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适用于报考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税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保险硕士及资产评估硕士等考生,内容为经济类、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考试逻辑部分。全书依据考试大纲,并结合历年真题具体要求以及考试的资讯编写,地再现了考试的考查内容以及对考生的能力要求,限度地帮助考生提高复习效率。
2015《经济类、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逻辑套路化训练》由名师倾力打造,紧扣考试大纲;分套路编排习题,答案解析详尽,便于考生掌握答题技巧,从整体上把握考试内容,直取高分!
王诚
复旦大学MBA,专业硕士考前辅导名师,多年来致力于专业硕士逻辑与写作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精于把握命题方向和本质,独创性地将管理知识、实战案例与课程相结合,在解析应试技巧的同时,注重考生思维的训练;其逻辑解题思路独辟蹊径,写作方法黜虚名而求实效。
及时章 逻辑导学
及时节 逻辑与批判性思维
第二节 逻辑考试概说
第三节 逻辑读题的原则
第四节 逻辑备考综述
第二章 逻辑基础
及时节 基础术语
第二节 概念外延的划分
第三章 演绎推理
及时节 性质命题
第二节 模态命题
第三节 关系命题
第四节 联言、选言命题及其推理
第五节 假言命题及其推理
第六节 三段论
第四章 或然性推理
及时节 归纳推理
第二节 类比推理
第三节 因果推理
第四节 溯因推理
第五节 统计推理
第五章 论证方式分析
及时节 论证概说
第二节 论证的规则
第三节 反驳
第四节 推理
第六章 谬误识别
及时节 逻辑三大定律
第二节 六种推理谬误
第三节 统计数据中的陷阱
第四节 其他逻辑谬误
第七章 假设题型
及时节 解题套路
第二节 假设题型的总结
第三节 真题精练
第八章 支持题型
及时节 解题套路
第二节 支持题型的总结
第三节 真题精练
第九章 削弱题型
及时节 解题套路
第二节 削弱题型的总结
第三节 真题精练
第十章 推论题型
及时节 解题套路
第二节 推论题型的总结
第三节 真题精练
第十一章 其他论证推理题型
及时节 解释题型
第二节 比较题型
第三节 描述题型
第四节 评价题型
第五节 辨析论争焦点
第十二章 逻辑思维综合应用
及时节 分析推理解题套路
第二节 分析推理试题类型
第三节 常用解题方法总结
第四节 真题精练
第十三章 逻辑考试的命题与答题
及时节 逻辑命题趋势
第二节 逻辑命题推理方向
第三节 逻辑命题原则
第四节 逻辑解题原则
第五节 答案判别方法
第六节 临考要点
后记
及时章 逻辑导学
在人的各种能力中,逻辑能力更是表现一个人的智慧、见识、思维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如果一个人的逻辑能力不强,那他就不可能很好地驾驭各种事情和各种情况下的复杂关系,也就不能很好地驾驭自己的人生。也就是说,要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在复杂的现实情况下把握事物的本质,把握企业未来的方向,把握经济的运行规律,这必然要求从事各项管理的人士具有的逻辑思维素质。
因此,在专为培养的现代企业管理、工程技术、工程管理和公共管理人才而设立的MBA、MPA、MPAcc、GCT等专业硕士入学考试中,包含逻辑这一学科是有其深刻意义的。
及时节 逻辑与批判性思维
我国的专业硕士入学考试是在借鉴美国的GRE(美国大学中除财经商业管理类学院、法学院外的各类研究生院入学考试)、GMAT(美国大学中财经、商业和管理院校的研究生院入学考试)、LSAT(美国大学中法学院的研究生院入学考试)等能力型测试的考试模式基础上形成的,其中逻辑科目就是较大的体现。逻辑推理考试就是考查学生是否具有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在复杂情况下处理众多信息的应变能力的素质考试。这种逻辑推理能力测试所依据的基本理论是所谓的"批判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批判性思维"在英语中指的是那种能抓住要领,善于质疑辨析,基于严格推断,富于机智灵气,清晰敏捷的日常思维。该理论认为,人的思维素质的差异,本质不在于对知识掌握的多少的差异,而在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差异。"批判性思维能力"是一种先天性的能力,这个能力不依赖于任何的知识背景,不需要做任何的知识准备就可以对各种资料、信息,对各种事物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进而作出判断、推理、论证、决策这样的能力。作为选拔性考试,专业硕士入学综合能力考试逻辑推理部分的考查目的是科学、公平、地测试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以批判性思维为理论依据而设计的逻辑推理题的考查,目的是培养并选拔具有这样品质的考生:即遇事不盲从、不迷信,经常问为什么,清楚地、有条理地思考,追求事物的合理性的学生。
