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拳之石取其坚,一勺之水取其净"是启功珍爱的一方藏砚的铭文,他取其中"坚净"二字作为自己的书斋名,"石"与"水"均为自然造化之物,"坚"与"净"皆出自天性之源。启功有诗:"笔随意到平生乐,语自天成任所遭。""审美归于自然,诗书出于天成,学问求于平常事理,操行守于坚净"。"坚净"二字也正是他道德操守的生动写照。
他是一个行圆智方,"双眉弥勒开"的"脸微圆,皮欠厚"的智者,他以"中学生"之身份走上"副教授"之三尺讲堂。他生性忠厚,极少表现"多目金刚怒"的情状……
阅读本书的理由:从1933年进入辅仁附中,1935年进入辅仁大学美术系,直至去世,他从事教育事业七十二年,从事高等教育七十年,是辅仁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两朝元老。
他是北京师范大学校训——"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也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学习的典范"。他在书画方面卓有成就,被视为堪与"书圣"王羲之比肩。
当代学人谢思炜说:"启功先生治学领域广泛,……在中国传统文化众多领域中取得了无出其右的成就,确实无愧于大师称谓。"
建议以下人群阅读本书:诗文声律及汉语言特性之研究家或爱好者,古典书画艺术之收藏者或研究家,汉字书法之研究家或爱好者,"因材施教"教学方法之研究家或学习者,大中小学生……
他的学术成就似乎难以纳入现有的世界公认的学术价值体系,但他称得上是一位合格的"国学大师",他在经史子集、诗书画艺、文物鉴定、语言文字学、哲学、音韵学、训诂学、历史学、文献学、版本目录学、红学等领域,都有独到之处。北京师范大学评他为"教育家、国学大师、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钟敬文撰诗赞他:"诗思清深诗语隽,文衡史鉴尽菁华。先生自富千秋业,世论徙将墨法夸。"红学家冯其庸写诗悼念他:"一枝画笔自千秋,字字钟王万世留。一字千金何足贵,神州无处可搜求。" 秦永龙认为从人品而言,"仁义礼智信"他无一遗漏……
——他有说不尽的飞扬
他"幼时孤露"——一岁丧父,"中年坎坷"——四十六岁被"补划"为"右派","渐老"之时——五十六岁""爆发,成了"准牛鬼蛇神",于是"往日全非,百事无聊",过着"抄家","挂起来","挨批","抄大字报"的"准牛鬼蛇神"的生活,学习、开会,交代问题成为家常便饭。在""那残酷的斗争暂得喘息时,与他"相依四十年"的老伴"撒手一身轻",唯剩其"拖泥带水行",于是"梦里分明笑语长,醒来号痛卧床空。鳏鱼岂爱长开眼,为怕深宵出梦乡"。在那"破四旧"的年代,身为与佛有缘的他只能紧闭房门为妻子反复诵念"往生咒",以寄托自己的歉疚、祝愿和信念……
——他有说不尽的落寞
序论 生固欣然,死亦无憾
一、高山仰止
二、人淡如菊
三、情重如山
四、坎坷历程
五、逝者无言
及时章 显赫家世的败落
一、遥远的爱新觉罗氏
二、母亲背后的历史
三、家族的败落
四、山雨欲来风满楼
第二章 童年的保护伞
一、生于乱世
二、记名小喇嘛
三、慈爱的祖父
四、孤弱的母亲
五、终身未嫁的姑姑
六、呼啦啦大厦倾
第三章 短暂的求学时光
一、最初的启蒙
二、快乐的私塾生活
三、自由的现代教育
四、难忘恩师情义
五、草草中断的中学生涯
第四章 人间自有真情
一、10岁的转折
二、捐款助遗孤
三、感怀恩人情意
四、暗中相助的恩人
第五章 事业路上的坎坷
一、前途难卜事业路
二、初进辅仁
三、生命中的伯乐
四、进入辅仁的曲折历程
五、改姓的屈辱
第六章 幸有恩师同慈父
第七章 中年多罹难
第八章 曾经沧海难为水
第九章 学者启功
第十章 教师启功
第十一章 诗人启功
第十二章 书画家启功
第十三章 鉴定家启功
第十四章 启功逸闻
第十五章 由人顶礼由人骂
附录
启功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