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问道“双”:中国大学建设回顾与反思图书
人气:25

问道“双”:中国大学建设回顾与反思

摆在我们面前的这本新著,是《中国教育报》的博学记者储召生同志近年来奔波和思考的结晶。他长期从事高等教育新闻报道和研究工作,对高等教育的诸多热点问题多有采访和报道,以新闻人的敏锐,捕捉新事、发现典型、...
  • 所属分类:图书 >社会科学>教育  
  • 作者:[储召生]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312043291
  •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11
  • 印刷时间:2017-11-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套装:

内容简介

储召生先生是《中国教育报》的博学记者,长期从事高等教育新闻报道和研究工作,对高等教育的诸多热点问题多有采访和报道,以新闻人的敏锐,捕捉新事、发现典型、引导舆论,以媒体人的担当,抓住热点、推动共识、助力发展。《问道“双”:中国大学建设回顾与反思》就是他抓住世界大学和学科建设这个热门话题,进行多方位、多视角采访的结果。

书中对“双”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办学特色、学科建设、本科教学、原创研究、学术规范、人事改革、协同创新等方面都有较为深刻、翔实的论述,对社会公众关心的热点话题作了个性化解读和引导,深刻剖析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苏州大学、汕头大学等高校一系列改革举措,并与闵维方、杨卫、朱清时、李培根等著名高校党政负责人就有关话题进行了对话。

本书论述中所选取的话题有较强的普遍性,选取的高校有较强的代表性,选取的对话有较强的性。通过对客观事实的报道、对当事人思考的传递,帮助我们加深理解“双”建设中的诸多问题,对于正在进行中的“双”建设及普通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改革,都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会长瞿振元先生为本书作序。

编辑推荐

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大学和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要求按照“四个”战略布局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坚持“以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的基本原则,加快建成一批世界大学和学科。

2017年1月24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统筹推进世界大学和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该办法提出,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大学和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该办法规定,每五年一个建设周期,2016年开始新一轮建设。建设高校实行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公布“双”建设高校名单正式公布。

“双”的名单可以说是在“千呼万唤”中才走出来的。在教育部于今年6月份回应网上关于“双”的名单传言时透漏,拟在8月底左右公布终名单,而终时间是9月下旬。名单初现,各种声音“甚嚣尘上”,有赞赏的(赞赏其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新战略规划)、有批评的(批评其为“211工程”“985工程”的新称呼而已),有开心的(部分高校多个专业入选)、有郁闷的(部分知名高校专业入选少或未入选),甚至出现了很多调侃的“段子”。这些声音更多地是“个人”从自身的角度发出的感性的认识。抛开这些有情感或有情绪的“观点”,我们要静下心来好好认识一下“双”:其目的是什么,基础是什么,目标是什么,路径是什么,抓手是什么,可能性如何……

述及“双”,就不得不提及“211工程”和“985工程”,以及它们与“双”建设之间的关系,而这些内容的获知和梳理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说清晰。那么,我们该从何角度、何理路去了解呢?让我们跟随储召生先生的《问道“双”:中国大学建设回顾与反思》一书一起去看看吧!

作者简介

储召生,安徽潜山人。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1999年加入中国教育报刊社,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的新闻报道和研究。采编作品曾获中国新闻奖、教育部新闻奖。现任《中国教育报》编委、周刊中心主任,《高等教育周刊》主编,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宣传工作研究分会常务理事。

目录

“双”不是从天而降(代前言)

及时章 观察

大学都要综合性研究型吗?

建设大学难在哪儿?

西南联大是一面镜子

改革止步于体制都是“找借口”

博导“能上能下”应成社会常态

大学结盟的要义在于协作

中学办得像大学,大学怎么办?

请尊重“赛先生”的专业

中国精英教育的困境

认清“双”建设的杪和根

大学建设迎来“关键时刻”

第二章 聚焦

特色办学:中国大学的必然选择

本科教学:清华离世界有多远

科学研究:文科搞原创有那么难吗?

学科建设:寻找地方高校的发力点

学术规范:需要什么样的防火墙

协同创新:中德大学校长都关注什么?

特聘教授:教师队伍建设的新创举

暑期学校:催热高校学期制度改革?

英才教育:青春期已过,少年班转型

校企合作:企业资本闯入高校,双赢?

