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主要选编黄文山民国时期在思想和学术方面有代表性的文章和政论,在内容和篇目上,尽量反映黄文山各方面的思想、学术和参与的工作。其中包括他的无政府主义思想、中西文化观、"文化学"的倡导、民族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学术研究,以及从事青年、侨务、宣传等方面工作时撰写的政论。本卷选编的不仅有发表在比较著名的期刊上的文章,也有发表在相对冷僻的杂志上的文章,以及受学术界关注较少的文章,以利于对于黄文山的了解和研究。
人物简介
黄文山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和学者。他与20世纪上半叶中国主要的社会思潮都有密切的关系,曾经受到无政府主义的深刻影响,对马克思主义有较深的了解,后服膺三民主义,亲身参与了国民党意识形态的建构。在学术上,黄文山在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哲学、历史学等领域都有相关著述和译述,特别是大力倡导"文化学",是近代中国开展"文化学"学科构建的主要代表性人物之一,在思想界、学术界和教育界都具有较大的影响。
编者简介
赵立彬,男,1967年生,湖南邵阳人。历史学博士。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研究重点为中国近代思想史,著有《民族立场与现代追求——20世纪20—40年代的全盘西化思潮》、《西学驱动与本土需求——民国时期"文化学"学科建构研究》,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学术期刊多篇。
导言
实社《自由录》弁言(1917)
托尔斯泰之平生及其著作(1917)
竞争与互助(1917)
素食与道德(1917)
答思明君(一)(1917)
答思明君(二)(1917)
非是非篇(1918)
《进化》杂志宣言(1919)
世界语问题(1919)
Esperanto与现代思潮(1919)
评《新潮》杂志所谓今日世界之新潮(1919)
马克思学说的批评(1919)
克鲁泡特金的道德观(1919)
批评朱谦之君无政府共产主义的批评(1920)
两面的道德(1920)
批评朱谦之君的无政府共产主义批评
(答朱君的再评无政府共产主义)(1920)
实际的劳动运动(1920)
关于无产阶级专政致陈独秀函(1922)
凌霜致某君函(1924)
社会进化论与社会轮化论
——其理论及批评(1929)
史则研究发端(1930)
中国革命与文化改造(1932)
文化学的建筑线(1934)
民生史观论究(1934)
文化法则论究(1935)
民族学与中国民族研究(1936)
民族复兴之心理基础(1937)
历史科学与民生史观(1937)
文化史上的广东与广东文化建设(1937)
文化上的中国统一观(1937)
抗战进展中教育界的任务(1937)
为要扩延抗战的能力率与持久性请大家尽量购买救国公债(1937)
发扬民族气节之根本义蒂(1937)
朱执信先生及其革命的人生观(1937)
怎样研究民族学!(1938)
《文化学论文集》自序(1938)
文化学方法论(1938)
中国文化建设的理论问题与文化学(1938)
从文化学立场所见的中国文化及其改造(1938)
再论复兴民族的几个基本原则
——本刊立场的再检讨和新估定(1938)
太平洋问题的关键(1938)
我们只有一个敌人(1938)
双七抗战建国纪念节掇感(1938)
悼钱玄同先生(1938)
反对轰炸不设防城市运动的意义(1938)
孔子与民族主义(1938)
——为纪念八月廿七日孔子诞辰
民族文化建设纲领(1939)
文化工作者的反省(1939)
论中国青年的技术训练(1939)
世界文化的转向及其展望
——由实感文化体系到唯生文化体系(1943)
种族主义论(1943)
粤侨事业与广东经济建设(1946)
经济建设与华侨使命(1946)
华侨力量与经济建设
——粤侨会兼副主任委员在广东省三十五年度行政会议报
告辞(1946)
如何引导侨资(1946)
华侨协助实施广东五年经济建设计划及其途径(1947)
侨汇的萎缩及其补救对策(1948)
文化学在创建中的理论之归趋及其展望(1948)
黄文山年谱简编
