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目前中国影响力的一群人.
《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是中国女知青子蕴历经"",却青春热血,乐观进取,散发人性善良,宛如抗战时期"未央歌"式的励志传记.
《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细述中国1950年代至1980年代北京城小人物的社会生活,颠覆一般民众对""仅有的刻板负面印象,是""传记中另一种正面的题材.
此外,作者子蕴为爱情奋不顾身,远赴东北、内蒙古下乡建设,图文对照下,读者如置身实境.
《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收录作者珍藏照片百幅,所提及的朋友和作者子蕴本人都是现在在中国深具影响力的"知青",《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正是认识"知青"好的开始.
《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是作者北京知青子蕴往事如烟的个人回忆,狂飙年代一个真实人物的传奇.
关于"知青运动",我们"被"忘却了什么?
北京知青、上海知青、哈尔滨知青……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颗颗年青的心,在那样一个充满理想色彩的年龄,在那样一个贫穷的、没有金钱物欲的特殊年代,演绎着自己别样的青春年华、别样的浪漫爱情,演绎着自己不一样的人生.
世界由嘈杂构成,且这份嘈杂是永恒常态,自己就决定坚守这份自由:即使孤寂,也是自我,即使冷落,也是安宁.你当然是从前的你,我必须是今天的我.这就是曾经的知青.
子蕴,本名刘湘,共和国同龄人.长身体时遇到了三年自然灾害,上中学时遇到了"",该上大学了,却被"上山下乡"十年,而立之年幸遇中国改革开放,拼搏至今.她曾经的名字叫"知青",即便遭遇许多苦难,对中国的未来永远怀抱着梦想.
宋序当文青遇上知青
推荐序一站在同一块基石上的感念
推荐序二现代中国城市生活的写真
自序挥之不去的青春记忆
及时章我的家庭
我的祖上
我的父亲
我的母亲
美人儿二姨
我的兄弟姐妹之姐姐
我的兄弟姐妹之哥哥
我的兄弟姐妹之弟弟
第二章青少年时代
童年趣事
快乐小学
歌声伴着我长大
令我魂牵梦绕的女子十二中学
我的电影情结
第三章""岁月
一课
"红色革命"
不该凋谢的花朵
生死之交
国际歌战斗组
革命大串联
军训生活
当矿工
卖货郎
看芭蕾舞剧
告别演出
第四章峥嵘岁月不峥嵘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
初到三十二团某农业连
下乡及时顿饭
修水利
掰苞米棒子
鸿雁传书
抢煤
安团长和一台节目
我被留在三十二团文艺宣传队
一个很棒的集体
到十八团参加兵团文艺汇演
调入团宣传股报道组
我发表的及时篇文章
政治处的新生活
惊魂"九一三"
政治处的三位股长
黑老李、白老李和安团长
政治处的战友和朋友
那一场惊心动魄的山火
第五章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道是无心却有心
少年不识愁滋味
春到心头草木知
西风愁起绿波间
人与青山瘦
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六章另是一番天和地
好一个下马威
不一样的感受
漂泊的心有了归宿
噩梦般的经历
漫长的入党历程
令我崇敬又心痛的知青英雄蒋美华
儿子降生了
生活趣事
探亲假的记忆
哀乐低回的年
我的北京知音
父亲接我回北京
第七章我的待业生活
北京不欢迎我们
艰难的求职之路
图书馆的故事
等待分配的日子
药店学徒
我的笔名叫栀子
第八章D的辗转返城之路
近距离两地奔波的生活
儿子成了小黑人儿
