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航空安保法是法学体系中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以刑法、行政法与国际法在保护航空安全方面的交叉、互动与协调关系为研究对象的重要理论与现实课题。本书基于刑法、行政法与国际法的视野,围绕现行国际民用航空安保公约的法律框架,现行国际民用航空刑事法规范、国际民用航空治安规范、国际民用航空安保监管规范及其在中国的法律适用,《北京公约》与《北京议定书》的现代化及其与我国刑事立法的衔接,域外航空刑事立法与启示等理论与实务问题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努力借鉴先进的国际航空安保立法与实践经验,以期建立成熟的中国航空安保法学体系,实现我国与国际航空安保立法与实践的衔接与协调,以适应我国航空安保法的理论研究以及相关立法、执法与司法实践的需要。
张莉琼 女,1972年生,新疆乌鲁木齐市人,法学博士。现为天津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民航大学航空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民航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刑法学和航空法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曾在《法学评论》、《甘肃社会科学》、《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公开法学刊物上二十余篇,出版个人专著《集合犯研究》,参编《民航公安刑事执法规范》。
杨 惠 女,1962年生,四川人,法学硕士。现为天津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民航大学航空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民航大学法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航空法学教学与研究工作。曾在《法学杂志》、《现代法学》等公开法学刊物上十余篇,主编《航空法学原理与实例》、《民航公安刑事执法规范》等。
目录
前言/
及时章现行国际民用航空安保公约法律框架概述/
及时节国际民用航空安保公约释义/
第二节现行国际民用航空安保公约的制定背景及批准情况/
第三节国际民用航空安保公约的特征/
第二章国际民用航空安保公约的适用模式/
及时节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理论与实践/
第二节国际民用航空安保公约在我国的适用模式/
第三节我国履行国际民用航空安保公约的基本要求/
第三章现行国际民用航空刑事法规范及其在我国的适用/
及时节现行国际民用航空罪刑规范及其在我国的适用/
第二节现行国际民用航空刑事管辖规则及其在我国的适用/
第三节现行国际民用航空刑事司法协助规则及其在我国的适用/
第四章国际民用航空治安规范及其在我国的适用/
及时节机长空中治安管理权在我国国内法中的体现/
第二节反空中滋扰国际指导文件及其在我国的适用/
第三节处置空中滋扰行为的程序法规范及其在我国的适用/
第四节处置地面扰乱行为的法律规范及其在我国的适用/
第五章国际民航安保监管规范与我国民航安保监管制度/
及时节国家民用航空安保标准及建议/
第二节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保标准及建议/
第三节民用航空承运人安保标准及建议/
第四节民用航空安全检查标准及建议/
第五节民用航空安保质量控制标准/
第六节非法干扰行为应对标准及建议/
第七节国际民用航空安保审计计划及实践/
第六章国际民用航空安保公约的现代化及其立法转化/
及时节《北京公约》与《北京议定书》的现代化/
第二节《北京公约》与《北京议定书》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北京公约》和《北京议定书》对现行公约的修订/
第四节《北京公约》及《北京议定书》与我国刑事立法的衔接/
第七章域外航空安保立法与执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及时节美国航空安保立法/
第二节域外其他国家的航空安保立法/
第三节域外航空安保立法的特征/
第四节域外航空安保立法与执法对我国的启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