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爱国、张从田的《长征记(精)》以恢弘的气魄 和生动的笔触,高屋建瓴地观照了举世闻名的长 征的整体过程。从宏观到微观,从全景到特写,作者 立足高点、视野开阔,满怀豪情又细致入微地对读者 做出详尽的解说,娓娓道来的描摹同时,不乏激情澎 湃的挥洒。作者深入到繁杂材料内部,在以往研究、 介绍的区域之外,做了深入的述说与阐发,挖掘出 具深刻内涵的命题,对于提升人们对长征固有的认知 ,具有崭新的意义。为与众不同的是,作者身为中 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的专家,常年处在军史研究 的线,接触到大量有关长征的历史文献资料,随 着时代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一些材料得以陆续解密 ,这就为作者们在本书中加自如、扎实、、客 观地书写人类历史上这一伟大壮举,创造了条件。这 种近水楼台的便利与分寸把握,不是一般作者可以具 备的,故而,作者位于专业与文献的双重优势,同时 又是出版过军事文学类作,他们在纪念长征胜利80 周年之际,联袂奉献的这部军事文学巨,必将为 2016年的图书市场带来耀眼的光芒。
80年前的故事,今天中国的预言。长征,并非离你我远去,不了解长征的真相,就无法理解蕴藏在中国人民身上的巨大能量和当前中国大地上发生的巨变。《长征记》以恢弘的气魄和生动的笔触,从宏观到微观,从全景到特写,观照了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
作者曲爱国、张从田,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的专家,常年处在军史研究的前沿,有条件直接接触到大量关于长征的历史文献资料。这就为作者更加、客观地书写长征提供了独特的优势。作者遴选的大量珍贵历史照片即是例证。
长征已经深深镌刻在人类文明史册上。作为创造这一奇迹的英雄们的后人,我们必须铭记这样的辉煌与荣光,并从中汲取力量为新时期新长征作出应有的贡献。
曲爱国,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部长,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员。兼任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秘书长、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军事历史分会会长。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同年进入军事科学院从事军事历史研究工作,历任思想研究所所长、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副部长等职。
引 子 踏上长征路
“长征”名称的来源
去留心绪都嫌重
坚持中央苏区斗争的红军部队
十送红军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实力统计
及时编 闯关夺隘突重围
及时章 突破三道封锁线
突破及时道封锁线
突破第二道封锁线
突破第三道封锁线
城口奔袭战
借道陈济棠
中央红军长征初期序列表(1934年10月~12月)
第二章 血战湘江
抢渡潇水
大战前夕
决战湘江
白崇禧让道
红34师的一战
第三章 红2、红6军团发动湘西攻势
决策北进
设伏龙家寨
横扫湘西
买桥
模范会师
红2、红6军团序列表(1934年10月~12月)
第四章 黎平转兵
通道会议
黎平会议
猴场会议
惩处纵火者
《关于注意与苗民关系,加强纪律检查的
指示》084
红军长征翻越的及时座高山——老山界
赠衣
第五章 突破天险
突破乌江
智取遵义
勇夺娄山关
激战江界河
乌江架浮桥
强渡乌江英雄谱
第六章 红25军开始长征
奔向伏牛山
西进陕南
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
独树镇战斗
庚家河战斗
“七仙女”求出征
第二编 驰骋川、滇、黔、康
第七章 历史性的转折
“‘中央队’三人团”
遵义会议的准备
遵义会议
改变知识分子待遇问题的规定
告白军
红军到,干人笑
遵义会议参加者名单