我国自1997年MBA(工商管理硕士)入学考试首次将逻辑列为考试科目后,2001年设置的MPA(公共管理硕士)联考、2003年设置的GCT(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考试、2004年设置的MPAcc(专业会计硕士)联考,逻辑推理测试都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科,和GMAT考试一样,我国的专业硕士入学考试的逻辑科目并不考查逻辑学的专门知识,而主要考查的是考生的逻辑素质。
什么是素质?所谓素质,就是你把学过的知识忘了以后,大脑中存在的思维推理能力,这种能力是你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正如我们并没系统地学过语法,但都能流利地说话;同样,不具备逻辑和批判性思维的专业知识,也仍然能够大致正确地使用逻辑,仍然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是因为,人的逻辑思维素质,更大一部分取决于人的遗传和成长过程中的经验积累,我们头脑中本来就含有逻辑的成分和因素。由于逻辑已经渗透到我们的语言、文化、传统以及各门科学知识之中,人们在学习语言、文化和各种专门知识的过程中,已经潜移默化地接受了逻辑训练。
根据相关考试大纲规定,逻辑推理能力考试并不要求考生掌握逻辑和批判性思维理论的专门原理,而是测试考生对各种信息的理解、分析和提炼的能力,特别是重点测试考生分析、比较、评价、反驳和进行各种推理或论证的能力。因此,虽然逻辑考题内容广泛,涉及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等背景知识,但并不是针对特定领域具体专业知识的测试,而是对考生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即考查考生利用已有常识、技能、词汇等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形式逻辑和批判性思维都讲推理和论证,但形式逻辑注重的是推理形式的有效性,而批判性思维并不仅仅考虑其有效性,更多的是考虑前提对结论的支持或削弱程度、语义的关联以及一个推理和论证得出真结论的条件,等等。
发展批判思维,能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因为创新常常从批判开始。批判就是重新审视,重新评判,指出其缺点、弊端;批判是进行超越、进行创新的开端,因为只有看到缺点,才能有所超越,有所创新。
尤其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最需要批判思维能力。你必须有所批判,有所选择,确定你要接受什么,拒绝什么,形成自己的一套观念和见解。这就必须训练自己的批判思维能力。
做逻辑题的好处在于能使人变得更加敏感。其感觉主要来自于对推理缺陷的质疑。比如我们在学校读书,很少去仔细评判学习内容,因为总觉得它肯定正确,在看报纸、电视时也一样,你仅仅是被动地吸收信息,很少去研究它。而在做逻辑题时采取的是另一种态度。当你仔细考虑日常生活中看到或听到的信息,你会以"合理怀疑"的态度去审视这些,这就是做逻辑题带来的直接好处和乐趣。
很多过来人都有这种感觉,经过大量的逻辑解题训练后,自己变得感觉更加敏感,思维更加敏捷,考虑问题更加周到,做事也更有思路了。正像经过系统的语法知识的学习和训练后,人们就能更自觉地避免语法错误,使自己的表达更恰如其分一样,经过系统的逻辑知识的学习,接受必要的思维训练,就能使自己的思维从不自觉的状态上升为自觉的状态,对各种问题就能做出更合乎逻辑的判断和处理。
由于逻辑考试试题毕竟涉及逻辑和批判性思维的诸多内容,具有这方面的一些知识,显然有助于更快、更地解答考题。掌握了逻辑的基本知识,又经过了必要的习题练习,那么在考场上解答试题时,就能够对症下药,得心应手。
第二节 逻辑考试概说
一、逻辑考什么
先来看2014年专业硕士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大纲中对逻辑学科的要求。
综合能力考试中的逻辑推理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信息的理解、分析、判断和综合能力,以及相应的推理、论证、比较、评价等逻辑思维能力,不考查逻辑学的专业知识。试题内容涉及自然、社会和人文等各个领域,但不考查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
试题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概念
1.概念的种类
2.概念之间的关系
3.定义
4.划分
(二)判断
1.判断的种类
2.判断之间的关系
(三)推理
1.演绎推理
2.归纳推理
3.类比推理
4.综合推理
(四)论证
1.论证方式分析
2.论证评价
(1)加强;(2)削弱;(3)解释;(4)其他。
3.谬误识别
(1)混淆概念;(2)转移论题;(3)自相矛盾;(4)模棱两可;(5)不当类比;(6)以偏概全;(7)其他谬误。
根据大纲不难判断,逻辑推理考试并不考核专业的逻辑学知识,重点测试的是考生对各种信息的理解、分析和提炼能力,特别是重点测试考生识别、支持、反驳以及进行各种推理或认证的能力。测试内容不涉及逻辑学专业知识,其测试特征不以难度为主,而以速度为主。