导言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思想界,经历了规模宏大而方向各异的重大变迁。从早期冲决旧思想的网罗,西方新思想、新观念澎湃涌入、叠彩纷呈,到1920年代后国民党建立全国政权、民族主义高扬、意识形态统制强化,新知识界的人士难有不受这些时代潮流的影响。黄文山就是中国现代思想和知识变动格局中的一位代表性人物。他较早受到西方新思潮的熏染,与早期共产党人、国民党人都有一定历史渊源,经历过思想上的巨大变化,社会交往广泛,学术领域广阔。他是一位在时代思潮中相对活跃的思想家和学者,对现实问题又非常关注,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代表国民党官方政治立场、为国民党意识形态服务,同时直接参与了国民党在文化、学术等方面的实际工作,担任过一些重要的职务。
一
黄文山(1897—1982)刘伯骥:《黄文山》,华侨协会总会编:《华侨名人传》,390页,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4。关于黄文山的生年,有1897、1898、1900、1901年等各种说法,较早出版的日人桥川时雄所编《中华文化界人物总鉴》"黄文山"条目下记载为1897年,所本不详(桥川时雄编:《中华文化界人物总鉴》,北京,中华法令编印社,1940)。黄文山的两位友人:谢康1969年记到该年黄文山71岁(谢康:《黄文山先生的"书"和"人"》,《艺文志》第48期),卫惠林曾在1978年记到该年"正值文山兄八秩大庆"(黄文山:《黄文山文集》,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据此,黄文山应生于1899年(若以中国传统计龄习惯)或1898年(按实岁计)。,号凌霜,笔名兼生、兼胜等,广东省台山县人。出生于台山县洞口乡长兴里。幼时跟从其四叔祖黄兖文学习旧学,后入广州千顷书院肄业。1911年,因为其父亲黄世河在港经商,便转学于香港皇仁书院。四年后(1915年),赴上海考取清华学校,到北京求学,旋转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参见刘伯骥:《黄文山》,华侨协会总会编:《华侨名人传》,390页。
黄文山在求学时期,对于新思潮就情有独钟,对新世界和新思想十分向往,并很快感知新思潮的影响。在香港读书的几年里,他便组织世界语学会。年轻时受师复的无政府主义影响已经很深,并参加了师复组织的"心社"。到北京后,迅速接受"人道主义与自由的社会主义"。在北京大学时,他又与赵太侔等组织"实社",主编不定期刊物《自由录》,以凌霜为笔名,自是凌霜为其别号。这一刊物在思想上承接巴黎《新世纪》,以激进著称。黄在北京时受蔡元培影响至深,爆发,黄文山由北大学生会选举为《北京大学学生周刊》总编辑,同时又为《新青年》杂志撰译。后,黄文山与等早期中国共产党人过从甚密,在联络建立北京、广州的早期中国共产党组织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1920年9—10月,一度加入北京的共产党小组,参与《劳动音》周报的主编工作。参见黄尊生:《记黄文山先生》,张益弘主编:《黄文山文化学体系研究集》,2页,台北,中华书局,1976。这一时期他的思想徘徊于无政府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间,思想倾向激进。
1921年黄文山毕业于北京大学,应广东机器工会领导人马超俊邀请,代表广东机器工会赴莫斯科参加"东方劳苦大众大会"同上书,3页。,即1921年底共产国际决定在苏俄召开的远东各被压迫民族代表大会(苏联文献称为"远东革命组织及时次代表大会")。当时中国有30名代表参加了大会,其中有中共党员张太雷、邓培、等10人,国民党党员张秋白等10多人。在回国路时,黄文山执笔写了一封信给陈独秀,陈独秀把它公开刊登于《新青年》杂志上。信中黄文山表示认可"无产阶级专政"为社会革命的手段。参见凌霜:《关于无产阶级专政致陈独秀函》,载《新青年》第9卷第6号。
但是黄文山并不认为这封通信代表他对于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专政问题的看法,很快与马克思主义者分道扬镳。此后,黄文山主要转入学术研究。1922年夏,黄文山赴美留学,入哥伦比亚大学及克拉克大学,专攻社会学、哲学、史学、文化人类学。1928年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同时加入了国民党,并开始精研三民主义。1928年,黄文山由美赴欧,经历欧洲各国,返抵上海,出任劳动大学教务长,后任国立暨南大学社会学系主任。两年后,至北平任国立北京大学教授,兼国立北平师范大学社会学系主任。