般规律推导出的结论。梦中没有谈及做梦人的死亡,这一点可证明其独特与微妙。我们经常梦到自己的死亡,这不是什么大事。死亡真正降临之际,表现在梦中,会是另外一种姿态。所以,以上两个梦都说明了肉身患有非常严重,甚至会致人死亡的疾病。这并不是胡乱猜测,紧随其后的诊断可以为此证明。而相对固定的象征物的共性,我也在前文中做了大致说明。

有很多类似的案例,其含义在应用于每个个案中时稍有差异。必须用科学方法对神话、民间传说、宗教、语言进行对比研究,才有可能确定这些象征符号有什么含义。在梦里,人类心灵的进化过程更易凸显,在意识状态中则不然。通过象征物,梦展现出了起源于最原始层次的自然天性。意识经常不受自然法则约束,但它也可以重新与自然法则交融,只要它与无意识同化即可。我们可以借助这种方式,指引病人找回真正的自我法则。

片段二 人生的各个阶段

统计表明,男性抑郁症病人基本都在四十岁上下,女性神经症病人却要年轻一些。我们看到,人们的心理在三十五岁到四十岁这个生命阶段中,暗暗谋划着一场大变革。一开始,变革不易被发现,也不会让人感到惊讶,就好像一种源自无意识的间接变革的前兆。一般说来,那就像慢慢发生的性格变动。在这种情况下,童年时期消失的一些特征会再度出现,或另外一些兴趣爱好会取代现有的一些兴趣爱好。另外,以道德律为代表的长期的信念与原则之类的东西会变得越来越僵化,持续到五十岁这种近乎冥顽不灵的年纪才停止,好像这时候必须要更加强化这些原则,否则它们就无法继续立足。

在年龄不断增加的过程中,青春时的葡萄酒只会变得更加浑浊,而非清澈。在成见很深的人身上,极易出现上述所有情况,不过有些早一点,有些迟一点。我认为,父母都在世的人出现上述情况的时间会迟一点,这种人的青春期长到这种程度,已经非常不合理了。父亲寿命很长的人,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当其父亲去世时,他可能会迅速走向成熟,这种经历简直称得上惨痛。

我与一名教会执事相熟,他原本虔诚至极,但从四十岁开始,开始越来越厌恶道德和宗教事宜。另外,很明显他的性格也越来越糟糕了。到了,他就宛如一根“教堂的支柱”,在黑暗中逐渐倒下。他勉强活到了五十五岁。有天夜里,他在床上坐着,忽然对自己的妻子说:“我总算想清楚了,我其实就是个再寻常不过的无赖。”这一自觉性引发了更深入的结果,他的老年生活颇为放纵,期间将自己的大半财富都耗光了。个人走向两种极端的可能性非常大,这点显而易见。

成年以后,依然不由自主带着青春期的心理性质,这便是成年人的神经性焦虑的共同特征。众所周知,老年人为了让自己的生命之火继续燃烧,只能依靠不断回忆自己学生时期、青年时期那些光荣的事迹。如果不这么做,老年人就会掉进绝望之中无法自拔。不应该低估这么做的价值,因为它具备这样一种优势:这种人仅仅会让人厌恶,不知变通,谈不上人格障碍。现在,不能随心所欲,又没有勇气回忆过去,才属于人格障碍。

有人格障碍的人没办法与青春期道别,就像他们之前也没办法与童年时期道别一样。这种人总是尽可能回忆过去,因为他对自己的未来毫无信心,不愿去想将要到来的晚年。成年人逃避自己的晚年,一如幼稚的人逃避前途未卜的世界和人生。成年人这样做,好像是因为他必然会遇到大量危险的未知之事,好像是因为他必然要承受很多牺牲和失败,而他本人非常不愿意承受这些,也好像是因为他的生活迄今为止一直都很合理,很珍贵,他不能脱离这些,继续生存。

究其实质,这是否属于对死亡的畏惧?我觉得可能不是这样的。毕竟死亡其实还很遥远,所以依然能视其为抽象事物。这种过渡时期遭遇的难题全都能从内心出现的独特变化中,找出相应的基础原因,这是我们从经验中得出的结论。我只能用太阳平日的运转来打比方,描绘这种特征。不过,此处的太阳受人类的感情与意识约束。它早上从无意识的黑夜中上升,张望眼前的世界,这个世界无边无际,一片光明,且范围不断扩张。太阳不断向上攀升至天空,其运行的范围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扩大。这其中包含着何种意义,太阳本身已经了解。太阳的目的是看见自身的极限,也就是最广阔的照耀范围。太阳开始在这种信念的驱使下,

