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青年说》是一本人文话题类青年阅读读物,核心是以当下年轻人关注的话题进行讨论、辩论,给出不一样的视角,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打开年轻人看问题的视角。本书脱胎于江苏卫视《世界青年说》栏目,时尚、新颖、有表现力。
本书涉及议题从人文、社会、生活细节等各方面展现,在互联网时代,本书无异于一部文化视角的百科全书。
《世界青年说》周年特辑 沈凌、李好晓敏夫妇、彭宇、柳岩首度联合推荐 一部世界文化的百科全书
《世界青年说》由江苏卫视和好看传媒联合制作,该栏目是一种谈话类节目,由彭宇、沈凌、柳岩三人主持,每期节目拟邀11国型男代表(TK11)和一名明星嘉宾出席,围绕当下中国年轻人最关心的议题展开讨论,融首脑会谈的庄重仪式和轻松诙谐的谈话氛围于一体,力求以全球性眼光审视议题,探求答案。
序言 《世界青年说》:青年人看自己、看世界的创新谈话节目
父子之间有必要说“谢谢”吗?
及时章
世界各国的父子关系
及时节 有趣的见面礼仪
第二节 父子之间有必要说“谢谢”吗?
第三节 世界各地的父亲,都在家里扮演什么角色?
第四节 国外孩子直呼父母名,竟是误解
第五节 青春期的“父子大战”
第六节 父与子的爱在全世界流淌
第二章
世界各国的职场生活
及时节 各国青年对自己的老板满意吗?
第二节 世界各国选工作的难处
第三节 “加班”在世界各国都通行吗?
第四节 国外老板的工作风格
第三章
世界各国的留学情况
及时节 “意法”与“法意”之争
第二节 世界各国的留学热
第三节 去国外留学的困难
第四节 世界各国名校推荐
第四章
世界各国的浪漫爱情
及时节 你能接受“闪婚”吗?
第二节 父母如何给孩子上好“爱情教育课”?
第三节 各种各样的表白方式
第四节 “相亲”文化和爱情中“最浪漫的事”
第五节 如何判断真爱?
第五章
世界各国的“酒文化”
及时节 “酒”作为交际利器的争议
第二节 各国对“酒驾”的惩罚措施
第三节 带你走近各国的“国酒”
第四节 世界各国喝酒的禁忌
第六章
世界各国论长相
及时节 比较“奇葩”的审美观
第二节 世界各国的典型美女
第三节 那些“看脸”的故事
第四节 风靡世界的整容风
第五节 谢谢你的乐观,带给我们感动
第七章
世界各国“秀恩爱”
及时节 各种秀恩爱的网络平台
第二节 在公共场合,请注意秀恩爱的方式
第三节 各种有创意的秀恩爱方式
第四节 世界各国的爱情圣地
第五节 秀恩爱真的“死”得快吗?
第八章
世界各国论脾气
及时节 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正常吗?
第二节 那些“愤怒”的事儿
第三节 世界各国怎么面对“愤怒”?
第九章
世界各国的“互联网文化”
及时节 面对网络暴力,是选择“坚持”,还是选择“沉默”?
第二节 世界各国的“网速”比拼
第三节 世界各国的搜索焦点
第四节 世界各国的“狗仔”文化
第五节 怎样维护网络安全与秩序?
第十章
世界各地谈买房
及时节 世界各国青年的“买房梦”
第二节 那些买房的事儿
第三节 世界各国搬家奇闻
第四节 关于室友的趣事儿
第十一章
年过三十,家庭与梦想的抉择
及时节 家庭和梦想的抉择
第二节 “年轻”的解释和内涵
第三节 “扒扒”各国的大龄青年
第四节 各国青年的人生梦想与感悟
第五节 各国青年关于梦想的演讲
及时章 世界各国的父子关系
世界青年说,青年说世界。丰富多彩的各国文化,奇异有趣的各国礼仪,地球这么大,一起去看看吧。
本期嘉宾提案:
坚持父子之间要说“谢谢”的我,是正常还是不正常?
及时节
有趣的见面礼仪
各个国家不同的文化传统往往会衍生出不同的礼仪习俗,因此每个国家的见面礼仪也各有不同。TK11(关键11 人)的及时次出场,让我们见识到了各国见面礼的丰富多彩。
在我们中国古代,人们见面时多行“拱手礼”,也叫作“作揖”。“拱手礼”在我国已有2000 多年的历史,是我国重要的传统礼节之一。“拱手礼”历史悠久,《论语》中就有“子路拱而立”的记载。即使现在,和朋友见面、约会或者告别等,拱手依然可以传达“寒暄”“问候”“恭喜”等各种意思。
那么,其他国家的见面礼仪和我们中国又有着怎样的不同之处呢?