四处碰壁的日子
迟到的团聚
第九章求学记
1977年那次高考
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第十章难忘八十年代
忽如一夜春风来
春风吻上了我的脸
西风不识相
那一股铺天盖地的歌坛西北风
我们都还年轻
我的中国心
尾声: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
初到三十二团某农业连
经过两天两夜的火车颠簸和半天的大卡车在山里的摇滚,我们一行几百个学生到了黑龙江省勃利县三师三十二团,到弟弟所在连队时,我已灰头土脸连晕带吐不成样子了.原以为连队里会像电影中演的,贫下中农敲锣打鼓来欢迎我们,令我吃惊的是,除了一些老职工家属和孩子围着汽车看热闹,连里没有人出面讲话,也没有人欢迎我们.我和几个六九届的女孩儿被一个女排长安排在一间关不上门的有上下铺的破房子里,大约可以住十多个人吧!而我们的行李(那时北京知青都一人凭票儿购置一个22元钱的大木箱,自己从北京带出来的所有衣物、书、食品都放这只木箱里.在那个特殊年代,这可是每人的私有财产)却被直接拉进了马号,放在废弃的马槽上一个个堆起来.六九届的学生当时只有十五六岁,看到此情此景,她们送完行李就开始大哭起来.十几个女孩儿扯开喉咙直哭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好在也无人劝,那就哭吧,哭他个地覆天翻,还能怎么样?我没哭,因为事前我就知道这个连队是全团的老大难,风气坏,人心散.再说哭管什么用?我比她们大四五岁,我得撑着啊!弟弟找来大扫把,我们俩在号哭声中把房间大致扫了扫,我在靠门的地方打开了我的行李(因为门关不上,我不忍心让小孩子睡门边),给自己絮了一个窝,而这个窝就是我在边疆的容身之地,就是我的"家"了.女孩儿们哭得没劲儿了,也渐渐止住了哭声,她们开始"大姐""大姐"地叫我,会说话的女孩儿甚至说,离开了妈妈庆幸碰到了一个大姐,而我就从这24小时起义不容辞地当起了她们的大姐.
一周以后,我接到了母亲的来信,母亲后悔了,从火车开出的一瞬间她就后悔不该让我——她在京的孩子——再下乡,并且回家就病倒了……这下轮到我哭了,隐忍了一年的委屈、矛盾、伤心一下子如洪水决堤般喷涌而出,直哭得嘴唇发麻、手脚冰凉.想到下乡前后种种遭遇,看到目前的艰难困苦,想到自己将在这样一个没有温暖、没有关爱、没有最起码的人格尊严的地方度过一生,我真是感到绝望和不寒而栗.更要命的是因为我的痛哭,引发了又一轮的全宿舍大号啕,孩子们再一次扯开嗓门大哭起来."这一次连大姐都挺不住了,我们还有什么指望?"哭吧,发泄,控诉,委屈,无助……我们这一群女孩儿就这样一直哭到天黑,哭到夜深人静,哭到呜咽着入梦,哭到梦里回故乡……
下乡及时顿饭
我在北京时,主食只爱吃米饭,从不吃馒头、饺子等面食,逢到吃饺子我宁肯吃剩米饭.我更不爱吃豆腐,肥肉是一口都不吃的,父母带我下饭馆吃涮羊肉时我只吃葱蘸酱,但是这些仅有的一点点毛病,到连队的及时天及时顿饭就解决了.
下乡的及时顿饭我们吃的是中饭.吃饭的地方是连队的大礼堂,说是礼堂其实就是全连开会的地方.地上一排排钉着木头的桩子,桩子上钉着厚厚的横木板,那就是礼堂的坐椅.上面放着几个大笸箩,装满又大又白的馒头.大桶里是白菜熬豆腐.我们这些长途跋涉的学生们,一个人一大碗白菜豆腐、一个大馒头,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从此,我就开始了顿顿吃馒头或窝头的生活,再也没吃过米饭,连个适应的过程都没有.但是吃肥肉是第二年的春节了,那时我已调到团文艺宣传队,司、政、后,三个部门同在团里公共大食堂吃饭,一年里难得有顿炖肉吃,看着大家都买一份炖肥肉,我不吃太亏了,于是我也打了一份.我把大肥肉夹在馒头里,一咬牙一闭眼就吞下去了.我本来就是个什么都不讲究的人,从此世上就没有我不吃的东西了,天上的不吃飞机,地上的不吃大炮.下乡期间,我吃过橡子面,喝过地沟里的水,加上北大荒的馒头养人,本来身体就不错的我,这下子就更加"茁壮"了.
