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是高等院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程,也是机构学学科知识和思维方法在机械类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入门性课程。本书以培养学生的机械系统方案创新设计能力为目标,始终贯穿以设计为主线的设计思想,并融入了现代机构学学科前沿知识。
全书分为三篇共14章。及时篇基本机构及常用机构的运动学设计,主要介绍机构的组成原理及各种机构的类型、运动特点、功能和设计方法,包括机构的结构分析与综合、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凸轮机构及其设计、齿轮机构及其设计、轮系及其设计、间歇运动机构、其他常用机构;第二篇机械的动力学设计,主要介绍机械运转过程中的若干动力学问题,包括平面机构的力分析、机械的效率、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机械的平衡;第三篇执行机构系统的方案设计及现代机构设计,主要介绍执行机构系统方案设计的一般流程、执行机构系统的型综合及协调设计、现代机构系统。现代机构系统主要介绍广义机构、可控机构、变胞机构、柔顺机构及并联机构。正文及附录给出了机械原理重要名词术语的英文表达。
本书为高等院校机械类专业经典教材。名师精心打造,双色印刷,充分体现机械魅力。
李瑞琴,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北大学现代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学科带头人,山西省教学名师。主要作品有:《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及时篇基本机构及常用机构的运动学设计
第1章绪论1
§1.1机械原理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1
1.1.1机械原理的研究对象1
1.1.2机械原理课程的主要内容2
§1.2机械原理课程的地位和作用3
1.2.1机械原理课程的地位3
1.2.2机械原理课程的作用4
§1.3机械原理课程的学习目的和方法4
1.3.1机械原理课程学习目的4
1.3.2机械原理课程学习方法4
第2章机构的结构分析与综合6
§2.1机构的组成及运动简图6
2.1.1构件与运动副6
2.1.2运动链和机构8
2.1.3平面机构运动简图9
§2.2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及机构运动确定条件15
2.2.1平面机构的自由度15
2.2.2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15
2.2.3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时应注意的事项16
§2.3机构的高副低代、结构分析和组成原理21
2.3.1平面机构的高副低代21
2.3.2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22
2.3.3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25
§2.4拓展阅读:Mobility Analysis of Spatial Mechanism25
习题27
第3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31
§3.1平面连杆机构的类型和应用31
3.1.1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31
3.1.2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31
3.1.3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34
§3.2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特性和传力特性37
3.2.1平面四杆机构有曲柄的条件37
3.2.2急回特性和行程速度变化系数38
3.2.3平面四杆机构的压力角和传动角40
3.2.4平面四杆机构的死点位置42
3.2.5平面四杆机构的运动连续性43
§3.3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功能和设计要求44
3.3.1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功能44
3.3.2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要求及设计方法45
§3.4刚体导引机构的设计46
3.4.1几何法设计导引机构的基本原理46
3.4.2实现连杆两个位置的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48
3.4.3实现连杆三个位置的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49
§3.5函数生成机构的设计50
3.5.1机构的刚化反转法及相对转动极点50
3.5.2实现两连架杆两组对应位置的铰链四杆机构的设计51
3.5.3实现两连架杆三组对应位置的铰链四杆机构的设计51
3.5.4实现连架杆两对应位置的曲柄滑块机构的设计52
§3.6急回机构的设计53
3.6.1几何法53
3.6.2解析法55
§3.7轨迹机构的设计56
3.7.1连杆曲线图谱法设计轨迹机构56
3.7.2解析法设计轨迹机构57
§3.8用速度瞬心法进行平面机构的速度分析58
3.8.1平面机构运动分析的目的和方法58
3.8.2速度瞬心的概念和种类58
3.8.3速度瞬心位置的确定59
3.8.4速度瞬心法在平面机构速度分析中的应用60
3.8.5速度瞬心法的优缺点61
§3.9用相对运动图解法进行机构的运动分析62
3.9.1同一构件上两点间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62
3.9.2组成移动副两构件的重合点间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65
§3.10用复数矢量法进行机构的运动分析67
3.10.1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分析67
3.10.2曲柄滑块机构的运动分析69
3.10.3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70
§3.11平面连杆机构的计算机辅助设计71
3.11.1杆组法子程序的设计71
3.11.2杆组法子程序在运动分析中的应用79
3.11.3输出数据的检验81
§3.12拓展阅读:Linkages of More Than Four Bars81
3.12.1Geared Fivebar Linkages81
3.12.2Sixbar Linkages82
3.12.3GrashofType Rotatability Criteria for HigherOrder Linkages83
3.12.4Cognates84
习题88
第4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93
§4.1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93