来自枫叶之国(加拿大)较大的城市多伦多的詹姆斯 奥夫斯,在刚进场,和在场的几位主持人打招呼的时候,对两位男主持人只是亲切地握手,而在面对女主持人的时候,却亲吻了手背,这就是所谓的“吻手礼”。
我们中国是没有“吻手礼”的,据说这种礼节是由古代维京人(生活在8 ~ 11 世纪) 发明的。维京人有一种风俗,就是向他们的日耳曼君主“手递礼物”“吻手礼”随之出现。
吻手礼是一种爱情文化的传承,是西方交际的必要礼仪之一。它的来源是天鹅, 天鹅是一种代表爱情的动物。在达芬奇名画《丽达与鹅》中,讲述了天王宙斯爱上凡间的丽达,后来将自己变成天鹅与她接触的故事。当我们将手掌横着放置的时候, 你会发现我们手的形状很像是一只天鹅。《丽达与鹅》这幅画中蕴含着“吻手礼” 的意味,鹅抱着丽达就像手握着女生的手一样,两人交往之后,就有可能结为连理了。
如今 ,“吻手礼”流行于欧美上层社会,是一种仅对贵族已婚妇女实施的礼节。
加拿大地广人稀,这种特殊的居住环境对加拿大人的待人接物有一定的影响。一般而言,在交际应酬中,加拿大人的特点是既讲究礼貌,又无拘无束。加拿大国民的主体是由英法两国移民的后裔所构成的。一般而言,英裔加拿大人大多信奉基督教, 讲英语,性格上相对保守内向一些;而法裔加拿大人则大都信奉天主教,讲法语,性格上显得较为开朗奔放。在与加拿大人打交道时,首先要了解对方的情况,然后再有所区别地加以对待。
在意大利、西班牙等大部分欧洲国家,两个人打招呼的方式是走上前快速地亲吻彼此的脸颊:先是右侧,然后左侧。如果彼此不太了解,也可以通过握手以示友好。这种打招呼的方式在大多数欧洲国家是一种惯例。
来自意大利的罗密欧就亲吻了所有主持人的脸颊,只是他的胡子有些扎人。
英国民间见面亲吻的习俗很奇特,灵感可能源于其周围的欧洲国家。当然,也可以坚持只和对方握手。
亲吻面颊在德国也很常见,不过通常只是在脸颊左侧亲吻一下。一些德国斯多葛派人士和部分德国人最近呼吁废除这一见面习俗, 他们认为亲吻面颊是异族文化入侵德国文化的一种表现。
法国的亲吻礼仪显得比较复杂,一般是亲吻对方的右侧脸颊,亲吻的次数会因为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人而有所差异,有些地区只吻一下,有些地区则会吻许多下。亲吻次数的多少,直接反映了热情的高低。在法国北部的大部分地区,见面通常需要亲吻五下。如果你遇到法国人,不知道要亲吻几下时,就直接待在原地,等法国人主动来吻你,只需做好配合,灵活地随机应变就行了。
伊朗的亲吻面颊礼仪是按照脸颊右侧—左侧—右侧的顺序亲吻三下。伊朗是以信奉伊斯兰教为主的共和国,大约98.8% 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所以,伊朗的文化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
在以佛教为主的泰国,人们打招呼通常先双手合十做祈祷的姿势,然后弓着身子, 以额头触碰指尖。这在泰国被称为“wai”——手的位置越高,表示对对方越尊重。
美国人见面会握手或者碰拳头,这样可以减少细菌的传播,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很赞同这样的问候方式。
第二节
父子之间有必要说“谢谢”吗?
在及时期中,明星嘉宾林志颖说他比较注重儿子Kimi 的礼仪,坚持父子之间一定要说“谢谢”,并向在场的嘉宾提问道: “我坚持父子之间一定要说‘谢谢’的,这是正常还是不正常?” 主持人李好说:“今天节目现场,不是每个人都当了爸爸,但却都有一个确定的身份,一定都是爸爸的儿子。”的确是这样,所以说,父与子的关系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存在。在首次表决中,TK11(关键11 人)中有3 人选择“不正常”,8 人选择“正常”。
在中国,孩子们很少或者几乎不会向父亲说“谢谢”,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人大多属于比较腼腆的类型,在很亲近的人面前,感谢或者爱的话语也不好意思直接表达出来;另一方面,也因为大多数情况下,父亲在我们心中都是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形象,而我们的“谢谢”更多地是用于朋友之间表达感谢,显然父亲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并不是朋友式的存在,所以很少会有人对父亲说出“谢谢”这两个字。
一直宣称“平等”“开放”的外国人,对这个话题会怎么看呢?
