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李奇微关于朝鲜战争(中国方面称"抗美援朝")的回忆录。与许多西方作者不同的是:作为朝鲜战争期间"联合国军"的战地总司令,李奇微身临其境,亲历了这场战争的残酷,这一点是其他类似著作作者不曾有过,也不可能拥有过的经历;另外在其回忆录中,李奇微并未过多谈及中国方面的情况,而是在书中对美国当时的亚太政策的失误,特别是对当时美国国内的政治环境进行了充分的反思与介绍,这也是其他写过"朝鲜战争"这个题材的西方作者所从未有过的,同时亦是本书的看点。
了解一下战场上我们的对手是怎样解读这场战争的。
李奇微:美国前陆军四星级上将,是二战后美国军界的一位传奇并富有争议的人物,也是朝鲜战争的指挥者之一。
前言
及时章 黎明静寂之地
暴风雨来临的前兆
第二章 挑战与应战
史密斯特遣队的英勇抵抗
第三章 联合国军在进攻
仁川登陆和突出重围
第四章 鸭绿江畔大祸临头
中国人参战陆战第1师且战且退
第五章 命令改变
我接手第8集团军重鼓斗志转入进攻
第六章 总统与将军
麦克阿瑟被免职前因后果中国人被赶了回去
第七章 停战谈判和相持
在山岭上苦战敌人的本性
第八章 几个月
战俘骚乱克拉克接替了我的职务签署停战协定
第九章 问题与答案
麦克阿瑟辩论的意义军事与政治影响
总结教训
已汲取的和未汲取的这些教训对于我们寻求和平的意义
附录
对朝鲜半岛的地理、历史、气候、经济总量及其人民一无所知的人,根本无法理解朝鲜战争。
半岛的脊梁太白山脉沿日本海海岸自北向南延伸,将朝鲜半岛天然一分为二,但无论在地理上、战略上、经济上还是种族上,朝鲜都是个统一的整体,如同人的四肢之于身体,每个部分都不可或缺。用三八线把朝鲜半岛一分为二纯属偶然,至今也没有人能确切地说出是谁最早建议这样做的,或许我们可以理解为仅仅是为了军事上的便利,而且这对于当时的军事学家来说也是小事一桩。
其实三八线根本不是一条真正意义上的边界,因为它既不能用作军事防御,也不具有任何历史意义。居住在三八线以北和以南的朝鲜人语言和饮食相同,服饰和习俗无异,而且还怀有同样的民族自豪感。
尽管历史上曾遭受别国的侵略和奴役,但朝鲜在它的人民心中一直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而且朝鲜人民长期以来一直渴望自己管理国家的事务。但是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朝鲜半岛多灾多难,有史以来几乎就一直是个战场。俄国和日本都曾不顾国际保障,试图吞并朝鲜半岛。尽管美国政府多次保障会在朝鲜遭受袭击时提供援助,但在1950年6月以前,美国从未在这个弱小王国遭受不幸时施以援手,把它解救出来。
朝鲜半岛全长约600英里,就象亚洲大陆伸出的一根短粗的拇指。它正对着日本四大岛屿中最南端的九州,中问只隔着狭窄的对马海峡,极易招致对岸的入侵。从朝鲜半岛的重要港口釜山到日本内海的门户下关,航程只有100英里多一点。朝鲜半岛位于亚北极区的日本海和亚热带的黄海之间,这也许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这个国家有着极端温度的原因。尽管朝鲜位于温带,与肯塔基州在同一纬度上,但在其北部6000英尺高的陡峭山岭上,冬季严寒时气温可达华氏零下50摄氏度;而在南方的稻米之乡,夏季的酷热让人透不过气来。步兵会遇到各种严峻的考验:厚厚的积雪,泥泞的道路,夏日的倾盆大雨,冬季的致命严寒……不过,这里也有绿油油的稻田,土地肥沃,景色明媚,美不胜收。
……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