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古琴艺术:蜀派历史与现状研究》以历史人类学的"历史"观,观察在特定地域中,巴蜀古琴流派的孕育、产生、传承的历史和生存现状。通过对地域性古琴流派的梳理、历史古琴遗存的文化地理学分析、对蜀派代表琴曲《流水》音响的微观分析、现代蜀地的古琴活动的实地调查等一系列研究,阐释了在"特定的空间和地点怎样保留了产生于斯的文化"、"艺术通过人与地域环境如何发生关系"。这一区域的、个案的、具体而鲜活的"地方琴派文化与历史"的研究,展示出中国古琴艺术悠久的历史如何造就了古琴艺术当代活动的区域性特征。
李松兰,1977年出生于四川省合江县,上海音乐学院文学博士,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员,四川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师。曾在《上海音乐学院学报》、《星海音乐学院学报》、《音乐探索》、《四川戏剧》、《音乐生活》等刊物发表中国传统音乐研究、钢琴音乐研究等相关论文十余篇,参编专著三部,参与、主持文化部"十一五"重点课题(2006)、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2012)、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2013)、四川省教育厅重点课题等。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背景、缘起与研究意图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关键词释义
及时章 琴派意识寻踪
引言
及时节 地域风格意识主导期——春秋时期的琴派意识
第二节 师承风格意识主导期——唐宋时期的琴派意识
第三节 琴家风格意识主导期——明清时期的琴派意识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巴蜀琴文化遗存
引言
及时节 汉文化的迁移扩散与巴蜀琴艺
第二节 琴材的地理分布与巴蜀琴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蜀派的形成与特点
引言
及时节 东西琴文化的接触与蜀派形成
第二节 彰显"混合"与"创新"的蜀派传谱
第三节 穿越时空的《流水》与蜀派音乐风格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蜀派的现状
引言
及时节 成都蜀派活动的文化空间与道教、佛教文化
第二节 成都蜀派琴艺活动与琴人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表格、图片索引
参考文献
致谢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图书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相关出版商。
特别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09010985号-11 川公网安备:51092202000082 统一信用码:91510922MACX24HU4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射行审新出发2023字第016号 股权代码:102064© 版权所有:四川博文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太和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