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上课的学问:语文教学品质资源的获取和运用(方法篇)图书
人气:66

上课的学问:语文教学品质资源的获取和运用(方法篇)

入选中国教育报2015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
  • 所属分类:图书 >社会科学>教育  
  • 作者:[黄玉峰]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53743882
  • 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6
  • 印刷时间:2015-06-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
  • 纸张:轻型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套装:

内容简介

基于“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黄玉峰老师大胆改革创新,将“浙东文化学旅”等资源引入到语文课程中,用他的教育实践体现了“教师即课程”,时刻用自己的独特眼光去体验和理解课程,旁征博引,将丰富的课程资源巧妙地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去。本书作为他从教48年对语文教学的经验总结,无论是引入定场诗,还是对各种专题的打造,无不体现他对“人”的教育的呼吁与提倡。

作者简介

黄玉峰,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校长,上海写作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硕士生导师,上海语文学会理事,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上海诗词学会理事,复旦大学书画篆刻研究会副会长。他深耕教坛48载,形成了独特的教育理念与系统的教育方法,至今仍站在教育的及时线上,致力于传播“人”的教育。

目录

及时讲 为语文课堂引入品质资源

一、教师要有一点自己的主张

二、把培养兴趣当成头等大事

三、让课文更地被理解

四、以点带面地扩大知识面

五、提供“真知识”,培养独立人格

第二讲 带学生走入“现场”

一、“定场诗”的奥妙

二、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三、到真正的“现场”中去

第三讲 为不同的课文“量体裁衣”

一、散文: 知人论世及时讲 为语文课堂引入品质资源

一、教师要有一点自己的主张

二、把培养兴趣当成头等大事

三、让课文更地被理解

四、以点带面地扩大知识面

五、提供“真知识”,培养独立人格

第二讲 带学生走入“现场”

一、“定场诗”的奥妙

二、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三、到真正的“现场”中去

第三讲 为不同的课文“量体裁衣”

一、散文: 知人论世

二、小说与戏剧: 画出一卷众生相

三、诗歌: 直指人心

第四讲 “人”的还原

一、把伟人还原为赤子

二、把“义理”还原为“人情”

第五讲 拼接思想的碎片

一、在课堂上制造“争鸣”

二、同中求异

三、互相印证

第六讲 可大可小,须弥芥子

一、向外拓展

二、向内析微

第七讲 站得更高,评议是非

一、不以作者的是非为是非

二、听出作者的“弦外之音”

三、听其言而观其行

第八讲 集中时间,打造专题

一、朦胧诗歌专题

二、唐诗专题

三、议论文专题

第九讲 联系时事,联系自身

一、现身说法

二、抛砖引玉

三、联系时事

第十讲 直面教师“真问题”

一、我们的现状

二、我们的使命

三、为人师者的思维习惯

在线预览

一、 教师要有一点自己的主张

有人曾经把课外资源的引进,称之为“插科打诨”,认为这脱离了文本,是不应该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穿插,是一种教学的艺术,是一种教学的境界,是一种教学中机智感的反应,是一种灵活的运用。适切的临时发挥,灵感闪现,是十分可贵的。这需要教师的积累,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今天从许多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民国时许多大师是怎样上课的。闻一多讲唐诗,刘文典讲庄子,鲁迅讲魏晋文学,都会运用很多课外的东西,或者照着自己的研究特长来讲,或者结合时事,或者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旁征博引。现在很多健在的校友,回忆在西南联大的学习生活说,教师照本宣科是很丢脸的事。有人问汪曾祺:“西南联大条件那么苦,为什么还能培养出这么多人才?”汪想了想,回答:“自由。”所谓自由,不是说散漫无章,而是说对教师授课不加限制,不拘一格纳资源。不少大学者,在回忆教师给他们的教益时,说教师就是海阔天空地扯,然后开一个书目,让我们自己去看,自己去读。有的甚至形象地说,我们的学问是让教师的烟斗给熏出来的。这虽然是针对大学生,但对中学生来说,原则是一样的。

我们上一堂课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教好这一篇文章。好的课是能打通古今,打通物我,打通文史哲的。叶圣陶老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目的就是让学生有所得,能在你的教学中得益。”既然课本教材是一个例子,那么我们引进另外一个例子,是可以的,有时也是非常必要的。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自主学习,这个理念我们要明确。有了这样的思想,这样的理念,我们才能够理直气壮地引进和运用品质资源。