第八章 四渡赤水(上)
土城战斗
一渡赤水,扎西整编
二渡赤水,重占遵义
遵义大捷
“鸡鸣三省”
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
激战娄山关
扎西整编后中央红军序列表
第九章 四渡赤水(下)
鲁班场战斗
三渡、四渡赤水
再渡乌江
威逼贵阳
贺子珍负伤
战略骑兵:红9军团
中共中央三人军事指挥小组
第十章 巧渡金沙江
挥师入滇
兵临昆明
巧取皎平渡
渡过金沙江
龙云献地图
巧夺渡口
智取三城
第十一章 彝海结盟
围攻会理
连过三关
穿过彝民区
《中国工农红军布告》
会理会议
盟誓彝海
第十二章 强渡大渡河
激战安顺场
两军夹江行
勇夺泸定桥
安顺场问古
强渡大渡河的十七勇士
第三编 草地风云
第十三章 强渡嘉陵江,红四方面军开始长征
决策西进
突破嘉陵江
决战江油
北川河谷之战
土门战役
扫荡岷江两岸
攻克剑门关
激战千佛山
坚持川陕地区斗争的红军游击队
中坝决战
红四方面军开始长征后编制序列(1935年4~8月)
第十四章 翻雪山
闯过飞越岭
奇袭天全、芦山
进入藏民区
翻越夹金山
红军过硗碛
遇险
杨森让路
第十五章 懋功会师
红四方面军部队西进接应
达维会合
两军同庆
两河相会
两大主力会合歌
维古河畔徐彭会
《伟大的会合》
第十六章 从两河到沙窝
分歧初显
松潘战役
沙窝会议
两河口会议
芦花会议
中央红军、红四方面军整编后编制序列
(1935年7月~8月)
第十七章 过草地
风波再起
毛儿盖会议
穿越草地
包座战斗
“指示我们过草地”
一口行军锅
真挚的同志情谊
第十八章 惊心动魄的一幕
中央的苦心
北上?南下?
危急时刻
走出险区
“吕端大事不糊涂”
“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
中共中央为执行北上方针告同志书
第四编 挥师北上,奠基陕北
第十九章 红25军与陕甘红军会师
红25军转战陇东、
红25军到达陕甘苏区
永坪会师,组建红15军团
劳山战役和榆林桥战斗
“仁义之师”
吴焕先之死
红15军团编制序列
第二十章 红一方面军主力到达陕北,结束长征
突入甘南
哈达铺整编
确定落脚点
六盘山上
到达吴起镇
俄界会议
砍“尾巴”
勇夺腊子口
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编制序列
(1935年9月~10月)
第二十一章 红一方面军丰力与红15军团会师
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
象鼻子湾会师
奠基礼——直罗镇战役
“刀下留人”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
给陕北工农劳苦群众书
第二十二章 巩固与扩大陕甘苏区
瓦窑堡会议
东征准备
东征山西
西征作战
晋西会议
三大禁条、四大注意
“以发展求巩固”
红一方面军东征作战序列
第五编 三军大会师
第二十三章 红四方面军南下川康边
南下天、宝、芦
百丈决战
西进甘孜
党中央对的教育挽救
“不沉的‘航空母舰’”
征服“神山”
和红军大学
张浩的使命
红军第四方面军南下作战期间组织序列
(1935年9月~1936年年初)
第二十四章 红2、红6军团开始长征
刘家坪决策
突围湘黔边
乌蒙山回旋战
抢渡金沙江
巧渡乌江
“我们的一个十分亲切而又可敬的朋友”
独臂将军
红军第2、第6军团长征时的组织序列表
(1935年11月~1936年6月)
第二十五章 甘孜会师
红2、红6军团北上西康
两军会师
甘孜会议
与中甸归化寺
总司令与格达活佛的情谊
任弼时智救廖承志
第二十六章 红二、红四方面军北上甘南
穿越草地
任弼时积极促进党内团结
横扫甘南
岷州围攻战
《“死而复生”的师政委》
百姓智救红标语
红二、红四方面军会师北上期间组织序列表
第二十七章 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
宁夏战略计划
北上?西进?
会宁会师
将台堡会师
一战——山城堡战役
庆祝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通电
(1936年10月10日)
会宁会师遗址长联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歌
三大主力红军会师时的组织序列表(1936年1O月)
结语 永恒,长征!
