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口头传统、民间表演与地方社会图书
人气:46

口头传统、民间表演与地方社会

《口头传统、民间表演与地方社会:基于甘肃中部地区一个“村—镇共同体”的小曲研究》是一本甘肃定西人描写甘肃定西所属通渭县流行“小曲”的书。 《口头传统、民间表演与地方社会:基于...
  • 所属分类:图书 >文化>民族文化  
  • 作者:[李建宗] 著;[郝苏民] 编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105146178
  •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12
  • 印刷时间:2016-12-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套装:

内容简介

《口头传统、民间表演与地方社会:基于甘肃中部地区一个“村—镇共同体”的小曲研究》是一本甘肃定西人描写甘肃定西所属通渭县流行“小曲”的书。

《口头传统、民间表演与地方社会:基于甘肃中部地区一个“村—镇共同体”的小曲研究》是一本民俗志,宏观看也可说是民族志,抑或可说是一本民间文化志性的著作。

是通渭人写通渭县马营镇(“村一镇共同体”空间里的)民间文化事项;或可说是“民俗文化志”的作品。当然,更可以说是“田野民俗志”的著作。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三、相关研究综述

四、相关研究理论与方法

及时章 小曲的形成与流变述略

及时节 元明清曲子的演进轨迹简论

一、元散曲的曲调

二、“明清俗曲”与后世小曲

第二节 关陇文化与关陇曲子

一、关陇地区与关陇文化

二、关中曲子的生发与流播

第二章 乡村社会中的“村-镇共同体”

及时节 地方志文献视野中的“马营”

一、作为牧马基地和防务要塞的“马营监”

二、明清时期“马营”的规模及其所辖范围

三、民国期间马营的社会状况与行政建制

第二节 “村-镇共同体”的历史遗迹与社会记忆

一、市场体系与“村-镇共同体”

二、口述史视野下的城镇布局与庙宇建筑

三、“社会事件”与城镇变迁

四、士绅阶层与学校教育

五、“市场共同体”与“会”

第三节 通渭马营的现实概况

一、行政区划与村落关系

二、地理环境与村落称谓

三、镇区及其周边村落的民间信仰

第三章 作为口头传统的地方小曲

及时节 社火仪式与小曲演唱

一、作为年例仪式的社火演出过程

二、小曲演唱的主要时间和场合

第二节 演唱曲调、内容与形式

一、演唱与曲调

二、小曲演唱中的“帮腔”

三、“表演版”的小曲演唱

第三节 小曲唱词的口头程式

一、关于数字的程式

二、关于花儿的程式

三、小曲的结构程式

第四节 口头与书面之间的“过渡性文本”

一、具有口头性的衬词和衬句

二、来自于“书面”的表述方式

第五节 小曲的“互文性”和流动性

一、小曲与不同剧种及曲种的“文体间性”

二、小曲的跨地域分布和流动

第四章 表演视域中的小曲

及时节 雅俗之间:表演中的文人化与地方化

一、唱词的文本化与方言化

二、文本内部的趋雅与媚俗张力

三、以底本为中心的“向心力”和“离心力”

……

第五章 乡村政治牵引的小曲传承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部分曲目的演唱者和乐队伴奏人员名单

后记

在线预览

《口头传统、民间表演与地方社会:基于甘肃中部地区一个“村—镇共同体”的小曲研究》:

林美容在《由祭祀圈来看草屯镇的地方组织》中把祭祀圈分为聚落性的祭祀圈、村落性的祭祀圈、超村落的祭祀圈、全镇性的祭祀圈、超镇域的祭祀组织五种形式。在通渭马营镇周边的很多村落,都有自己所属的山神庙,形成了村落性的祭祀圈,这一点和林美容提到的台湾的祭祀圈基本一致。在通渭马营镇周边的村落出现了一些聚落性的祭祀圈,但是其数量很少。在通渭马营镇周边地区的村落中大部分祭祀圈属于超村落的祭祀圈,其所属村落的范围往往打破行政区域划分的限制。超村落的祭祀圈包含村落的数量是衡量一个“社祀”大小的标志,有些“社祀”只包括一个“基本村落集群”,比如马营镇邵家滩的金龙爷的“社祀”就由邵家滩这一“基本村落集群”组成。而有些“社祀”是跨“基本村落集群”的,涧滩龙王爷的“社祀”,由涧滩这一“基本村落集群”(包括地湾里、马家庄、下涧滩、全家咀、涧滩、罗家湾、秦家湾、王中家岔等村落)以及油坊这一“基本村落集群”的一部分(包括油坊、王家咀头、尚家湾、吕家湾等村落)组成。卧虎山“社祀”就是一个超镇域祭祀组织的典型。卧虎山“社祀”范围包括在草芽石月亮峡沟中的一个“基本村落集群”,这些村落本身分布在同一条峡沟里面,但是在行政区域划分上属于两个乡镇管辖,冯家湾、窑沟、邵家碾子、付家湾、草芽沟5个自然村落属于华家岭乡管辖,陈家湾、黑河湾、卧虎、高家湾、水泉湾、瓦房、李家咀头7个自然村落属于马营镇管辖。卧虎山“社祀”还包括另一个“基本村落集群”中的一些村落,其中孙家老庄、顺岔、回岔等自然村落属于华家岭乡管辖。在通渭马营一带的祭祀圈还有跨县域的,因为庙宇本身就坐落在几个县份交界的地带,比如“蟾母山”山场的“社祀”,有一部分村落属于安定区管辖,比如夏家口等,有一部分属于通渭马营镇的村落,比如徐家铺等。

林美容在“祭祀圈”的基础上生发出“信仰圈”这一概念,并且在《由祭祀圈到信仰圈——台湾民间社会的地域构成与发展》中指出:“所谓信仰圈,是以某一神明或(和)其分身之信仰为中心,信徒所形成的志愿性宗教组织,信徒的分布有一定的范围,通常必须超越地方社区的范围,才有信仰圈可言。”在通渭马营“村一镇共同体”的镇区内部,形成了一个“城隍信仰圈”。尽管城隍庙建在通渭马营镇镇区,然而城隍信仰却覆盖了整个镇区及其周边的村落。也就是说,信仰城隍爷的民众不仅仅在镇区,还有很多在镇区以外的村落,甚至在马营镇之外其他乡镇的一些地区和村落。曾经有一段时间,甚至直到现在,如果涉及一些关于盗窃的事件,被盗方经常给城隍爷进行祈祷,以便尽快追回丢失物品。有时家庭的儿媳妇出走了,也有去城隍庙中祷告的情况。在过去遇到以上情况,要给“黑爷”烧一双麻鞋,意味着让“黑爷”尽快把对方捉拿归案。在历史上还存在官司打不赢时告“阴状”的现象,或者私人之间出现“亏心事”的情况,就去城隍庙让城隍爷断案、处理。在通渭马营一带至今还流传着一个关于民国期间杨姓商户和李姓商户之间打官司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告阴状”的传闻。

……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