修水利
很快我们就被派修水利去了,我不记得那是哪里,也不记得怎么修,只记得离连队很远很远,大约得好几十里地,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垫子,我们就在草垫子上扎上帐篷住下来了.十月的北大荒已经很冷很冷,因为我是大姐,我只好又住在帐篷的门帘边.且不说门帘根本关不严,光是夜晚出来进去上厕所那个忽闪劲儿,就够人受的,我没被冻成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中的一班长一样的冰人就算运气,就是冻成冰人,也没人向天上鸣枪表达悲痛.
我们干的活儿就是用铁锹在草垫子上挖泥,草与泥和在一起挖成一块一块的,然后用筐挑到几十米远的一个地方垒起来.湿泥巴连着草和水又沉又脏,溅得满身满脸都是泥,加上脚下踩着草垫子渗出的冰冷冰冷的水,就是再卖力气、跑得再快也出不了汗,一停下来小风嗖一吹冷得前心贴后心.好容易熬到吃中午饭了,送饭的车一到,男青年们就一拥而上,最多的两只手能插上十个包子,几筐包子一抢而光,后面的女生顶多拿上一两个,再后面的,比如像我这样拉不下面子假斯文的,那就干脆吃不到饭.饿一顿两顿倒是死不了,令我难过的是,为什么好好的男生一下乡变成这样,既没有公共道德又没有同情心,更别提什么互相关心爱护帮助了,简直就成了一群狼.
因为修水利劳动强度大,条件又艰苦,伙食又差,男青年实在熬不住就去附近偷老乡的狗杀了吃.半夜三更他们就在水利工地上的大棚里用做饭的跟井口一样大的铁锅边煮边吃,第二天炊事员再用那只铁锅做大子粥时,其腥无比,恶心得无法下咽,我只好饿着肚子干活儿.这时我想到了弟弟,若弟弟在,至少可以给我分一杯羹,可惜他又被留连队里没抽到修水利.怎么办?为了吃到午饭,我很快也加入了狼群.送饭的车没到就提前望着,远远看到车先扔下手里的工具,车一到一哄而上,能抢几个抢几个,反正不再装淑女假斯文了.为了填饱肚皮,淑女斯文卖几分钱一斤?人啊人!为了活命,你就这么快放弃了十七年的教育成果,没有了自尊和自爱,你就这么快融入了这个"集体"!
我这个人是个生性乐观的人,不管干活多累多苦,我很少愁眉苦脸,每天回到帐篷还是很高兴.晚上没事,我就给大伙讲故事,讲笑话,很快就成了"孩子王"(所谓的孩子就是六九届的学生).我的故事大都是以前看过的短篇小说和电影,有时还给她们讲鬼故事,吓得她们吱哇乱叫,忘记了的地方就瞎编胡诌,孩子们都很爱听,大家相处很融洽.很快我就有了几个跟屁虫,无论我走到哪儿,去干什么都跟着我,对我言听计从.
