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是作者在总结多年教学与研究经验的基础上编写完成,主要介绍了ArcGIS的使用基础、ArcGIS空间分析工具以及地学分析实例。内容包括:ArcGIS简介、ArcMAP基础操作、数据的创建与编辑、数据变换、矢量数据的空间分析、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三维分析、空间统计分析、水文分析以及空间分析建模等。此外,本书还配有具典型性意义的实例分析及大量的随书练习材料,并在光盘中辅以相应数据,以便于学生课后练习和复习。
《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强调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与易读性的结合,可作为高等院校地理信息系统、地理学、测绘学等相关学科学生的教材,也可为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规划管理等部门的科技人员提供参考。
前言
及时章 导论
1.1地理信息系统
1.1.1基本概念
1.1.2 GIS系统构成
1.1.3 GIS功能与应用
1.1.4 GIS技术与发展
1.2 GIS空间分析
1.2.1空间分析
1.2.2基于GIS的空间分析
1.2.3常用GIS平台空间分析功能比较
1.3 ArcGIS 9概述
1.3.1 ArcGIS 9体系结构
L 3.2 ArcGIS 9软件特色
1.3.3 ArcGIS 9空间分析
第二章 ArcGIS应用基础
2.1 ArcMap基础
2.1.1 ArcMap的窗口组成
2.1.2新地图文档创建
2.1.3数据层的加载
2.1.4数据层的基本操作
2.1.5数据层的保存
2.2 ArcCatalog应用基础
2.2.1 ArcCatalog基础操作
2.2.2 目录内容浏览
2.2.3数据搜索
2.2.4地图与图层操作
2.2.5地理数据输出
2.3 Geoprocessing空间处理框架
2.3.1空间处理框架的基本介绍
2.3.2ArcToolbox应用基础
2.3.3 ArcToolBox内容简介
第三章 空间数据的采集与组织
3.1 Shapefile文件创建
3.1.1创建Shapefile和dBASE表
3.1.2添加和删除属性项
3.2 Coverage文件创建
3.2.1创建新的Coverage和INFO表
3.2.2建立拓扑
3.2.3定义Coverage的坐标系统
3.2.4 Coverage维护操作
3.3 Geodatabase数据库创建
3.3.1 Geodatabase概述
3.3.2 Geodatabase建立的一般过程
3.3.3创建一个新的Geodatabase
3.3.4建立数据库中的基本组成项
3.3.5向Geodatabase加载数据
3.3.6进一步定义数据库
3.4数据编辑
3.4.1图形编辑
3.4.2属性编辑
3.5实例与练习
3.5.1某地区地块的拓扑关系建立
3.5.2某市区几何网络的建立
第四章 空间数据的转换与处理
4.1投影变换
4.1.1定义投影
4.1.2投影变换
4.1.3数据变换
4.2数据格式转换
4.2.1数据结构转换
4.2.2数据格式转换
4.3数据处理
4.3.1数据裁切
4.3.2数据拼接
4.3.3数据提取
4.4练习:数据更新变换
第五章 空间数据的可视化表达
5.1数据符号化
5.1.1矢量数据符号化
5.1.2栅格数据符号化
5.2专题地图编制
5.2.1版面设计
5.2.2制图数据操作
5.2.3地图标注
5.2.4地图整饰
5.2.5地图输出
5.3实例与练习——制作上海市行政区划图
第六章 GIS空间分析导论
6.1空间分析的数据模型
6.2 GIS空间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6.2.1栅格数据分析的模式
6.2.2矢量数据分析方法
6.2.3空间统计分析与内插
6.2.4三维空间分析
6.3 ArcGIS 9空间分析模块和功能
第七章 矢量数据的空间分析
7.1缓冲区分析
7.1.1基本概念
7.1.2缓冲区的建立