社会融资:大学基金会凭什么吸引捐赠

海外引才:俄罗斯院士缘何“扎堆”武纺大

国际校区:高校国际化办学新探索

第三章 实践

元培本科教改实验悄然进行

“姚班”十年:一场精英教育SHOW

大学的“哲学”

“最牛学院”教授何以治学

建设和“科研崇拜”说拜拜

高校“大部制”改革掀起盖头

大学不能只有大师

一所高校年的坚守

把“法国式”工程教育引进中国

协和百年:世界医学院的中国梦

地方大学的之道

中医药教学改革亟待“扶正祛邪”

一所地方高校的“文化突围”

大学改革不需要轰轰烈烈

大学重启“行业校名”的背后

第四章 访谈

北大精神是坚持真理、追求

工程硕士教育的新引擎

与世界差距较大的是教师队伍

过早“分类”制约了拔尖人才成长

把学生培养成为“他自己”

把准工科大学“双”建设坐标

理工大学须有人文教育

大学不能只是钢筋水泥中的绿地

跨学科教育:本科的必然选择

仅靠学术逻辑难建大学

有了“施工图”,如何加油干

走出“重金挖人”的路径依赖

发挥大学特色,才有教育精准扶贫

师范院校天然缺乏“双创基因”吗?

第五章 人物

“土货校长”张伯苓

“不拔尖人才”杨承宗

“瓦爿之上”王澍

“香料院士”孙宝国

附录一 “211工程”建设大事记

附录二 “985工程”建设大事记

附录三 “双”建设高校名单

后记

媒体评论

“双”不是从天而降(代前言)

“双”成为一个热词,源于2015年的国务院文件。但我一直固执地认为,中国大学的“双”建设,至少应该向前追溯到1998年。那一年,中国领导人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上发表了重要讲话,“985工程”也应运而生。

幸运的是,1999年我到《中国教育报》当记者,此后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高校新闻报道,可以说见证了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全过程。在近20年的记者生涯中,我对发展中的中国高校改革始终心怀敬意,无意中也创造了多个“”:

个报道了北京大学“元培计划”。2001年“元培计划”开始实行时,并没有得到北大学生的追捧,连预期的100个名额都没有招满。但其“宽口径、厚基础”的本科教育培养理念,开中国大学教学改革的先河。从初的两个班到后来的试点学院,“元培计划”在拔尖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一直影响至今。

个报道了中国人民大学校园置换。人民大学以团购商品房的形式把教师从校园迁走,在改善教师住房条件的同时,也改善了校园的教学环境。人民大学的校园置换模式,被很多处于城市中心、面积不大的高校效仿,位于京西世纪城的人民大学宿舍楼,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但在当时,却遭到了不少名教授的反对,并且告状信满天飞。

个报道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治学。2009年社会上对高校“去行政化”呼声强烈,副部级高校的行政级别成为众矢之的,一些人认为这是中国建设大学的障碍。我不否认高校“行政化”的坏处,但我也想让社会知道,至少在中国科大等高校,副部级并不是高校民主办校、教授治学的天敌。

个报道了浙江大学人事分类管理改革。把教师分为教学、科研等四种岗位,实行严格的考核,让不适合上讲台和搞研究的人从事其他服务工作,浙大是个吃螃蟹的。2009年改革推行时,一些人认为浙大是在做“政治秀”,社会媒体对“教授下课”表示同情。今天,类似的改革已在全国高校铺开。

个报道了武汉纺织大学重启行业校名。在校名“去行业化”的大潮中,武汉纺织大学重拾行业校名,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偶然因素。我之所以报道重启行业校名,并不是鼓励行业背景高校都改回原来的校名,而是希望行业高校重新建构与行业企业的天然联系,产教结合,协同创新。

…………

这些“次”共同的改革背景,就是中国高校推进世界大学或高水平大学建设。这都是所谓的正面报道,即使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也算不上是典型的宣传;我只是客观地记录我的所见所闻,并非去刻意包装。我不敢说这些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上的报道,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高校的改革,但对所报道高校改革的正面影响,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这种影响更多源于社会各界对《中国教育报》的信任。得益于这种信任,我们往往能得到独家的新闻线索,我的许多“次”大都来源于此。一些被热炒、被误读的热点高校和人物,往往也选择通过我们的平台来发声,比如被丘成桐批评的北大,被媒体称为“行为艺术家”的“根叔”。许多时候我从内心觉得,写不好报道对不起这张报纸,更对不起社会对这张报纸的信任。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许多教育改革举措,在甲地已经是过去时,在乙地却是进行时,到了丙地可能还是将来时。并且,对于某一所高校而言,许多改革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反反复复几个来回。这也是一篇好的改革报道的价值所在。

在“双”建设如火如荼的当下,回顾与反思近20年来我们推进大学建设的来路,不无裨益,也正当其时。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免责声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