任何事都有一个根本。《论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个“本”是个很有意思的字,用中国文字学专门的术语叫做“指事”字。“木”是一棵树,本就是在这棵树下面,做一个记号,指示着树根的部分。“事有本末,物有终始”,抓住了本,才能抓住要害。对于一棵树,我们不能光浇叶子,主要得培养好它的根,浇好了根,这棵树才能长得丰茂。比如说我们要搞运动会,全民运动就是根,比赛只是末。提高了全民的身体素质,都参与到运动中去,那么我们的竞赛运动就搞得上去;如果光是抓竞赛,即使获得一块或两块金牌,全民的身体素质也很难得到提高。

那么,语文教学的“本”是什么呢?那就是课程标准和依照该标准制定的教材,广义上来说,也就是我们展示给学生的材料。我一直认为,在积累到一定量的前提下,“教什么”要比“怎么教”更有长远的意义。教学的内容是滋养学生精神的粮食。食品,首先必须安全,其次要营养丰富,然后再讲求烹饪技艺。养生学家常讲一句话:You are what you eat,意思就是“你有什么样的饮食,你就是个什么样的人”,意在强调饮食的重要性。但是人的精神、思想、灵魂的材料,相当多地源自书中,尤其是年轻时在学校所读的书。从这个意义上讲,更应该说:You are what you read,你读什么样的书, 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民国大学者刘文典常挂在口边的一句话是: “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我们的学生,应该读好的书—— 那些人类文明发展到现在而积淀下来的智慧与精华。所以,我们的课堂需要品质资源,就像品质的油田、矿脉一样等待着发掘,那矿藏就埋在语词的密林当中。

上海自二期课改以来,在课程建设方面,有着很多的努力,不断地在建设,不断地在修订,不断地在完善,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平心而论,教材无论怎么样修订,都不可能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 而且由于教学对象、教学条件的不同,以及施教者的差异,标准化的“大锅饭”只能使学生温饱,难以达到精细滋养。

所以,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必须要有一点自己的主张。可以为我所用,作一定的调整,或删,或换,或增,以便能够适应学生的实际,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认识,积累更多的思想语言材料,这对于学生的精神成长是十分有利的。通过品质课程的开发,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大课堂教学的容量,也就能大幅度地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归根到底,有利于学生的成人。

我想传达一种思想:提倡大量积累,以“量”取胜,而且把这放在所有教学方法、理论之首。我认为,课堂上的这种旁征博引,虽然看似是课文的附属,但站在接受者的角度,却可能是真正的“主角”。 爱因斯坦说,教育就是忘记了在学校所学的一切之后剩下的东西。多数人脑海最终剩下的多半不是教科书正本,而是教师的一段引人入胜的“插科打诨”。

这种做法至少有四大意义:①激起学生兴趣;②加深对文本的自我理解;③扩大知识面;④有利于培养独立人格。下面逐一细加阐释。

现在人们在争论的“真假语文”,有的说,要抓词句,否则就不是语文;有的说,要抓对文本的理解。这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没有抓住语文教学的根本。一味抓词语,很可能走上支离破碎、碎尸万段的歪路;强调抓内容的理解,很可能束缚人的思想,落入强加于人的圈套。只有强调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在教师的引导督促下让学生去积累、去感悟、去运用,才是语文教学的正道,才是真语文。

二、把培养兴趣当成头等大事

一般都强调课堂材料的组织要“突出重点,紧扣主题”,我的原则却有别于此,我以为应该“突出趣味,紧扣心弦”,不必太计较喧宾夺主,因为这个“主”往往有时候也没那么重要。课本上的文章,有哪一篇真的是一字一句都必须奉若圣经的?有时一篇文章,学生已经理解了,根本不需要再喋喋不休地分析。但是,为了扩大知识面和阅读面,教师可以把它作为一个由头,再延伸出去,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开拓学生的眼界,打开学生的心胸,这不但是允许的,也是必要的。品质资源的开发,除了辅佐讲清课文之外,本身就有其教育价值所在,后者的意义甚至大于前者。

媒体评论

玉峰先生的课,是师生间思想的撞击与对接,是言语生命、精神生命的传承,是培育未来的“思想者”——“立言者”的课。作为“思想者”,他的课自然不乏独到的见解,但表达自己的见解不是目的,目的是让学生懂得如何生产思想、懂得思想者是怎么炼出来的,这尤其难能可贵。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语文世界》副主编 潘新和

“读书做人”“把学生当成人”是玉峰的口头禅,这也是他上课受学生欢迎的原因。正是眼中有学生,他总能从学生的角度思虑为何学语文、如何才能学好语文,为此殚精竭虑,想出各种办法“诱导”学生读书作文,而绝不仅仅设计出可供观摩的“样板课”。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赵志伟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免责声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