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海外华文女作家”丛书:走出前世》收录了文学奇女子顾月华的八十多篇散文随笔,又分“上海寻梦”、“纽约天地”、“黄金岁月”、“闲人闲事”、“异域风情”五个专辑,分别写下她坎坷经历中的传奇故事。她的一生随着地域变迁,每次都像重投人生一样彻底改换她的人生定位,阐述了她的一生在起伏安危中的奇特际遇,大洋两岸不同的风情人生及她眼中的精彩世界。
陈瑞琳:
顾月华的散文,深通中西文化,跨时空的生活历练让她的笔饱含着历史的沧桑。她的大家之气,来自血脉,来自地母,也来自艺术修炼的芳华。她写亲人如父母或先生,写友人如陈丹青或木心,写中国的故事如下放在乡村,写外国的人文风景如纽约的犹太人,其成熟老辣,其温热明亮,都是当代散文界的“独一个”!
陈丹青:
近时重读好些篇顾月华的随笔,瞬时想起二十多年前与她在纽约的往还,虽然后来十余年我们少见面,各自忙,但八十年代初可就差不多每周一淘玩耍。说是玩耍,其实近于流放中的难友,为什么呢,只因离开中国,迷失异域,能在一起讲沪语,谈国事,做家乡菜,便如寒夜微火,足以给彼此取暖的。
不曾久居域外的人,很难揣想记忆的中断是怎样折磨一个人,这折磨必须找寻出口。心直口快如顾月华初到纽约不久即开始大量写作,很快成为美东华人报章抢手的写家。从当日报纸读到自己熟识的朋友又有新篇,竟或当晚就能亲见作者,实在是快意而奢侈的经验。在我们这一小圈大陆旅美的文艺人中间,顾月华便是这样的要角儿。她会惊喜而笑,问我们意见,等候夸奖,再接着,在纷乱的交谈中迅速捉到她的灵感,当场宣布要去写出,果然不几天便即见报了。
刘荒田:
顾月华的散文,我读了近四分之一个世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在《华侨日报》副刊常常读到她清新婉约的作品,十分喜欢,多次剪下保存,揣摩仿效。在新移民的困顿期,她作品所透出的温柔与坚韧,对我的影响无疑是正面的。然后,有10多年,她在名字不复见于报章。茫茫人海里消失了一位文学的奇女子,我猜想,她被异国沉重的生活吞没了。教我惊喜的是,到了近年,她又在副刊现身,被异国风雨捶打过的笔,更加凝练,内敛,层次更多,境界更高。
顾月华,上海出生,纽约华文女作家协会会长,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会员,北美华文作家协会纽约分会会员,纽约海外华人作家笔会前副会长。其小说、散文、诗歌及评论等作品,散见于中国、美国、新加坡等地,新加坡文学书屋出版小说集《天边的星》和美国惠特曼出版社出版散文集《半张信笺》。她的文字精炼、行文严谨,文学造诣很高,笔端尽显仁心与善良,温柔与坚韧。一篇篇人生故事,阐述了一生起伏安危中的奇特际遇及乐观信念、善良本性。
辑一:上海寻梦
冰糖炖鸡和老女人
半张信笺
母亲姓周
吃的洗礼
焦晃家的三楼
梁溪脆鳝
密室之夜
一包糖炒栗子
衣香鬓影中的影子
纸
祖宗在饮酒
嫁作平遥妇
辑二:纽约天地
走出前世
地铁里唱戏的中国女人
电梯腾空而去
古奇女人的早餐会
虎皮鸡蛋
家族亲情
绒毯
我与犹太人为伍
艺术之王的梦
与陈丹青清谈的日子
与历史同桌而餐
这里是白宫
这一片宁静
中国红包
追寻北极光——记哈佛之旅
昨夜听风听雨
辑三:黄金岁月
我家首长
粽子
搬来半爿花店
北窗口那道菜场风景
朝北开了水果店
春雨无声
等一个来喫面的人
贵妃醉酒
含笑的招牌菜
今天贺后不骂殿
叫了十客小笼包
九雌十雄上市前