离别的日子终于到了,依依惜别之情笼罩着苏区的每一块土地。
时任红1团团长的杨得志回忆说:“战争年代,出发和上前线,上前线和打仗,几乎是同义词。以往,部队的指战员听说要上前线,不用动员也会‘嗷嗷’地叫起来。但这次出发,气氛却截然不同。虽然当时谁也不知道这是要撤离根据地;谁也不知道要进行跨越11个省的万里长征;谁也不知道此一去什么时候才能转回来,但那种难分难舍的离别之情,总是萦绕在每个人的心头。赶到雩都河边为我们送行的群众中,除了满脸稚气、不懂事的小孩子跑来跑去,大人们的脸上都挂着愁容,有的还在暗暗地流泪。老表们拉着我们的手,重复着一句极简单的话:‘盼着你们早回来,盼着你们早回来呀!’连我们十分熟悉的高亢奔放的江西山歌,此时此地也好像变得苍凉低沉了。令我难以忘怀的是,那些被安排在老乡家里治疗的重伤员和重病号也来了。他们步履艰难地行走在人群之间,看来是想寻找自己的部队和战友,诉诉自己的衷肠。……我也想过,或许有的伤员会赶上来,但是直至部队进入了湖南,我们团留下的同志却没有一个能赶上来……”
夕阳西下,秋风萧瑟。10月17日黄昏,战略转移的中央红军部队从雩都、花桥、潭头圩(龙石咀)、赖公庙、大坪心(龙山门)、峡山圩(孟口)等10个渡口,踏着突击架设的浮桥,渡过雩都河,开始了突出重围的行动。中央红军踏上了漫漫长征路。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开始了。
没有人能够想到,此次西征行动竟然是与中央苏区的长久告别,中央苏区从此将陷入白色恐怖下的浩劫,直到十五年后,红军的后代人民解放军部队方打回苏区,与亲人相聚。
二渡赤水,重占遵义
红军回师黔北,打乱了国民党军的围堵部署。川军潘文华部3个旅急忙由扎西地区掉头向东追击。而贵州军阀王家烈则手忙脚乱,从遵义附近拼凑所有的力量向娄山关增援,并从各地调兵填补
遵义地区的防务空白。薛岳也不敢怠慢,急调吴奇伟纵队第59、第93师由贵阳向遵义开进。
红军不给国民党军任何喘息的机会。巧妙调度,指挥红军迭出重拳,导演出了长征之后较大的一次胜利。
为保障主力作战,红军派出了红5军团第37团吸引与迷惑川军追兵。红37团在团长李屏仁、政委谢良的指挥下,声东击西,诱敌牵敌,摆出了北渡长江的姿态,将川军逐步引向了温水。当川军发觉红军只有一个团,转头向东重新展开追击时,已经落后红军主力三四
天的路程。
在红37团牵制川军的同时,红军主力开始向遵义方向迅猛推进。由川南到遵义,桐梓是头道大门,娄山关是第二道也是最重要的关隘。过了娄山关,一路下坡到遵义,无险可守。
王家烈深知娄山关的重要,派出亲信第1旅旅长杜肇华率全旅并指挥第15团,固
守娄山关,并死令必须固守两天,以便中央军吴奇伟部能够到达遵义。红军同样将夺取娄山关,作为再占遵义的关键一仗。中革军委将夺关攻坚的任务,交给了善打硬仗、善于攻坚的红3军团,同时令红1军团随后跟进,统一归、杨尚昆指挥。红5、红9军团则在桐梓一线迟滞、阻击追击的川军。
25日,攻占娄山关的战斗打响。前锋红13团在团长彭雪枫、政委李干辉的指挥下,以一部兵力从左侧后迂回,首先攻占主峰点余山,然后居高临下,猛打猛冲,一举夺关。黔军的反扑接踵而来,而且兵力越来越大,达到了六个团。红13团沉着迎战,寸土不让,与敌军展开激烈的拉锯战。双方反复争夺阵地,红13团始终屹立在
关口之上。黔军退守黑神庙一线,凭险固守。
