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精注精评本:陶渊明集》收录了陶渊明全部的作品。为了便于读者阅读,我们对作品做了简要的注释和品评。读者读了这部注评本,或许能对陶渊明有更多的、更的了解。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生于东晋,晋宋易代之后,改名潜。陶渊明在东晋做过官,进入南朝宋之后,他就不再做官了,成为晋朝的遗民。习惯上,陶渊明被称作东晋诗人,实际上,他是经历了晋、宋两个朝代的。沈约的《宋书》说陶渊明卒年六十三,学者们推断他卒于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如果不误的话,他的生年就在晋哀帝兴宁三年(365)。因为沈约没有具体给出生卒年份,后世研究者对此记载产生不少怀疑,经过各自的考证,分别得出陶渊明卒年五十九、卒年七十六等结论。
前言
卷之一 诗四言
停云并序
时运并序
荣木并序
赠长沙公并序
酬丁柴桑
答庞参军并序
劝农
命子
归鸟
卷之二 诗五言
形影神并序
九日闲居并序
归园田居五首
游斜川并序
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
乞食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答庞参军并序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
连雨独饮
移居二首
和刘柴桑
酬刘柴桑
和郭主簿二首
于王抚军座送客
与殷晋安别并序
赠羊长史并序
岁暮和张常侍
和胡西曹示顾贼曹
悲从弟仲德
卷之三 诗五言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
……
卷之四 诗五言
卷之五 赋辞
卷之六 记传赞述
卷之七 疏祭文
[品评]
这篇赋约作于晋义熙十一二年间。士,这里指有才华、有抱负而不被重用的善良正直之人。赋,是一种半文半诗的文学体裁,讲究文采与韵节。
本篇赋表达了一个中国古已有之的社会问题,就是由于国家社会黑暗,君王昏庸,臣子奸佞,使得国君亲小人而远贤臣,许多正道直行之士虽欲济苍生安社稷,却日渐被远弃朝堂,不为重用。同时,诗人又从另外一个角度肯定了正确的人生道路,即固穷守节、归隐自适。开篇“咨大块之受气,何斯人之独灵。禀神智以藏照,秉三五而垂名”,诗人以人禀受天地之气而生且独秀于万物起句,表现出入生并无二致的思想,但是由于人们的志趣不同,处世追求也各异,他们“或击壤以自欢,或大济于苍生”,但不管采取何种方式,生活都以“常傲然以称情”为准则,称情适性的生活才是自己好的生活方式。这也是诗人一生所坚持的法则。但是时代的发展又总是超乎人的想象,上古“抱朴守静”的真淳廉洁退让的节操渐逝,代之而来的是大伪斯兴、世俗趋进的风气。上古的淳朴之风就此不复。人们也因驱驰不同而区分为各不相同的群体。那些热衷功名之士,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博得君王欢心,由此奸邪谗佞之徒辈出,“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所呈现出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社会现实,使得社会人人自危,才智之士避政治而远之,纷纷“逃禄而归耕”。诗人所言既是历史的真实,又是自己的现实。或许诗人看惯了现世的虚伪狡诈之风,更或是自己内心的向往,慨然独倡“原百行之攸贵,莫为善之可娱”的生存准则,而且要做一个“发忠孝于君亲,生信义于乡间。推诚心而获显,不矫然而祈誉”的真实的人。而历史上那些“怀琼而握兰”的孤独前行者,抱穷守节、矢志不渝者,他们的不遇局面是由于“雷同毁异,物恶其上;妙算者谓迷,直道者云妄。坦至公而无猜,卒蒙耻以受谤”的混浊世风,还有“审夫市之无虎,眩三夫之献说”的昏聩圣上造成的,文章对这种不正常的风气给予最严厉的批评和谴责。在这种混浊的环境中,诗人提出自己“莫为善之可娱”的处世原则,也表达了自己面对虚伪狡诈的社会而不屑“逐其流而扬其波”,甘愿做一个孤独向善的真隐者的意愿。这是及时层。从“哀哉!士之不遇”进入第二层,在这一层中,诗人历数了圣贤不遇于时的事实,同时也说出了自己的人生观点。张释之、冯唐虽然赖知己而终得升迁,颜回、伯夷好学行义而全其节,但却付出了“苦心而旷岁”、“何死生之苦辛”的惨重代价,他们在人生不同追求的道路上荒弃了太多美好的时光,而没有给短促的生命找到快乐的注脚。这也就间接地肯定了诗人自己一贯坚持的人生短促、称性而活、及时行乐的生存价值观,表现出生命是及时位的,一切的功名利禄只是外在的点缀而已的强烈的主体觉醒意识。结尾自然是基于上述认识的自我心志的陈说,“宁固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指出了自己宁肯固穷,也不会为了虚幻的名利而委屈自己的主张,同时也表达了“谢良价于朝市”的归隐志向。孙人龙纂辑《陶公诗评注初学读本》卷二:“公一生贞志不休,安道苦节,其本领见于此数语。虽感士不遇,而归于固穷笃志。读其文,真可使驰竟情遣,鄙吝意祛,所谓有助于风教,岂不信哉!”正道出渊明本文叹士之不遇且又自叹的事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