有一个星期天,我想去附近连队或团部去买点吃的或日用品,可是我们根本不知道离我们最近的是连队还是团部,我决定去试试撞撞大运,立刻有三四个女孩儿要同我一道去,我们就这样盲目地出发了.那24小时阳光明媚,风和日丽,我们几个人走在已经泛黄的一望无际的大草甸子里,很有些"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意境.可惜的是,没有牛羊,只有我们几个单薄弱小的身影.我们就这样在草甸子里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啊走,迷失了方向.那时已过正午,肚子越来越饿,心也越来越慌,帐篷早就没了踪影,于是我说:"往回走吧,别天黑了连我们驻地都找不到."因为我不认识东南西北,只好听几个孩子的指点,可她们意见总也不统一,就这样吵吵闹闹地往回找.天黑了,再也没人吵了,大家又冷又饿又怕,穿的棉裤已湿到半截,腿沉得迈不开步.我警告大家,谁也不许哭,团结一心,咬紧牙关,向有光亮的地方走.幸亏我们中间有个女孩儿,我已记不得叫什么名字,她很沉着,有着和自己年龄不相称的镇定,且方向感极强,我让大家都听她的,跟着她走.黑洞洞的大草甸子和天连成一片,好像一口大锅罩着我们,天上星光点点密密麻麻,增加了恐怖和神秘的气氛.这中间我们曾经遇到几次拖拉机拖着犁,我们兴奋地又喊又叫,可气的是,这些人不仅不停车,还在我们身边加足马力,溅得我们满身满脸的泥水.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知识青年最贱,就像地上的一只小蚂蚁,被碾死了也不会有人管,且那时候人也已经没了人性.更可气的是,连里丢了几个女青年,连队领导管都不管……总之,半夜三更,我们终于回到了连队,钻回了帐篷我们的窝.我们脱下了湿透了的棉衣裤:有的钻进被窝大哭,有的破口大骂,有的不声不响地刷洗自己的鞋和裤子,只有我向睡眼惺忪的全帐篷的女孩绘声绘色讲述24小时的遭遇……
和我一同遭遇此险的有程荣淑、王静懿,和我忘记了其姓名的沉着的女孩.因为我的无知无畏,险些要了你们的小命儿,现在想起来除了愧疚以外,我好好后怕啊!
掰苞米棒子
还没有入冬,早早地下了一场雪,这场大雪把正在收割还没有收完的老玉米都盖上冻住了,东北人管玉米叫苞米棒子,因此我们从修水利的地方抽回来的工作任务就是掰苞米棒子.北大荒的土地广袤无垠,庄稼地一眼望不到边.每天早晨我们一人背一个筐钻进玉米地就像钻进了大树林子,大家各把着一两行玉米边往前边摘边往筐里装,背不动了就去找离自己最近的玉米堆,集中倒.你就是24小时只把着一垄玉米掰,从早到天黑也走不到头儿.这个活儿虽艰苦但自由度相当大,钻进玉米林子一会儿,因为干活进度有快有慢,就谁也找不见谁了.
我们连队的知青分几部分,最早的一批是佳木斯的社会青年,大约是1963年、1964年来的,他们年龄很大,文化程度很低,有些男的看起来很野,让人生畏,其中许多人已经结婚.第二批、三批是哈尔滨、上海和北京知识青年,这两批人都是1967年、1968年来北大荒的,有初中生也有高中生.1969年来的全部是北京的应届毕业生,除了我为了投奔弟弟是高中生外,一水儿的十六七岁的六九届初中毕业生.我之所以在连队里感到非常孤单寂寞,主要是和以前来的人难以融合,和一起来的小孩子们又没共同语言,没有同龄人可以交流.试想如果我去了罗北,和同学们在一起,估计日子要好过得多.连队乱主要因为领导班子不和,也许是老农场干部跟团里现役军人领导不对盘吧,总之,我印象中的我们就像—盘散沙,根本没人管.因为没人管,这个连队反倒没有"极左"的政治空气,现在想想,真该谢天谢地!我们的女农工排长是个上海六六届学生,长得膀大腰圆,不像我想象中的上海人,倒像山东大婶,她很泼辣也很蛮横,除了几次我因例假肚痛得受不了,找她请了几次假,而她几次都以"大家都一样来例假,凭什么你特殊"为由不准假外,我几乎没跟她说过话.
每月来例假应该说是我下乡期间的一个个受难日,肚痛、腰痛不说,腹部冰冷得像装了冰块.因为劳累和寒冷,来例假就像血崩一样,用卫生纸根本不行,只好让母亲用大包裹从北京寄医用脱脂棉,2角2分钱一袋,一次用好几袋.每次例假时间还特别长,大约七到十天,所以那时的我人瘦得像麻秆儿,脸色蜡黄蜡黄的,用东北话说:"盖张纸哭得过儿了(形容像死人)".
再说知青在东北,按家乡分派系,上海帮、哈尔滨帮、北京帮,分得清清楚楚,没矛盾便罢,有了矛盾就按帮派打群架,互不相让,十分可怕.好在我是自己来的,和谁都不搭界,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我乐得孤家寡人,孤魂野鬼般,倒也自在.特别是再摊上掰棒子这样的活儿,心里就更高兴了.
