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于1842 年的英国《伦敦新闻画报》是世界上份以图画为内容主体的周刊。其以细腻生动的密线木刻版画和石印画,以那个时代的技术条件所能达到的快速度,再现世界各地的重大事件。画报初始就对中华帝国表示密切关注,派驻大量画家兼记者,1857 至1901 年就向英国发回了上千张关于中国的速写和几十万字的文字报道。
它们大多是关于现场的目击报道,属于手的原始料;它们对于历史事件的观点和看法往往跟中文史料相左,这就为我们研究历史提供了一个客观的参照物;它们所报道的一些事件
和中国社会生活的细节往往是中文史料中的盲点;它们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也是其他中西文历史资料所不能企及的。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法国《小日报》记录的晚清1891—1911
1.500张罕见西方版画 50万字西方记者一手现场报道
2.世界上份以图画为内容主体的新闻刊物首度翻译出版
3.老照片收藏家沈弘十年整理翻译之作
4.随书赠送印刷版原尺寸《伦敦新闻画报》
5.中国社会科院近代史所马勇教授、中央美术学院陈琦教授作序,老照片总编辑冯克力推荐阅读
沈弘:杭州人,浙江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上世纪90 年
代起遍访哈佛、芝加哥、伦敦等地图书馆,搜集了大量国内难得一见的珍贵记录。目前承担教育部重点攻关项目“外国收藏16-20 世纪来华传教士档案整理与研究”、浙江历史文化专题研究项目“外国人眼中的浙江与浙江人”。著有《晚清映像》《中国长城》《老照片中的大清王府》等。
出版说明
在西方发现历史
图像的力量
译序
上册1842~1857
中国的道光皇帝
中国
海德公园角的“万唐人物馆”
中国报道:对乍浦的描述
中国报道:扬子江、广州、南京、上海、大运河、黄埔
中国的外交
长城与大运河
中国的大使
1843
中国人的贡金
福摩萨(台湾)岛与广州十三行
鸦片贸易
1844
关于英国军舰的一张中国画
1845
中国的巨型白炮
中国青年
1846
清朝钦差大臣耆英在香港
中式床架
1848
“耆英号”中国兵船
停泊在东印度公司码头的中国兵船
1849
清军的军旗
在虎头门寨的会谈
加尔各答的华人陵园
澳门总督被刺
1851
在中国沿海被烧毁的一支海盗船队
参观中国的长城
1851
伦敦首届世界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中国官员(希生)
中国家庭
在“耆英号”兵船上的中国武术表演
到奥斯本宫做客的中国家庭
1853
香港的中国帆船比赛
中国的革命
基督教:在中国
中国的内战——英国皇家海军“赫耳墨斯号”在扬子江上
1854
包令爵士——法学博士、香港总督和英国驻华主权代表
德鲁里巷剧院
1855
包令爵士出使北京
南京的叛匪向“李号”炮舰开火
南京的太平军起义者
1857
炮轰广州
三位清朝的高官——爱新觉罗耆英、两江总督伊里布和作为军队统领的提督牛鉴——于8月20日在一大群各级官员随从的拥簇之下来到了我们的军舰上,对英国全权大使、海军司令和陆军将领进行访问。“康华里号”军舰被指定为双方会晤的地点。有一艘汽艇将他们从海岸边送到了英国海军的旗舰上。但他们在海岸边登上汽艇时,“康华里号”鸣响了三声礼炮,这是根据英国方面的礼仪规定。当他们登上旗舰时,两位英国海军上校和英国特使团的秘书在舷梯旁迎接他们,并将他们带往船尾的艉楼,或者说是艉楼附近的上层后甲板。英国全权大使、海军司令和将军都穿着大礼服和军官制服站在那儿,毕恭毕敬地迎接贵宾。当清朝官员们走近时,我们戴假发的英国官员也往前走了几步。清朝官员们寒暄了几句,英国官员则脱掉了他们的海狸皮帽,鞠躬回礼。