1932年发生"一二八事变",黄南下广州,任国立中山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局势稳定后,又赴南京改任国立中央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并获选制宪国民大会代表。1936年两广事变后,黄文山到广州,任国立中山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这时黄不仅在学术上已经具有一定地位,而且在政治上也具有一些职务,直接参与国民党的党务工作。南下广州后,先后担任过中国国民党广州市党部委员、市立及时中学校长。抗战爆发后,复兼《广州日报》社社长,创办《更生评论》等政论性杂志,组织中国文化研究会,出版《民族文化》月刊。参见刘伯骥:《黄文山》,华侨协会总会编:《华侨名人传》,392页。1939年至1941年间,奉派赴美国视察党务侨务。1941年出任立法委员。1945年8月,任广东省府委员、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委员。1947年当选国民大会代表、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
同时黄文山仍有学术界的任职,1941年5月,任中山大学法学院院长。抗战胜利后,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复员广州,同时原广东省立勷勤大学法商学院发展成为广东省立法商学院,创办社会学系,黄文山接任院长兼系主任。在1946—1949年,他为推动广东的社会学、民族学等学科的发展,开展过许多学术组织工作,使在华南建设学术中心的工作颇有声色。
1949年国民党政权垮台,大陆解放。黄文山继续在海外为国民党政府效力,1956年在洛杉矶出版中英文《华美周刊》,1961年在洛杉矶创办"华美文化学院",以保存及阐扬中国文化并促进东西文化之交流与混融为目的,讲授东方文化哲学历史艺术的课程,自兼院长。并继续担任台湾的"中华民国"教育部驻美文化顾问委员会委员。1968年,应台湾的"国家科学委员会"之聘,为客座教授,返回台湾,任教于台湾大学社会学系及考古人类学系。1970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新亚学院客座教授一年。聘期完毕,又应香港珠海书院之邀,留港讲学,任该校文学院院长。后因肾病施行手术,1973年夏,辞退香港职务,返回美国,任洛杉矶东方大学研究院院长及教授。1982年6月20日在洛杉矶逝世,葬于玫瑰坟场。参见刘伯骥:《黄文山》,华侨协会总会编:《华侨名人传》,397页。
黄文山在台、港和海外有较大的影响1976年,张益弘主编了《黄文山文化学体系研究集》(台北,中华书局,1976)一书,其中收录对黄文山生平的一些回忆、对黄文山著述的介绍和对黄文山"文化学体系"研究的心得。有关黄文山的生平和著述情况,可参阅该书。,大陆学术界对黄文山的研究,过去多在论述早期的无政府主义思潮时,对"黄凌霜"之名有所提及,专文不多。阮青曾撰有《黄凌霜》一文,作为《中国现代哲学人物评传》之一,对黄氏的生平和主要学术、思想有初步的介绍。参见李振霞、傅云龙编:《中国现代哲学人物评传》(下),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黄兴涛在提议开展"文化学"的学科与理论研究时,特别注意到黄文山在这一领域的贡献,指出黄文山称得上近代中国最早具有明确的文化学方法论意识并试图在此基础上建构中国文化学的先驱人物。参见黄兴涛:《近代中国文化学史略》,氏著《文化史的视野》,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作为学者的黄文山,近年来有蒋志华、钟少华、田彤、黄有东及笔者作过探讨性的研究。大陆学者的研究,主要有蒋志华:《广东文化学研究一瞥》,载《广东社会科学》,1997(3)﹔钟少华:《中国学的文化创建者黄文山》,载《中国文化研究》,1998(2)﹔田彤:《转型期文化学的批判:以陈序经为个案的历史释读》,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2﹔赵立彬:《黄文山文化学与文化观述论》,载《暨南学报》,2004(6)。黄有东对黄文山有系列的研究,如:《黄文山文化思想研究》,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黄文山与"五四"时期的无政府主义思潮》,载《燕山大学学报》,2008(3)﹔《黄文山与现代"文化学"》,载《中山大学学报》,2009(5)﹔《中国现代"文化学"双峰:黄文山与陈序经之比较》,载《理论月刊》,2010(7)﹔《民族本位中庸型文化:黄文山的"文化出路"观述论》,载《现代哲学》,2010(4)。
