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工信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推出的我国部大型高清工业纪录片《大国重器》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期间,在央视财经频道成功播出后,立即引起了中央领导和行业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也引发了全社会的热烈反响!
为进一步总结装备制造业发展中的典型案例、成功经验,以及立体化记录和传播为实现中国梦、为振兴装备制造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及事迹,我们在纪录片的基础上编著出版了同名图书《大国重器》。
本书共分为7章,前6章以《大国重器》6集纪录片为主线,以图文结合的形式把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中的关键人物和普通的产业工人生动地展现在书中,真实记录了他们的智慧、生活和梦想。为与纪录片互补,书中对18位企业家典型做了深度访谈,再现了中国装备制造业从小到大、赶超世界水平背后的艰辛历程,同时也展望了中国装备制造业迈向高端制造的未来前景。第七章展示了纪录片历时两年多的策划制作过程,把我们带入《大国重器》创作时,那一幕幕、一桩桩鲜为人知的往事。
《大国重器》是我国部大型高清工业电视纪录片,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中央电视台拍摄,中国工业报社、《装备制造》杂志组织策划。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大国重器》节目组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北上南下,深入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机床、工程机械、电气装备、重型装备、通用装备、港机装备、船舶、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节能装备等十余个重点领域,后精选了18家行业领军企业,用独特的视角和震撼的镜头,纪录了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历史。
这是力拓公司在澳大利亚的一座正在开采的矿山。这个以黄色河流命名的公司,1 00多年前成立于西班牙,现在它已经成为勘探、开采和加工矿产资源方面的重量公司。自卸车是开发矿山必不可少的设备,其超强的装载能力可以大大提高采矿的效率。世界上大的自卸车装载量可以达到400吨。美国制造的自卸车一直是力拓矿山运输的主角。但是现在这种状况正在发生着改变,因为力拓把目光投向了中国。
湘电集团是中国机电装备制造的摇篮,几十年的发展历史让他们拥有了强大的制造能力,这也为进军自卸车领域提供了优势。在这个巨大的车间里,载重量达230吨的四台大吨位自卸车正加紧组装,这是力拓公司专门定制的。工人们正在安装轮胎,这种巨型轮胎的直径是4米,重达5吨,至少要承受几百吨的重量。自卸车的庞大车身高达8米,仅自重就达210吨。自卸车在这里组装调试之后,还要全部拆解并分装运输,因为中国乃至世界还没有一条公路可以承受它的重量和体积。这种大吨位自卸车的制造技术,此前一直被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发达国家垄断,中国则长期依赖进口。
从一个更大的图景可以看到自卸车这样的矿山设备对中国的重要性。"十二五"规划提出,中国要建设60个以上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过去外国的装备几乎占有全部的市场份额,但现在中国制造正在逐步取而代之。
在湘电集团一个车间里,正生产着自卸车的各种零部件,包括自卸车的电机。而事实上,电机生产是湘电集团具优势的基础产业。正是凭借强大的电机制造能力,湘电集团得以进入自卸车制造行业。电机驱动的电动轮技术,是中国乃至世界自卸车制造的发展趋势。大吨位自卸车需要更、更有力量的电机作为动力未源。为力拓制造的自卸车电机正在加紧生产,这种世界上的电机,将被安装在自卸车的两个后轮之间,驱动后轮转动。这项技术使自卸车的操作行驶更加、有力,寿命也随之提高。然而世界上还没有一台机器能够完成这项工作,包括基础细致的线圈缠绕、具有力量和耐心的线圈组装、简单重复却精度要求极高的硅钢片叠压。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工人们用手工来完成。他们的双手实现了机器无法实现的精细,一种被称为"缄默知识"的竞争秘诀,就静静地潜伏在这些忙碌的工人手上。这就是企业乃至一个国家在机器制造领域宝贵的竞争能力。发达国家已经基本退出了这种劳动密集型和材料密集型的市场。这种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劳动力资源,使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能力。
临近2012年底,出口澳大利亚的四台自卸车还有三个月就要交付使用了。段朝军是这笔订单的负责人,每隔几天,他都会陪同力拓公司的中国监理检查自卸车的制造情况。这是关键的调试阶段,要达到力拓的标准并非易事。澳大利亚拥有世界上高的自卸车标准,这是力拓集团次采购中国的大吨位自卸车,每台车的造价高达1 800万元人民币,这也是中国次出口如此大吨位的自卸车。终中国制造的四台230吨自卸车行驶在了澳大利亚力拓的矿山上。从矿山开采到新能源开发,谁拥有的设备,谁就掌握了能源开采和利用的先机。
P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