当双方走到一起时,他们诚挚地握手致意,接着便如释重负地回到舱房里去休息。海军陆战队队员们在上层后甲板上列队作为仪仗队,水手们散布在上层甲板上,海军军官们在舰上随处可见,他们都穿着制服,显得精神饱满,意气风发。当清朝官员们来到船尾的上层后甲板上时,还没来得及从眼花缭乱的状态中恢复过来,乐队便奏响了英国国歌《上帝保佑女王》,这更使他们大吃一惊。后来,在参观整个军舰时,清朝官员们对于他们所看到的一切都赞不绝口:你可以想象那些除了中式平底帆船之外从没见过其他更大船的人首次见到一艘正规战舰时的心情。他们在军舰上吃了午饭,有的清朝官员因喝了樱桃甜酒和白兰地而醉醺醺的。所有的来宾在告辞时都显得兴高采烈和心满意足。几天后,英国人回访了这些清朝官员们,并在城外的一个寺庙里受到了接待,也没有发生什么大不了的事情。那儿有一个八旗兵的仪仗队,还有很多的官员,一个乐队,以及一顿糕点加小吃的美餐。礼节十分隆重。这可以使你对那次会晤有个基本的概念。
当天晚上,钦差大臣感受到了卫戍司令少将闻名遐迩的好客精神。一支由盛装的英国皇家爱尔兰步兵连官兵所组成的仪仗队,在军乐队和军旗的陪衬下,于当晚6点之前集结在卫戍司令的官邸前面。在屋前无数个火炬的照耀下,这支仪仗队的英武之气更是被烘托得淋漓尽致。
参加宴会的人数被限制在16个人。宴会厅里装饰着英国皇家爱尔兰步兵团和第四十二马德拉斯步兵团的军旗。宴会厅中央放置着清朝的黄龙旗,跟英国的各种旗帜一起飘扬。门楣的上方用大红色的绸缎悬挂着中国的金玉良言,表达出英中两国之间业已存在的良好意愿,这一切都是按照中国的习俗来安排的。
在晚宴上只有两次祝酒的仪式:
“英国女王和中国皇帝祝愿两国间的友好关系能进一步促进双方的贸易和繁荣。
“祝开明的政治家和英中两国之友谊使者耆英健康长寿。我们尊敬他的政治才能,我们颂扬他宝贵的社交品质。”
耆英专注地聆听着祝酒词,在祝酒过程中似乎急于想要人将每一句话都翻译成汉语,并且以极为优雅和胸有成竹的方式致了答谢辞:“尽管我的才能被夸大了,但是将军真挚的情谊我已经感受到了。我以清朝武士的信仰起誓,只要对于中国外交还有发言权,两国的和平繁荣将永远是我较大的愿望。”
耆英的和蔼可亲和富有幽默感,高超的外交技巧和良好的教养,几乎无人出其右。他在宴会上谈笑风生,但又极有分寸。在他主动唱了一首充满激情的满文歌曲,为大家助兴之后,所有人来到都宴会厅旁边的一个起居室。那儿有香港卫戍区军官的夫人们、香港大多数的海军和陆军军官以及一些香港平民。耆英主动跟屋内各个角落的人友好地打招呼,跟每一位女性宾客握手,并向其中的一两位赠送了香袋和佛珠等小礼品。
这位清朝官员的和蔼可亲和良好教养还集中体现在对待一位小姑娘的态度上,他把她抱起来放在膝盖上,亲切地打招呼,并将一件饰品套在她的脖子上。坐在旁边的一位已婚女士吸引了他很大的注意力,他吩咐一位随从去取来一块丝绸手帕,作为礼物赠送给她,并请求得到她自己的手帕作为交换。对方一时不知所措,耆英马上就解释说:“我不希望做出任何违背适当礼仪的事情。”对方立即接受了他的道歉,并且表示能够理解他的做法。
第四天,耆英举办了答谢宴会,这是一个极其奢华的中式宴席。东道主在迎接总督的到来之后,将他领到一个位于屋子中央的太师椅处,其他人都坐在两侧的座位上,每两个座位之间都放有一个小茶桌。欧洲宴会前的那半个小时通常是枯燥无味,令人难以忍受的,但是在中式宴会前,客人们因为受到了热切的关注并喝到了一等的好茶,所以觉得时间过得很快。饮茶时每一位客人都分到一个小茶杯,在西方通常放在杯子下面的小碟子被用来盖在茶杯上,以保存茶叶的香味。
根据本报记者的描述,宴会厅是一个100英尺见方的房间,屋内覆盖着红布,还挂有20个漂亮的灯笼。宴席上共有40位客人,从晚上6点一直持续到10点。在这段时间内,不断地有菜肴被端上桌子。耆英将客人们照顾得无微不至,有好几次起身充满感情地给大家祝酒。而且席间有源源不断的香槟酒、雪梨酒和白兰地酒供应。
