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对南宋理学宗师、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朱熹人生轨迹的追寻,从朱熹生活的家庭背景,到他的求学经历,入仕过程,再到建设书院,用多方位的文学和历史图景展示出朱熹老夫子的完整形象:寻求真知的坚韧不拔,忧国忧民的悲天悯人,乱世环境下的品格坚守,同时再现了朱熹生活的那个烽烟四起年代中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情况。
作者着重讲述了朱熹是如何寻求真知的。走向圣域过程的艰难与曲折,朱熹是如何在众多师长的指导下,在一个个孤寂的深夜独自顿悟,在一次次自我否定中终形成了独特系统的理学思想。在那个历史阶段,朱熹肯定有着自己的思想局限性,但这并不影响后人对朱熹的敬仰之情,也不影响朱子思想对中华文化思想的传承与启发。
本书通过对南宋理学宗师、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朱熹人生轨迹的追寻,从朱熹生活的家庭背景,到他的求学经历,入仕过程,再到建设书院,用多方位的文学和历史图景展示出朱熹老夫子的完整形象:寻求真知的坚韧不拔,忧国忧民的悲天悯人,乱世环境下的品格坚守,同时再现了朱熹生活的那个烽烟四起年代中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情况。
作者着重讲述了朱熹是如何寻求真知的。走向圣域过程的艰难与曲折,朱熹是如何在众多师长的指导下,在一个个孤寂的深夜独自顿悟,在一次次自我否定中终形成了独特系统的理学思想。在那个历史阶段,朱熹肯定有着自己的思想局限性,但这并不影响后人对朱熹的敬仰之情,也不影响朱子思想对中华文化思想的传承与启发。
吕维,男,1960年生,吉林省东丰县人。大学学历,中国科普作协会员、长春科普作协副主席,长春作家协会理事。现为《中华工商时报》吉林记者站专题部主任。
总 序 浩渺苍穹下的璀璨巨星 / 009
及时章 动荡年代
一、靖康之难/ 017
二、茶院朱氏 / 021
三、县尉朱松/ 023
第二章 理学启蒙
一、童年 / 027
二、“臣子之责”/ 034
三、环溪韶华/ 036
第三章 武夷三师
一、迁居五夫/ 042
二、武夷三先生/ 045
三、木晦于根/ 047
四、博学百家/ 049
五、“昭昭灵灵底禅”/ 052
第四章 风华少年
一、喜忧参半的一年/ 057
二、从乡贡到殿试/ 059
三、困学/ 065
四、求仙问道/ 070
第五章 官任泉南
一、赴任同安 / 077
二、同安主簿/ 079
三、杜鹃夜悟/ 088
第六章 师事李侗
一、离任同安?/ 094
二、远足拜师?/ 098
三、“一川风月要人看”?/ 101
四、蔡元定拜师?/ 107
五、心系国是?/ 109
六、应诏上封事?/ 113
七、面奏三札?/ 117
八、山倾柱折?/ 125
第七章 三贤相会
一、婺州朱吕会?/ 129
二、去释归儒?/ 131
三、中和旧说?/ 134
四、潭州论学?/ 137
第八章 理性之光
一、己丑之悟?/ 144
二、寒泉立说?/ 147
三、五夫社仓?/ 151
四、寒泉之会?/ 154
五、鹅湖之会?/ 156
六、三衢之会?/ 165
七、丧妻之痛?/ 167
第九章 南康理政
一、知南康军?/ 169
二、儒者之效?/ 171
三、白鹿洞书院?/ 173
四、力驱旱魃?/ 176
五、白鹿洞之会?/ 178
第十章 浙东赈灾
一、“尚方宝剑”?/ 182
二、赈灾刻不容缓?/ 185
三、力劾唐仲友?/189
第十一章 道学之战
一、武夷精舍?/ 193
二、王霸义利之辩?/ 197
三、易学之辩?/ 199
四、劝进后学?/ 202
五、风雨下临安?/ 205
六、舌战林栗?/ 209
七、庙堂与江湖?/ 211
第十二章 绍熙风云
一、临漳施政?/ 214
二、迁居考亭?/ 219
三、安抚荆湖?/ 223
四、帝王之师?/ 226
五、沧州精舍?/ 231
第十三章 儒之风骨
一、庆元党祸?/ 233
二、黑云压城?/ 235
三、蔡元定之死?/ 239
四、大星陨落?/ 243
后 记 / 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