7.2叠置分析
7.2.1图层擦除(Erase)
7.2.2识别叠加(Identity)
7.2.3交集操作(Intersect)
7.2.4对称区别(symrnetrical Difference)
7.2.5图层合并(Union)
7.2.6修正更新(Update)
7.3网络分析
7.3.1网络的组成和建立
7.3.2网络分析的预处理
7.3.3网络分析的基本功能和操作
7.4实例与练习
7.4.1市区择房分析
7.4.2最短路径问题分析与应用
第八章 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
8.1设置分析环境
8.1.1加载分析模块
8.1.2设置工作路径
8.1.3设置单元大小
8.1.4设置分析区域
8.1.5选择坐标系统
8.1.6管理过程文件
8.2距离制图
8.2.1距离制图基础
8.2.2直线距离
8.2.3区域分配
8.2.4成本距离加权
8.2.5最短路径
8.3密度制图
8.4表面分析
8.4.1栅格插值
8.4.2等值线绘制
8.4.3地形因子提取
8.4.4山体阴影
8.5统计分析
8.5.1单元统计
8.5.2邻域统计
8.5.3分类区统计
8.6重分类
8.6.1新值替代
8.6.2旧值合并
8.6.3重新分类
8.6.4空值设置
8.7栅格计算
8.7.1数学运算
8.7.2函数运算
8.7.3栅格计算器
8.8实例与练习
8.8.1学校选址
8.8.2寻找路径
8.8.3熊猫分布密度制图
8.8.4 GDP区域分布图的生成与对比
8.8.5山顶点的提取
第九章 三维分析
9.1创建表面
9.1.1栅格表面的创建
9.1.2 TIN表面的创建
9.2表面分析
9.2.1计算表面积与体积
9.2.2坡度与坡向的计算
9.2.3可视性分析
9.2.4提取断面
9.2.5表面阴影
9.2.6表面长度的计算
9.3 ArcScene三维可视化
9.3.1要素的立体显示
9.3.2设置场景属性
9.3.3飞行动画
9.4数据转换
9.4.1二维要素三维化
9.4.2表面数据的矢量转换
9.5实例与练习
9.5.1地形指标提取
9.5.2地形特征信息提取
9.5.3表面创建及景观图制作
9.5.4污染物在蓄水层中的可视化
9.5.5模拟场景飞行
第十章 地统计分析
10.1地统计基础
10.1.1基本原理
10.1.2克里格插值
10.1.3 ArcGIs地统计分析
10.2探索性数据分析
10.2.1数据分析工具
10.2.2检验数据分布
10.2.3寻找数据离群值
10.2.4全局趋势分析
10.2.5空间自相关及方向变异
10.2.6多数据集协变分析
10.3空间确定性插值
10.3.1反距离加权插值
10.3.2全局多项式插值
10.3.3局部多项式插值
10.3.4径向基函数插值
10.4地统计插值
10.4.1克里格插值基础
10.4.2普通克里格插值
10.4.3简单克里格插值
10.4.4泛克里格插值
10.4.5指示克里格插值
10.4.6概率克里格插值
10.4.7析取克里格插值
10.4.8协同克里格插值
10.5练习:克里格方法内插生成高程曲面
第十一章 水文分析
11.1无洼地DEM生成
11.1.1水流方向提取
11.1.2洼地计算
11.1.3洼地填充
11.2汇流累积量
11.3水流长度
11.4河网的提取
11.4.1河网的生成
11.4.2 Stream Link的生成
11.4.3河网分级
11.5流域的分割
11.5.1流域盆地的确定
11.5.2汇水区出水口的确定
11.5.3集水流域的生成
11.6实例与练习
11.6.1山脊、山谷线的提取
11.6.2地形鞍部的提取
11.6.3沟谷网络的提取及沟壑密度的计算
第十二章 空间分析建模
12.1空间分析模型与建模
12.1.1空间分析模型及其分类
12.1.2空间分析建模
12.2图解建模
12.2.1基本概念及类型
12.2.2图解模型的形成过程
12.2.3实例分析
12.3脚本文件
12.3.1简介
12.3.2脚本编写基础
12.3.3创建脚本文件
12.4实例与练习
12.4.1明暗等高线制作
12.4.2提取坡向变率(SClA)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