二
黄文山既是一名思想家,又是一名学者,他的思想主张与他的学术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在思想上,黄文山受到20世纪初以来主要的思想大潮所影响,早年主张无政府主义,并对马克思主义有较深的了解,后来更是亲身参与了国民党意识形态的建构,在民族主义、中西文化观、文化政策等方面都深深带上了国民党党派学者的印记。在学术上,黄文山涉猎的领域颇为宽广,在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哲学、历史学等领域都有相关著述和译述,特别重要的是,黄文山有着强烈的创立"文化学"的学术理想,将"文化学"作为一门学科加以倡导,并努力开展学科构建的实践,从而在近代中国的知识和学术转型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早期黄文山是一名无政府主义的积极倡导者。他的无政府主义思想,主要承袭师复的主张,和区声白等人以社会主义学派自居,反对强权和国家(包括无产阶级专政),主张个人自由,主张建立无政府共产主义社会。他们以公有制度作为他们的理想社会,主张政治生活由自由组织的各种公会和团体主持,社会平等,个人独立,各尽所能,各取所需。黄文山将社会主义分成无政府主义的"共产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集产社会主义",极端反对后者,并从无政府主义的立场出发,对当时马克思主义和俄国社会主义实践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提倡"无政府共产党"的"以各个人能享平等幸福为主"的主张。这一时期,黄文山在《北京大学学生周刊》和实社《自由录》、《新青年》、《进化》、《解放与改造》上发表了许多文章,宣扬无政府主义,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黄文山何时告别无政府主义,未有的材料说明。但他很快从文化的视角,对世界视野的无政府主义观点有所修正,在美国留学期间,已显示出与国民党的思想观念日益接近,先后任纽约《民气日报》总编辑和旧金山《国民日报》总编辑,阐扬三民主义理论。留学回国后,国民党已经确立了在全国的统治,黄文山在国内的学术和政治活动,均与国民党及其内部派系有密切关联,转而用国民党的意识形态来阐述其文化观,不仅理论上发生了的转变,而且前后时期发表的文字在风格上都截然不同,判若两人。1932年1月,黄文山在广州国民党中央执监委非常会议出版的机关刊物《中央导报》上,发表了《中国革命与文化改造》一文,从国民党的意识形态出发,阐述其对中国文化的基本看法。他认为中国革命的意义,就是要建立新的文化系统。革命是实行主动的文化变革,"革命是文化转向的因子"。"中国今日的民主革命是拼命的飞跃,社会生产诸力的进展,文明的演进,都系于这个飞跃的能否成功。"黄凌霜:《中国革命与文化改造》,载《中央导报》第23期,1932年1月。1935年初《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发表时,黄文山是署名者之一。他当时担任中央大学教授,和北京大学教授陶希圣、中央政治学校教授萨孟武、中央大学商学院教授武堉干四人都是后来被拉进来参加签名的。参见叶青:《〈中国本位的文化宣言〉发表经过》,载《政治评论》第8卷第11期。但这篇宣言的观点,确实代表了黄文山对于中西文化的态度和对中国文化的出路的答案。宣言发表后,引起激烈讨论,批评者甚众,黄文山认为大多数人对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的理解,都离开宣言的本意,是一种"曲解"。尤其对于论战中批评本位文化宣言有"复古"倾向、主张对西洋文化应该全盘接纳的胡适和陈序经,黄文山认为"实在不甚妥当"参见黄文山:《中国文化建设的理论问题与文化学》,《文化学论文集》,154页,广州,中国文化学学会,1938。。黄文山是从中西文化的比较中来求答案的,中国文化的改造,要改造基本精神的方面,以家族伦理为根本的中国传统制度是没有出路的,中国文化必须改造。其途径,便是当时国民党政府正在进行的文化运动。黄文山此后更为积极地参与国民党意识形态的宣传,抗战爆发后所创办的《更生评论》周刊,以宏扬"抗战建国"之国策为主要目的,另组织中国文化研究会,出版《民族文化》月刊,也以发扬"民族精神"、"民族文化"为主旨。参见刘伯骥:《黄文山》,华侨协会总会编:《华侨名人传》,392页。