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现在的孩子很难沟通,他们就像身上长满刺的小刺猬。你想拥抱那只小刺猬,是吗?但你也不想受伤害,没问题。布拉德·威尔考克斯、杰里克·罗宾斯编著的《如何拥抱一只刺猬(与孩子有效沟通和亲密相处)》通过许多有趣的故事与12条对话原则,教家长如何通过良好的沟通和相处,来帮助孩子正确面对并战胜困难,支持和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自尊与自信。
部分 增进沟通与交流
章 倾听他们的"哭泣"
透过"墙",抓住问题的本质
保持距离
行为
非言语信号
寻求关注
前后不一致的行为
找到"松动的砖"
第二章 拆掉"保护墙",消除隔阂
爱
信任
尊重
第三章 享受餐桌交谈的乐趣
重视全家人一起共进晚餐
晚餐要分工
进餐时限制使用电子设备
给每人一个畅所欲言的机会,与家人分享心事和经历
第四章 制定规矩
设定明确的期望值
制定了规矩,就必须执行到底
大方地表达赞赏
在私下里纠正错误
第二部分 克服逆境
第五章 谈论成长和性
寻求正确的信息
保持坦诚的面对面交流方式
直言不讳
第六章 坦然面对令你害怕的事情
认为自己是棒的
读出潜台词
建立自信
用自信战胜恐惧
第七章 警惕警示标签之外的危害
警告:饮酒和吸烟会剥夺你选择的权利
警告:饮酒和吸烟会令人丧失自尊与自信
警告:饮酒和吸烟会吞噬你的梦想
警告:饮酒和吸烟是万恶之源
警告:饮酒和吸烟会制约朋友圈的发展
警告:饮酒和吸烟会伤害父母的心
"瘾"是可以戒掉的
第八章 从失败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吸取正面的经验和教训
承担责任
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重整目标
第三部分 建立良好的自信与自尊
第九章 发现自我价值
自尊和自信的内部和外部来源
实现个人价值
找到真正的自我
第十章 帮助孩子们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
现实与理想
身体健康
攀比
外貌
第十一章 主动出击,不要被动接受
培养主动的处事方法
效仿积极的事例
第十二章 结交朋友
尝试新鲜事物,发掘新潜能
帮助他人
挖掘自己的潜能
培养正面情绪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结论"我的意见很重要"
还记得拥抱刺猬的三项法则吗?
"请多花些时间与我交流"
"帮助我克服困境"
"有你们的支持,我才会自信"
"请为我们点亮一盏明灯"
附录
章倾听他们的"哭泣" 一位母亲说:"我女儿小的时候,特别愿意和我聊天,不管有什么事都会时间告诉我。可是现在她长大了,我们之间却好像隔着一道墙似的。"她摇了摇头,说:"为什么她就不愿意和我说话了呢?" 恐怕,有着这种挫败感的父母不在少数吧。相信许多细心的父母也都发现了,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们为了与他们保持距离,会在自己与父母之间筑起一道墙。这道墙看起来又高大又坚固,甚至有的墙上还覆盖着铁丝网和高压线,让人望而却步。 可有些事情父母却可能不知道,这道墙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坚不可摧,那实际上只是我们看到的表象而已。德国的柏林墙可以称得上是铜墙铁壁了吧?可它终都能够被拆除了,还有什么墙是牢不可破的呢? 柏林墙近14英尺高,布满了铁丝网,上面用灰泥涂写着"严禁靠近"的警示标识。它的建立,是为了阻止东、西柏林之间人员的自由往来。可是,这种局面并没有一直持续下去,在1989年,这座长久以来将亲人和朋友们隔离开来的墙还是被强行拆除了。 在布拉德的办公桌上,就有一小块柏林墙上的混凝土碎块儿残骸,上面还连带着1英寸长的铁丝网,而且碎块儿的一侧已经有些褪色了。尽管在办公桌上摆放一件这样的饰品看起来有些奇怪,但它却一直提醒着布拉德:为了阻止人们的相互交流和往来,即便是在人与人之间筑起一座高大、坚不可摧的墙,人们终还是会想办法将它推倒的。 有时候,孩子们会在自己的周围筑起一道道隐形的墙。其中的原因各异,有的孩子或许仅仅是出于想要保护自己的目的,有的则可能是因为他们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一切总是感到怀疑、恐惧,又或是误解,等等。 那么,家长们应该如何有效地察觉并清除这些障碍呢?我们又该如何与孩子们、尤其是那些不爱和我们沟通的孩子们交流呢?而我们又该如何让自己成为那个可以让孩子们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的人呢?首先,我们必须要透过这些"墙",抓住问题的本质和关键,然后再去找突破口,一点儿一点儿地把我们之间的"墙"拆除。 透过"墙",抓住问题的本质 有的孩子喜欢留另类的发型,穿有破洞的牛仔裤、宽大的T恤,戴着长长的项链;有的身上刺着文身,言行举止粗俗不堪;也有些虽然看起来衣冠楚楚,但却表现得狂妄自大、粗鲁且目中无人;还有些孩子,表面看起来很冷漠,让你根本看不透他们在想什么…… 总之,不论是以上的哪种情况,他们都是在通过这种特殊的方式向我们暗示:"别管我,不要干涉我的生活。``对此,我们千万不能听之任之,而是必须要行动起来,透过这些现象抓住本质,弄清楚孩子们的症结所在。 孩子们的情感和需求通常是通过编码信息,也就是密码来表达的;如果我们想要弄懂他们的意思,那么就必须接收并破译这些密码。其实,这件事儿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 还记得孩子们小时候的事儿吗?当他们还是小婴儿的时候,我们总是搞不清楚他们为什么总是哭。为了哄好他们,我们用尽了各种方法,喂奶、抱在怀里轻轻地摇摆,等等,可他们还是不停地哭,那时候每个家长都曾有过这种想法吧:"真是弄不懂你这个小家伙了!真希望你快点长大,想要什么都可以直接说出来,就不用爸爸妈妈这样猜来猜去的了,那该多好呀!" 可是现在,那些小不点儿都长大了,变成十几岁的大孩子了,却仍然还在跟我们玩着相同的把戏。然而不同的是,他们需要的不再是让爸爸妈妈给换换尿布或是给一个安抚的奶瓶,他们现在需要的是安全感,是父母的接受与关怀,以及理解与支持。 而且,他们现在不再像婴儿那样,有什么需要就会大声地表达出来,而只是会默默地传递出信息并希望父母能够感知到他们的需求。实际上,孩子们仍然是在"哭"着求助,只是如今改变了方式,让"眼泪"流在心里。 肯尼斯·科佩曾写过一首《沉默的眼泪》的歌曲。歌曲的句是这样写的:"仿佛另一种生活的开始,他们在夜里哭泣。渺小的人在祈求被爱。"肯尼斯的歌词描写的就是孩子们长大了,不愿意在人前哭泣,而宁愿选择把眼泪流在心里的故事。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