来自俄罗斯的大卫选择“不正常”。
俄罗斯人素来以热情、豪放、勇敢、耿直而著称于世。大卫也精通中国古典文化, 并引用了我国大圣人孔子的一句话,说:“听其言而观其行。”大卫解释说,对于孩子的教育,不一定是要教育他用言论来表明对父亲的尊重,而是应该教育他用行为证明自己的感恩之心,所以大卫觉得“父子间坚持说谢谢”是“不正常”的。
此观点立即引发了热论,来自美国的活泼俏皮、拥有阳光大男孩气质的孟天搬出了“黄金规定”,说人与人之间希望得到平等的对待,所以不管是对自己的亲人,还
是对陌生人,说声“谢谢”都是一种起码的尊重。
来自意大利的罗密欧引用了美国作家威廉•亚瑟•沃德的一句话:“心存感激而不表达,等于包好了一份礼物,却不送出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爱的表达大都是以含蓄的方式,而不愿意直面诉说,正如那份包好的礼物,怎么也给不出。
伊朗代表说,他们会写信对父亲表达歉意。这样的方式就很好,我们可以更多地引导孩子用文字、绘画等方式记录下生活中满满的爱意,让孩子用一定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这样更有利于家长和孩子的沟通与交流。
第三节
世界各地的父亲,都在家里扮演什么角色?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面,父亲是一个家庭里面的“主心骨”,管理并操持着整个家庭。我们注意到,在《说文解字》里面,父的意思是:“矩也。”规矩的矩,也就是说,父亲是家里面规则的制定者。
那么,在地球上其他国家里,父亲有着怎样的家庭地位,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来自美国的孟天说,他小时候在乡下,要是不听话,父亲就会粗暴地揍他。在中国, 父母揍自己的孩子是家常便饭,我们也常常说“打是亲,骂是爱”“小枣树不打不成材”。但美国是一个法律严明的国家,在我们的印象里,“打小孩”在美国是违法的。
对于众人的此般理解,孟天解释说,相对于美国纽约等北部地区来说,美国的南部更为传统一些,所以会有些地方出现打孩子的做法。
世界青年“说”世界
美国的南北文化差异
在历史上,美国的南方和北方存在着天然的差距,北方以新兴的资本主义为主, 南方则是传统的奴隶制度。南北发展的不平衡,极大地阻碍了美国社会的发展,也造成了南北不可调和的矛盾。尤其是工业革命之后,北方新兴的资产阶级得到迅速的发展,并积极地向美国的西部发展,获取了那里大片的领土,成立新的自治州。在积极扩张领土的同时,北方新兴的资产阶级禁止在新成立的自治州里实行奴隶制度,使广大奴隶拥有人身自由。这显然触犯了南方奴隶主的利益,因为他们也在积极地向美国西部扩张领土,并推广奴隶制度。奴隶主利用其在国会及政府中的统治地位,连续取得胜利,激起北方广大人民的愤慨。
由于南方的奴隶制度严重阻碍了北方工商业的发展,自19 世纪起,美国南方和北方的矛盾和斗争变得越来越不可调解。在美国西部的部分地区,北方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南方的奴隶主为了争夺在该地区的利益,频频暴发武装冲突。在南方奴隶主高强的打压下,北方人民没有退缩,反而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废奴运动”,与此同时,南方黑奴也不断展开暴动,积极支援北方的“废奴运动”。
这就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南北战争”。虽然南北战争摧毁了奴隶制度,但只是废除了南方叛乱诸州的奴隶制,黑人虽然被解放,但还是没有获得和白人一样的权利。
大家也许都读过《飘》,这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 米切尔(1900—1949 年) 十年磨一剑的作品,以亚特兰大以及附近的一个种植园为故事场景,描绘了内战前后美国南方人的生活。作品刻画了那个时代的许多南方人的形象,如斯佳丽、瑞德、艾希礼、梅勒妮等人。通过他们的习俗礼仪、言行举止、精神观念、政治态度,反映了美国南北文化的差异,成功地再现了美国的南北战争。
在伊朗,父亲有着崇高的地位,每天下班回家后,妻子与孩子都会在门口迎接并说上一句“辛苦了”,然后妻子会接下丈夫脱下来的外套等。听到来自伊朗的普雅的介绍,我们不禁感慨,在伊朗做爸爸,就好像在我们中国做皇帝。