掰棒子活儿并不轻松,冻上霜雪的棒子冷得扎手,虽然戴着手套一会儿就湿透了,背上的筐也越来越重.苦点、累点我都不怕,我只是喜欢这种自由自在的活儿.钻进玉米林子,我就一边掰棒子一边唱歌,唱那些当时时兴的歌,《地道战》里的"太阳一出照四方……",《红旗渠》里的"劈开太行山……",还有什么歌唱大寨的"一道清河水,一座吕梁山,大寨那个就在山那边……".我的艰苦下乡生活也就这样在苦中取乐中24小时天地过呀过,而那时带给我生活巨大乐趣的就是读信和写信……
鸿雁传书
我所说的鸿雁传书是广义上的,泛指家书,父母兄姐、朋友同学的书信.这些书信是我单调枯燥生活的精神食粮.我的一个朋友同时又是弟弟同学的张启祯是个才子,很有思想,他插队到山西去了,他来信建议我把大家相互来往的信件都留起来,将来可以出书做个历史见证.可惜我没有听他的话,不然真的可以出一本非常精彩的深深刻着时代烙印的知青书信集了.我们连队离团部有三十多里山路,隔两三天团里的邮递员就骑车来送一趟信,那时他是知青最最欢迎的人.我们在地里干活时只要远远看到他的身影,就会扔下手头的活,一窝蜂冲上去,把他团团围住.每次他来几乎都有我的信,最多的是母亲和D的,父亲和哥哥姐姐偶尔也写信来,朋友中林伊的信最多,其次如张启祯、潇雨等也有信给我.我当时恐怕是连队里收信最多的人.每天晚上我会等洗漱完毕,钻进被窝里读这些来信,熄灯以后就拿手电筒照着,趴在被窝里一一回信.那是我最快乐、最享受的时刻.
那时我们已搬进了一间能住二十多人的大宿舍了,这个大宿舍有一半是原来连队的老知青.我的上铺就是一个上海六六届初中的老知青,我住下铺.这个女知青很不像话,经常不脱鞋在我头上晃着两只大泥靴子,甩得到处是泥,跟她说了也不管用.为了不给弟弟添麻烦我一直忍着不说,怕引发矛盾.弟弟给我的床两边都钉上了木板,仅留一个我可以坐的地方,就像一个小木箱子,靠墙的地方还钉了一块木板放水杯.我在墙上贴上《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的芭蕾舞剧照,这就是我的避风港和私密小屋.无论外面的环境如何寒冷险恶,收工后我会"躲进小屋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读亲人的来信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快乐,更多的是苦涩,是无尽的思念,我的夜晚就是在读信和写信中度过的,我也常常挂着泪水或满怀憧憬和希望进入梦乡.
令我高兴的是,我不仅收到母亲来信,还常常收到包裹,给我和弟弟寄来巧克力、香肠、松花蛋、咸菜等.母亲挂念我和弟弟,就把每次休息的时间都用来抢购,因为那时北京物资匮乏,副食要凭本,肉食等要凭票,再说成千上万的知青父母都在给自己的子女抢购、寄包裹,所以每个包裹承载的"重量"可想而知.我的姐姐、姐夫就常常陪母亲去抢购,去邮局寄包裹,姐姐怀孕时也不例外.姐姐说,当时她妊娠反应严重,看到和闻到香肠、肉类都恶心呕吐,只好由姐夫陪同母亲排队抢购,她远远地陪着.可是每次我们只能收到包裹单,取包裹要翻山越岭到三十多里外的团部去取,所以取包裹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了.