灵魂归宿
面对鱼头
下凡的朋友们
刁民十六号
心中那一角甜蜜的痛
七个人的身影
爷爷喜欢吃叉烧
阴雨中飞来的绿鸟
走进时光隧道
走过国泰电影院
辑四:闲人闲事
西边日头东边月
君子之瓷
黑披风
礼耕堂之宴
吃了这一万元奖金
儿子与马步芳的故事
身边的回家和不回家的人
金沙随风而逝
离去的林琳
拎竹篮子打水的人
面包随想曲
曼哈顿的月光遇见戈壁滩的风沙
墙壁里的声音
深夜倾听玛丽亚 克拉斯的哭诉
寻找黄美之
四十柜书的梦
运河不再寂静
与神秘之光相遇
厦门惊艳
厨房内外
多雨之岛
辑五:异域风情
埃格尔木桌上的汤
皇宫外的蔚蓝色天空
见证白夜
恐怖的复活节之夜
两个笨蛋游伊斯坦布尔
卖鱼妇的石像
墨西哥的缠绵
骑着骆驼走过金字塔
十七座城堡与女帽商
探戈和中国蝴蝶
温莎城堡的浪漫下午茶
又见美人鱼
俄罗斯盒子迷思
后记
《“新世纪海外华文女作家”丛书:走出前世》:
焦晃家的三楼
上海戏剧学院有一批尖子,被一网打尽,留在了青年话剧团,一色的专科毕业大学生,个个出类拔萃风华正茂。他们走出来是什么气派?我们在校生都仰着脸看他们。
当年几台好戏,风靡上海滩。娄际成的“哈姆雷特”,吴锡铭的“阴谋与爱情”,严丽秋的“日出”,朱美芳的“第十二夜”及焦晃的“无事生非”等等。先被严丽秋击中,叉被男演员中最帅的焦晃迷晕,然后在观摩别的话剧时,看到了焦晃和他的女友在前厅出现,大家争相转告,于是不进剧场,就在前厅看他们。他女友戴了个大口罩,也是名演员,后来成他妻子。
我也成了别人妻子,到丈夫家所在的虹口区兰心里。傍晚时分,焦晃趿着拖鞋,如回家一样跨进家门,才知与他做了邻居。他同弟妹都浑熟成一片,神秘面纱顿时消失,从此我也将他看作青梅竹马长大的邻家大哥。他的父亲与我丈夫父辈是金融界同仁,他自己与丈夫二哥孙滨同系,又与我们是校友,讲话投机,便请我们去家中作客吃便饭。
踏入他家三楼,倒吃了一惊,像回自己房间一样。因这兰心里弄堂几十幢洋房,格局是一样的,所以到他的三楼如进我自家的三楼,同样一扇天窗,同样一只缺角,同样一只壁橱,同样放了不少书。又是同一座庙里出师的和尚,倒是有了同甘共苦自家人的亲切。
这也是这条巷子的特色,这里的人大都是山西口音,一批跟山西孔祥熙同乡进了银行的人,从山西到重庆,又从南京到了上海。这条安谧有高墙隔阻的弄巷内,住着曾经掌控中国金融的银行界精英。焦晃父亲的外语好,去了北京高就,焦晃在弄堂里,俨然孩子王。
我到美国后,大儿子居然也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不过是同焦晃一样的表演系。我挺纳闷他会选这专业,说是在弄堂里只要碰到焦晃叔叔,就劝他去考上戏表演系。焦晃夸儿子长得好,是天生的本领。次数多了,他想一定有道理,想想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就听焦晃叔叔这一次吧。
静寂了许多年之后,在海外忽然听到焦晃如三月乍雷,红遍两岸。他成“皇帝”中的“皇上皇”,演皇帝竟到了空前也许绝后的佳境,实在因为他有王者之风及皇帝的威严和脾气。看他演话剧奉劝你千万别嗑瓜子——他正演着,听到嗑瓜子声,竟当场怒斥观众。这又是空前也许绝后的,我看这是演剧史上及时人,说明焦晃对艺术的尊重及认真。
在儿子的婚礼上,满厅的青年演员惊见焦晃入席,一批新明星见到了大明星,忽然变成一群粉丝,更惊奇这脾气坏到出了名的品牌艺术前辈,原来也可以如此平易近人,如此笑口常开,让我那些从外地从家乡从各地来的亲友排着队随便合影。
