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测震学原理与方法 出版社: 地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2-01 作者:本书编委会 译者: 开本: 32开 定价: 80.00 页数: 印次: 1 ISBN号:9787502847258 商品类型:图书 版次: 1 内容提要 本书是按照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的总体要求和统一部署,由多人在对测震原理、技术和方法进行系统总结的基础上集体编著的一本专门讲述测震学的教材,书中主要介绍了地震观测基础知识、测震仪器基本原理、测震台站及台网建设、观测资料分析处理及解释应用等内容。本书适用于作为我国地震台站和地震台网中心测震岗位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本、专科院校相关专业的教科书,并可供测震专业技术人员自学。
编辑推荐 数字化地震观测网络系统的建设和运维,高质量观测数据的获取和处理,地震参数的测定与速报,波形数据的管理与服务,地震目录及观测报告的产出等,都要求我们的监测技术人员熟练掌握观测仪器原理、观测系统构成、观测数据质量评估及管理、地震参数测定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并在实际工作中灵活应用。本书是地震行业内的专家学者们在以前编写的培训教材《地震学与地震观测》基础上, 对现代地震观测理论与方法重新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提炼,讲述了当前测震学的先进技术和方法,内容上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专业重点教材,对于提升我国测震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将会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 由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统一部署,适时成立测震技术学科协调组,聘请地震行业内近20位专家对教材进行了审核和编撰,全书由杨大克、孟晓春、薛兵、赵仲和、何少林、王俊负责统稿。
目录 及时章 地震与地震波 及时节 地球内部结构 第二节 地震及地震带 第三节 地震波基础知识 第四节 地震波的走时规律 第二章 地震仪原理 及时节 地震仪概述 第二节 线性动态系统和传递函数 第三节 地震计 第四节 数据采集器 第五节 地震仪的频带与输出特性 第三章 常用地震仪器 及时节 常用地震计 第二节 常用地震数据采集器 第三节 模拟地震仪 第四章 测震台站 及时节 测震台站技术系统 第二节 台址勘选 第三节 台站建设 第四节 测震台站运行维护 第五章 测震台网 及时节 测震台网设计 第二节 测震台网传输链路 第三节 台网中心建设 第四节 测震台网运行 第五节 测震台网实例 第六节 流动观测与台阵 第七节 地震预警技术 第六章 观测质量评估 及时节 观测质量评估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观测信噪比 第三节 台网监测能力 第四节 地震观测仪器检测 第七章 地震图解释 及时节 地震事件判定 第二节 震相识别 第三节 爆破地震与诱发地震 第四节 常见的干扰记录 第八章 地震速报 及时节 地震速报管理与流程 第二节 地震速报信息交换系统 第三节 自动地震速报系统 第九章 测震数据产出 及时节 测震数据概述 第二节 测震数据格式 第三节 测震台站产出 第四节 省级测震台网产出 第五节 国家测震台网产出 第六节 我国几种常用的人机交互软件 第十章 地震时空参数测定 及时节 发震时刻测定 第二节 几何法定位 第三节 计算法定位 第四节 地震定位误差 第五节 构建走时表 第十一章 地震震级及仪器地震烈度 及时节 地震震级 第二节 仪器地震烈度 第十二章 地震观测数据应用 及时节 震源力学模型 第二节 用初动符号测定震源机制解的手工方法 第三节 计算机求解震源机制 第四节 地震震源谱分析 参考文献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图书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相关出版商。
特别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09010985号-11 川公网安备:51092202000082 统一信用码:91510922MACX24HU4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射行审新出发2023字第016号 股权代码:102064© 版权所有:四川博文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太和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