但在泰国,母亲却是真正的一家之主。来自泰国的韩冰说,因为在以前,泰国的男子每年都有半年的时间要去当兵,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都不在家,所以负责管家的人就变成了母亲,这也导致了在泰国的家庭中,关于孩子的事情,爸爸从不做主, 甚至很多时候,孩子向爸爸问一件简单的事情,泰国的爸爸都会对孩子说:“等你妈回来。”
泰国现行宪法对服兵役规定:“人人有依照法律服兵役的义务。”根据这一规定, 每个达到服兵役年龄的公民,都必须进行兵役登记,包括变性人都要向征兵单位报到, 年龄为18 ~ 30 岁的男子,必须依法服现役。在泰国的现役部队中,士兵的期限一般为两年。具有特殊资格而又符合法律规定的公民(包括自行申请服现役的人),服现役的期限可少于两年。应征公民可以自行选择服役的军种及部队单位,但必须提前提出申请。
由于泰国是一个佛教王国,因此每年征兵时,高级僧侣、教士可以免征。同时, 身体不适合服役者、不具备充任士兵资格的特殊地区的居民,也都免征。
第四节
国外孩子直呼父母名,竟是误解
在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直呼别人的名字是不礼貌的。在古代,君王或尊亲为了显示威严,规定人们说话中避免直呼其名或在行文中不得直写其名,而要以别的字代替,从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避讳”制度。
其中有一条就是“避长辈”,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是全家的“家讳”或“私讳”。与别人交往时应避对方的长辈之讳,否则即为失礼。唐代诗人李贺之父名晋肃, “晋肃”与“进士”同音,故李贺一生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红楼梦》中林黛玉之母叫贾敏,所以林黛玉凡是遇到敏字都读成“米”或“密”。司马迁的父亲叫“司马谈”, 所以《史记》里,他把跟他父亲名字相同的人,一律改了名,例如“张孟谈”改为“张孟同”;“赵谈”改为“赵同”。后来,《后汉书》的作者范晔也是如此,因为范晔的父亲叫“范泰”,所以在《后汉书》里,叫“郭泰”的,竟神不知鬼不觉地变为“郭太”了,而叫“郑泰”的也变为“郑太”了。
又如唐朝的诗人杜甫,父亲的名字叫“杜闲”,为了避“闲”字的讳,杜甫写了一辈子的诗,却没在诗中用过“闲”字。杜甫母名海棠,《杜集》中无海棠诗,不名母名也。
又如苏轼祖父名“序”,为讳“序”字,其父苏洵不写“序”字,碰到写“序” 的地方,改成“引”字;苏轼也跟着不用“序”字,他以“叙”字来代替。
我们经常在国外的一些影片中看到外国小孩会直呼其父亲或者母亲的名字,让我们也一度以为,国外的小孩都是这样,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澳大利亚的安龙说,他只呼父亲“Hi man”,也就是相当于“哥们儿”的意思, 这让他可以和自己的父亲像朋友一样互相斗嘴开玩笑。
来自加拿大的詹姆斯也说,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有点类似,会直接称呼父亲为“Dude( 哥们儿)”,这也说明他们和父亲的关系就像朋友一样。但这仅限于他们成年之后,在私下场合里可以这么叫,在公众场合他们并不会这么叫。我们中国人在私下场合,也很少有人会直接称呼父亲为“哥们儿”。
在英国,孩子也很少会直呼父亲的名字,只是在偶然或者着急的情况下才会喊爸爸的名字。
但在泰国就比较特别了,不仅要叫名字,还要带上爸妈的称呼。
例如,如果父亲名字是“Deng”,那么他们就要称呼爸爸为“Deng 爸爸”。换句话说,如果你爸爸叫“李某某”,那么用泰国的叫法就是“李某某爸爸”。这样的叫法倒是很有意思。
第五节
青春期的“父子大战”
到了青春期,尤其是男生,总是会生出一些叛逆。这个阶段的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有自己的“小想法”。但这些想法又总是得不到父亲的支持和理解,甚至在父亲眼里, 我们的这些“小想法”简直就是笑话。
在现代社会中,父母教育孩子,更多地会考虑到孩子的想法,但相信读这本书的读者,都经历过中国传统的“父子大战”。特别是在乡下,一旦做错了事情, 父亲(当然,也有可能是母亲)就会拎着一个家伙,满大街追着自己的孩子跑。
林志颖说自己在14 岁时曾告诉父亲,自己想要去打工。当时,林爸爸对林志颖的想法感到惊讶,毕竟他才14 岁。但林志颖还是“偷偷”地去打工了,而且还用自己打工赚来的钱买了一辆摩托车。直到学校通知林爸爸林志颖无证驾驶的时候,林爸爸才知道林志颖去打工。
如果这件事发生在某些人身上,大概就会被追着“满大街跑”了。
中国的教育方式我们都深有体会,那么,外国人的“父子大战”又是怎么样的呢?