红3军团以红12团投入战斗,与红13团并肩向黔军阵地发起进攻。黔军死守阵地,并不时发动反击,战斗形成僵持局面。调整部署,令红12团正面迎敌,红13团和红10团从左右两侧迂回,另以红11团从关隘的左侧远程奔袭板桥,彻底切断黔军退路。
各路红军向黔军防线发起进攻。红11团远程奔袭,攻占黔军后方通往遵义的要点板桥,黔军防线因此全线动摇。红3军团主力趁势猛攻,黔军终于不支,后退变成了大逃亡。
走过激战后的娄山关战场,面对如血残阳和被红军征服的雄关,不由得诗兴大发,当即填《忆秦娥 娄山关》一首,抒发豪情: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
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娄山关失守,遵义城危在旦夕。但王家烈已经是无路可退,他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赶来救援的中央军吴奇伟纵队身上。这时,吴奇伟率第59、第93师已经渡过乌江,正向刀靶水推进,距离遵义只有几十公里。王家烈拼凑残兵败将,坐镇遵义城,指挥六个多团,企图凭借遵义城的险要地势,固守待援。
这当然只是王家烈的一厢情愿。在红军面前,他的一切希望都只能化为泡影。攻占娄山关后,的目光不仅投向了遵义城,而且盯住了前来增援的中央军吴奇伟部,在筹划一个更大的胜利:不仅攻占遵义,歼灭黔军,而且要歼灭中央军吴奇伟纵队,而制胜的关键,就是先敌一步,重占遵义。
红1、红3军团双箭齐发,紧追逃窜的黔军。中革军委命令:“一、三军团集中全力实行迂回,务期于27日马到成功,勿使良机稍纵。”红3军团部队于26日在董公寺、高坪、大桥一带冲破黔军的及时道外围防线,随后又于27日拂晓在石子铺(今十字铺)等地击溃黔军的第二道外围防线,直抵遵义城下。
但情况依旧危急。中央军吴奇伟纵队已经逼近遵义,预计28日即可到达,而黔军援军也在从各个方向向遵义开进。如果红军无法迅速占领遵义,则不但将失去先机,在尔后的作战中陷入被动,而且能否攻占遵义也未可知。27日下午3时,中革军委电示红1、红3军团,通报敌情,强调遵义攻城战斗“情况如此迫切,而又是转圜战局的战役”。红1军团、红3军团调整部署,协同发起攻城战斗,仅用不到一个小时,就于黄昏攻克了遵义新城。
红军随即转入攻击老城的准备。红3军团参谋长邓萍亲自到前沿观察老城地形和守军部署,不幸被流弹击中光荣牺牲。随即接任红3军团参谋长职务。
当晚,红军发起进攻。红12、红13团担任主攻任务,红13团第1连连长邹方迪率突击排搭起“人梯”,悄悄爬上城墙,一顿手榴弹打得城上黔军晕头转向,弃械逃跑。突击队迅速架起云梯,队员们接连登城,突入城内,很快打开了南城门。红3军团主力如潮水般入城,占领了遵义老城。
遵义大捷
红军攻占遵义的同24小时,国民党军吴奇伟纵队到达了遵义近郊。但毕竟晚到一步,失去了先机。尽管如此,吴奇伟依旧踌躇满志,认定红军长途跋涉,连番激战,已经是强弩之末,而其所率的两师部队刚刚经过休整补充,装备精良,加上黔军部队,足以取胜。因此决定,集中中央军与黔军部队全力反攻,坚决收复遵义。
28日,吴奇伟在遵义城南郊忠字铺与仓皇出逃的王家烈会晤,确定以第59师第553、第558团和第93师之一个团为主攻部队,经桃溪寺向遵义南郊的红花岗、老鸦山攻击;黔军第8、第9团为助攻部队,由忠字铺向北攻击,配合第59师行动;第93师主力和第59师第555团位于忠字铺地区作为预备队。
