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与国际汉语教学》内容选自Michael Byram教授在2016年夏季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举办的“跨文化交际与国际汉语教育高级讲习班”上的四场讲座,介绍了语言教学中较少关注到的目标,即人文主义与教育目标——用于加深学习者对自身及所处社会、对他者的社会及文化生活方式的批判性理解。本书阐释了一些基本的概念,如“文化”“能力”“社会身份”,并进一步说明这些概念如何为建立一个系统的、理论基础扎实的方法做奠基,从而为语言教学加入文化的维度。Michael Byram教授在阐释过程中运用了大量不同国家英语及其他语言教学的实例,并就该方法如何在国际汉语教学领域中实施提出建议。很多教师和研究者慕名而来,并就国际汉语教学中的问题,与Michael Byram教授进行了积极的互动。本书采用英汉对照的形式,方便国际汉语教师与第二语言教学研究者阅读使用。
《跨文化交际与国际汉语教学》是目前市场上少有的中英文左右对照的学术书,语言亲切易懂,提高研读效率;介绍语言教学中较少关注到的目标——人文主义与教育目标;实例丰富,紧贴教学实际;每篇讲座末均有“交流互动”环节,有助于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问题;随书赠送现场讲座视频(可网络下载),立体性阅读体验帮助读者加深理解。
Michael Byram,剑桥大学丹麦文学博士,英国杜伦大学教育学荣休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外语教学与研究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并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与欧洲委员会展开合作。现为卢森堡大学客座教授,英国东英吉利大学访问教授,北京语言大学名誉访问教授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名誉顾问教授。其著作多涉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下的公民教育,如《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与评估》(1997)、《从外语教育到跨文化公民教育:文集与思考》(2008)以及与Irina Golubeva、Han Hui、Manuela Wagner合编的《跨文化公民教育:从理论到实践》(2017)等。此外,他还参与编写了《劳特利奇语言教学与学习百科全书》。
目录Contents引言Introduction 跨文化交际语言教学(ICLT) 的基本概念Fundamental Concept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ICLT) 课程与课程规划Curriculum and Lesson Planning 评价与评估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批判性思维与人文主义目标Humanistic and Critical Approaches 参考文献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