探寻未知的旅途,直至天空较高处。这段旅途十分独特,且没办法预知终点,所以被称为未知的旅途。太阳到了中午,就开始走下坡路,即消除其在早上希望实现的所有理想和价值。太阳由此身陷自我矛盾。这时候,太阳不应该再发光,而应该把光吸收进来。光和热都逐渐熄灭了。

无论打多少个比方,看起来都没什么力度。不过,与其他比方相比,这个比方还算好的。法国有句名言,用嘲讽的语气概括道:希望青年都有头脑,希望老人都有积极性。

好在人类不是太阳,不会每天升起、落下,如若不然,人类的文化价值不知会糟糕到何种程度。不过,以清晨和黄昏、春季和秋季来比喻人生,不仅仅是伤感的暗语,人的确与太阳有些类似。由于生命的中午发生的改变,同样让身体特征发生了改变,因此可以说上述说法阐明了心理学真理和生理真相。生活在南半球的老年女性往往带着很多男性特征,包括皮肤粗糙,声音浑浊,长胡须,面部表情冷漠等等。男性却与之相反,会逐渐表现出脂肪增加、面部表情柔和等女性特征。

人种学的资料中有一份报告,非常有趣,内容是一名中年印第安酋长做了个关于一个巨大的精灵的梦。在梦里,精灵告诉酋长,从今往后,酋长要与女人、孩子共同生活,女人穿什么,他就穿什么,女人吃什么,他就吃什么。结果酋长身上并未发生任何坏事,因为梦中命令他做的事,他都做了。该想象恰好表明了人生走到中午,心理会出现的变化,即人生走上了下坡路。一种相反的改变开始出现在人的价值乃至肉体中。

不妨把男女两性的心理成分比喻成两种储存在容器内的物质,人的前半生,对两种物质的利用失衡。男性用掉了自己的大半男性物质,接下来只能用余下的少数女性物质。反过来,女性则开始用自己未曾动用过的男性特质。

相对于这种改变对身体的影响,它对心理的影响更严重。很多男性到了四五十岁,就不再追求自己的事业,而让妻子开一家小小的店铺,自己到店铺中打杂。过了四十岁以后,不少女性终于意识到对于社会,自己应该承担责任,这才有了为社会服务的念头。到了大约四十岁,就精神崩溃,这种人在现代商业中有很多,在美国就更多了。对这种病人稍作研究就能发现,其中多是一直撑到现在的男性部分崩溃了,从此变得女性化。相关行业中有很多女性则刚好相反,在自己的后半生中,她们彻底告别了自己被感情、情绪控制的习惯,展现出同一般的男性气魄。一般说来,这种相反的改变都会在婚姻中引发种种灾祸。因为我们很容易想象,做丈夫的展现出温和的性格,做妻子的展现出咄咄逼人的性格,结果会是怎样的。

文化水平较高的人都会有这种倾向,但是关于这种改变会出现何种可能,他们却毫无了解,这才是最可怕的。他们没有任何准备,就进入了自己的后半生。社会上有没有专门的大学,只招收大约四十岁的学生,教授他们迎接接下来的人生的方法,一如一般的大学,专门为青年们设立,教授给他们社会生活的所有相关知识?没有,这样的大学在实际中是找不到的。我们没有任何准备,就进入了生命的下午。而这时候,我们往往会误以为自己已知的真理和理想必然能与人生的这个阶段相适应,这种想象让情况变得更加恶劣。由于早上的好东西,晚上就会失去价值,早上的真实事物,晚上就会变得虚无,因此,要想以人生早上的规划为依据,度过人生的下午,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我的病人中有不少都上了年纪,我为他们做心理治疗,且经常进入他们的灵魂深处,探寻其中的秘密。我的经验告诉我,这是一项根本原理,适用于任何情况。

媒体评论

荣格所提供的心理学方法引人入胜,在今天仍能鼓励人们越过牧师而选择相信医生,帮助人们重新找回生活的意义。

——英国《卫报》

荣格首次指出,在人类所面对的诸多危机中,缺失生活意义的危机是其他一切危机的根源。不论我们将自己定义为现代人、晚期现代人还是后现代人,我们的窘状都在荣格的笔下跃然纸上。荣格认为,任何一个领域——政治生态、哲学或者宗教——的任何一项决策,都必须考虑并尊重心灵,这一提议至今发人深省。

——英国埃塞克斯大学分析心理学教授安德鲁 塞缪斯

非常喜欢荣格的文字,真的相见恨晚。心理学的备受质疑,精神分析的雾里看花,科学的局限,宗教的衰微,对复杂的人类心理问题的脉脉关怀和直指症结的毫不留情。在面对自己,面对人类共同的终极问题上,没有盲目的乐观,而又有直面的力量,真是不得不感慨。

——豆瓣读者评论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免责声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