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工业与民用供配电设计手册(第四版·上下册)图书
人气:118

工业与民用供配电设计手册(第四版·上下册)

提供机打发票

内容简介

工业与民用供配电设计手册(第四版)(上下册) 定价 388.00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次 及时版 出版时间 2017年01月 开本 04 作者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组编 装帧 01 页数 0 字数 0 ISBN编码 9787512399952

本书是在《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的基础上,依据国内外标准、规范,跟踪当前电气技术及电工产品的发展,总结多年的实用经验,进行大幅更新和扩充,并更名《工业与民用供配电设计手册(第四版)》。

本书共分17章,分别为负荷计算及无功功率补偿,供配电系统,变(配)电站(附柴油发电机房),短路电流计算,高压电器及开关设备的选择,电能质量,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变电站二次回路,导体选择,线路敷设,低压配电线路保护和低压电器选择,常用用电设备配电,交流电气装置过电压保护和建筑物防雷,接地,电气安全,节能和常用资料。

本手册是工业与民用项目供配电设计的必备工具书,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执业资格考试的指定参考书;电气施工安装和运行维护人员的常用资料,也可作为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编辑推荐

1、1983年推出及时版,1994年推出第二版,2005年推出第三版,前三版累计销量超过30万册,2016年隆重推出第四版

2、扩展110kV电压范围,新增供配电系统节能等内容,改进计算方法和表达方式

3、紧密跟踪IEC的动态,贯彻标准、规范

4、本手册是工业与民用项目供配电设计的必备工具书,,也是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执业资格考试的指定参考书

作者简介

刘屏周,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1997年获研究员任职资格并担任院电气总师,长期从事于飞机制造厂、维修厂及科研院所建筑物的电气设计工作。曾主持完成国家标准图及院标准图多项及航空工业工程建设设计规程中电气专业部分的编写,其中“应急柴油发电机组安装”标准图集获全国工程勘察设计的铜质奬。现为《全国建筑物电气装置标准化委员会》专家组成员。

任元会,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处长,参与了航空工业及其他建筑百多项目的电气设计;担任《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主编,第四版副主编;我国《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供配电专业)指导书》2007年版主编,2016年版副主编。11年来宣讲《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数十次,受到众多电气设计师和企业人员的欢迎和赞扬。现社会职务有:亚洲照明设计师协会(AALD)主席,中国照明学会专家,室内照明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建筑电气》、《电气工程应用》、《电气气&智能建筑》等10家刊物顾问。卞铠生,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研究员,首任电气专业总工。参加我国航空、航天等多项工程的设计、科研等工作;两次参与国家标准/电气设计规范的编修。《工业与民用供配电设计手册》及时、二、三、四版副主编,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复习指导书》及时、二版副主编及《习题集》主编。