《中国邮报》描述的此次宴席在很多方面跟杜哈德、白晋神父和其他现代作家在他们著作中的描述都有所不同。并非每一位客人都有一个小餐桌,而是跟英国人的习俗一样,在宴会厅里只有一张大桌子,所有的客人们都在同一张桌子上吃。跟欧洲通行的做法一样,除了邀请大家一起在宴席上就座之外,并没有那种每个人都必须相互鞠躬等礼仪,如
同白晋在书中所描述的那样。
我们用尽可能长的篇幅来列举这次宴会的所有细节:每一个座位前都放着筷子,但清朝官员偶尔也会使用刀叉和汤匙。在碗的左边会有一只放置甜点或下酒菜肴的小碟子。在盘子的前面会有堆成小山一般的各种腌菜、酸菜和萝卜干之类的冷菜。当盛在早餐碗里的燕窝羹(《中国邮报》记者说它类似于英国的线面)被端上来的时候,正式的宴会就开始了。紧接着端上桌的有鹿肉、鸭肉、用任何赞誉形容都不会过分的鱼翅、栗子汤、排骨、用肉汁和猪油在平底锅里煎出来的蔬菜肉馅饼、公鹿里脊汤、仅次于鱼翅的鲨鱼汤、花生五香杂烩、一种用牛角髓浸软并熬制出来的胶质物、蘑菇栗子汤、加糖或糖浆的炖火腿、油焖笋、鱼肚、辣椒酱菜、一片片的热饼和冷果酱泡芙,以及众多难以用文字描述的热汤和炖菜。它们都被盛在大碗里,端到餐桌的中央,桌上放满了蔬菜、鸽子蛋,尤其是猪肉,这些似乎是宴席上最常见的菜肴。
不时地,耆英会以一种最文雅的中式礼仪用筷子从他自己的碟子里夹出一小块肉,递到身边最尊贵的客人盘子里。在餐桌的中央,还有烤制的孔雀、野鸡和火腿。在这个极其奢华的宴会过程中,仆人们还要给客人们续好几次茶。令人惊奇的是,在整个晚宴过程中,人们在餐桌上没有见到过一颗米饭,就连跟其他食品混在一起的米饭都没有,尽管几乎所有的作家都告诉我们,中国人进餐在任何时候都少不了米饭。假如按照德庇时的说法,米饭在餐桌上出现就意味着晚宴很快就要结束,那么这次早在主人准备结束晚宴之前,客人们就吃饱离席了,因为米饭这个信号在宴席上一直没有出现。
宴席上不乏好酒和烈酒,还有中国烧酒。那些中国人更不会怠慢客人,他们不断地用大酒杯劝酒,不让对方有“逃避”的可能。有一位清朝官员酒都上了脸,除了喝了不少香槟酒和红酒之外,还在跟人聊天之际灌下大半瓶黑樱桃酒,紧接着又去喝另一瓶果仁白兰地酒。每喝掉一杯酒,他都会敲打手链,大喊一声“好”。
一道道的汤端上桌,前后持续了几乎有三个小时。当宴会快要结束时,耆英站起身来,向天后敬了一杯酒。紧接着有人在宴会厅里摆上了一大排用红布蒙着的小板凳,上面摆满了厨师精心切好的烤乳猪、火腿、鸡鸭肉,等等。这个仪式是为了用来感谢天后的慷慨大方,并且向人们显示,尽管已经在宴会上给客人们提供了如此丰盛的菜肴,但主人仍有足够的食物可以拿出来献祭天后。桌上摆着的那么多肉片中还有羊肉和猪肉,都没有人动过。接下来就是上水果和果脯,还有大量的红酒、利口酒和中国烧酒。
然后是相互祝酒,开始是“为英国女王和中国皇帝干杯”,大家喝酒时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那些中国人尤其是闹得很厉害,除了高声喝彩和鼓掌之外,还以英国酒馆里最典型的方式拍着桌子,隔壁的中国乐队也来凑热闹。之后还有几巡祝酒,其中包括为法国国王和瑞典国王干杯,因为在场的客人中有法国人和瑞典人。接着耆英邀请香港总督唱一首歌,其条件就是他自己也唱一首。后来他果然一展歌喉,而且唱得还真不错,并跟大家一起鼓掌,以示谢意。邝自星(Pwang-tyse-shing)唱了两首歌,而那位驸马借口喉咙嘶哑,推脱了表演。一位满族随从唱了一首粗犷的民族歌曲,它具有苏格兰或爱尔兰民歌的特征。在英国客人中间,除了总督之外,卫戍司令少将、大法官、卜鲁斯阁下和肖特里德先生也都表演了唱歌。
宴会结束之后,大家还玩了一个游戏,这是在《查士丁尼儿歌集》这本书里找不到的。有人把两朵大丽花递给耆英,他先是把它们戴在头上,后又拿到鼻子前嗅了一下,将其中的一朵给了总督,另一朵给了将军,并且要他们将花朵沿着餐桌依次递给身边的客人。与此同时,外屋有人开始击鼓,击鼓者会随意地突然停下来,谁要是被发现手里还拿着花,就得喝掉一大杯酒。这种靠“爱国精神”(espritdepatrie)来支撑的游戏给大家带来了很大的乐趣。中国人特别关注这个游戏的输者,而一旦他们自己输了,就会自嘲地笑起来。