所谓的逻辑学专业知识主要指的是现代逻辑知识,比如数理逻辑。用数学的方法研究关于推理、证明等问题的学科叫做数理逻辑,也叫做符号逻辑,它是化、数学化的形式逻辑,是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基础。比如数理逻辑的主要分支包括:逻辑演算(包括命题演算和谓词演算)、模型论、证明论、递归论和公理化集合论。数理逻辑和计算机科学有许多重合之处,两者都属于模拟人类认知机理的科学。许多计算机科学的先驱者既是数学家,又是逻辑学家,如阿兰?图灵、邱奇等。这些分支显然都需要经过专业的训练才能掌握,在专业硕士联考中不考这些内容。
那逻辑到底要考哪些内容呢?其实,根据大纲提示,主要是考基础性思维规则,诸如概念、定义、命题、推理、论证,等等。但是这些思维规则我们普通人不一定都掌握了,对于没有学过逻辑的人来说就是专业知识了,比如模态、对当关系,等等。不经过专门的训练,这些思维规则是不会天生的。
逻辑考试就是一种将逻辑基本思维规则应用到日常生活的各种题材中,考查学生是否具有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在复杂情况下处理众多信息的应变能力的素质考试。
其实,逻辑试题就是展示事件与事件之间内在传递关系的一个函数:Y=F(X),Y与X是相关事件,F是函数关系,即事件之间的内在的规则、联系和桥梁,逻辑的两要素就是:事件(Y、X)和推理(→),所以解题时只要找到"X"、"→"、"Y"就可以了。逻辑的实质就是结构上的相关,是对"X"、"Y"、"→"的重复或否定。逻辑试题的答案就是要求说明事件的存在或事件之间的传递是合理的、必然的、有效的、相关的或者不合理、不必然、无效的、不相关的。
二、逻辑考试的目标
从逻辑考试大纲中其实不难概括出,逻辑的测试目标是检验考生的三种能力。及时种能力就是演绎推理能力,这种题目在近两年的考试中占50%左右;第二种能力是评价和分析论证的能力,主要包括前提假设、加强支持、削弱质疑、解释评价等类型题目的考查,这种能力是近20年来批判性思维思潮的延续,主要测查考生能否理性看待推理,公平合理地对待论证,而不要凭感性认识就对论证做评价;第三种能力是理解概括能力,这种能力是归纳和类比思维里面比较精华的部分,考生要掌握相关的从弱原则、一致原则以及整体原则。后两种能力可以概括为批判性思维能力。
对演绎推理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考查,构成了逻辑题目的两大类题型,即"形式逻辑"和"论证推理"。
逻辑试题考查逻辑规律的部分,我们称之为"形式逻辑"题型。主要包括"判断"和"推理"中的"演绎推理"(参见"考试大纲")。这部分考查的重点在于对基本思维规律的掌握。
逻辑试题考查批判性思维的部分,我们称之为"论证推理"题型,以便区分于"形式逻辑"题型。"论证推理"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在以下三个方面能否进行有效推理的能力:①论点构建;②论点评价;③形成并且评价行动方案。主要有以下六大类:
(1)假设:这类考题主要考查我们识别根据什么前提得出论点的能力;
(2)支持:这类考题主要考查我们识别一种附加事实信息支持论点的能力;
(3)削弱:这类考题主要考查我们识别一种附加事实信息反对论点的能力;
(4)评价:这类考题主要考查我们评价论点的能力;
(5)归纳:这类考题主要考查我们通过作者明确的表述看出其含义的能力;考查我们根据文章中的论据能提出什么合乎逻辑的主张的能力;考查我们理解文章要点的能力;
(6)解释:这类考题主要考查我们解释某个现象、结果或缓解某种矛盾的能力。
形式逻辑和批判性思维都讲推理和论证,但形式逻辑注重的是推理形式的有效性,而批判性思维并不仅仅考虑其有效性,更多的是考虑前提对结论的支持或削弱程度、语义的关联,以及一个推理和论证得出真结论的条件,等等。
三、逻辑试题的特点
1.涉及的领域广泛
涉及的领域甚为宽泛,远远超出了逻辑的范围,几乎涵盖了思维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所有领域,这是任何一门学科的考试都无法相比的。这也是不难理解的,因为逻辑是一门关于思维形式、规律和推理的科学,而任何领域无论其理论体系的建立或具体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逻辑科学的运用,都能反映一个人的逻辑思维水平。
尽管逻辑试题所涉及的领域很广,但对题意的理解并不困难,因为它对所涉及领域的知识要求仅仅限于常识的范围,而无需任何专业和深层次的理解支撑。
2.逻辑试题的阅读量大
试题的难度不大,量却较大,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考 30 道题,每道试题的解题时间平均不到两分钟。考生在阅读完题目后,冥思苦想自然是不可能的,就是稍加思索的时间余地也是不大的,要求考主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做出选择。这就要求考生不仅具备一定的逻辑基础知识,而且平时须注重思维的训练,锻炼自己的逻辑反应能力。考生只有具备一定的逻辑基础知识和应试技巧,才能在考场上有迅速的反映。
[例1-1]如果运动员想有更出色的表现,他们应该在高海拔地区训练。在高海拔地区,身体中每单位体积的血液里含有的红血球数量比在海平面上多。红血球运输氧气,而氧气供应充足便能提高竞技水平,在高海拔地区训练的运动员每单位体积的血液能运载更多的氧气,这样便会有更出色的表现。
如果运动员的心跳速率在高海拔地区时和在低海拔地区时相同,下面哪个,如果正确,对上面的论点打击性较大?
