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中国国际加工贸易模式研究图书
人气:15

中国国际加工贸易模式研究

出我国国际加工贸易转型的方式。本书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及时,加工贸易模式的分析,传统的分析认为,加工贸易模式只有一种,但由于原产地规则的不同,产业链所处阶段的不同以及各国之问不同的贸易政策...
  • 所属分类:图书 >经济>贸易政策  
  • 作者:[沈玉良],[孙楚仁],[凌学岭] 著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010063911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7-09
  • 印刷时间:2007-09-01
  • 版次:1
  • 开本:--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出我国国际加工贸易转型的方式。本书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及时,加工贸易模式的分析,传统的分析认为,加工贸易模式只有一种,但由于原产地规则的不同,产业链所处阶段的不同以及各国之问不同的贸易政策,加工贸易模式多种多样。第二,国际加工贸易模式决定了贸易利益,改变了传统贸易理论中的高技术产品贸易优于低技术产品贸易利益的观点,在中国加工贸易中,服装的加工贸易利益明显大于计算机,这就是例证。第三,全球价值链分析方法(GVC)是加工贸易分析的重要工具,但目前的GVC分析方法相当不完善,我们对此进行了改进。

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引起国际贸易特别是加工贸易方面的进一步讨论和研究,探寻中国贸易的发展道路,使中国真正成为经济强国。

作者简介

沈玉良,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教授,承担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和商务部项目多项,在国内主要学术期刊多篇,著有《多边贸易体制与我国经济制度变迁》等学术专著两部,其中《多边贸易体制与我国经济制度变迁》获第十一届安子介国际贸易著作三等奖。

目录

前言

1 导论

1.1 加工贸易增长与经济增长

1.2 关于是否发展加工贸易的两种不同观点

1.3 国内关于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研究及主要观点

1.4 国内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的不足之处

1.5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及其应用于加工贸易研究的不足之处

1.6 跨国公司的全球经济行为、全球价值链与加工贸易的产生

1.6.1 现代加工贸易发展与跨国公司全球战略

1.6.2 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的影响及其动因

1.6.3 全球价值链、规模经济和不竞争

1.7 考虑技术、交易成本、工资率的加工贸易产生的模型

1.7.1 模型假定和分析

1.7.2 结论

1.8 最终产品的生产需要固定比例的中间产品的均衡模型

1.8.1 模型的说明及假定

1.8.2 模型分析

1.9 考虑风险的加工贸易产生的模型

1.9.1 模型的假定及说明

1.9.2 模型的分析

1.9.3 结论

1.10 本章结论

1.11 本书的内容及结构

2 中国国际加工贸易的总量结构和贸易条件

2.1 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的原因

2.2 中国国际加工贸易的发展阶段

2.3 中国国际加工贸易结构

2.3.1 加工贸易产品结构

2.3.2 加工贸易主体结构

2.3.3 加工贸易企业规模结构

2.3.4 加工贸易企业地区结构

2.4 中国加工贸易的贸易条件:以上海纺织服装业和计算机产业的比较为例

2.5 本章结论

3 我国国际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3.1 导言

3.2 传统方法的缺陷

3.3 数据平稳性检验及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因果性分析

3.4 对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估计

3.5 我国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估计

3.6 本章结论

4 国际加工贸易发展模式分析——台湾、江苏和浙江贸易模式的比较分析

4.1 台湾的现代加工贸易模式

4.2 江苏贸易发展模式及其贸易利益

4.3 浙江的贸易发展模式

4.4 江苏省(苏州)和浙江省贸易模式的贸易利益的比较分析

4.5 本章结论

5 我国国际加工贸易的转型路径

6 低技术产品加工贸易模式——以服装产业为例

7 高技术产品加工贸易模式——以计算机产业为例

8 离岸服务、服务外包和利润分配模型——以呼叫中心为例

后记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