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青藏历史移民与民族文化的变迁图书
人气:29

青藏历史移民与民族文化的变迁

绪论 移民是人口和社会变迁的基本形式之一,中国历史上规模庞大、分布广泛的移民活动,对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中国文化自诞生之日起,便以迁徙、聚合、战争、贸易为中介,在相互碰撞的过程...
  • 所属分类:图书 >文化>民族文化  
  • 作者:[王志强],[俞丽娟] 著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67120815
  •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2
  • 印刷时间:2016-02-01
  • 版次:1
  • 开本:大32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民族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个民族都拥有一定的文化特质。而文化的发展史和人类自身发展的历史一样,无时不处在变迁中,各民族相互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使文化的变迁成为永恒的社会现象。而对文化内涵的研究,则应提供一把解读文化或文明的钥匙。以文化人类学的眼光去审视民族文化的发展,任何一个民族及其文化体系的孕育、发展和传承都不可能在孤立的过程中完成,都会或多或少地借鉴或融合他族的成分。

我们这里所说的青藏高原文化,便可以分为高原本土文化和高原聚合文化两大部分。本土文化的主要内涵包括以原始信仰为核心价值体系的原始自然宗教文化和民俗信仰,主要是以高原传统的自然宗教——苯教和民间文化观照下的民俗信仰为主要内容;聚合文化则主要指沿着青藏高原不同时期所开辟的民族走廊,犹如潮涌的历代移民裹携着不同民族、族群及其文化板块,在相互碰撞与交融中,重新聚合、层累、叠加所形成的文化新质。

编辑推荐

中国几千年来民族迁徙、民族互融的漫长历史,也正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形成的历史。揭示青藏高原多民族分布格局形成的历史由来及其文化变迁的历程,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更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作者简介

丛书主编朱恒夫,二级教授。在南京大学先后获得学士、硕士与博士学位。现为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艺术论丛》主编、中国傩戏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戏曲学会常务理事。长期致力于戏曲学、文献学、傩文化研究,主持过多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古委会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获得过国家民间文艺著作奖“山花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一等奖等多种奖项。

目录

绪论

及时章 青藏高原的地理人文与民族分布

及时节 地理位置与人文环境

第二节 道路交通与民族文化走廊

第三节 青藏高原多民族分布格局

第二章 青藏史前移民与高原文化的传播

及时节 青藏史前文化

第二节 古羌人部落的发展与昆仑神话

第三节 青藏高原最早的移民活动与“玉石之路”

第四节 苯教的传播与高原民族文化的古风神韵

第三章 秦汉时期的高原移民与民族文化的选择

及时节 秦汉时期高原羌人的迁徙

第二节 “羌戎”分野与高原民族的文化适应

第三节 汉初的高原屯田移民与高原农耕文化的发展

第四节 “丝路羌中道”民族走廊与高原民族文化的开放

第四章 南北朝时期的高原移民与民族文化的共适

及时节 十六国时期的高原东部移民

第二节 鲜卑吐谷浑人的史诗性迁徙

第三节 “吐谷浑”道上的民族文化交流

第四节 北方胡系民族移民与高原民族文化的共适

第五章 唐蕃时期的高原移民与民族文化的互动

及时节 隋唐二代的高原屯田移民

第二节 吐蕃的军事移民扩张与文化的东传

第三节 佛法传播与高原文化圈的逐步形成

第四节 唐蕃民族走廊与汉藏文化的互动

第六章 两宋时期的高原移民与民族文化的变迁

及时节 吐蕃的分裂与青唐政权的建立

第二节 宋开西河与汉族军民的大规模移民

第三节 “丝路河湟道”民族走廊上的文化共适

第四节 佛教文化的后弘期与高原风俗的变迁

第七章 蒙元时期的高原移民与民族文化的同构

及时节 蒙元时期对高原的统治

第二节 “西域亲军”与高原伊斯兰文明的传播

第三节 神佛互渗下的信仰重构

第四节 藏彝民族走廊与藏东移民文化

第八章 明朝时期的高原移民与民族文化的传承

及时节 明代对高原的屯垦移民

第二节 东西蒙古对高原的军事移民

第三节 涵化视阈中的青海土著族群

第四节 高原移民记忆与口承叙事传统

第九章 清代的高原移民活动与民族文化的共享

及时节 清初的高原政治生态与移民活动

第二节 清中后期高原的社会矛盾与近代高原的文化性格

第三节 青藏高原多元文化圈与民族文化的跨族群传播

第四节 青藏高原民俗文化的共享与整合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