加拿大的詹姆斯说,他曾带两个未成年人去夜店,而且和他们喝酒喝到“断片儿”。在加拿大,带未成年人去夜店喝酒,这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因此他的父亲非常生气, 带着他到别人家道歉,回来之后又把他关到屋子里,不让他出门。这样的做法在加拿大是一种很常见的惩罚措施。
世界各国父亲惩罚孩子的措施,可以分为“暴力”和“非暴力”两种。
林志颖说,他的父亲从来没有打过他,最严重的惩罚措施,就是让他跪佛堂。
泰国和中国的惩罚措施有点相像,家长会专门准备一根长长的棍子,教训不听话的孩子。拉丁美洲哥斯达黎加的惩罚措施则花样很多,很有创意。例如,他们会让一个做错事的孩子跪在豆子上面,也可能是跪在可乐瓶上, 带突起的那种,这有点像我们中国的“跪搓衣板”。还有,如果小孩说脏话,他们会往小孩的嘴唇上抹辣椒酱, 让嘴唇红肿,不能再说话。
在伊朗,父母一般很少打孩子,但是老师会打孩子。他们认为“孩子不打不成材”, 认为打是一种很正常的教育方式。
第六节
父与子的爱在全世界流淌
在我们懵懂的时候,父亲可能打过我们,骂过我们,虽然青春总是匆匆而过, 父亲也慢慢地变老,父与子的爱却会永远地在全世界流淌。爱父亲,在每一个国家都“通用”。
林志颖说,他自从进入演艺界之后,经常忙于自己的工作,在父亲突然去世时, 他一点准备也没有。他没有想到,一个和自己这么近的亲人,竟然这么快就离开了他。所以,他对父亲存有歉意,觉得人不能只忙于自己的工作,要抽出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家人,因为家人才是我们这一生中最珍贵的宝贝。
加拿大的詹姆斯说,他的父亲有一次趴在他的肩膀上流泪,因为他的奶奶去世了。在爱面前,高大的父亲也会表现出最脆弱的一面。
泰国的韩冰说他无法体会什么是父爱,因为在母亲怀孕的时候,父母就已经离婚了。他和母亲一起生活,和父亲没有联系,甚至不知道父亲的存在。父亲来过他们家两次,但每次都是喝得酩酊大醉,来家里吵闹,甚至有一次还带了一把枪。父亲对那时还小的他来说,就是一个“恶魔”,给他造成了心灵上的创伤。残缺的家庭中, 受伤的总是孩子。但是,如果父亲现在老了,走不动了,需要他来赡养,那么他一定会好好地陪父亲到老。这是韩冰在节目中含着眼泪说的一段话。
无论父亲对我们做过什么,他始终都是我们的父亲。当父亲老了的时候,扶他慢慢地走,不要让他那么早就离开。
儿子牵挂父亲,其实父亲也在牵挂着儿子。无论我们走多远,做什么,父亲都是我们一生的牵挂、一生的朋友。“爱父亲”在全世界都是一样的,请多陪陪自己的父亲, 因为这注定不会很长久。
世界那么大,却不用出门也能看个够。来自11个国家的高颜值男生畅谈不同的文化、生活、经历,呈现给我们想要看的世界,用不同的背景和经历诠释同样的问题,探寻文化和常识的共性与差异。这就是这本书的精华。
——主持人、演员、电影出品人、制片人 彭宇
高智商、高颜值、高学历,“三高”是节目的特点;有趣、有料、有味道,“三有”是书的特色。看不同背景的男神,介绍你我同在的世界。
——主持人、演员、歌手 柳岩
我有时也会幻想:如果整个世界是个和睦的大家庭该有多热闹!没有纷扰,没有战乱,大家彼此分享,充满善意,心无芥蒂,像歌中唱的那样——Make it a better place for you and for me and the entire human race。这也是我格外珍惜和喜爱《世界青年说》的原因之一,因为它在某个时间点以某种方式令我幻想成真。
《世界青年说》就是我心中的那片乌托邦。
——主持人、歌手、演员 沈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