4.1.1凸轮机构的组成和应用93
4.1.2凸轮机构的分类95
4.1.3凸轮机构的特点98
§4.2从动件的运动规律99
4.2.1凸轮机构的基本名词术语99
4.2.2从动件的运动规律100
4.2.3从动件运动规律的组合107
4.2.4从动件运动规律的设计108
§4.3图解法设计凸轮廓线109
4.3.1凸轮机构的反转法原理110
4.3.2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廓线的设计111
4.3.3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廓线的设计113
4.3.4圆柱凸轮廓线的设计115
§4.4解析法设计凸轮廓线116
4.4.1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廓线的设计116
4.4.2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廓线的设计118
4.4.3摆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廓线的设计118
4.4.4摆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廓线的设计119
4.4.5刀具中心轨迹的坐标计算120
§4.5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及基本尺寸的设计121
4.5.1凸轮机构的压力角121
4.5.2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设计125
§4.6拓展阅读:Computeraided Design of Cam Mechanisms129
习题132
第5章齿轮机构及其设计136
§5.1齿轮机构的特点和类型136
5.1.1平面齿轮机构136
5.1.2空间齿轮机构138
§5.2齿廓啮合基本定律及渐开线齿形139
5.2.1齿廓啮合基本定律139
5.2.2渐开线齿廓及其特点140
§5.3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尺寸计算143
5.3.1外齿轮143
5.3.2内齿轮145
5.3.3齿条146
§5.4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147
5.4.1渐开线齿轮传动的特性147
5.4.2渐开线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149
5.4.3渐开线齿轮连续传动的条件149
5.4.4标准中心距和安装中心距152
5.4.5渐开线齿轮与齿条的啮合特点153
§5.5渐开线齿轮的加工原理154
5.5.1仿形法154
5.5.2范成法155
5.5.3标准齿条型刀具157
5.5.4标准齿条型刀具加工标准齿轮158
5.5.5渐开线齿廓的根切及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158
§5.6渐开线变位齿轮的啮合传动160
5.6.1变位齿轮的概念160
5.6.2变位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161
5.6.3变位齿轮的传动类型165
§5.7平行轴斜齿圆柱齿轮机构166
5.7.1斜齿圆柱齿轮齿面的形成及啮合特点166
5.7.2斜齿圆柱齿轮的标准参数及基本尺寸168
5.7.3斜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170
5.7.4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重合度170
5.7.5斜齿圆柱齿轮的当量齿数171
5.7.6斜齿圆柱齿轮的变位和几何尺寸的计算172
5.7.7斜齿圆柱齿轮机构的特点及应用173
§5.8蜗杆蜗轮机构174
5.8.1蜗杆蜗轮的形成174
5.8.2蜗杆蜗轮机构的标准参数及正确啮合条件175
5.8.3蜗杆蜗轮机构的基本参数和尺寸计算176
5.8.4蜗杆蜗轮机构的变位178
5.8.5蜗杆蜗轮机构的特点及应用178
§5.9直齿圆锥齿轮机构179
5.9.1圆锥齿轮机构的特点179
5.9.2直齿圆锥齿轮齿廓的形成179
5.9.3背锥与当量齿轮180
5.9.4直齿圆锥齿轮的基本参数及啮合特点181
5.9.5直齿圆锥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182
§5.10拓展阅读:Crossed Helical Gear Mechanism184
5.10.1Crossed Helical Gears184
5.10.2Efficiency of Crossed Helical Gears187
5.10.3Example189
习题189
第6章轮系及其设计193
§6.1轮系的类型193
6.1.1定轴轮系193
6.1.2周转轮系194
6.1.3复合轮系195
§6.2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196
6.2.1传动比大小的计算196
6.2.2主、从动轮的转向关系196
§6.3周转轮系的传动比计算199
6.3.1周转轮系传动比计算的基本思路199
6.3.2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200
6.3.3周转轮系传动比计算的注意事项200
§6.4复合轮系的传动比计算202
6.4.1复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202
6.4.2复合轮系的传动比计算举例203
§6.5轮系的设计205
6.5.1定轴轮系的设计205
6.5.2周转轮系的设计207
§6.6轮系的功能211
6.6.1实现大传动比传动211
6.6.2实现变速与换向传动212
6.6.3实现分路传动212
6.6.4实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213
6.6.5利用行星轮输出的复杂运动实现某些特殊功能215
§6.7拓展阅读:Efficiency of Planetary Gear Trains215
习题218
第7章间歇运动机构221
§7.1槽轮机构221
7.1.1槽轮机构的组成和工作原理221
7.1.2槽轮机构的类型221
7.1.3槽轮机构的特点和应用223
7.1.4槽轮机构的设计223
7.1.5槽轮机构的动力特性225
§7.2棘轮机构226
7.2.1棘轮机构的组成和工作原理226
7.2.2棘轮机构的类型和特点227
7.2.3棘轮机构的设计229
§7.3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231
7.3.1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的组成和工作原理231
7.3.2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的特点和应用232
§7.4不齿轮机构232
7.4.1不齿轮机构的组成、工作特点及类型232
7.4.2不齿轮机构的设计要点233
§7.5间歇运动机构设计的共性问题234
习题235
第8章其他常用机构236
§8.1万向联轴节236
8.1.1单万向联轴节236
8.1.2双万向联轴节237
§8.2螺旋机构239
8.2.1螺旋机构的组成和传动特点239
8.2.2螺