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居家养老之康复技术图书
人气:29

居家养老之康复技术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全国老龄委向全国老年人推荐的出版物
  • 所属分类:图书 >保健/养生>中老年养生  
  • 作者:[桑德春], [刘璇], [刘建华]编著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老有所医:老龄社会之居家养老与医养结合丛书
  • 国际刊号:9787530483770
  •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9
  • 印刷时间:2016-09-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套装:

内容简介

《老有所医:老龄社会之居家养老与医养结合丛书》是针对居家养老和医养结合的相应图书缺乏、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培训相应教材匮乏的现实情况,而策划组织编写的。共6册:《居家养老之环境设计》《居家养老之饮食营养》《居家养老之心理健康》《居家养老之健康管理》《居家养老之护理照护》《居家养老之康复指导》。涵盖居家养老、医养结合的全程各环节,内容翔实,图文并茂,操作性强,方便读者学习和实践。可作为专业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用书,也可用作老年人和照护人(亲属或保姆)的科普图书。

编辑推荐

国内首套居家养老指导教程

作者简介

桑德春,主任医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综合康复科主任。研究方向:偏瘫、截瘫及老年病康复。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主编高等医学院校康复治疗学专业教材1本,参加编写高等医学院校康复治疗学专业教材1本,编写和参加编写其他专业书籍3本。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理事,北京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高等医学院校康复治疗学专业教材编委

目录

及时章 概 论 及时节 康复与康复医学的概念

在线预览

序21 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中国自身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备受全世界关注。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必将带来许多新的矛盾和压力,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将提出严峻的挑战。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中央和全国各地相继出台了许多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健康服务业方面的政策,并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使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2013 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中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目标,即到2020 年,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截至2015 年年底,中国60 岁以上老年人已经达到2.22 亿,占总人口比例的16.15%。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今后几年中国的老年人口将以每年超过1000万的速度增加,到21 世纪中叶,中国超过60 岁的人口将占35%,达到4.87 亿,80 岁以上的老年人也将超过1 亿。相对于世界老龄化2.5% 的平均速度,中国老龄化的速度是3.3%,预计到2023 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3 亿,2033 年前后将达到4 亿,到2053 年将达到峰值4.87 亿,超过全国总人口的1/3。那时中国将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银发浪潮”将对中国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人的养老观念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根据有关调研,选择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占90% 以上,只有不到10% 的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同时,我国失能老人、高龄老人、空巢老人数量巨大,这部分人多数分散居住在各自家庭中,其养老不仅有生活照料、精神文化服务和情感慰藉等方面的需求,更有长期照料和医疗护理等方面的更迫切的需求。回顾刚刚过去的“十二五”,正是养老产业从小到大、快速发展的5 年,老龄事业真正开始与市场结合,并逐步深入,养老产业从小到大、逐步成长壮大。而作为“十三五”开局之年,2016 年的“两会”及后续动作,可以称得上是整个老龄产业未来5 年发展的风向标。在“十三五”规划建议、“十三五”规划纲要、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等一系列大政方针和政策措施颁布后,政府对养老产业的投入力度、扶持力度持续加码升温,2016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既提到了“支持发展养老、健康、家政、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服务消费”,也提出了要“开展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进多种形式的医养结合”,这都为老龄事业和产业加快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任务。“老有所医:老龄社会之居家养老与医养结合丛书”涵盖了老年健康照护、老年营养与膳食、老年心理健康、老年康复保健、老年居家环境设计等多方面内容,从一定程度上切实解决了目前中国居家养老、长期照护服务中出现的问题和难题。该丛书根据专家和一线照护人员的培训教育经验,参照世界发达国家的照护标准和教学形式,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形式多样的表现形式,展现了居家养老、长期照护的基本理念和专业技巧,具有易学易懂、操作性强的特点,适合不同层次的读者学习和操作,减少了家庭照护难度。这套丛书符合“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养老社会需求,对大力推进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的开展,改善生态文明建设,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等具有积极作用。人口老龄化是不可阻挡的世界性潮流。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面对的挑战。要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解决养老问题,使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归根结底,必须加强养老服务人员和相关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操作技能的教育培训,使之树立正确的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意识,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服务技能,才能使积极养老成为全社会、全民的自觉行为,才能使养老事业和产业科学、健康、有序、高效地向前发展。序 21 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中国自身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备受全世界关注。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必将带来许多新的矛盾和压力,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将提出严峻的挑战。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中央和全国各地相继出台了许多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健康服务业方面的政策,并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使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2013 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中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目标,即到2020 年,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截至2015 年年底,中国60 岁以上老年人已经达到2.22 亿,占总人口比例的16.15%。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今后几年中国的老年人口将以每年超过1000万的速度增加,到21 世纪中叶,中国超过60 岁的人口将占35%,达到4.87 亿,80 岁以上的老年人也将超过1 亿。相对于世界老龄化2.5% 的平均速度,中国老龄化的速度是3.3%,预计到2023 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3 亿,2033 年前后将达到4 亿,到2053 年将达到峰值4.87 亿,超过全国总人口的1/3。那时中国将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银发浪潮”将对中国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人的养老观念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根据有关调研,选择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占90% 以上,只有不到10% 的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同时,我国失能老人、高龄老人、空巢老人数量巨大,这部分人多数分散居住在各自家庭中,其养老不仅有生活照料、精神文化服务和情感慰藉等方面的需求,更有长期照料和医疗护理等方面的更迫切的需求。回顾刚刚过去的“十二五”,正是养老产业从小到大、快速发展的5 年,老龄事业真正开始与市场结合,并逐步深入,养老产业从小到大、逐步成长壮大。而作为“十三五”开局之年,2016 年的“两会”及后续动作,可以称得上是整个老龄产业未来5 年发展的风向标。在“十三五”规划建议、“十三五”规划纲要、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等一系列大政方针和政策措施颁布后,政府对养老产业的投入力度、扶持力度持续加码升温,2016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既提到了“支持发展养老、健康、家政、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服务消费”,也提出了要“开展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进多种形式的医养结合”,这都为老龄事业和产业加快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任务。“老有所医:老龄社会之居家养老与医养结合丛书”涵盖了老年健康照护、老年营养与膳食、老年心理健康、老年康复保健、老年居家环境设计等多方面内容,从一定程度上切实解决了目前中国居家养老、长期照护服务中出现的问题和难题。该丛书根据专家和一线照护人员的培训教育经验,参照世界发达国家的照护标准和教学形式,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形式多样的表现形式,展现了居家养老、长期照护的基本理念和专业技巧,具有易学易懂、操作性强的特点,适合不同层次的读者学习和操作,减少了家庭照护难度。这套丛书符合“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养老社会需求,对大力推进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的开展,改善生态文明建设,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等具有积极作用。人口老龄化是不可阻挡的世界性潮流。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面对的挑战。要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解决养老问题,使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归根结底,必须加强养老服务人员和相关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操作技能的教育培训,使之树立正确的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意识,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服务技能,才能使积极养老成为全社会、全民的自觉行为,才能使养老事业和产业科学、健康、有序、高效地向前发展。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阎青春 2016年5月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