A.科学家发现运动员的心脏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调整,才能适应在高海拔地区的训练。
B.科学家发现在高海拔地区人体内的血液总量降低了25%。
C.在高原训练的中距离跑运动员有时会败给在海拔为零的平地上训练的运动员。
D.在过去20年,运动员在所有高海拔地区进行的比赛中成绩都明显提高了。
E.在海拔5 5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中距离跑运动员的速度要比在海拔为零的平地上快几秒钟。
本题为存在他因否定假设的削弱题。本题题干推理为:"因为每单位体积血液中红血球多,所以高海拔训练好。"一般地,当段落推理由单位或比例而得出一个结论时,推理成立,暗含假设为"总量或数量没有发生变化"。打击论点主要是反对假设。
B项通过指出血液总量下降而反对了假设。题干论据是单位体积中的氧气量增加,这并不意味着总氧气量增加。现在B项说总血液量减少,那么总的红细胞数就不一定增加,总氧气量也并不一定增加,成绩也并不一定提高。也许有人要问,万一单位体积氧气量增加大于25%,结论不就对了吗?但是答案并不需要有充分性。所以B项正确。
有人认为若如A项所说,高海拔训练需适应一段时间,那就相当于指出了高海拔训练的缺点,所以起到了反对作用。但高海拔训练带来的最终收益考生无从知道,有可能最终收益大于训练适应成本,所以A项并无多大削弱力度。C项中的"有时"在某种程度上能起一定的削弱作用,但力度不够。D项中的"所有高海拔地区"把范围扩大,对结论起到支持作用。E项中指出了一个"5 500米以上"的特例,并不能对题干描述的一般现象构成反对。
3.碰运气无法解决问题
联考逻辑试题全部采用选择形式,每题给出五个选项,让考生从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尽管乱猜有一定的成功概率,但若不按照有关的逻辑知识去做,就很难做对。
[例1-2]一家珠宝店被盗,经查可以肯定是甲、乙、丙、丁中的某一个人所为。审讯中,甲说:"我不是罪犯。"乙说:"丁是罪犯。"丙说:"乙是罪犯。"丁说:"我不是罪犯。"
经调查证实,四人中只有一个说的是真话。根据已知条件,下列哪个判断为真?
A.甲说的是假话,因此,甲是罪犯。
B.乙说的是真话,丁是罪犯。
C.丙说的是真话,乙是罪犯。
D.丁说的是假话,丁的确是罪犯。
E.四个人说的全是假话,丙才是罪犯。
如果我们具备逻辑中关于对当关系和矛盾律的知识,又受过必要的思维训练,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选择正确答案A,反之,就不知从何下手。当然,只要时间宽裕,具有正常智力的人是有可能正确地解答这道试题的,但那已不是考试的问题了。
4.逻辑试题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及时类是程序化题目。类似于解数学题一样有正确答案。
[例1-3]只要天上有太阳并且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街上总有很多人穿皮夹克。只要天下着雨并且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上,街上总有人穿雨衣。有时天上有太阳但却同时下着雨。
如果以上断定是真的,那么以下哪项一定是真的?
A.有时街上有人在皮夹克外面套着雨衣。
B.如果街上很多人穿着皮夹克但天没有下雨,那么天上一定有太阳。
C.如果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并且街上有人穿着皮夹克,那么天一定下着雨。
D.如果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上并且街上有人穿着雨衣,那么天一定下着雨。
E.如果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上,但街上没有人穿雨衣,那么天一定没下雨。
答案选E。
第二类是半程序化题目。可以提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尽管并不是程序化,但是可以总结出一些东西。比如否定一个方案,否定它的可行性比否定它的合理性更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