在上海戏剧学院六十五周年的日子里,同一届的、不同届的校友同学早与我约定一早在华山路学院门口聚集,要回去庆祝这个大日子,我却忽然没有兴致不想去了。朋友们见不到我在校门口的身影时,就一阵电话铃声把我从床上闹醒了。
一进大门,便不断遇到认识的及面熟陌生的人。相认之下,竟已阔别了四十多年,却在紧紧相拥后也就很快又分开了。这一拥如昔目的知心,却又无言交谈,再分离,下一次便不知是今生或来世了。
开演前走向剧场,人群中鹤立着焦晃。他见了我与丈夫,惊喜交加,我们随他被引至休息室。开演时到,人人走回剧场,他不让我们走,丈夫便与他聊天。他们是六七岁时的发小,当年焦晃带弄里所有小赤佬同别的弄堂的小赤佬打架,之间有讲不完的话。
他又带我们去工作室,赠给我们新书《钦差大臣》。我没事,便拿了相机将他左拍右拍。他笑说:“勿要拍了,现在拍照很难看了。”我说:“再过几年看,幸亏我替你拍了这些照。”其实,他依然一副艺术家偶像派头,一条牛仔裤、一件皮夹克、一头的白发神采奕奕。这位影帝还真的很帅!
人们现在常说“上戏”现象。是的,“上戏”出了很多名人,有些人比焦晃也许更出名,但要像焦晃那样呵护自己原则,坚持艺术良心及理念的艺术家,执着地维护艺术的纯洁,尤其是好演员不拍广告不接烂戏的基本上绝无仅有。焦晃便是一面不倒的旗帜。他当天被电视台媒体围困,见了我们如见救星,便死死拉住我们在一起。电视台主播哄着我们进了休息室,又赶鸭子般诱我们上楼。焦晃眼尖一到二楼返身便逃。我向前一看——组摄影机关已经布就。后来还是我们帮记者把他劝说成功,让他对上海观众说了几句话——他的低调才真是大腕的作风。
我终想谢谢他对儿子的指引,改变了儿子的一生。大家不易见面,焦晃大哥,在此向你说声谢了。
……
陈瑞琳:
顾月华的散文,深通中西文化,跨时空的生活历练让她的笔饱含着历史的沧桑。她的大家之气,来自血脉,来自地母,也来自艺术修炼的芳华。她写亲人如父母或先生,写友人如陈丹青或木心,写中国的故事如下放在乡村,写外国的人文风景如纽约的犹太人,其成熟老辣,其温热明亮,都是当代散文界的“独一个”!
陈丹青:
近时重读好些篇顾月华的随笔,瞬时想起二十多年前与她在纽约的往还,虽然后来十余年我们少见面,各自忙,但八十年代初可就差不多每周一淘玩耍。说是玩耍,其实近于流放中的难友,为什么呢,只因离开中国,迷失异域,能在一起讲沪语,谈国事,做家乡菜,便如寒夜微火,足以给彼此取暖的。
不曾久居域外的人,很难揣想记忆的中断是怎样折磨一个人,这折磨必须找寻出口。心直口快如顾月华初到纽约不久即开始大量写作,很快成为美东华人报章抢手的写家。从当日报纸读到自己熟识的朋友又有新篇,竟或当晚就能亲见作者,实在是快意而奢侈的经验。在我们这一小圈大陆旅美的文艺人中间,顾月华便是这样的要角儿。她会惊喜而笑,问我们意见,等候夸奖,再接着,在纷乱的交谈中迅速捉到她的灵感,当场宣布要去写出,果然不几天便即见报了。
刘荒田:
顾月华的散文,我读了近四分之一个世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在《华侨日报》副刊常常读到她清新婉约的作品,十分喜欢,多次剪下保存,揣摩仿效。在新移民的困顿期,她作品所透出的温柔与坚韧,对我的影响无疑是正面的。然后,有10多年,她在名字不复见于报章。茫茫人海里消失了一位文学的奇女子,我猜想,她被异国沉重的生活吞没了。教我惊喜的是,到了近年,她又在副刊现身,被异国风雨捶打过的笔,更加凝练,内敛,层次更多,境界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