遵义西南的老鸦山、红花岗,两山并立,既构成了遵义的南部屏障,又是遵义城的制高点。欲取遵义,必先控制两山。吴奇伟志在必得,亲自指挥第59师向红花岗、老鸦山推进。然而,他没有想到的是,他所部署的一切,早已在的计算之中,且红军已经严阵以待,正静候他的部队。
作战指挥的重要特点是慎重初战,初战必胜,同时强调全局在胸,在打及时仗之先,就想到第二、第三、第四仗如何打。特别是初战获胜,战局发生变化时怎样打,如何发展胜利,巩固胜利。奔袭桐梓,夺取娄山关,抢占遵义,只是为回师黔北作战所造的“势”,而聚歼吴奇伟纵队才是他所寻求的“果”。攻占遵义城的战斗尚在进行,的目光就已经紧紧盯住了来援的吴奇伟纵队,决心抓住吴奇伟部孤军冒进,黔军迭遭打击畏缩不前,尾追的川军则被阻止于桐梓以北的有利时机,集中主力在遵义以南的忠字铺地区歼灭吴奇伟部。
2月27日,中革军委电示红1、红3军团:应于27日晚解决遵义城中之敌,“另以
有力部队乘胜跟踪退敌,并截击其左侧,直与其援敌保持接触,侦查其部署,而一、三军团主力则在残敌解决后,集结于遵义城南适当地点,先准备今(27日)夜或明二十八日拂晓攻击敌增援部队。”遵义城的战斗结束后,红军部队立即转入了迎击吴奇伟部的作战准备。中革军委的部署是:以红3军团固守红花岗、老鸦山等要点,顶住中央军的进攻,而以红1军团实施侧后迂回,直捣吴奇伟指挥部所在地忠字铺一带。与此同时,以红1军团第3团向懒板凳方向,红3军团第11团向鸭溪方向搜索前进,遭遇敌军后,即转入宽大正面的运动防御,节节抗击,待将敌引至遵义城外后,即转入坚守。
28日上午10时,红1军团第3团首先与中央军遭遇。吴奇伟遂按预定计划,驱使主力蜂拥而至红花岗、老鸦山一线。国民党军一个团奉命抢占红花岗,而担负坚守红花岗任务的红3军团第11团此时恰好也由遵义城进到红花岗下。团长邓国清、政委张爱萍见状,马上令第2营跑步,坚决抢到敌军之前占领红花岗。2营官兵奋力奔跑,先敌一步登上了山顶,一顿手榴弹将已爬上山顶的敌军赶下了山坡。国民党军投入一个多团对红花岗实施轮番冲击,但均被击退。又以一个团从左侧对2营实施包围,被红11团第1营迎头痛击,败下阵去。在红花岗激战的同时,红10团控制了老鸦山主峰,其他部队也陆续与进攻的敌军进入交战。于是,从遵义通往贵阳的公路两侧方圆二十里的山区,战火四起。红军与中央军战成一团。
在中央军的主攻方向红花岗,红11团沉着迎战,依山势构成了野战阵地,将进攻的敌人死死钉在了阵地前。双方陷入对峙,吴奇伟暴跳如雷,训令第59师师长董万和全力进攻,并将大部分的火炮都调到红花岗一线,对准山顶猛烈轰击,打得山石横飞,树木断折,枯草燃烧,企图首先拿下红花岗,然后直取遵义城。但是,无论中央军如何进攻,却始终无法越雷池一步。红11团在红花岗上岿然不动。
吴奇伟见红花岗久攻不下,调整部署,以预备队投入战斗,于下午将主攻目标转向了红10团据守的老鸦山。国民党军已是孤注一掷,以一个多师的兵力,从一开始就采取集团冲锋的方式,并出动飞机助战,攻势一次比一次猛烈。红10团在团长张宗逊、政委黄克诚的指挥下,抱定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与进攻之敌反复争夺阵地。阵地失而复得,得而复失,双方展开拉锯战,战斗呈现白热化。国民党军死伤枕藉,红军也减员很大,团长张宗逊负伤,参谋长钟伟剑牺牲。战至下午3时许,国民党军集中飞机、大炮火力狂轰滥炸,并以数倍于红10团的兵力发动总攻。红10团经过长时间激战,弹药殆尽,伤亡很大,官兵们拼尽的力量,与攻上山顶的敌人展开肉搏战,终因寡不敌众,阵地失守。战局骤然紧张。立即令据守红花岗的红11团进行反击。红11团以第3营猛攻两次,都因地势不利,且兵力不足未能成功。
