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挑选人民法院的学者型法官王林清博士撰写。作为挑选人民法院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三)(四)的起草制定人和相关司法政策文件的撰稿人,作者经过多年积累,利用大量业余时间,对劳动纠纷司法实务中的前沿和疑难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全部收录书中,在"作者观点"栏目对每个问题的"实务争点"进行了剖析,提出了现实可行的操作思路,并附以"同类问题",扩展知识覆盖面。
本书前两版均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第三版中,作者又搜集整理了大量劳动纠纷领域的新问题,并对前两版中的部分观点进行了重新思考,再次集结成册、修订出版,以飨读者。
王林清,山东烟台人。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学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后,系全国政法系统靠前位双博士后。1995年毕业于烟台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民法学专业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获商法学专业博士学位。2011年获金融学副研究员不错职称。现任挑选人民法院二级法官,兼任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长期从事民商事审判、研究和司法解释的起草制定工作:先后负责起草制定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三)、劳动争议司法解释(四);为民间借贷司法解释起草人;多次起草全国民事审判工作会议若干重要文件;参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物业服务、城镇房屋租赁、旅游纠纷、食品药品纠纷、网络侵权、民事诉讼等多部司法解释的研讨制定和书籍编纂工作。
在《中国法学》《中外法学》《政法论坛》《法学家》《法学评论》《法律科学》《比较法研究》《当代法学》《政治与法律》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先后出版《证券法理论与司法适用》《劳动争议裁诉标准与规范》(靠前版、第二版)《公司诉讼裁诉标准与规范》《保险法理论与司法适用》等多部专著;合著《房地产纠纷裁判思路与规范指引》《侵权纠纷裁判标准与规范》《婚姻家庭纠纷裁判精要与规则适用》等作品。
及时编适用范围
及时章劳动关系争议裁判思路与规范释解
本章导读
001.用人单位是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的劳动争议纠纷,如何确定诉讼主体?
002.用人单位的分支机构是否属于《劳动合同法》中所称用人单位?
003.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用人单位与其受雇人员之间的关系如何认定?
004.公司董事等高级管理人员与公司之间的关系是否是劳动法律关系?
005.破产管理人(破产清算组)与其聘用人员是否形成劳动关系?
006.长期两不找的案件如何处理,劳动关系是否应当解除?
007.如何认定关联公司中的劳动关系?
008.快递员与快递公司是否存在劳动关系?
009.自带车辆的司机与物流公司、运输公司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
010.建筑施工、矿山企业等用人单位将工程或者业务发包、转包或者层层发包、转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对该组织或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如何界定其与建筑施工、矿山企业等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
011.业主委员会与受雇人员是否构成劳动关系?
012.邮政企业与邮政业务代办员之间是否构成劳动关系?
013.已经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能否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成为劳动合同的主体?
014.对已达退休年龄但未依法享有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与用人单位的用人关系应如何认定?
015.劳动合同期满后临近退休年龄的劳动者可否再订立劳动合同?
016.外国人在中国就业,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居民在内地就业的,劳动关系应当如何认定;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港澳台地区企业未通过涉外就业服务单位直接招用国内雇员,应当如何处理?
017.如何理解用工之日与劳动关系建立之间的关系?
018.因迟延转档或档案丢失,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是否属于劳动争议案件受理范围?劳动者主张用人单位赔偿损失,是否可以一次性给付,给付标准如何把握?
019.外派劳务企业与劳务人员发生的争议,是否属于劳动争议?
020.保险人与保险公司之间的纠纷是否属于劳动争议?
021.出租汽车司机和出租汽车公司之间的纠纷是否属于劳动争议?
022.因设立中的公司用工行为发生的争议是不是劳动争议?
023.复转军人与安置单位之间就安置问题发生的纠纷是否属于劳动争议?
024.股权激励纠纷是否属于劳动争议?
025.惩戒争议是否属于劳动争议?
026.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纠纷是否属于劳动争议案件的受案范围?
027.确认劳动关系是否适用仲裁时效?
028.发包人承担用工主体责任是否以构成劳动关系为前提?
029.先培训再上岗,如何认定劳动关系?
030.高温津贴纠纷是否属于劳动争议?
031.车辆实际所有人聘用的司机与挂靠单位之间是否形成劳动关系?
032.代驾服务中劳动法律关系如何认定?
第二章事实劳动关系和双重劳动关系争议裁判思路与规范释解
本章导读
033.事实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争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是否应当受理?
034.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事实劳动关系的存在?
035.如何理解双重劳动关系而形成的事实劳动关系?
036.冒名劳动者能否与用人单位成立事实劳动关系?
037.企业停薪留职人员、内退人员、下岗待岗人员等,因与新的用人单位发生用工争议,如何确定用工关系?
038.用人单位无法提供劳动合同文本,但提交了《劳动合同签收备案表》的,能否认定双方已签订劳动合同?
039.非法用工单位的劳动者能否主张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
第二编劳动合同
第三章劳动合同效力争议裁判思路与规范释解
第四章劳动合同期限争议裁判思路与规范释解
第五章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争议裁判思路与规范释解
第六章试用期争议裁判思路与规范释解
第七章劳动合同服务期争议裁判思路与规范释解
第八章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争议裁判思路与规范释解
第九章劳动报酬争议裁判思路与规范释解
第十章劳动合同变更争议裁判思路与规范释解
第十一章劳动合同解除争议裁判思路与规范释解
第十二章劳动合同终止争议裁判思路与规范释解
第十三章竞业限制争议裁判思路与规范释解
第十四章经济补偿金争议裁判思路与规范释解
第三编特别规定
第十五章集体合同争议裁判思路与规范释解
第十六章非全日制用工争议裁判思路与规范释解
第十七章劳务派遣争议裁判思路与规范释解
第十八章就业歧视争议裁判思路与规范释解
第四编保险待遇
第十九章工伤争议裁判思路与规范释解
第二十章社会保险与福利待遇争议裁判思路与规范释解
第五编裁诉程序
第二十一章调解仲裁程序争议裁判思路与规范释解
第二十二章审裁关系争议裁判思路与规范释解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图书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相关出版商。
特别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09010985号-11 川公网安备:51092202000082 统一信用码:91510922MACX24HU4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射行审新出发2023字第016号 股权代码:102064© 版权所有:四川博文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太和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