第五天早上7点,钦差大臣及其随从们登上了两艘汽艇,离开香港岛,前往广州。耆英在他的住所门口拥抱了总督,并在码头跟卫戍司令少将拥抱告别。耆英的香港之行就这样结束了。它可以被视为是中国跟世界其他国家进行自由交往所迈出的及时步。中国闭关锁国,与世隔绝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
8月23日
上周一,最近刚从广州搭乘英国船只“皮尔女士号”直接来到英国的一个中国家庭,应女王的特别邀请,由菲普斯中校护送到了怀特岛上的奥斯本宫来觐见维多利亚女王陛下。这个家庭包括一个名叫钟阿泰(Chung-Atai)的绅士、他的两位妻妾、他的小姨子以及一位中国女仆。那三位女士都拥有作为中华帝国上流社会女性标志的小脚。这个家庭于星期天下午离开了伦敦,在南安普敦的拉德利旅馆过了一夜之后,便于星期一乘坐邮轮来到了怀特岛上。船长在先去了西考斯岛之后,便把船上的贵宾送到了东考斯岛上。女士们在钟阿泰先生、跟他们一块儿从中国来的克劳福德先生和已经在本地居住很多年的莱恩先生等人陪伴下,按照女王陛下的意愿,在11点半的时候前往奥斯本宫。女王、艾伯特亲王殿下以及皇族下一代的所有成员,都在国宾接待室里欢迎这个中国家庭的到来。中国客人们是由华茂公司的少东家哈蒙德先生介绍给女王陛下和其他皇族成员的。钟阿泰先生的小妾有幸为女王表演了歌咏节目,多才多艺的女王自然很想聆听这位天朝女子的独特表演。钟阿泰的正妻则向女王赠送了一张由比尔德先生用达盖尔银版法为这个有趣家庭所拍摄的全家福照片。那位小妾还送给公主一双非常漂亮的绣花鞋,那是她自己用金线刺绣,并按自己脚的大小(长2.25英寸,宽1英寸)缝制的。这两件礼物都被女王一家非常客气地接受了。以和蔼可亲而闻名遐迩的艾伯特亲王殿下认为这个中国家庭可能会对从中国引进的众多植物和花卉感兴趣,所以便领着客人来到国宾接待室旁边的花园里,带他们参观那儿的花坛和花圃。女王陛下和她的孩子们则看着那些女士们无助而不雅的走路姿势而捂着嘴笑。因缠足而引起的脚变形严重影响了她们的步行能力,只要走一小段路就会气喘吁吁。亲王殿下接着领客人们参观了用精美琉璃砖装饰的走廊,又向他们展示了国宾接待室里那张表现万众敬仰的女王及其皇族配偶和全家老小的大幅油画。女王的侍卫也向客人们解释了台球桌的功能,并且还揭开台球桌上的盖布,打了几杆作为演示。在离开奥斯本宫的时候,客人们还应邀去菲普斯中校的家里做客,并被介绍给了菲普斯夫人,即德萨特伯爵夫人,及其家庭成员们。然后他们回到了考斯岛,为自己所受到的接待而感到极其欣慰。同24小时晚上,他们便回到了伦敦。
……
这部取材于《伦敦新闻画报》的大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不一样的观察视角,提供了中国留存文献中漏记误记的内容,使我们知道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还有许多我们不知道的故事,还可以这样去论述去讨论。基于这样的认识,我竭诚向各位推荐沈弘先生用数年时间精心编译的这部巨著。 —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 马勇
耗时十年,沈弘教授将与中国相关的文字和图片翻译集结成册出版。其中大量制作精美的版画插图和颇具现场感的速写,不仅给我们展现了宽广的19 世纪中国世俗社会生活场景,同时也为新闻纪实性版画艺术研究提供了
大量的范本。
— 中央美术学院 陈琦
《伦敦新闻画报》的早期中国报道既留下了宝贵的图文史料,更让我们穿越一个多世纪的风云,感受了那些异样的目光……
—《老照片》总编辑 冯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