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全碑》全称《汉合阳令曹全碑》,又名《曹景完碑》。碑石刻于东汉灵帝中平二年(公元一八五年)十月,由王敞等人镌立。碑高二百五十三厘米,宽一百二十三厘米。碑阳二十行,行四十五字;碑阴题名五列,每列行数字数均不等。明万历初年出土于陕西合阳县旧城萃里村,碑额佚失不存。一九五六年入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碑阳铭文记述曹全的家世及生平。曹全为汉初名相曹参的后代,建宁二年 (公元一六九年)举孝廉,除郎中,拜西域戊部司马,率兵征讨疏勒国,杀其王和德,迁右扶风槐里令,后任合阳令。为官期间有政绩,属吏王敞等为其勒石纪功。碑阴刻门下故吏姓名及捐资数目。碑文中所记『疏勒国王和德弑父篡位』、『和德面缚而死』等语,与《后汉书 疏勒传》有较大出入,向来为史家所重。另外,碑文记载了曹全于东汉末年镇压黄巾起义的事件。当时,张角领导的农民起义已波及陕西,合阳县民郭家为之回应,遂成『燔烧城寺,万民骚扰,人褱不安,三郡告急』的局面。这些记载,对研究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曹全碑》是汉代隶书成熟时期飘逸秀丽书风的典型代表。其用笔多逆入平出,方圆结合,线条粗细变化丰富多端;其结体扁平舒展,布白匀称,上紧下松,字势遒美俊逸。由于其具有丰富的书法艺术价值,出土以来为历代书家推崇备至。明郭宗昌《金石史》云:『以余平生所见汉隶,当以孔庙《礼器碑》为及时,神奇浑璞,譬之诗,则《西京》;此则风赡高华,如建安诸子。譬之书,《礼器》则《季直表》,此则《兰亭序》。』孙承泽《庚子消夏记》云:『《曹景完碑》万历间始出合阳土中,惟一「因」半缺,余俱完好,且字法遒秀,逸致翩翩,与《礼器碑》前后辉映,汉石中之至宝也。』清万经评此碑:『秀美生动,不束缚,不驰骤,洵神品也。』
《曹全碑》原石拓本大致分为三个系统:城外本、城内未断本和城内断后本。碑石于明万历年间合阳城外出土之初,拓本首行末『因』字未损,仅拓二十余纸即移入城内。移入城内时,不慎右下角碰损,『因』字下半受损,故称『因』字未损本为『城外本』。万历末年大风折树压碑,自首行『商』至十九行『吏』横裂一道,故『因』字已损而无此裂痕者为城内未断本,『因』字已损且有此裂痕者皆为城内断后本。现秘藏于日本的一个城内断后本,虽然拓制时间较晚,但拓印精良,堪称善本。此次即以此本为底本加以影印,供广大书法爱好者临习参考。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
碑帖法书,历代经典,沾溉我辈学书者;
美文妙墨,书苑英华,绵延唯美中国风。
“中国书法经典”丛书初定出版40种。丛书特点有四:
一、作品经典:所收作品皆为中国书法史上影响巨大的经典之作。
二、版本精良:所收拓本拓制时间早而且拓制精,所选墨迹来自各大博物馆馆藏之原作,这些版本题跋齐全,流传有序,精美绝伦,具有极高的版本价值。
三、释文严谨:采用训诂学的方法,按原作之字形以繁体字(或异体字)为作品加注释文,利于读者在欣赏作品之余提高文字学的修养。
四、原色呈现:全部彩色印制,呈现原作的韵致
“中国书法经典”书目
石鼓文
泰山刻石
石门颂
乙瑛碑
礼器碑
史晨碑
曹全碑
张迁碑
晋唐五代名家墨迹选
晋唐小楷选集
王羲之王献之尺牍
王羲之十七帖
王羲之兰亭序 “中国书法经典”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