目录

上 册

1 负荷计算及无功功率补偿……………………………………………………………… 1

1.1 概述……………………………………………………………………………………… 1

1.1.1 基本概念……………………………………………………………………………… 1

1.1.2 计算负荷的分类及其用途……………………………………………………………… 1

1.1.3 负荷曲线和计算参数…………………………………………………………………… 2

1.1.4 负荷计算法的选择……………………………………………………………………… 3

1.1.5 本章适用范围和使用说明……………………………………………………………… 4

1.2 设备功率的确定………………………………………………………………………… 4

1.2.1 单台用电设备的设备功率……………………………………………………………… 4

1.2.2 多台用电设备的设备功率……………………………………………………………… 5

1.3 单位指标法求计算负荷………………………………………………………………… 6

1.3.1 负荷密度指标法……………………………………………………………………… 6

1.3.2 综合单位指标法……………………………………………………………………… 8

1.3.3 单位产品耗电量法……………………………………………………………………… 9

1.4 需要系数法求计算负荷………………………………………………………………… 10

1.5 利用系数法求计算负荷………………………………………………………………… 15

1.5.1 利用系数法的计算步骤……………………………………………………………… 15

1.5.2 用电设备有效台数的简化计算………………………………………………………… 18

1.5.3 5台及以下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 19

1.5.4 利用系数法和需要系数法的关联……………………………………………………… 19

1.6 单相负荷计算…………………………………………………………………………… 19

1.6.1 计算原则……………………………………………………………………………… 19

1.6.2 单相负荷换算为等效三相负荷的简化法……………………………………………… 20

1.6.3 单相负荷换算为等效三相负荷的法……………………………………………… 20

1.7 电弧炉负荷计算………………………………………………………………………… 23

1.8 尖峰电流计算…………………………………………………………………………… 24

1.9 年电能消耗量计算……………………………………………………………………… 24

1.10 电网损耗计算………………………………………………………………………… 26

1.10.1 电网中的功率损耗…………………………………………………………………… 26

1

1.10.2 电网中的电能损耗…………………………………………………………………… 33

1.11 无功功率补偿………………………………………………………………………… 34

1.11.1 无功功率补偿的意义和原则………………………………………………………… 34

1.11.2 提高系统的自然功率因数…………………………………………………………… 34

1.11.3 并联电容补偿装置的基本要求和接线方式…………………………………………… 35

1.11.4 并联电容补偿容量计算……………………………………………………………… 36

1.11.5 电容器额定电压的选择和实际输出容量……………………………………………… 38

1.11.6 电容器的设置方式、投切方式及调节方式…………………………………………… 39

1.12 负荷计算示例………………………………………………………………………… 39

1.12.1 利用系数法负荷计算示例…………………………………………………………… 39

1.12.2 需要系数法负荷计算示例…………………………………………………………… 41

参考文献……………………………………………………………………………………… 42

2 供配电系统………………………………………………………………………………… 43

2.1 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 43

2.1.1 负荷分级原则………………………………………………………………………… 43

2.1.2 负荷分级示例……………………………………………&hell

在线预览

下 册

11 低压配电线路保护和低压电器选择……………………………………………… 953

11.1 低压电器选择的基本要求…………………………………………………………… 953

11.1.1 概述……………………………………………………………………………… 953

11.1.2 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 953

11.1.3 按保护选择性选择………………………………………………………………… 954

11.1.4 按短路条件选择…………………………………………………………………… 954

11.1.5 按使用环境条件选择……………………………………………………………… 955

11.2 低压配电线路的保护………………………………………………………………… 959

12

11.2.1 概述……………………………………………………………………………… 959

11.2.2 过负荷保护………………………………………………………………………… 960

11.2.3 短路保护…………………………………………………………………………… 961

11.2.4 故障情况下的自动切断电源………………………………………………………… 965

11.3 断路器的选择………………………………………………………………………… 970

11.3.1 交流断路器(ACB、MCCB) ……………………………………………………… 970

11.3.2 微型断路器(MCB) ……………………………………………………………… 977

11.3.3 常用低压断路器的技术参数………………………………………………………… 978

11.3.4 直流断路器………………………………………………………………………… 981

11.3.5 带选择性的断路器(SMCB) ……………………………………………………… 982

11.3.6 电弧故障保护电器(AFDD) ……………………………………………………… 983

11.3.7 断路器额定电流及脱扣器整定电流的选择…………………………………………… 985

11.3.8 照明线路保护用低压断路器的过电流脱扣器整定…………………………………… 986

11.3.9 按短路电流校验低压断路器的分断能力…………………………………………… 987

11.3.10 断路器在400Hz系统中的选用…………………………………………………… 987

11.3.11 环境温度对断路器的影响………………………………………………………… 988

11.4 转换开关电器选择…………………………………………………………………… 988

11.4.1 机电转换开关电器(TSE) ………………………………………………………… 988

11.4.2 静态转换开关电器(STS) ………………………………………………………… 991

11.5 开关、隔离器、隔离开关及熔断器组合电器……………………………………… 993

11.5.1 概述……………………………………………………………………………… 993

11.5.2 分类……………………………………………………………………………… 994

11.5.3 正常负荷特性……………………………………………………………………… 995

11.5.4 短路特性…………………………………………………………………………… 995

11.5.5 选用……………………………………………………………………………… 995

11.6 熔断器………………………………………………………………………………… 997

11.6.1 概述……………………………………………………………………………… 997

11.6.2 性能……………………………………………………………………………… 999

11.6.3 专职人员使用的熔断器…………………………………………………………… 1001

11.6.4 非专职人员使用的熔断器………………………………………………………… 1005

11.6.5 太阳能光伏系统保护用熔断器…………………………………………………… 1007

11.6.6 半导体设备保护用熔断器………………………………………………………… 1007

11.6.7 熔断器的选择应用………………………………………………………………… 1008

11.7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RCD) …………………………………………………… 1009

11.7.1 概述……………………………………………………………………………… 1009

11.7.2 分类……………………………………………………………………………… 1009

11.7.3 特征参数………………………………………………………………………… 1010

11.7.4 动作特性………………&hellip

媒体评论

第四版主要变动

第四版紧扣当前新技术、新产品的发展,在第三版基础上做了大幅扩充和更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扩展电压范围:从第三版的35kV 及以下扩大到110kV 及以下,并补充部分20kV和660V 的内容。

(2)新增内容:

1)增加供配电系统节能内容:包括能源评估,供配电系统、变压器、电动机、照明和配电线路节能,再生能源应用及能效管理系统。

2)增加带选择性的断路器、电弧故障保护电器、静态转换开关电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剩余电流监视器、绝缘监测器和绝缘故障定位系统等保护电器,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选择及火灾危险环境的电器选择。

3)增加多功能控制与保护开关设备及控制回路要求。

4)增加电流通过人体的效应及接触电压限值,补全IEC涉及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

5)增加接地极电化学腐蚀产生机理及防护措施。

6)增加外界影响、电器设备外壳对外界机械碰撞的防护等级(IK代码)等表格。

(3)改进计算方法和表达方式:单位指标法和利用系数法的改进;IEC短路电流计算法的推出和动、热稳定校验也给出相应公式;电动机启动时电压暂降计算的订正,给出每相输入电流不大于16A、大于16A且不大于75A、大于75A 用电设备谐波电流发射限值;微机继电保护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采用,中性导体(N)及保护接地中性导体(PEN)的截面选择及按国标编制了线缆的载流量;架空线路的路径选择,导线、地线、绝缘子和金具,导线力学计算及杆塔型式。

(4)贯彻标准、规范:包括工程建设规范系列、IEC转化标准系列、有关行业标准等。同时对各标准之间不协调的个别内容,以[编者按]的方式进行评述,供读者参照。

(5)紧密跟踪IEC的动态:凡是国标中涉及IEC标准的内容,均按版本更新或提示,并适当超前收入一些技术文件。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