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可持续的智慧:瑞典城市规划与发展之路图书
人气:34

可持续的智慧:瑞典城市规划与发展之路

我们正在面临、并将长期经历快速的城市化历程,这要求我们采取精明且可持续的城市规划与设计方法,来促进区域以及城镇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增长问题既是一项挑战,却也为规划师、工程师、建筑师以及规划专业人...
  • 所属分类:图书 >建筑>城乡规划/市政工程>城乡规划与发展研究  
  • 作者:[瑞典][马茨]?[约翰]?[伦德斯特伦] [瑞典][夏洛塔]?[弗雷血德里克松] [瑞典][雅各布]?[维策尔] 译者:[王东宇]、[刘溪]、[马琦伟]、[尹莹]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53770895
  • 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10
  • 印刷时间:2016-10-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及时部分主要介绍瑞典的规划体系以及背景,试图阐明瑞典当代城市规划和发展实践中所蕴藏的复杂性。该部分内容勾勒出瑞典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在过去及当下所面临的现实情况,同时概述了瑞典在地方、区域以及全国层面的规划体系。本书的第二部分可以视为瑞典可持续城市发展项目的集萃,其重点是各类可持续发展规划项目中采取的不同路径和方法。

本书由瑞典城乡规划协会组织、多名城市规划和建设经验丰富的瑞典学者执笔,是对瑞典可持续城市发展从理论到实践的一次巡礼。凝聚了瑞典可持续城市建设中的大量精辟思想,语言平实却又多有微言大义之处,是帮助读者理解、学习瑞典经验的敲门砖。

瑞典城市规划和设计的理念不可能也不应该照搬到中国的土壤中,但是仍然希望这本书能起到“他山之石”的作用,向中国的城市规划从业者介绍瑞典的可持续城市发展实践,加深他们对瑞典城市规划背景和语境的理解。

编辑推荐

在“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绿色城市”等概念此起彼落的今天,瑞典人百年如一日的“可持续城市”理念不免显得落伍。然而对瑞典人而言,将每一个细节推至才是他们的至高追求。瑞典人在关注细节、小处着手的同时,始终坚持从大处着眼,从顶层设计入手,以制度设计为纲,既保持了政府的引导作用,也注重激发全民的可持续意识。本书的选材并不囿于具体的技术或某一方面的政策,而是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涵盖国家行政体制、区域战略、住房政策、交通政策、公众参与等在内的全景图像。

我国城市规划和建设界对瑞典素有偏好:在理论上,研究瑞典发展模式的文献绵延不绝;在实践中,已经与瑞典方合作,建成了多个生态新城。近年来城市规划师和建设者们学习瑞典的兴趣更加高涨,相关工作者在精研瑞典模式的某一具体内容前,可先通读本书,获得一个的背景认识,以便在浩如烟海的瑞典经验中找到自己的坐标,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简介

马茨 约翰 伦德斯特伦(Mats Johan Lundström),瑞典人,博士研究生,瑞典城市规划杂志编辑,研究方向:市政规划和可持续的城市发展,能源和气候变化。可持续城市形态和结构。

夏洛塔 弗雷血德里克松(CHARLOTTA FREDRIKSSON),博士,KTH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建筑与建筑环境(ABE)学院,研究方向:城市规划与环境,城市与区域研究。

雅各布 维策尔(JACOB WITZELL),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博士,瑞典城乡规划学会会员,研究方向:城市规划与基础设施投资

译者简介:

王东宇,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城市规划师。

刘溪,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东南大学。现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师。

马琦伟,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清华大学,现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师。

尹莹,现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

目录

理论篇

当代瑞典城市规划的背景概述

新现实背景下的城市规划—新的局面、需求和建议 14

卡尔- 约翰 恩斯特伦

约兰 卡尔斯

营造对企业和居民具有竞争力的区域环境 24

乌尔夫 维贝里(Ulf Wiberg)

城市政策与城市发展战略 34

夏洛塔 弗雷德里克松(Charlotta Fredriksson)

瑞典城市规划体系

规划立法—一部土地使用权的管制史 46

约斯塔 布吕歇尔

地方民主与行政体系 56

埃娃 黑格隆德

土地利用规划法 64

瑞绲 图内 赫德斯特伦

马茨 约翰 伦德斯特伦

土地开发项目的实施 76

托马斯 卡尔布洛

区域规划 88

交通规划—新情况和新政策 100

苏珊 英戈

瑞典城市规划的社会视角

社会可持续性城市发展 114

米凯尔 尼尔松

乌尔丽卡 哈格莱德

城市的可持续性和文化多样性 122

奥萨 达林

公共空间:都市生活的复兴 132

托尔比约恩 安德松

沟通式规划过程—公众参与的途径 144

约翰 万斯特伦

住房及住房政策 152

博 本特松

瑞典城市规划的环境视角

为可持续发展编制规划:关注环境质量,应对气候变化,彰显城市魅力,促进

生态创新 166

克里斯蒂娜

国家对地方层面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支持 178

马茨 约翰 伦德斯特伦

城市可持续发展经验和技术的国际传播与输出 188

乌尔夫 兰哈根

案例篇

基律纳:

城市新中心建设展望 210

凯特列娜 奥 科菲

于默奥:

按照获奖方案提高城市密度 216

奥列 福斯格伦

于默奥—阿尔德海姆:

在寒冷地区建设环境可持续性城市 224

约翰 拉格内留斯

韦斯特罗斯:

建设气候与能源智慧型的建筑和能源系统 230

马茨 约翰 伦德斯特伦

松德比贝里:

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 236

卡琳 米勒斯

斯德哥尔摩:

皇家海港地区——一个全新的生态型城市地区 242

丹尼尔 卡尔松 莫德

斯德哥尔摩和哥德堡:

将拥堵费政策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工具 250

雷纳 斯米菲尔特 露丝科维斯特

哥德堡区域:

K2020 项目——支撑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交通 256

博 阿荣松

哥德堡:

将Kvillebäcken 更新为一个宜居且可持续的城市地区 262

安德斯 斯文松

韦克舍:

一个木构小镇的零化石燃料梦 268

汉斯 安德林 马茨 约翰 伦德斯特伦

克里斯蒂安斯塔德:

以前瞻性的物质空间规划应对气候变化 274

克里丝缇娜 莫林

玛加丽塔 兰纳- 哈根图夫特

隆德:

编制致力于减少汽车使用的城市规划 280

克里斯蒂安 瑞登

马尔默:

西港区的城市可持续发展——从试点到主流 286

约兰 罗斯贝里

马茨 约翰 伦德斯特伦

马尔默:

为社会可持续发展赋予实质性内涵——玫瑰园地区发展计划 294

萨比纳 迪特瑞

瑞典:

城市地区的可持续性认证机制 302

马林 曼特尔 苏 克拉克 安- 克里斯汀 卡尔松

在线预览

凯特列娜 奥 科菲(Katarina O Cofaigh)

基律纳形成于世纪之交,依傍生产活跃的基律纳铁矿而建立,城市局部地区被建在矿脉之上。持续的开采活动导致城市地面沉降问题日渐突出,由此引发的建筑物损毁问题也变得越发严重,一些住宅已被闲置数十年,通过制订合理的规划来规范未来的采矿活动迫在眉睫。未来几年,因为铁矿采掘需要深入老城地下更深的岩层,城市的一些重要地区将面临搬迁,建设一个新的城市中心势在必行。在本章中,建筑师凯特列娜 奥 科菲介绍了于2013 年3 月公布的城市新中心设计竞赛优胜方案。

一、竞赛背景

该竞赛于2012 年6 月由基律纳市政府发起, 并与瑞典建筑师协会(SwedishAssociation of Architects)合办,其核心内容包括城市新中心建设的愿景、策略和形态,10 支建筑师团队受邀参加竞赛。如前所述,竞赛的大背景是,未来几年LKAB 采矿公司对地下铁矿石的开采将不断推进至市中心下方的岩石层,引起地面变形。城市许多重要的功能因此将受波及,承载这些功能的建筑将不得不另觅新址再建,其他相关功能也随之转移。基律纳的重建计划是上述背景的产物,它旨在重塑整个城市的结构。按计划,城市将东移至新中心的选址所在地,而在营建城市新中心的同时,城市旧中心将得到疏解。随着新关系和新连接的建立,城市功能将继续运行,并在重建过程中进一步催生出富有活力的城市体验来。重建工程所面临的较大挑战是为重建的时序和空间设定清晰的战略和准则,这些战略和准则不仅要考虑到城市生活中社会、文化、功能和情感等方方面面的要素,还要为基律纳的市民和那些在重建过程中做出贡献的人营造安全且活力十足的城市,建立起他们对城市未来的信心。设计竞赛的优胜方案于2013 年3 月揭晓,优胜团队也同时产生。在评判参赛方案时,一个关键的考量因素是该方案是否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重建战略,以及是否在充分考虑当地具体的地理特征和气候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宜居城市的发展愿景。

二、优胜方案概况

获奖团队为怀特建筑师事务所(White Architect),合作团队包括Ghillardi Hellsten建筑师事务所、Spacescape AB、Vectura Consulting AB 和Evidens BLW AB。这一方案以其清晰的结构和在方案中展示出的随城市生长并将新理念、新经验和新方向有机结合的潜力而受评审委员会青睐。根据该方案,改造后的基律纳市将成为一个空间紧凑、功能混合、充满吸引力的城市,并且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原有的城市将继续运转,并在整个重建过程中成为一个独立的实体。鉴于各项先决条件都已准备就绪,在重建的及时阶段便可以将一个宜居城市所需的全部功能整合在一起。重建工程有一个明确的启动日期,城市可以在一个较长的周期内一步一步发展,并拥有相当大的自由度,未来的发展路径十分多样化。包括火车站、萨米议会和市政厅在内,重要的城市功能性建筑将被安排在主路两侧。城市将按照明确的阶段,在一个立足现状、历经推敲、功能合理的结构下,一个街区接着一个街区地“生长”。同时,城市西侧的工业区也可以随之更新,提高建设密度。

该方案发扬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许多基律纳居民孜孜以求的品质: 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其紧凑的空间、城市与自然之间的明确界限以及对“绿楔”或“白楔”1 的详细设置,使人们能够快速地亲近自然,同时紧凑型城市的发展也保障了较小的生态足迹。

……

媒体评论

瑞典模式中灌注了“让自然做主”的智慧。在科学昌明的今天,人类往往容易犯“人类中心主义”的毛病,在大肆开发破坏自然生态系统后,又试图以人工化的技术加以修复,而自然本身在整个过程中,反而沦为加缪笔下,瑞典模式中灌注了“让自然做主”的智慧。在科学昌明的今天,人类往往容易犯“人类中心主义”的毛病,在大肆开发破坏自然生态系统后,又试图以人工化的技术加以修复,而自然本身在整个过程中,反而沦为加缪笔下的“局外人”。这多少显得荒谬。瑞典人的过人之处在于他们真正保持了对自然的谦卑、宽容和耐心,认真地研究自然规律,为自然的自愈和生长留足了时间和空间。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