黄文山在《更生评论》、《时代动向》、《三民主义半月刊》、《中山文化季刊》等期刊上发表了大量的理论文章,对于国民党三民主义的宣传工作十分积极,并大力倡导符合国民党文化控制政策的"文化统制论",认为在这种文化的转型时期,"一切文化之统制的变易,有赖于理论的文化学与应用文化学,为之指标,实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无可致疑者"黄文山:《文化学论文集自序》,《文化学论文集》,6页。。从配合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运动,到鼓吹"精神力之统制",直到晚年倡导中国文化复兴,黄文山坚持不懈地致力于"文化学"的著述,而在政治上都是与国民党的文化意识形态相一致的。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的主张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时,本身处于中西文化选择的矛盾之中,虽然在思想的深处受到西方文化影响至深,在西学占据主导地位的形势下也不可能从根本上反对西方文化或将中国文化地位估计过高,但实际上已暗含文化自大的基因。后来黄文山晚年再谈及中国文化复兴时,便又将中国文化凌驾于世界文化之上,不为无因。
黄文山的中西文化观以及他对国民党文化意识形态的拥护,是以他的"文化学"学理为基础的。黄文山是近代中国"文化学"学科建构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文化学"也是他一生最重视和用力最多的学术事业。自1920年代末,黄文山已经开始关注文化问题,特别是1921—1922年的苏俄之行,在经过乌拉尔山脉时, "目击欧罗巴和亚细亚分线的碑记,对于东西文化的根本区别,究竟何在的问题,在心影上便留着一个不可磨灭的印痕" 黄文山:《文化学的建筑线》,载《新社会科学季刊》第1卷第2期,1934。。1930年代中期,他在"文化学"的倡导上取得重要进展,在他任教的各校中,"颇以文化学相号召"黄文山:《文化学在创建中的理论之归趋及其展望》,载《社会学讯》第8期,1948年12月19日。,试图应用人类学、史学、社会学等各学科领域的知识,综合研究文化现象,建立"文化学"作为一门"纯粹的、客观的"并且是综合了其他各门具体文化科学的学科,以解决关于文化的重大问题。除在《新社会科学季刊》、《社会科学丛刊》等杂志上发表提倡"文化学"和阐述"文化学"研究的方法、文化法则问题的论文外,1938年,由中国文化学学会在广州出版了他的《文化学论文集》,收录了他关于"文化学"学科的概念、文化法则、"文化学"研究方法等方面的文章。1940年代,黄文山致力于《文化学体系》的著述,但直到1949年大陆政权易手,全书并未完成,只有《文化学及其在科学体系中的位置》一章,篇幅较紧,曾由岭南大学西南社会经济研究所别印专刊。抗战后的一段时期,黄文山的"文化学"相关著述发表较多,一些新的论文或经过修订后的重要论文,如《文化学的建立》、《文化体系的类型》、《文化学在创建中的理论之归趋及其展望》等分别在《社会科学论丛》、《社会学讯》上发表。1968年,黄文山在台湾出版了约70万言的巨著《文化学体系》,全书共分三篇十九章:上篇:文化学的建立;中篇:文化体系的分析;下篇:综合观察。除下篇成书于1960年代外,上两篇均为1949年以前所作。由于黄文山"用文化学特有的概念及方法论解
文山先生是中国社会科学界少数披荆斩棘建造人之一……他所翻译的《当代社会学说》、《社会法则》等书对学生们的启发性远大于外国教科书。其后他提倡研究中国社会史,以"中国古代图腾文化"研究为起点。他继而主张把社会史、民族学、人类学综合起来,折中于文化学。其时……西方学者多数注重田野调查与比较功能方法。而文山先生则着先鞭,已经开始倡导理念逻辑与动力演变理论。
——卫惠林
黄文山与众独异常。……在七十年生命之冒险的途程中,他曾阅历过基督教、儒教、道教和佛教,这些当然构成他的祖国文化最结实的动流。他参加过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由胡适之先生习得如何把中国文化遗产与美国的西方哲学智慧和实验知识以及技能类化起来的理想。他对于中国文化,孜孜研究,精进不已,且通晓德、法、俄、英的文字,曾移译过罗素的著作,喜读斯宾格勒的《西方之没落》,而对于其与生物学比论的文化形态学之命题,回环思索,见进不见止。
——何理士克伦(Horace M. Kall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