就在这一年的冬天,我又收到了母亲的包裹单,同宿舍的小华也收到了爸爸寄来的包裹单.小华没有母亲,父亲非常娇惯她,她长得黑黑的、高高的,但很漂亮,她像许多女孩儿一样,很依赖我.那天她找到我说:"大姐,我等不及了,明天咱俩就去取吧!"冬天的北大荒被冰雪覆盖着,气温在零下三十多度,刮起风来漫天飞雪,东北叫烟儿炮,很可怕.第二天一早,我俩穿着军大衣,戴着当时时兴的长长的大拉毛围巾,高高兴兴上路了.因为心里高兴,我俩走得又快,一点也没感到冷.大约走了十多里路时,在前面一个离三岔路口不远的雪地上,站着三只狼(这是后来我们才知道的).在白茫茫的雪野上,三只狼很显眼,它们一动不动地盯着我俩看.小华对我说:"大姐你看那三只狗多瘦啊?"我说:"狗为什么站在这荒野里,会不会是狼?"这一下小华害怕了,她一把抓住我就要喊叫,我警告她不许叫也不许跑,更不许看它们,就这样快步走过去,权当它们是狗.我俩就这样紧紧拉着手,哆哆嗦嗦地走过了路口,而那三只狼就这样一动不动地站在离路口有七八米远的地方紧紧地盯着我们,目送我们过去.十多分钟后,一个农场老职工追上我们问:"你们过路口看到狼了吗?"我告诉他:"看到了,但不知是狗是狼?"他说:"好险啊,那是狼,冬天饿狠了,出来觅食.幸亏你们不认识狼,没跑,若是跑了,它们就会追上来."我俩听了吓了一身冷汗,我们这才知道狼的耳朵是立着的,而狗的耳朵是耷拉的.我对小华说:"馋嘴丫头啊,我俩差点给狼解了馋啊!"
抢煤
冬天的北大荒冷得嘎嘣嘎嘣的,那真是冰冻三尺确为一日之寒,眼泪流一半就冻脸蛋儿上了,""拉一半就冻屁股墩儿上了.每天早上我们到水房去打热水,打回来一分,每人也就一点点.看水房的是一佳木斯青年,年龄比我们大不少,整天阴沉
探望在石头山上打石头的弟弟时所拍摄着脸.我很怕他,谁稍微多打一点水他开口就骂,为了不惹气,我经常不洗脸就去干活儿.北大荒的厕所是露天的,四面用砖墙围起来,地上挖的大坑上架上木板就是厕所.因为没人管,屎尿越来越多,高出地面,冻成了大粪山.所以每天上厕所是一大难关,无处立足,恶心巴拉不说,还冻屁股,那才叫冻掉屁股、砸坏脚后跟儿哪.所以但凡能忍,宁肯干活时到旷野荒郊上厕所,虽然更冷但至少不恶心.我们宿舍的炉子是砌的砖炉子,每天有老职工给添煤,夜里添煤的男职工随便进出女宿舍,且宿舍根本不插门,也插不上.但煤得自己抢,因为连队的煤是从团煤矿拉来的,是有数的,烧多少没人管,但你得有.各宿舍的煤在各宿舍的门口堆着,自己烧自己的,煤没了,你这屋就断火,
[名家推荐]
人,终其一生,总会在某个时间,某个角落,遇上某个人,对你一生产生奇妙的影响.在这些不可测的相逢里,人们交会,互放光亮,于是,有人写下一段诗,有人谱上一首曲,在聚散交错的命运当中,有人记录下来,写成一本书.一本充满勇气、爱及诚实的人生回忆.
——宋政坤(台湾秀威资讯总经理)
背景的天幕已经更迭;这份更迭,需要时间,然白驹过隙,瞬间,我们就老了;我们老了,但并不麻木.回忆起那战天斗地的时光,我的心依然激情荡漾……青春年华,千锤百炼,对于我来说是一笔财富,是一首绿色的生命之歌.
——陆幸生(《新民周刊》高级记者)
在我看来,与新中国同龄的子蕴,是用她的个人经历,再现新中国成立后一个城市平民的家庭演变,而这个家庭和千千万万家庭一起,共同构成了现代中国的社会.若从这个角度看,子蕴家庭的搬迁、父母的境遇、个人的欢乐痛苦迷惘等等,作为个体有一定的偶然性,但作为整体,她的回忆超出了我的估计,其价值也绝非一般意义上的人生纪录.
——闻黎明(中国社科院教授、闻一多嫡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