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晓原在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中国古代天学置于中国传统社会文化和世界天文学发展这两大背景之下展开论述,内容包括:古代天学的政治与社会功能;中国的官营天学传统;《周髀算经》与印度、希腊天文学的关系;印度、巴比伦天文学在中国和日本的传播;中国与伊斯兰天文学的交流;近代西方天文学传入中国及其所造成的影响与思想冲突;天文学史的方法论问题;古代中国的宇宙理论;重要的现存"天学秘籍";如何看待古代中国的天学遗产。《天学外史》深入浅出,适合广大历史爱好者阅读。
江晓原,上海人,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曾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 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天体物理专业,198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个天文学史专业博士。1994年中国科学院破格晋升为教授,曾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工作15年。1999年春调入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个科学史系并任首任系主任。已在外出版专著、文集、译著、主编丛书等70余种,在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论文140余篇。此外还长期在京沪等地报刊杂志上撰写个人专栏,发表了大量书评、影评、随笔、文化评论等。科研成果及学术思想在外受到高度评价并引起广泛反响,新华社曾三次为他播发通稿。
序
新版前言
引言
方程趣话/姊妹篇
章 绪论
第二章 古代中国什么人需要天学?
第三章 古代中国什么人从事天学?
第四章 官营天学:传统与例外
第五章 天象与天学秘籍(上)
第六章 天象与天学秘籍(下)
第七章 古代中国人的字宙
第八章 古代天学之中外交流(上)
第九章 古代天学之中外交流(下)
第十章 近代西方天文学之东来(上)
第十一章 近代西方天文学之东来(下)
第十二章 明清之际的东西碰撞
第十三章 中国天学留下的遗产
索引
后记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图书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相关出版商。
特别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09010985号-11 川公网安备:51092202000082 统一信用码:91510922MACX24HU4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射行审新出发2023字第016号 股权代码:102064© 版权所有:四川博文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太和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