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内心的旅程:罗曼 罗兰自传》是罗曼 罗兰对于自己早年生活的回顾,逝者的灵魂、流逝的岁月以及午夜梦回时亲人的魂魄激发了作者的写作灵感。成长过程中的内心世界,作用于内心世界的周围环境,家庭、伙伴、人民和整个时代,一一在作者笔下再现,表现了作者理解生命的努力。
《追寻内心的旅程:罗曼 罗兰自传》记录了作者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和光明不懈斗争的一生。作为我们这个时代再也难以找到的理想主义者和英雄主义者,本书表现出罗曼 罗兰的生命轨迹其实毫不逊色于他笔下众多英雄人物。他代表着一种真正的理想主义,在洞穿世界所有苦难和阻碍,看透人生一切荒谬与虚无之后,仍然充满信念高歌猛进,颂扬人的精神。
罗曼 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
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不屈的斗争,是二十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1866年出生于法国中部, 1889年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史学系,从1898年开始发表作品。1903年,罗曼 罗兰发表《贝多芬传》,引起当时公众的广泛关注。随后他开始撰写古今名人传记,宣扬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的英雄主义,先后发表《米开朗琪罗传》《弥莱传》 《托尔斯泰传》 《甘地传》等作品。他的小说代表作有《约翰 克利斯朵夫》和《母与子》等。1915年,为了表彰“他在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不同类型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及对真理的热爱”,瑞典文学院授予罗曼 罗兰诺贝尔文学奖。
旅程邀游
及时章 困境
第二章 三种启示
第三章 族谱
第四章 弓箭手
第五章 灵魂伴侣
对漫长生命旅程的反思犹如一次伟大的探险。它有时是一个家族乃至一个种族的最奇特经历,有时是古老岁月的谜题答案,有时是生命逐步发展的揭示,其失败与成功,美德与恶行一并展露无遗。
我想展示我的生命奥秘,向大家也向我自己揭示其意义。现今,我没有那么多的冲动欲望,希望也已全部幻灭。所以,我能清晰而又轻松地回顾整个生命旅程。我所意识到的并不是所获成果的价值,这本身实在微不足道,而是我那神秘天性所做出的卓绝努力。历经无数的路途,或狭隘,或艰难,或负重,或蜿蜒,我那神秘生涯犹如一根常青藤,在藤卷的牵引下,盲目而又顽固地向上探索攀升。
此《旅程邀游》写就于那些开心但是尤其孤独的岁月,在那些一成不变的日子里,我梦见自己在日内瓦湖畔维纳耶夫的房间里养病,房间正对着一颗挺拔的核桃树,它是我倾诉的对象。激发我写作灵感的有逝者的灵魂、流逝的岁月以及午夜梦回时亲人的魂魄。我写着写着,不知这灵感要将我引向何处,也不知它何时停歇下来。事实上,写到一半时,它就中断了。生命回顾给那些惊醒的梦中人以情感激荡。他没有高调宣扬自述的梦而是中途戛然止步,然后将叙述任务转交给那些理智之士或是历史学家。
这和我的《回忆录》的写作不同,二十岁以来我就零星地记着日记,《回忆录》正是在此基础上编撰的,《内心旅程》的写作则是另外一回事,从某种程度上说,《内心旅程》是《回忆录》的序言,犹如交响曲的前奏。梦想的灵魂之乐,就像那吸收了千百年林莽之气的世纪灵魂(Ka),它自我放逐开来,独自陈述着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发挥作用的力量,这些力量在生命过程中要么作用于我所试着去了解和描述的内心世界,要么作用于内心世界的周围环境,也就是我的家庭、伙伴、人民和整个时代。人类机制虽然极其复杂易变,虽然表面看起来具有多样性,但其本质实为一种单一无异的物质。在诠释时,我小心翼翼,尽量不加以扭曲。在撰写过程中,我没有任何私心来为自己刻画形象,也没有任何先入为主的计划进行自我创作。撰写时我才发现所记下的是什么,才认识到落笔之前都不知道的事情。
只有将生命,无论是我自己的还是他人的,展示出来时,我才能理解它。这句话无疑透露出我的创作秘密,特别是创作那些名人传记。我接下传记任务时对这些名人知之甚少,只是后来在写作过程中才逐步与他们熟识。在撰写米开朗基罗的生命旅程时,我发现所有先入为主的偏见都被打破。时间一小时一小时的流逝着,期间发生的意外现实,我从不犹豫直言不讳地披露出来,丝毫不顾及之前所形成的一切虚假形象,不管这形象有多么重要或根深蒂固。于我来说,对于大众生命的热爱远远超过了对自我生命的热爱,自己的生命确实不足以使我振奋。要是生命能自我陈述该有多好呀!虽然我在倾听和复述生命的意思时有点笨拙以及不娴熟,但我仍然要尽较大的努力去传递她的声音,哪怕这些声音与我最私密的愿望相左。希望我所记下的是她的意志,而非我的!
人生是一场无休、无歇、无情的战斗,凡是要做个够得上称为人的人,都得时时向无形的敌人作战,本能中那些使你自行毁灭的念头,都是这一类的顽敌。
——罗曼 罗兰
我们曾经敬奉之至的多少座丰碑都已坍塌破碎,被动荡夷为平地;罗曼 罗兰树起的丰碑却挺过枪林雨弹,穿过唇枪舌剑,傲然屹立。他的作品是人们强大的精神支柱,在这个骚动的世界上,一切具有自由灵魂的人们,都可以到这儿寻求安慰。
——茨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