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教授、知名红菜薹研究专家晏儒来编著。内容包括红菜薹的形态特征、生长发育阶段、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主要栽培品种、栽培基本技术及长江流域、华南地区、北方地区的具体栽培技术、品种的混杂退化与复优、常规品种种子生产、杂种一代种子生产、病虫害及其防治等17章。该书内容系统丰富,文字通俗简练,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对广大菜农发展红菜薹生产具有积极指导作用,亦可供农业院校园艺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及时篇 基础篇
及时章 概述
一、红菜薹的栽培历史
二、红菜薹的分类和起源
(一)分类
(二)起源
(三)食用价值
(四)观赏价值
(五)展望
第二章 红菜薹的形态特征
一、根
(一)根颈
(二)根系
二、茎
(一)主薹
(二)侧薹
(三)孙薹
(四)曾孙薹
三、叶
(一)苗叶
(二)初生莲座叶
(三)次生莲座叶
(四)再生莲座叶
(五)薹叶
四、花
(一)花的构造
(二)开花习性
五、果实与种子
(一)果实
(二)种子
六、薹座
第三章 红菜薹的生长发育阶段
一、种子发芽期
二、幼苗期
三、莲座期
(一)初生莲座期
(二)次生莲座期
(三)再生莲座叶
(四)主薹
(五)侧薹
(六)孙薹
四、抽薹开花期
五、种荚成熟期
六、种子休眠期
第四章 红菜薹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一、温度
二、光照
(一)类型品种与光合强度的关系
(二)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三)影响光合强度光照的其他因素
三、水分
四、矿质营养
五、土壤条件
第二篇 红菜薹栽培
第五章 红菜薹栽培的研究进展
一、红菜薹生长发育规律
(一)花芽分化
(二)生长发育规律
(三)红菜薹产量构成因素的研究
(四)栽培季节
(五)化肥及试剂对红菜薹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二、红菜薹的抗冻性
三、红菜薹在农村耕作制度改革中的利用价值
第六章 红菜薹的主要栽培品种
一、按红菜薹熟性分类的标准
二、不同熟性的红菜薹品种
(一)极早熟品种
(二)早熟品种
(三)早中熟品种
(四)中熟品种
(五)中晚熟品种
(六)晚熟品种
(七)极晚熟品种
第七章 红菜薹栽培的基本技术
一、播种育苗
(一)播种育苗时期
(二)播种育苗方法
(三)苗床管理
二、整地做畦
(一)深翻炕地施基肥
(二)开沟整地
三、定植
(一)苗龄及壮苗标准
(二)种植密度
(三)种植方法
四、田间管理
(一)补苗
(二)灌水和排水
(三)中耕除草
(四)追肥
(五)病虫害防治
(六)采收
(七)红菜薹的冻害及防冻
第八章 长江流域红菜薹的栽培
一、秋冬栽培
(一)分布地区
(二)栽培季节
(三)品种选择
(四)播种育苗
(五)栽培要点
二、越冬栽培
(一)主要栽培省、市
(二)栽培季节
(三)品种选择
(四)栽培要点
……
第三篇 红菜薹种子生产
第四篇 红菜薹病虫害及其防治
附录 红菜薹育种繁种中性状记载标准探讨
参考文献
及时篇 基础篇
第三章 红菜薹的生长发育阶段
六、种子休眠期
种子休眠有两种可能的原因:一是种子本身未通过生理成熟或存在着发芽障碍,虽然给予适当的发芽条件而仍不能萌发;另一种是种子已具发芽能力,但由于不具备种子发芽所必须的基本条件,种子被迫处于静止状态。红菜薹种子在贮藏过程中,这丽种休眠可能都会经历,因为笔者发现多数红菜薹品种的种子都有长短不同的休眠期,因此种子前两个月的休眠可能是生理休眠,而后才进入被迫休眠。
种子休眠对植物本身来说虽然是有利的特性,它是植物在长期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的抵抗不良环境条件的适应性,但对农业生产却并不一定有利。如有些品种的种子休眠期很短,往往会在收获前的母株上萌发,影响种子的产量和品质;而休眠期较长的品种就可以减轻或避免这种损失。另一方面,种子休眠期过长也给生产上造成一定的困难。如作物到了播种季节,而种子却仍处于休眠状态,这时如果将种子勉强播下地,则田问出苗参差不齐,或根本就不出苗。在测定种子发芽力时,也难以得到正确的结果。正因为如此,所以采收的种子在销售过程中会碰到许多问题,如有的经销商将种子拿回去一做发芽试验,发现发芽率有问题,又将种子退回批发商;也有的农民买回去马上播种,造成出苗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