老鸦山丢失,不仅直接威胁了红3军团的整体防线,而且也将威胁到遵义的安全,并可能破坏红军聚歼吴奇伟纵队的整个作战部署。中革军委令红3军团集中所有力量,坚决反击,收复老鸦山,同时将手中一支预备队———军委干部团调归红3军团指挥,投入反击老鸦山的战斗。迅即做出反击部署,以军委干部团在红10团和红11团一部配合下,反击老鸦山;另以红12、红13团从老鸦山的左右两侧猛烈出击,坚决压住敌军的气焰,直至打垮敌人。
各路红军在的指挥下,迅猛地展开攻击。军委干部团在团长陈赓、政委宋任穷的指挥下,从北向南展开主攻,红11团则从左侧配合攻击,红10团也奋勇投入战斗。三个团队相互配合,汇成一股不可阻挡的狂飙。国民党军尽管拼死顽抗,依旧无法阻挡红军的进攻。干部团率先攻上山顶,红10、红11团部队也随后杀到。经过一番近战肉搏,红旗终于再次在老鸦山飘扬。与此同时,从两侧出击的红12、红13团也打垮当面之敌,冲入了国民党军部署的纵深。
吴奇伟部的两个主力师被红3军团死死牵制在老鸦山、红花岗地区,而王家烈的黔军两个团此刻则已土崩瓦解。当红3军团与吴奇伟部激战时,担负侧后迂回任务的红1军团部队已经全线出击。位于水师坝的黔军部队早已被红军打残、打怕,一触即溃。、聂荣臻将目光死死盯紧了吴奇伟的指挥所,命令部队不为沿途敌军所纠缠,直捣国民党军的腹心,向忠字铺地区猛烈攻击。红1军团主力猛打猛进,很快打到了吴奇伟的指挥所附近。这一突如其来的打击,彻底打乱了国民党军的部署,国民党军全线动摇。
吴奇伟、王家烈如梦方醒,明白自己已经落入了红军布下的口袋阵,搞不好就要成为瓮中之鳖,自己也将变为红军的俘虏。在匆忙下达全线撤退的命令后,吴奇伟钻进汽车,带上身边的部队向乌江方向狂奔,王家烈则策马狂奔,逃往新场。
红1军团立即令红2师实施追击,以一部取捷径先敌占领懒板凳,师主力插向乌江北岸,切断敌军退路。红军官兵克服连日征战的疲劳,不顾雨天路滑,勇猛前进。吴奇伟刚刚逃到乌江岸边,红2师部队就跟踪而来。吴奇伟深恐被俘,仓皇过江后,下令砍断江上的浮桥。尚未过江的国民党军部队一千余人和大批辎重物资被红军全部俘获。
吴奇伟侥幸逃脱,他的部属则没有这样幸运。国民党军第59、第93师已经在老鸦山地区与红3军团战成一团,欲进无门,欲退无路,被迫转入防御。17时,红军发起总攻,红1、红3军团并肩突击,仅仅激战一个小时,国民党军部队就彻底崩溃,你挤我推,夺路逃命。红军部队猛烈追击,歼敌第93师大部、第59师一部,其余敌军溃散附近山中,只有小部残敌逃至仁怀及乌江南岸。遵义之战至此胜利结束。
从2月24日至28日,在五天时间内,红军在的指挥下,连下桐梓、娄山关、遵义,歼灭和击溃国民党军两个师又八个团,毙伤两千四百余人,俘敌三千余人,取得了长征以来较大的一次胜利,武器、物资得到充分补充,全军士气空前高涨。而国民党军则遭受了严重的打击,特别是吴奇伟部两个主力师的被歼,沉重打击了嫡系部队的嚣张气焰。捶胸顿足,大骂部下无能,不得不承认此战是“国军追击以来的奇耻大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